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地壳运动规律(80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29635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PPTX
  • 页数:80
  • 大小:7.6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壳运动规律(80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地壳运动 规律 80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四 地壳运动规律WANG LUO GOU JIAN网络构建网络构建内力作用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地壳及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变质岩形成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常见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常见形式:流水和风力侵蚀、堆积地貌KAO QING KAO XIANG考情考向考情考向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循环(2019北京文综,11)据图可推断(201

    2、9北京文综,36)(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2018海南地理,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2018海南地理,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2018北京文综,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2017天津文综,3)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地表形态(2019全国文综,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2019全国文综,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2019全国文综,37)(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2019天津文综,12)(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2018全国文综,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2018全国文综,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2018全国文综,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2018天津文综,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2018天津文综,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循环核心考点2内力作用与地貌核心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特别微专题4特殊地貌透析核心考点 1 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结构与物质循环

    4、1主干精讲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的关系;板块内部与边缘的结构特点与活跃程度。(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

    5、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2真题体验(2018北京文综)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

    6、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受岩浆高温作用影响,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断层上覆沉积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因此,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石灰岩中的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2019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期末)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12题。3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结合地理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

    7、,考查地壳物质循环(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12345解析长白山天池边上的石头遍身气孔,是喷出岩的特征,天池形成源于火山活动,是火山口湖,A对。溶洞周围岩石是沉积岩,B错。地壳下陷不会出现在山顶上,C错。岩石崩塌多发生在山体一侧,不是山顶上,D错。12345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海岭处多“浮石”解析“浮石”属于喷出岩,是岩浆岩的一种,不能在其中找到动植物化石,A错误。“浮石”孔隙是岩浆中气体外逸孔道冷却凝固形成,B

    8、错误。“浮石”与火山岩的岩性相同,大理岩是变质岩,C错误。海岭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海岭处多“浮石”,D正确。12345命题角度二结合洋底岩层年龄分布,考查板块分布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读“某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回答34题。3.甲板块可能位于非洲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A.B.C.D.12345解析由图中乙地附近洋底岩层年龄大约为07百万年,向两侧逐渐增加,说明乙地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甲地位于该生长边界东侧;结合世界主要板块及其边界类型可知,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西侧都有生长边界分布,而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西侧都为消亡边界。故选D。1234

    9、54.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C.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不一致12345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处大洋底部的生长边界附近,且海底岩层年龄以乙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增加呈对称分布,据此判断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故选C。命题角度三结合等值线,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北京文综)莫霍面深度不一。如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5.据图可推断A.地地壳厚度最薄B.地金属矿产丰富C.地地幔深度最浅D.地地下水埋藏深12345解析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面以上

    10、到地表为地壳。莫霍面深度越小,地壳越薄,图中地莫霍面深度为38.539.0千米,不是最小的,故地壳厚度不是最薄的。地位于河流附近,且该处河流大致沿莫霍面等深线发育,说明地可能位于莫霍面断裂带上,金属矿产丰富。地莫霍面深度为37.538.0千米,不是最小的,地幔深度不是最浅的。地位于河流附近,地下水埋藏浅。12345核心考点 2 内 力 作 用 与 地 貌内 力 作 用 与 地 貌1主干精讲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的岩层类型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3乙处)则两翼

    11、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1中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断层构造(如图3中丙处)。(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若地层出现缺失,其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

    12、,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晚于围岩形成时代。2真题体验(2018海南地理)如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解析据图可知,断层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

    13、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后来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表层的玄武岩层,最后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故D选项正确。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解析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选项正确。1

    14、.甲处物质最可能为A.变质岩 B.侵入型岩浆岩C.岩浆 D.喷出型岩浆岩命题角度一结合地质构造图,考查内力作用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读“某地区地质作用示意图”,完成13题。1233预测演练45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位于地幔岩层之下,可能处于软流层中,为岩浆。123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非洲东部 B.印度半岛北部C.亚洲中部 D.南美洲西部解析该区域地壳活跃,断层发育良好,规模较大,最可能位于非洲东部。453.乙处未来可能演变为A.高山 B.丘陵 C.高原 D.谷地解析乙处为地堑构造,地势低洼,可能发育成谷地。12345命题角度二结合等高线与岩层分布判断地质构造及其形成

    15、过程(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和部分50 m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M处的构造地貌属A.向斜谷 B.向斜山C.背斜山 D.背斜谷12345解析根据图例等岩龄线知,M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判断M处数值小于4 650米,其两侧相邻等高线数值为4 650米,可以判断为谷地地形,即为背斜谷。故选D。5.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顺序最有可能为侵蚀作用褶皱隆起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A.B.C.D.12345解析M处首先在沉积作用影响下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在造山运动过程中褶皱隆起,形成山地,背斜

    16、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故选C。核心考点 3 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1主干精讲1.掌握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

    17、、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溶蚀作用沙丘风力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海岸海浪侵蚀作用2.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需要多要素综合分析。(1)气候因素:主要从干湿地区角度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

    18、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侵蚀作用减弱。3.河流堆积地貌类型位置典型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

    19、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继续沉积。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游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河流入海口处,河道变宽,坡度变缓,且受到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018全国文综)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真题体验解析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分别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

    20、,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故选A。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解析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由题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故选A。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解析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有

    21、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而且图示河岸坡度陡缓相间分布,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命题角度一结合地貌垂直剖面图或景观图,考查外力作用的类型、特点及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2018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3预测演练123456789解析由图可知,甲地岩石为砂岩,乙地岩石为页岩,丙地岩石为石灰岩,由于三类岩石的质地、坚硬度不一样,导致受到外力侵蚀的程度不一样,以致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类型,故D正确。图示为

