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及教研论文写作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及教研论文写作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教研 论文 写作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及教研论文写作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及教研论文写作朱 煜2013.10.28 2013.10.28 省高中骨干历史教师提高培训省高中骨干历史教师提高培训班班高中教师提高培训班的目标:从追寻有效教学到探讨高效教学从知识传递者到教学活动研究者问题一:教师真的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吗?日常备课是不是教学研究?传统的认识误区传统的认识误区 将教师工作看成是单纯“传递”性的,而没有看到其富于创造性的一面。教师工作是不需要有多大学问的。过于强调教师“蜡烛”、“人梯”、“春蚕”的一面,教师成了“令人同情”的角色,没有看到它也是充满智慧的职业,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一面。现代的教师观现代的教师观 教师不是简
2、单的知识传递者,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教师必须是真正的专业人员;骨干教师应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应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专家是如何炼成的?试看:由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几个成功范例例例1:我所感知的王雄老师:我所感知的王雄老师 扬州教育学院85级专科毕业(后来本科函授)大约90年代中期前后开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90年代中期拜师北京师大林崇德教授 2019年以后研究历史教学心理,2019年出版历史教学心理学,2019年长春出版社出版了修订版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 王雄的研究,亮点在认知表征和认知图式的探讨,且以扬中高二学生为对象做了统计分析 先是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1
3、9年教授级教师例例2:我所感知的束鹏芳老师:我所感知的束鹏芳老师 1983年扬州师院历史系专科毕业 一直在丹徒大港中学任教,热衷课题研究 2019年出版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践案例,而且论述全面、系统 长期研究课堂教学设计,2019年在句容中学的高二上了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观摩课,十年后在四川乐山一中又上了这课,不断修正,在教学程序改革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40岁前夕,省特级教师;44岁首批教授级例例3:我所感知的唐琴老师:我所感知的唐琴老师 1991年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19942019年14次获市教育局教学奖 新课改后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教学月刊等杂志发表30多
4、篇论文 在江苏教育研究吴江日报等发表教育随笔10多篇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唐琴名师工作室,刊印问史(吴江高中历史论坛)现在她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例例4:我所感知的鲁东海老师:我所感知的鲁东海老师 毕业于南通师专历史科 世纪之交攻读扬州大学研究生课程 繁重教学间隙挤时间读书,写出一些读书心得如难以谢幕的帝国:读尼尔弗格森发表在中史参2019-11 近年来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设计1.将想象融入历史思维结构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19-42.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太平天国一课为例,历史教学2019-5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们觉得他们的成功有哪些经验?你是怎么看的呢?他们是
5、怎样进行教学研究的?你认为教学研究应该怎样开展?问题二:历史教师应该研究哪些教学问题?研究有什么前提?研究的前提:研究的前提:要关注、熟悉相关研究进展,不做低层次重复劳动追求新意追求新意 阅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书籍不不就事论事,而有理论视野就事论事,而有理论视野以下领域都可作为以下领域都可作为教学研究的教学研究的对象对象 历史课程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学心理 历史有效性教学 角色扮演史料教学体验教学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评价1 1、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目标 纵向方面,现有成果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演变、发展历程,总结出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修订建议等。横向方面,对新课程三
6、维目标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实施关注较多。尤其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讨论最激烈,有的认为,过程不是目标,无法操作;有的认为,将过程作为目标,是新课改的亮点,具有重要意义。张汉林等人在2019年后的历史教学发表过数篇文章讨论过程与方法目标;20092019年,历史教学问题开辟专栏研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产生较大反响。关于历史课程目标,有没有继续研究的余地?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厘定 学生获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哪些目标能够实现,哪些目标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逐步学习运用时序时序(理解变迁、延续、发展、倒退等观念的意义)、地域地域(了解不同地理
7、空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概念概念来理解历史?历史教学与认同感教育、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上革命与改革的认识等情感与价值观领域的课题。2、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 赵亚夫撰文对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部分的表述,提出批评,认为课程性质应明确定位为公民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要有层次层次;课程内容应凸显主题教学主题教学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而不能支离破碎或过于窄化;教学评价应有层次、确定评价标准的程度。总之,主题式体系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编制,以及标准要细化的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2019年第11期 对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反思的不止赵亚夫
8、一人。例如,王世光对该标准中的“历史想象力”能力目标进行研究,认为历史想象力包括哪些层面以及如何落实,课标缺乏明确的叙述。具体来说,课标表述的局限性表现有三:将想象力局限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目标其实也渗透想象力;在内容标准中没有体现(美国国家历史课标就将历史想象力贯穿于各项能力标准细则中,确定想象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创造性想象没有凸显。历史教学2019年第5期。近十多年,历史教育界围绕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发表大量文章;2019年初,修订版初中课程标准颁布后,历史教学等杂志,陆续发表叶小兵、李伟科、李卿、陈志刚、徐蓝、汪瀛、姚锦祥、陈志刚、魏恤民等人的文章,历史教学2019
