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行动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30262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13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行动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课程 资源 开发 理念 行动 课件
    资源描述:

    1、 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 理念和行动理念和行动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开发 1.1.突破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突破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资源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交汇之处。课程资源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交汇之处。2.2.拓展课程开发的新视野拓展课程开发的新视野 使课程开发扩展到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使课程开发扩展到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穴,可以为新课程实施开辟新的路径。穴,可以为新课程实施开辟新的路径。培养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培养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 。课程

    2、资源的载体形式是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是多元化的。3.3.呼应新课程形态呼应新课程形态 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现范围和实现水平。4.4.促进课程真正走向多元化促进课程真正走向多元化 资源而不是主题,更能体现特色和个性资源而不是主题,更能体现特色和个性 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5.5.基于资源的教学导向基于资源的教

    3、学导向 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课程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课程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活”起来;起来;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

    4、师的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1.1.资源整合:在资源层面适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在资源层面适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2.2.资源更新:利用和寻找新的素材资源更新:利用和寻找新的素材寻找新的主题和素材是关键寻找新的主题和素材是关键 3.3.资源共享:确保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

    5、交流资源共享:确保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制度建设,共享机制制度建设,共享机制二、行动方向和策略二、行动方向和策略 4.4.校本开发:学校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心校本开发:学校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心逐步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逐步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 5.5.理论架构:在实践开发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理论架构:在实践开发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资源开发的理论 一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一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 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二是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

    6、程领域进二是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 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和人造物质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和人造物质 人力资源,包括校内外的各种主体人力资源,包括校内外的各种主体 知识资源,包括以各种媒介形态存在和呈现的,知识资源,包括以各种媒介形态存在和呈现的,明显的和潜在的知识明显的和潜在的知识课程资源分类角度课程资源分类角度

    7、课程资源的类型和形态课程资源的类型和形态组成要素组成要素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空间范围空间范围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运动特征运动特征静态资源、动态资源静态资源、动态资源在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在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用现实资源、潜在资源现实资源、潜在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开发利用角度原生教育资源、延生教育资源、再生教育资源、创生教原生教育资源、延生教育资源、再生教育资源、创生教育资源育资源产生过程产生过程保持性资源、生成性资源保持性资源、生成性资源物理特性与呈现方式物理特性与呈现方式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文字资源、实物资

    8、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功能特点功能特点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存在形式存在形式显形资源、隐性资源或物质形态资源、精神形态资源显形资源、隐性资源或物质形态资源、精神形态资源载体形态载体形态人为载体的资源、以物为载体的资源、以活动为载体的人为载体的资源、以物为载体的资源、以活动为载体的资源资源设计程度设计程度专门设计的资源、非专门设计的资源专门设计的资源、非专门设计的资源与学习者的距离与学习者的距离直接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内课程资源和教育环境内教育直接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内课程资源和教育环境内教育资源资源 1 1 潜在性潜在性 课程资源无论其存在形态、结构,还是其功能和课程资源无

    9、论其存在形态、结构,还是其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它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它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条件,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赋条件,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赋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成现实的课程成分和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成现实的课程成分和相关条件,发挥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相关条件,发挥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2 2选择性选择性 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或学生主体对课程资源要进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或学生主体对课程资源要进行主观地选择。能够进入教师和学生视野的资行主观地选择。能够进入教师和学生视野的资源才能成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因而具有不确源才能成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

    10、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定性。教师和学生主体的选择是课程资源进入课程领教师和学生主体的选择是课程资源进入课程领域的关键,取决于主体的课程观和课程意识。域的关键,取决于主体的课程观和课程意识。只有主体对课程意义和课程可能性有高度的敏只有主体对课程意义和课程可能性有高度的敏感和自觉性,才能开发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感和自觉性,才能开发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3 3多样性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的“客观状态客观状态”具有多样性。如前所具有多样性。如前所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学校、不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使课程资源呈现多样化同学生使课程资源呈现多样化 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课