    22、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属小区域范围,年降水量的差异不大,A错。由岩层弯曲形态可以判断,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质构造不存在差异,B错。图示为广西某地,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其差异不大,C错。123456789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1234567891234解析由材料“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可判断该地区地壳经历过两次

    23、间歇性抬升。若该地区经历过持续性抬升或持续性沉降,就不会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D错。若该地区经历过间歇性沉降,则该地地势间歇性降低,水位将会抬升,不会出现古河床沉积物,C错。故选A。56789(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由图可知A.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B.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大C.扇缘带适合种植水稻D.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大1234567891234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貌为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故A错误。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故B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绿洲分布,因此该冲积扇

    24、应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当地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水稻,故C错误。由冲积扇顶部到扇缘,水在流动过程中下渗明显,蒸发旺盛,因此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小,故D错误。567894.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能是因为A.风化物粒径较小 B.降水较少C.坡度较陡 D.河流较长解析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流水沉积具有严格的分选性,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由大逐渐变小。因此河流较长,被携带至冲积扇下部和扇缘带的物质粒径小,故D正确。1234567895.近年来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没有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A.上游地区过度放牧 B.上游来水量减少C.下游地区植被增加 D.下

    25、游荒漠化减轻解析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的变化应受上游影响,故排除C、D项。上游地区过度放牧,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会导致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增加,故A错误。上游来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会导致来沙量减少,因此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没有明显增加,故B正确。123456789命题角度二结合区域背景,考查外力作用的类型、成因、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2019全国文综)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67题。6.修建水库

    26、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123456789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正确。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构造运动营造了该区域的整体构造地貌,而流水沉积则主要促成了山前平原的形成,故A错误。冰川作用多形成高原、冰斗、角峰、冰川谷等地貌,故C错误。风力作用不能形成冲积平原,故D错误。1234567897.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解析洼地增多增大的

    27、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洼地是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A错;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作用、冻融作用微弱,B、D错。1234567898.(2019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34在图1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2中甲所示)。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56789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1234答案昼夜温差大;多

    28、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答出三点即可)解析主要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外力作用方面主要分析风化作用(昼夜温差大)和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内力作用方面主要分析地震的破坏。56789命题角度三结合剖面图,考查水文特征与流水作用间的关系(题型预测:选择题题型预测:选择题)9.(2019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23456789(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29、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解析该地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需要从河流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文字材料“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说明该河流所处地区地壳不断抬升导致下切侵蚀严重,河道加深。再结合图推测河道两侧没有明显侵蚀,说明两岸岩石性质基本一致或者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1234答案(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56789(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解析结合图看出46月河水变深,说明河流水量变大,结合材料可知46月以融雪补给为主,水量变大,水位上升;而融雪补给时期河流含沙量低,流速加快,下切侵蚀严重,河水变深

    30、。1234答案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56789(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解析结合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且降水多为暴雨,坡面侵蚀强,故河流含沙量大,结合图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小,流速降低后泥沙容易淤积。1234答案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56789特别微专题4特殊地貌透析特殊地貌透析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常用景观图来表示,地貌学是研究地形成因的科学,因此地形重在形态,地貌重在成因。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通常有流水地貌、丹霞地貌、湖泊地

    31、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岱崮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特殊地貌必定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分析时要根据当地特定的情况,运用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来解释其形成的过程。【精讲点拨】(2017全国文综)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

    32、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123456【特别专练】789 10解析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洪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影响。贺兰山东坡地处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贺兰山东麓坡度骤减,河流搬运能力急剧降低,碎屑物质大量堆积,因河流、河谷众多,洪积扇能集中连片分布。故选C。123456789 10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解析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主要流经北部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小,

    33、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流程较长,沿途砾石持续沉积,至甲地洪积扇部位以泥沙沉积为主。故选B。123456789 10解析贺兰山东麓南部地势起伏大,水的流动性强,山麓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泥沙较少,土层浅薄,耕地面积较小。故选B。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123456789 10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

    34、复进退123456解析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因此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故选C。789 105.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23456解析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从而使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故选B。789 10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

    35、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123456解析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多次变动。故选D。789 10(2019山东省济南市模拟)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弯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

    36、。如图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A.匀速坍塌 B.加速坍塌C.减速坍塌 D.间歇坍塌123456解析根据材料提示,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间歇坍塌,D对。789 108.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减小顺序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B.C.D.123456解析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对;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对;图中

    37、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增大顺序,错;道变长,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对。故选C。789 109.(2019福建省泉州市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 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时期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面图1为桌山位置示意图,图2为桌山景观。123456789 10(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123456解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根据材料可知,桌山

    38、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在地质历史时期,海底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在内力作用下,海底断裂抬升,外力作用又将其不断削平,最终形成平坦的“桌面”。答案(地质历史时期)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积岩;沉积岩断裂整体抬升后,内部裂隙较少,顶部平坦;顶部受外力作用(风化和风力侵蚀)进一步被削平为“桌面”。789 10(2)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 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12345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桌山降水量大但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差,说明该区积水少,没有促进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据图可知,该区地处30S40S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39、,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但由于西临海洋,风力大,蒸发强;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其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答案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大,(开普敦西临海洋,)但风力大蒸发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789 10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40、;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23456789 10(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123456答案(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风口后,在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沉积。789 10(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123456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解析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图中信息显示,河

    41、谷走向和风向大体一致,且河谷地形加剧了风势,故冬春季节风力强劲。789 10(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23456789 10答案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123456789 10123456解析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则要根据材料中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沉积。如选择观点B(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规模扩大的因素。789 10【第一部分】知识专题突破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地壳运动规律(80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296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