9、年第9期辟出“走进新课标”专栏,登载一组文章。这些文章重在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解读。对于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育界一些专家还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赵亚夫不仅对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结构、主要特点,日本高中世界历史学习指导要领的特征等进行了评析,而且与他的研究生合作,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了译介和评析,编成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一书。李稚勇主要就英、美的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结构特点、课程目标等展开了研讨。参见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一书。关于历史课程标准,如何进一步对它进行研究?历史课程标准文本(结构、术语、文字、指导性)历史课程容量问题 历史课程体系结构
10、历史课程难度问题 历史课程衔接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行为主义视角下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 建构主义视角下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 3、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 近十多年来,历史教科书研究视野不断开拓,研究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跨学科取向。王世光运用心理学“想象”理论,分析当代历史教科书叙写的“历史想象力”问题,提出在教科书的文字叙述、活动设计、图像运用等方面,都要体现想象力。吴永军透过“社会学”之眼,分析统计了建国后不同时期的三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揭示不同时期教科书蕴含的某些价值特性。还有学者探讨不同教科书中女性人物的呈现方式,分析背后反映的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有的运用语言学的理论
11、,研究历史教科书的语言系统等。对历史教科书发展史进行深化研究。何成刚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有很多内容讨论民国时期教科书的作业设计、课文结构以及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观念影响下的教科书等问题。刘超博士论文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探讨了20世纪上半期民族主义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李孝迁讨论了晚清历史教科书在传播“国家”“人群”“社会”等西方政治观念中的关键作用。赵梅阐述了清末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近现代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等等。这方面研究正向纵深推进。对历史教科书的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索。从宏观层面来说,历史教科书的体裁体例、衔接性等问题受到重视。聂幼犁主编的
12、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节讨论“中外史合编”的由来、优势、方法、前景等问题。王世光从史学理论、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三个维度,探讨中外合编争议的实质与解决路径。许斌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论点。朱煜从主题的涵盖面、内容的重复性、叙述的深广度三方面,讨论了初、高中教科书的衔接性问题;又从教科书目标、组织要素、语言表述方面,研究教科书的有效衔接。关于教科书相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叶小兵评析了当代教科书史料运用的两种模式(以引用史料为主和以探究史料为主),提出后者具有更多的教育意义。黄牧航从定义、性质、分类、选用、文字说明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图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3、支小勇则对教科书文物图片选用的精确性、典型性、避免无效阅读等方面,从考古与艺术史角度做了分析。郑林、侯桂红对高中教科书难度问题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李稚勇分析了美国以史料为主体并提供学生方法论指导的教科书,认为史料汇编与研读指导构成教科书的正文部分,正在成为世界性大趋势。当然也必然渗透价值观的引导。探索历史教材学(论)的理论体系。2000年前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苏寿桐、李纯武、王宏志、臧嵘等老专家的文集;臧嵘先后出版历史教材纵横谈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两本系统研究历史教科书的著作;朱煜主编历史教材学概论一书于2019年出版;这些都具有开创性,使历史教科书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温州大学的陈
14、志刚,正以历史教科书研究为题撰写他的博士论文。如何进一步拓展、深化历史教科书研究呢?历史教科书可读性 历史教科书容量 历史教科书导语设计 历史教科书的“学本化”或者说主体相关性 历史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 学生如何阅读历史教科书 4、历史教学心理 这方面,最早的著作是郭景扬、林丙义于1991年出版的历史教育心理研究。该书分上下篇,上篇论述历史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历史知识结构与历史教学过程、历史教学中的认知发展、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技能的形成与迁移、历史教学与个性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心理学问题、历史教师心理特征;下篇为兴趣、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迁移、情感等领域的实例。该书具有开
15、创性质,论述系统,表述清晰,但研究或许不够细致。王雄在历史教学心理学(2019)一书的基础上,2019年出版了改写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新书讨论了历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影响学习的多种因素、历史知识表征与学习过程、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历史学习指导、历史教育评价等。这些问题都着眼于心理学的分析;多数内容都是新改写的。该书有不少调查、实证研究及其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这本书反映目前国内研究历史教学心理的最高水平。台湾东吴大学的林慈淑和刘静贞对英国有关儿童认知的探究做了详细的研究。尤其是林慈淑,很清晰地
16、勾勒了英国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在儿童历史思维、历史认知领域的实证研究的轨迹。2019年、2019年,林慈淑、刘静贞、张元在台湾选取几十位位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两份描写秦始皇的故事,观察他们的表现,发表了研究报告。林慈淑发表的文章,提出年龄或知识背景似乎不是制约历史思维的关键因素等观点,冲击某些传统认识,但是样本偏少,某些结论互有差异。林、刘的研究代表台湾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如何进一步深化历史教学心理领域的研究?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研究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林慈淑教授认为,今后要注意学生怎么想的,即知识的接受问题。对学生历史探究学习的研究 背景知识对学生历史学习重要吗?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
17、想法 学生眼中的历史事件 值得注意的还有对“神入”的研究。所谓神入,又译称移情,即在教学中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动机、意图等。2019年,陈新民从国外资料编译了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一文。2019年,他发表论神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了运用神入的教学意义、教学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进行了采用神入方法的教学设计。近年,赵士祥也发表数篇文章,讨论神入的教学艺术,分析它的特征、一般形式以及神入历史与想象力培养、神入历史与理解力培养的问题。张灵红以历史教育中的移情作为硕士论文的题目(浙江师大2019)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