    11、程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由于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由于课程资源是为实现广泛的课程目标服务的,因而课程资源为实现广泛的课程目标服务的,因而课程资源实现的课程目标也是多样的实现的课程目标也是多样的 4.4.动态性动态性 不同主体在不同情景下面对和可能开发利用的不同主体在不同情景下面对和可能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 课程资源是动态的,也是开放的,同时又具有课程资源是动态的,也是开放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因而必须针对具体的时空条件较强的情景性,因而必须针对具体的时空条件和情景进行开发和利用。和情景进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动态性还表现为它本

    12、身就是开发主课程资源的动态性还表现为它本身就是开发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组成的生态系统体与自然、社会、人组成的生态系统,在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 1 1围绕国家课程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围绕国家课程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课程资源学科综合类课程资源2 2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3 3乡土研究课程资源乡土研究课程资源4 4科学科学技术技术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5 5科技实验与活动课程资源科技实验与活动课程资源6 6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资源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资源 从资源层面拓展了课程范围从资源层面拓展了课程范围 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教材是

    13、核心课程资源 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促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资源开发促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资源开发 加强校内课程资源设施建设加强校内课程资源设施建设 一是学科课程资源之间的共享一是学科课程资源之间的共享 二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二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是学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三是学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四是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四是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 五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资源共享五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资源共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属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属于实践性课程、活动性课

    14、程和体验性课程。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超越了任何学科逻辑的限制,它是学生的超越了任何学科逻辑的限制,它是学生的自主空间。关注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自主空间。关注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形成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形成一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

    15、合、重组与提升;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国际理解国际理解 健康安全健康安全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社会参

    16、与社会参与 生活经营生活经营 资讯科技资讯科技(一)学生活动资源包(一)学生活动资源包 依据学校或地方活动领域目标,选择有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依据学校或地方活动领域目标,选择有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图片资料形成有一定联系的资源包。包括知识发相关知识、图片资料形成有一定联系的资源包。包括知识发生的历史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故事、人物逸事、典型史生的历史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故事、人物逸事、典型史实等。实等。(二)资料收集工具(二)资料收集工具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真实记录和收集显示学生发展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真实记录和收集显示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这些资料可用于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

    17、评价活过程的资料,这些资料可用于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评价活动成效、评价教师的活动管理绩效。相关工具可以是观察表、动成效、评价教师的活动管理绩效。相关工具可以是观察表、行为记录表、配合活动内容展开的图形、评价表、活动卡等行为记录表、配合活动内容展开的图形、评价表、活动卡等等。等。(三)教师指导手册(三)教师指导手册 虽然不提倡体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但是有关综合实践虽然不提倡体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但是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类型的文本仍然是需要的,如教师指导用书、案活动的其它类型的文本仍然是需要的,如教师指导用书、案例集或资料包等。例集或资料包等。怎样为学生带来变化?怎样为学生带来变化?如何

    18、为教、学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如何为教、学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怎样推动学校课程实施?怎样推动学校课程实施?低投入与高产出?低投入与高产出?春落秋叶 问题也是资源:臭味探究 校园植物分享:凤凰花开 校园水源观察:微生物生长 学校自身就是资源:学校探迷 增加利用恒常性:红树林联合社区利用资源适度开发教学材料资源包联校开发基地互助:共建互助:共建协作:落实协作:落实沟通:分享沟通:分享融洽:综合课教师的成长融洽:综合课教师的成长向上:追求的精神和勇气向上:追求的精神和勇气 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

    19、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的比例。校本课程的比例。校本课程开发为各种知识携手进入课程体系提供校本课程开发为各种知识携手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和机遇了可能和机遇 校本课程开发是对人文知识的尊重,是一种科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对人文知识的尊重,是一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的知识建构。知识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的知识建构。主题设计主题设计 模块设计模块设计 情景设计(电影课、课堂情景

    20、)情景设计(电影课、课堂情景)整合设计整合设计 校本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开发 师生共同构建师生共同构建1 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 2 2分析学校现状分析学校现状 3 3制定开发方案制定开发方案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第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第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第三,对教师申报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第三,对教师申报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第四,课程设置的大致结构。第四,课程设置的大致结构。第五,学生选课指导。第五,学生选课指导。4 4开展校本师资培训开展校本师资培训 5.5.加强校本课程试验的管理加强校本课程试验的管理 6.6.组织课程评价组织课程评价

