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基础模块一-航海气象基础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基础模块一-航海气象基础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海 气象 海洋学 基础 模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基础模块一 航海气象基础 航海气象(航海气象(Maritime MeteorologyMaritime Meteorology)是为航海服务的)是为航海服务的应用气象知识。学习航海气象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利的应用气象知识。学习航海气象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水文条件,避离或克服不利的气象和水文条件,使天气和水文条件,避离或克服不利的气象和水文条件,使船舶航行安全、省时、经济,使客船旅客舒适,并将因灾船舶航行安全、省时、经济,使客船旅客舒适,并将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中国明代张一厚所著的中国沿海航路指南中国明代张一厚所著的中
2、国沿海航路指南海道经海道经一书,专辑有海上天气歌谣,按征兆预测天气演变,阐明一书,专辑有海上天气歌谣,按征兆预测天气演变,阐明气候的特点和规律,影响至今。气候的特点和规律,影响至今。1805 1805年,英国人蒲福根据海面征象拟定风力等级,自年,英国人蒲福根据海面征象拟定风力等级,自0 0到到1212共分共分1313个等级,称为个等级,称为“蒲福风级蒲福风级”。1847 1847年年18521852年,美国人年,美国人M.M.莫利根据远洋船舶所记录莫利根据远洋船舶所记录风和流的资料,绘制成风和流的资料,绘制成北大西洋风和海流图北大西洋风和海流图,使船舶,使船舶横越北大西洋的时间大为缩短,开现代
3、航路图的先河。横越北大西洋的时间大为缩短,开现代航路图的先河。1857 1857年,荷兰气象学家白贝罗发现根据风向判断高压年,荷兰气象学家白贝罗发现根据风向判断高压和低压的中心方位的法则,被称为白贝罗定律。和低压的中心方位的法则,被称为白贝罗定律。航海气象学将航海气象学将大气、气温、气压、湿度、风、大气、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能见度云、雾、能见度等统称为气象要素(等统称为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sMeteorological Elements),气象要素是表征大),气象要素是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气状态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海洋表层水温、海浪海洋表
4、层水温、海浪、海流、海冰、海流、海冰等都是水文要素,但也可以被看成是等都是水文要素,但也可以被看成是广义的气象要素。广义的气象要素。天气天气(WeatherWeather)是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是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气候气候(ClimateClimate)是某一)是某一区域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区域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天气表示大气运动的瞬时状态,而气候表示长时天气表示大气运动的瞬时状态,而气候表示长时间统计平均的结果。间统计平均的结果。思考题:思考题:1.1.为什么要学习航海气象知识?为什么要学习航海气象
5、知识?2.2.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掌握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及杂质掌握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及杂质的作用的作用掌握大气的垂直结构掌握大气的垂直结构了解大气各层的特征了解大气各层的特征 一、大气成分:一、大气成分:主要由多种气体、水汽和悬浮的杂质构成。主要由多种气体、水汽和悬浮的杂质构成。1.1.干洁空气(干洁空气(Dry airDry air):(除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气体)(除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气体)气体主要成分气体主要成分:氮(氮(78.09%78.09%)、氧)、氧(20.95%(20.95%)、氩()、氩(0.93%0.93%);气体次要成分;气体
6、次要成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0.030.03)、氢、氖、氦、氪、氙、)、氢、氖、氦、氪、氙、氡、臭氧等稀有气体(不超过氡、臭氧等稀有气体(不超过0.010.01)。)。2.2.水汽(水汽(VapourVapour)大气成分唯一相变的成分。大气成分唯一相变的成分。气温、气压相同时,干空气的气温、气压相同时,干空气的密度大于湿空气的密度;气压相同时,密度大于湿空气的密度;气压相同时,干冷空气的密度比暖湿干冷空气的密度比暖湿空气大得多。空气大得多。3.3.杂质(杂质(ImpuritiesImpurities)大气中的杂质除水滴、冰晶等水汽凝结物之外,还包括大量尘大气中的杂质除水滴、冰晶等水汽凝结物
7、之外,还包括大量尘埃、烟粒、细菌、病毒、植物花粉,以及海洋上飞溅在空中的埃、烟粒、细菌、病毒、植物花粉,以及海洋上飞溅在空中的浪花蒸发后留下的微小盐粒等。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利于水汽浪花蒸发后留下的微小盐粒等。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利于水汽的凝结,称为凝结核。的凝结,称为凝结核。:平均含量平均含量0.03%0.03%,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射,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存在于主要存在于20-4020-40公里气层中,又称臭氧层。臭氧是公里气层中,又称臭氧层。臭氧是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唯一大气成分。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唯一大气成分。: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并在相变过程水汽
8、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放出潜热能。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中吸收和放出潜热能。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0 04 4,具有固、,具有固、气、液三态变化,它也是造成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的主要气、液三态变化,它也是造成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的主要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要包括尘埃、: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要包括尘埃、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小盐粒等。它们主要集中在大气的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小盐粒等。它们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低层,影响能见度,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低层,影响能见度,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
