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高考历史:专题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24466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PPTX
  • 页数:42
  • 大小:5.3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考历史:专题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高考 历史 专题 24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资源描述:

    1、2020高考历史:专题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目目 录录CONTENTS考点73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考点74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考点考点7 73 3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n 考法1商鞅变法n 考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n 考法3王安石变法n 考法4戊戌变法n 考法5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改革(选修内容命题的基本模式之一)n考法商鞅变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局部推广政治:诸侯割据混战;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思想: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其变法的理论武器军事: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诸侯兼并统一战争频繁教育:私学兴起借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为其提供经验客观:秦国落后于其

    2、他国家,客观上要求变法统治者支持:秦孝公的支持01 01 背景背景政治:废分封,行县制;连坐法经济: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改革社会风尚习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奖励耕织(砖画)商鞅铜方升02 02 内容内容 核心内容是“农战”与“法治”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03 03 特点特点秦兵马俑将军俑秦兵马俑跪射俑秦兵马俑御手俑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04 04 性质性质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

    3、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05 05 结果结果 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根本原因)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大无畏的精神 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深入人心 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06 06 成功的原因成功的原因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发展了封建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经

    4、济)壮大了军事力量(军事)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07 07 评价评价(“(“商鞅虽死商鞅虽死,变法犹存变法犹存”)”)消极影响消极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暴政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与反对,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但是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应重视选拔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 改革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强化依法治国 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08 08

    5、启示(借鉴)启示(借鉴)n 考法2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拓跋珪的封建化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北魏统治面临社会危机由于制度欠缺(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并主持前期改革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01 01 背景背景 推行均田制,租调制 设立三长制 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02 02 内容内容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面少数民族

    6、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03 03 特点特点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04 04 成功的原因成功的原因07 07 认识认识06 06 性质性质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上而下地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05 05 影响影响少数民族及其文

    7、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n考法考法3 3 王王安石变法安石变法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01 01 背景背景02 02 目的目的 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 强兵之法:保甲法;设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 取士之法:改

    8、革科举制;整顿太学;惟才用人03 0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考法4 戊戌变法(1)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觉醒(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5)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建立(6)重要条件:光绪帝的支持;康、梁的个人努力(7)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的潮流01 01 条件条件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02 02 目的目的(1)著书立说(2)上书(3)组织团体(4)建立学堂(5)创办报刊(6)讲学03

    9、 03 资产阶级维新派前期的实践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前期的实践活动n戊戌变法的内容及评价 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评价: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经济方面中央设立两局(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评价: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

    10、许设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评价: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舰船,扩建海军。评价: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n戊戌变法的认识影响影响(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历史意义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只是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3)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

    11、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5)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慈禧太后 认识认识(教训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道路走不通认识中国近代化认识中国近代化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洋为中用洋为中用)(1)近代中国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2)向西方学习程度不断加深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3)西方近代化道路过程 思想文化(精神)经济(器物)政治(制度)n 考法5 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改革(选修内容命题的基本模式之一)中国古代改革中国古代改革中国近代改革中国近代改革中国

    12、现代改革中国现代改革考点74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n 考法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近代化的资本主义改革n 考法2明治维新(1)经济: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3)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原因)01 01 背景背景n 考法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推动近代化的资本主义改革(1)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2)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02 02 目的目的农奴的贫困生活富裕的农奴主家庭 186

    13、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01 01 改革开始改革开始n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02 02 改革内容改革内容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解放”后农民的生活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是封建地主阶级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01

    14、01 进步性进步性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02 02 局限性局限性残败的俄国农村n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幕府统治危机 政治 经济 外交 外患 幕府的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革条件成熟01 01 明治维新的背景明治维新的背景n考法4 明治维新的背景日本的封建等级示意图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资本主义国家)02 02 明治维新的目的明治维新的目的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形势 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核心)文化:倡导“文明开化”,包括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进行教育改革

    15、、生活习俗西化等 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法制: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n 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日本最早的民营的采用蒸汽动力的机器纺织厂内部条件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01 01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n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影响、性质与评价 积极影响: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促使日本走向世界 消极影响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和日本人

    16、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02 02 明治维新的影响明治维新的影响 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03 03 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日军侵入朝鲜江华岛易混1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比较 600600分易混分易混 概念概念&考点考点易混2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易混1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中国戊戌变法国际环境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以打开

    17、市场、倾销商品为目的,当时忙于侵略中国19世纪末,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环境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力量强大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没有发动群众,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文化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较早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改革途径先自下而上倒幕运动,成立明治新政府,再自上而下改革,阻力较小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改革措施全面系

    18、统,既体现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又充分考虑日本具体国情缺少民主宪政精神;措施操之过急,加上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成一纸空文易混2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同背景19世纪中叶,在西方深入开展工业革命这一背景下,两国均出现统治危机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开始了近代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不同原因英美殖民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领导天皇名义下的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领导沙皇为首的贵族地主领导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沙皇统治下的贵族地主利益任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实现近代化废除农奴制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经济上,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化上,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新式军队;法制上,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经济上,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时获得一块份地,但需要赎买;组织上,仍受到村社制度束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高考历史:专题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244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