    21、 1.1.研究学生的特别需要研究学生的特别需要 2.2.设计课程纲要设计课程纲要3.3.编写教学指导书或设计方案编写教学指导书或设计方案(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2 2)活动内容)活动内容(3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4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5 5)实施建议)实施建议4 4进行课程试验进行课程试验 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开放,凸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开放,凸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要求开发者校本课程开

    22、发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要求开发者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省,及时发现问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题,解决问题,以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校本课程的从而保证校本课程的“适切性适切性”。滨海中心小学从2019年8月开始进行我们家乡的海为中心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并在研究和开发中将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学校设计开发我们家乡的海校本课程资源经历了5个阶段,包括环境分析、讨论、论证、实践和完善。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注意资料的收集

    23、和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及其资源的典型案例。第一阶段:环境分析。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环境分析,调查取样,为校本课程开发作好准备。第二阶段:讨论。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讨论,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开发研究方案及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争取社会的支持。第三阶段:论证。成立校本课程我们家乡的海开发小组,教师带着照相机、摄像机穿梭于各个大小企业、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取得第一手资料;学生以及家长也积极提供有价值的课程材料,最后形成低、中、高三个年段读本。第四阶段: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

    24、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去寻找课题,让学生去发现、去选择、去探究。在实践中编写教师使用的校本课程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校本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五阶段:完善。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修订教材读本,使课程更加适应学生、教师和当地的社区环境,增加课程实施的实效。一是社区环境线,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适合该年级段学生的社区服务实践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性的社会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滨海区的地理风貌、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一是学校主题活动和学生自主研究活动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段安排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主题实践活

    25、动,中年级段安排了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统一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应用设计活动,高年级安排了学生自主小课题研究活动。湖北咸宁高级中学通过开发利用校园博客平台,促进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化。学校试图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校园网络环境下构建教育博客系统,为学科教师提供一个实用有效、又容易操作的开发平台,初步形成别开生面的电子版校本课程,建立和丰富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库,并探索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1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研究环境,催生教师头脑风暴,提高教师形成搜集、整理、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2教师应用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学实践智慧的重构过程。同时,还能促进教师转变工作方式

    26、,学会应用课程资源库提供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3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4生成一批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的新资源。5使参加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都能体验到教育生命的乐趣和价值,并在反思基础上提升经验为智慧,隐性知识显性化、数字化,相互交流,相互启迪。1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促进学科资源整合优化。2开创和谐教学方式,丰富校本课程内涵。3建立共建协作的机制,推动同伴合作交流,实现资源互联共享。4激励教师专业提升,重视学生参与体验,实现课程教学的高度整合。学校凭借

    27、校园博客平台,充分发挥技术的写录、思享、品学所提供的开放功能,一方面让每一个实验教师很方便地将项目实验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还能及时将自己的日常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博客发表,超越传统的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显性化,反映个人认知提升的渐进轨迹信息,从而达到知识重构的目的。阆中中学是处于四川省的一所重点中学,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变革,学校确立了新的“协同综合”办学理念和模式: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实施升学预备教育、艺体特长教育、职业预备教育、劳动就业教育。他们探索了一条新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思路:强化劳技课程改革,建立独具特色的课

    28、程体系;制定实施“综合实践类课程”方案;在已有劳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性地进行“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将劳技教育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超越中学劳技教育课的范畴,把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做亮做强做精,并直接进入科技兴农和经济运作的社会体系中,创出“农校结合”的新品牌;最终培养出大批农业生产所需的创新型农村科技人才。特色之一是构建网络式的基地。他们拓展农业科技空间,主建了7个实验基地,提出科学假设,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劳技教材的研究开发提供理想的实验场所。特色之二是创造了6个协同的教育模式:一是与相关村社协同,解决学生劳动实践、实验和新品种的推广等问题;二是与农业科技部门协同,共同探索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

    29、整和新品种的引种等问题;三是与科协协同,获取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四是与教育科研部门协同,申报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五是劳技课内与课外研究小组协同,使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六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特色之三是学校围绕开辟特色项目,包括“特色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果树嫁接技术”“园林花卉盆景艺术”“新品种繁育技术”四大系列,形成以“专家领衔、劳技教师辅导、学生参与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格局”。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整套评价体系。特色之四是开发了系列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特色农植物种植果树栽培繁育技术庭院经济立体农业阆中旅游资源开发