9、射作用。在水汽相变过程中,杂质可以作为凝结核。大气杂质还射作用。在水汽相变过程中,杂质可以作为凝结核。大气杂质还有削弱太阳辐射、阻挡地面辐射、保持地面温度的作用。有削弱太阳辐射、阻挡地面辐射、保持地面温度的作用。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建议,通常根据气温和水汽的垂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建议,通常根据气温和水汽的垂直 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不同特点,自下而上将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不同特点,自下而上将大气划分为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暖层)和散逸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暖层)和散逸层层5 5个层次个层次 1.1.对流层对流层(TroposphereTroposp
10、here):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0km10km左右,它的下界为地表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左右,它的下界为地表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化,低纬度变化,低纬度17km17km18km18km,中纬度平均,中纬度平均10km10km12km12km,高纬,高纬度度6km6km8km8km,夏季比冬季高些。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夏季比冬季高些。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8080和全部水汽,与人类关和全部水汽,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几乎所有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系最为密切,大气中几乎所有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
11、该层。对流层具有三个主要特征。该层。对流层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度为-0.65/100m-0.65/100m。即即 0.65/100m 0.65/100m 称称为为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均匀。如温度、湿度等。根据大气运动的不同特征通常将对流层分为:根据大气运动的不同特征通常将对流层分为:摩擦
12、层摩擦层(friction layer)(friction layer):摩擦层又称边界层,从地面到:摩擦层又称边界层,从地面到 1 11.5Km1.5Km高度。其厚度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大风和高度。其厚度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大风和扰动强烈的天气高于平稳天气。湍流输送是该层的基本运动特扰动强烈的天气高于平稳天气。湍流输送是该层的基本运动特点,多涡动,各种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该层水汽、杂点,多涡动,各种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该层水汽、杂子含量多,因而低云、雾、霾、浮尘等出现频繁。子含量多,因而低云、雾、霾、浮尘等出现频繁。自由大气自由大气(free atmosphere
13、)(free atmosphere):摩擦层以上称自由大气。:摩擦层以上称自由大气。摩擦作用忽略不计,大气运动规律比较简单和清楚。尤其是处摩擦作用忽略不计,大气运动规律比较简单和清楚。尤其是处于对流层中部于对流层中部5.5km5.5km的气流状况,可以代表整个对流层空气的基的气流状况,可以代表整个对流层空气的基本运动趋势,因此是考虑天气预报时备受关注的主要气层。本运动趋势,因此是考虑天气预报时备受关注的主要气层。对流层顶对流层顶:厚度约为:厚度约为1 12Km2Km,温度随高度呈等温或逆温状态。,温度随高度呈等温或逆温状态。2.2.平流层平流层(StratosphereStratosphere
14、):厚度:自对流层顶到大约):厚度:自对流层顶到大约55Km55Km。特点:空气主要是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弱;水汽含量少;。特点:空气主要是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弱;水汽含量少;(3 3)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最初等温,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最初等温,到202045Km45Km气温突气温突增,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所致);(增,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所致);(4 4)气层稳定利于)气层稳定利于飞机飞行。飞机飞行。3.3.中间层中间层(MesosphereMesosphere):厚度:自平流层顶到):厚度:自平流层顶到85Km85Km左右。左右。特点:(特点:(1 1)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下降;()
15、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下降;(2 2)大约在)大约在65 km65 km处是处是电离层电离层D D,白天出现,夜间消失。,白天出现,夜间消失。4.4.热层热层(ThermosphereThermosphere):厚度:):厚度:85-800Km85-800Km。又叫电离层。又叫电离层。5.5.散逸层散逸层(ExosphereExosphere):厚度:厚度:800Km800Km以上。地球大气向以上。地球大气向宇宙空间逸散的过渡区域。宇宙空间逸散的过渡区域。l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逐年增多将导致地球变:二氧化碳的逐年增多将导致地球变暖并引起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极暖并引起全球天气和气候
16、的异常变化。导致极冰融化、海面上升、一些陆地和港口将被淹没。冰融化、海面上升、一些陆地和港口将被淹没。另外,大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另外,大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碳氢化合物和氨等。严重一氧化氮、硫化氢、碳氢化合物和氨等。严重污染大气,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污染大气,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l全球全球14914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旨在遏制全球气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于20052005年年2 2月月1616日正日正式生效。式生效。学习与训练子目标学习与训练子目标掌握气温温标、空气增热和冷却方式掌握气温温标、空气增热和冷
17、却方式掌握气温的日、年变化掌握气温的日、年变化了解气温的水平分布了解气温的水平分布 一、气温的定义和温标一、气温的定义和温标 1.1.气温气温(Air TemperatureAir Temperature)是大气的重要状态参数之一,)是大气的重要状态参数之一,是天气预报的直接对象。是天气预报的直接对象。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的冷热程度,实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的冷热程度,实质上是反映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其质上是反映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大,平均动能增加,气温升高。反之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大,平均动能增
