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28819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PPTX
  • 页数:26
  • 大小:138.2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原则 课件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第二版)新编新编21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关键词:心理学原则 心理引导 心理相容 心理共振 心理互换要点提示:掌握心理引导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探讨心理相容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揭示心理共振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分析心理互换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渠道。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5.1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引导原则5.2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相容原则5.3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共振原则5.4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互换原则目

    2、 录5.1.1 心理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5.1.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具体运用5.1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引导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使其在思想上理解并接受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心理引导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社会领域,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心理引导;商业促销则通过广告和导购对顾客进行心理引导,以刺激人们的购买需求,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法庭审讯更是需要采用心理攻势,通过心理引导打破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使其认罪伏法。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同样需要运用心理引导原则。5.1.1 心理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引导的含义心理引导的含义 心理引

    3、导是主体为完成某项任务、实现某个目标,对客体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其心甘情愿地服从与接受的过程。心理引导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改变认知和言语的引导。二是针对某种行为的引导。三是角色扮演式的引导。四是提供信息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与其他领域的心理引导有所不同,要侧重政治引导,主要是针对人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情感及其社会行为进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要坚持正面引导,强调引导的先进性、健康性和积极性,为教育对象输入正能量。5.1.1 心理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人的观念、态度、立场等问题。而人的观

    4、念、态度、立场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以及内部动机等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是外部社会环境和个人内心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引导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引导需要引导需要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和状态。需要是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第一,引导教育对象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激发政治热情。第二,利用一定的诱因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5.1.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具体运用 引导注意引导注意 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对人产生着程度不一的刺激,个人不可能对来自社会环境的全部信

    5、息做出反应,而是有所选择,即表现为选择性注意。第一,新奇的刺激因素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已为心理学的大量实验所证实。第二,重复性的刺激因素可以强化人们的注意。第三,刺激因素要与教育对象的人生经验相“对位”。第四,刺激因素要能够造成个体的认知冲突。5.1.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具体运用 引导理解引导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教育对象注意的基础上,要引导理解。所谓理解,是指教育对象对刺激因素的内容和价值进行认真思考、分析、鉴别,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比较和取舍的过程。第一,引导教育对象正确理解社会刺激。第二,激发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在需要。5.1.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具体运用 引

    6、导接受引导接受 接受是指教育对象在对信息了解的基础上,摄取社会刺激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形成自身观念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对象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教育对象接受信息。第一,允许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第二,引导教育对象接受正确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心理引导原则,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注意引导、理解引导、接受引导,才能使教育对象接受正确的信息,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和观念。5.1.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具体运用5.2.1 心理相容与思想政治教育5.2.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相容原则的途径5.2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相容原则 心理相容是个体与个体、

    7、个体与群体间和谐相处的心理基础,心理相容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心理相容的含义心理相容的含义 心理相容是一种群体特性,是指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由于理想、信念、观点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与和睦相处。5.2.1 心理相容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没有心理屏障,在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格等方面被对方所接受,形成心理上和谐一致、情感上相通相融的心理状态。

    8、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期望相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观念相容。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情感相容。5.2.1 心理相容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相容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相容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作用 坚持心理相容原则是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相容可以使教育对象对教育者产生信赖感。()心理相容有利于保持调动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心理相容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群体优势,提供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群体间的心理相容。5.2

    9、.1 心理相容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心理相容的原则,需要教育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增进感情促进心理相容以增进感情促进心理相容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以情动人,真诚地关心教育对象、理解教育对象,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情感的纽带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化解矛盾、产生心理相容的第一要义。以自身修养促进心理相容以自身修养促进心理相容 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吸引、感染教育对象,令其信服。以有效沟通促进心理相容以有效沟通促进心理相容 沟通是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双方心理相容的必要条件。沟通

    10、的基本技巧包括认同、共情、赞美、倾听和幽默。5.2.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相容原则的途径5.3.1 心理共振与思想政治教育5.3.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共振原则的策略5.3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共振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感情是打开思想这把锁的钥匙。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实现心理共振是转变教育对象思想观念的前提条件。心理共振的含义心理共振的含义 所谓心理共振是指人与人之间在认识、情感、兴趣、需求等方面的一致和人与人之间在认识、情感、兴趣、需求等方面的一致和共鸣。共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共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共振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共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在思想上一致

    11、、在感情上相融、在心理上共鸣。心理共振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心理共振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心理共振原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共振有利于消除对立情绪。()心理共振有利于客观认识事物。()心理共振有利于提高移情能力。5.3.1 心理共振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心理共振的方法和手段很多,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真诚、尊重、关心的态度引发心理共振以真诚、尊重、关心的态度引发心理共振 真诚,就是用真情实感对待教育对象,而不是虚情假意。尊重,就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教育对象的需要、愿望和要求,绝不能用蔑视、奚落、讥讽

    12、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关心,就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困难,把温暖及时带给教育对象,不能对他们的困难置若罔闻。以倾听、共情、接纳的方法促进心理共振以倾听、共情、接纳的方法促进心理共振 要实现心理共振就必须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以情理、情法、情行结合保证心理共振以情理、情法、情行结合保证心理共振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理共振,需要处理好情与理、情与法、情与行的关系。首先,做到情与理的结合。其次,做到情与法的结合。最后,情与行结合。5.3.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共振原则的策略5.4.1 心理互换与思想政治教育5.4.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互换原则的途径5.4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互换

    13、原则 心理互换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心理原则。心理互换的含义心理互换的含义 心理互换,也称角色心理互换,是指双方因互换角色而引起的角色心理的变化,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互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互换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互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对象的身份、所处地位和客观环境进行心理体验,进而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态势;教育对象则站在教育者的位置,用教育者的态度、立场、观点来考虑问题,体验教育者的心态、情感。5.4.1 心理互换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互换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心理互换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互换原则是

    14、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重要手段,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5.4.1 心理互换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互换的主动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因此,教育者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通过各个环节、创造各种机会进行心理互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互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互换 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心理互换,而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共同活动中进行心理互换在共同活动中进行心理互换 各种教育活

    15、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者要善于通过文体活动、考察活动、参观活动、调研活动、实践活动等,与教育对象打成一片,共同策划,共同参与,做到与教育对象同思、同做、同行、同乐,获得亲身体验。在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扮演相同的角色,就会有共同的心理体验,容易进行心理互换。5.4.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互换原则的途径 在面对问题时进行心理互换在面对问题时进行心理互换 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如因失恋导致情感问题,因经济紧张导致生活困难,因交往障碍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焦虑等。在排忧解难中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完成心理互换。5.4.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互换原则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导原则的实施策略有哪些?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相容原则的实现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共振原则的方法有哪些?从哪些渠道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互换原则?思考题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米策尔心理学入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阅读书目EN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2881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