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25014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PPTX
  • 页数:34
  • 大小:1.6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 历史上 第一次 思想 大解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高考考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孔子、孟子与荀子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孔子孟子荀子儒家老子庄子道家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一、主干知识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代时代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儒家儒家孔子孔子春秋春秋孟子孟子战国战国荀子荀子战国战国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春秋春秋庄子庄子战国战国法家法家韩非韩非战国战国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战国“仁政”,“民贵君轻”;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学习最高目标:把握“礼”主张“道”是世界的根本;“无为而治”;“小国

    2、寡民”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且相互转化;“道”是世界最高原则;“齐物”思想。主张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兼爱”、“非攻”;举贤;节俭开创儒家学派;开创私学;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仁;中庸;“德治”;重政治人事轻鬼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君子”全面教育“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齐物”,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孔子开创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礼”的学说,

    3、推行“德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了“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深入讨论了“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空前活跃,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和

    4、后来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3)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二、要点突破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会在这一阶段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文化)材料解读:材料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十取

    5、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二: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 胜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 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孟子:孟子的孟子的“仁政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

    6、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如何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3.孟子的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思想与与孔子孔子“仁仁”的思想的思想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孟子的“仁政”是对孔

    7、子“仁”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春秋繁露书影高考考点: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目的和影响。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政策“更化”;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儒学独尊,大一统;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目的和影响。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一、主干知识独尊儒术:提升了儒学地位,成为正统思想,推动思想文化教育发展,利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但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影响:设太学: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

    8、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传播了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统治阶层的范围(中下层人也得到入仕机会)。材料一: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者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田昌五、安作樟主编秦汉史材料二: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

    9、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子啊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1.儒学为什么会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

    10、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二、要点突破西汉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2.2.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3、古代三种治国

    11、思想及演变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清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高考考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知道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程颐程颢朱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学的开创者理学集大成者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集大成者一、主干知识知道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程颢、程颐:确定理学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天理的最高境界即追求“孔颜之乐”。朱熹:理气结合,理先于气又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学习实践需“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三纲五常”,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利

    12、,关键是设法“正君心”;陆九渊: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强调“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张于日常处“发明本心”,反对个人的“物欲”与“意见”。王守仁: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主张“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的关键是“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宋明理学是对儒学的继续和发展,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弥补了孔孟儒学的不足,使理学成为可解释万事万物的哲学。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含义: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

    13、的严密思想体系。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1.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二、要点突破“格物致知”(学习、)“致良知”(内心反省、)朱:陆:世界本原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认识事物的方法朱:陆:“格物致知”(学习、)“致良知”(内心反省、)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14、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材料6 2003年12月10日 温家宝哈佛大学演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2、对宋明理学的主张如何评价?(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15、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理学的成熟和两大流派 程朱理学 理学的核心:先有理而后有万物理学的修养论: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王阳明:“致良知”理气论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三纲五常客观唯心主观唯心课堂小结高考考点:明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感: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知道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 李贽

    16、反对理学,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反对盲从孔子和儒家经典;反对礼教,提出“童心说”;反对摹古文风,主张“真心”;黄宗羲(浙东学派创立者)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是明未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指出“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其思想虽不具近代“民权”意识,但反映了其强烈的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一、主干知识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反对“天下私产

    17、”,主张“循天下之公”;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1.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材料1: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历朝的完善、加强,明清时期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大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和原因之一。材料2:明

    18、朝中后期,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西方进步的科技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经学转向科学,高举起“求实”、“明理”的旗帜,掀起了振兴科学的启蒙运动。材料3:(1)(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2)思想因素: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界因循守旧。西学东渐的影响西学东渐的影响(3)(3)政治因素:政治因

    19、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二、要点突破2.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为什么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3.3.你如何看待明末清初活跃的思想局面现象?你如何看待明末清初活跃的思想局面现象?A、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冲击儒学的正统思想;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是中国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1)(1)相同点: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相同点: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思

    20、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2)(2)不同点: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不同点: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天下兴,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思想有何异同?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时期表现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改造和

    21、独尊西汉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转型与成熟宋明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二程”提出“天理”,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陆九渊主张“心”就是“理”;王守仁提出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是非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提出“学以致用”的主张

    22、;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综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可得出什么特点?(1)从演变过程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以更加适应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2)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1.对中国:政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 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内容,影响深远,渗入生 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了条件。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日本、朝鲜、越南)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3.对欧洲: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根据所学知识,为巩固“大一统”局面还采取了那些措施?加强君权(频繁更换丞相,破格录用人才,实行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察举制,举贤良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2501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