18、加,气温升高。反之当空气失去热量时,其分子运动平均速度减小,平均动能随之减空气失去热量时,其分子运动平均速度减小,平均动能随之减少,气温就降低。气温可以通过温度表或温度计直接测得。少,气温就降低。气温可以通过温度表或温度计直接测得。2 2温标: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称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温度的数值表示法称温标。常用的温标有3 3种。种。摄氏温标摄氏温标 :把水的冰点温度定为:把水的冰点温度定为00,沸点为,沸点为100100,多数非英语国家使用。多数非英语国家使用。华氏温标华氏温标 :水的冰点温度定为:水的冰点温度定为3232 F F,沸点,沸点212212 F F。一。一些英语国家多使用。些英
19、语国家多使用。摄氏与华氏的关系:摄氏与华氏的关系:绝对温标绝对温标(K(K氏温标氏温标)K)K:水的冰点温度定为:水的冰点温度定为273K273K,沸点,沸点为为373K373K(由英国物理学家(由英国物理学家KelvinKelvin提出)。多用于理论计算。提出)。多用于理论计算。关系:关系:T T273273t t)32(95FC3259CF 1.1.辐射辐射 在自然界中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发出电磁波,在自然界中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发出电磁波,电磁波按其波长分为电磁波按其波长分为射线、射线、X 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射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温度高,辐射强,多为短波;温
20、度低,辐射弱,线电波。温度高,辐射强,多为短波;温度低,辐射弱,多为长波。物体因放射辐射消耗内能而使本身的温度降低,多为长波。物体因放射辐射消耗内能而使本身的温度降低,同时又因吸收其它物体放射的辐射能并转变为内能而使本同时又因吸收其它物体放射的辐射能并转变为内能而使本身的温度增高。身的温度增高。2.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6000K,辐射波长,辐射波长0.150.154m4m,太阳,太阳是短波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的温度约为地面和大气的温度约为300K300K,放出长波辐射,放出长波辐射4 4120m120m
21、,称长波辐射。称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和大气的唯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和大气的唯一能量来源。3.3.地球大气系统的热收支平衡地球大气系统的热收支平衡 若将太阳对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作若将太阳对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作为为100100份,其中地球大气系统反射和散份,其中地球大气系统反射和散射占射占3030份,大气吸收占份,大气吸收占1919份,地球表份,地球表面吸收面吸收5151份。地球表面通过长波辐射份。地球表面通过长波辐射(2121份)、热传导(份)、热传导(7 7份)和水汽相变份)和水汽相变(2323份)等过程释放能量,大气在吸份)等过程释放能量,大气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收
22、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放出长波辐射(时又放出长波辐射(1919份),最终向份),最终向外层空间的辐射总量也为外层空间的辐射总量也为100100份,使地份,使地球大气系统的温度保持恒定。球大气系统的温度保持恒定。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球表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球表面面,而不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空气的增热和冷却主要是空气的增热和冷却主要是非绝热非绝热过程引起的,过程引起的,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下垫面下垫面是泛指不同性质的是泛指不同性质的地球表面。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途径有地球表面。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途径有以下几种:以下几种:1.1.热传
23、导热传导(ConductionConduction):空气与下垫面之):空气与下垫面之间,通过分子热传导过程交换热量,又称感热。间,通过分子热传导过程交换热量,又称感热。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仅在贴近地面几厘米以内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仅在贴近地面几厘米以内明显,故通常不予考虑。明显,故通常不予考虑。2.2.对流对流(Convection)Convection):一般将垂直运动称:一般将垂直运动称对流,对流又分热力对流和动力对流。由于空气对流,对流又分热力对流和动力对流。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引起有规则的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称受热不均引起有规则的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称热力对流。由于动力作用造成的对流运动
24、称动力热力对流。由于动力作用造成的对流运动称动力对流,如空气遇山爬升等。对流,如空气遇山爬升等。3.3.平流平流(Advection)Advection):水平运动称平流。平:水平运动称平流。平流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热量传输方式,范围大,持流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热量传输方式,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续时间长。如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平流是指某种物理量的水平输送,如温度平流、平流是指某种物理量的水平输送,如温度平流、湿度平流等。湿度平流等。4.4.乱流或湍流乱流或湍流(TurbulenceTurbulence):是空气不规则的):是空气不规则的运动。湍流是摩擦层中
25、热量、能量和水汽交换的主运动。湍流是摩擦层中热量、能量和水汽交换的主要方式。要方式。5.5.水相变化水相变化: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液体水: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液体水蒸发,吸收热量;水汽凝结放出热量。一般下垫面水蒸蒸发,吸收热量;水汽凝结放出热量。一般下垫面水蒸发,吸收热量;上空水凝结放出热量。从而通过水相变发,吸收热量;上空水凝结放出热量。从而通过水相变化将下垫面的热量传给上层大气。化将下垫面的热量传给上层大气。6.6.辐射辐射(RadiationRadiation):地气系统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地气系统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放射出长波辐射加热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