    30、与利用以及其他系列的教材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资源层面的整合既是一个现实需要,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策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和地方课程开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需要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资源层面的整合研究。这些在交叉层面的研究给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方向,也使我们对课程资源开发获得了一些更贴近实际的可贵的认识。开展综合性乡土教育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一个很好的整合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各项措施越来越落到实处,开发综合性乡土教育课程的条件、时机和环境越来越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集中地方的优势

    31、教育资源、促进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方面负有直接的责任。乡土教育课程资源的德育功能 乡土教育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乡土教育课程资源的科学探究价值 乡土教育课程资源的实践体验价值 乡土教育课程资源的环保教育功能 案例(1)沈阳市校本课程资源协同开发 案例(2)广州市岭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案例(3)烟台市芝罘区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案例(4)徐州市乡土综合课程资源整合开发 沈阳市教研室组织41所中小学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校本课程总体设计开发、校本课程设计和开发理念与方法、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研究的结合、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校本课程开

    32、发、学科深化和拓展类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个性特长类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分学段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整体设计、分区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整体设计等等,参与的学校既有省重点中学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有处于农村地区条件较差的学校。校际之间通过课题组会议等进行交流沟通,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区域性活力。教研部门作为领导和支持机构促进了校本课程资源在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广州市教研室进行了广东岭南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他们将岭南文化作为独具价值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岭南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审视各种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精心选择,系统设计,认真实施,指导参与实验研究的学校进行合理

    33、开发和利用。他们认识到,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在研究和开发中,广雅中学的广雅校史,沙面小学的沙面岛考察,三元坊小学的粤剧粤曲,广东省实验中学的广东旅游文化专题研究,佛山石湾一小的石湾陶艺等课程各具特色,学生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中开展专题研究、参与社会实践、亲历社会生活,获得了书本上得不到的收获。一些学校在研究寻求新的突破点,如广州环市西路小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为突破口,构建了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州协和小学根据当前德育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构建创新德育课程体系,探索综合德育课程。学校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学校特色的生成。烟台市芝罘

    34、区教研室组织7所小学进行了“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研究在小学阶段如何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人文教育”“航天科普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成功教育”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研究了校本课程的运行框架、具体实施内容、课程结构安排、课程实施原则、课程评价以及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如何培养教师等问题。各学校还编写相应的课程材料。徐州市教研室从地方、学校联合开发新课程资源的角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进行不同年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实践,改进教学与评价,在实验的基础上推进与提高。他们先后进行了徐州市九年义务教

    35、育3-6年级、7-8年级不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实验,徐州市城区与农村地区新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比较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普适性内容与地方性内容有机结合资源体系研究,地、县、校联合开发新课程资源的实践模式及管理模式研究,徐州市校本课程资源及新课程辅助资源开发案例研究等。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具有地区特色的不同年段综合性乡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探索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机结合的实践模式上,进行的是一种地方和学校联合开发课程资源的交叉性研究。研究表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并将其定位于综合性、乡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化了课程资源配置,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短缺的问题,一

    36、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力量薄弱的问题,资源设备短缺问题,课程之间重复设置和时间浪费问题,充实了地方性的课程改革内容。他们组织区域内优秀教研力量和优秀教师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资源包,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综合课程资源楚风汉韵,并通过省教材审定,开始形成优质地方课程资源。1 1重建学校的文化重建学校的文化 课程改革具体到一所学校,只有提升到学校文课程改革具体到一所学校,只有提升到学校文化合教育哲学的重建高度,才能将课程改革与化合教育哲学的重建高度,才能将课程改革与一般的日常教育工作有所区分。一般的日常教育工作有所区分。2 2改进学校的管理改进学校的管理 从冷冰冰的教条式的、条款式的学校管理方式,从冷冰冰的教条式的、条款式的学校管理方式,走向更人性化的课程领导。走向更人性化的课程领导。3 3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4 4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共同体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行动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3026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