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彩解读.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庸》精彩解读.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庸 精彩 解读
- 资源描述:
-
1、中庸精彩解读 宋代大儒朱熹谈四书的学习次第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可见中庸在四书中最难度,故放在最后。关于中庸写作的目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传其作也。”本书就是为后人讲解儒学最根本的中庸之道。“中庸”作何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也就是说,中乃正中不偏,庸乃不可变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中庸是儒家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是儒学的核心与灵魂。中庸一书为孔子之孙子子思(孔伋公元
2、前483402年)所作,集中阐述儒学的中庸之道。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庸思想。一、儒家的中庸思想 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的思想。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了圣人的千古“心传”。早期圣人的中庸思想 孔子(公元前479551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生逢战乱之世,他认为世界之所以会失去秩序,就是因为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中庸之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理想的社会境界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3、大小由之。”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师(颛师孙子张)与商(卜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生活态度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丧致乎哀而止”。“唯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饩”。在审美上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他反对偏激的行为,将其上升到君子、小人的品质高度。中庸一书正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发挥。中庸一书古文记载为孔子孙子子思(孔伋)所作。孔子只有一子孔鲤,在孔子之前就去世了,子思是孔鲤的儿子。二、中庸的作者及内容
4、 子思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因此被尊为儒家“四圣”中的“述圣”,其他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配祀于孔庙,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孔子曾子、孟子颜回、子思 子思学术地位之高,很重要一点是由于他的再传弟子孟子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由此历史上“思孟学派”后来便成为儒学的主流。孟子 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由于其内容和结构的独特,在汉代就开始有单行本发行。中庸从宋代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宋仁宗时,为了激励考试及第的儒生,皇上或赐大学,或赐中庸以为嘉奖。到了南宋,大儒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教科书,地位极大提高。中庸原在礼记中不分章节,只是一段段的语录
5、,是朱熹将其分成了33章。中庸全书共3600余字,分33章,内容并不很多。中庸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结构。论语、孟子只是弟子们回忆老师的讲课笔记,每一章节没有太多的内部安排,章节的题目只是本章前两个字,主题也不集中。但是中庸却与此不同,不仅主题突出,而且结构严谨,可以成为一本独立的著作。宋代程颐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物,末复合为一理。”这样他把中庸分成了三个部分,首章为第一部分,即“始言一理”,中间31章为一个大部分,即“散为万物”,最后一章是全书一个总结,即“复合为一理”。中庸的结构 首章是中庸一书的“破题”阐明根本道理,我们将其称为“宗旨篇”。由于中间的部分仍然
6、很大,如果不进一步划分不便于学者掌握,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又将其分成了“中庸三支”。第一支是第2章到第11章,乃“子思所引夫子之言,以名首章之义止此”,是对宗旨的进一部阐述,讲明中庸的基本道理,我们称之为“明道篇”。第二支从第12章到20章,“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这几章主要讲中庸之道的应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行道篇”。第三支是指21至32诸章,“子思承夫子天道、人道各章之意而立言也。”这部分主要讲“诚明”、“明诚”修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成道篇”。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子思引用大量诗经的文句,对掌握了中庸之道的君子的德行进行艺术性地描述
7、,所以我们将其称为“境界篇”。以下我们就按照这个结构,对中庸一书进行逐章的讲解。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万物育
8、也。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各章都有指导意义。本段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三、宗旨篇“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本然之质就是“性”,遵循这种本性去做就是“道”,使道德规则得到修明就是“教化”。儒家认为人性善,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第1章之一 什么是恻隐之心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
9、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向善之心,而且这颗善心是上天赋予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按此天命去做就是“天道”,修明天道就是教化。中国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论”,但是正统只能是“性善论”,因为伦理道德需要要一个终极价值。“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天道无所不在,人须臾不可离,如果可以离开的“道”,就不是真正的“天道”。第1章
10、之二 第二层意思是说君子要慎独,即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也要保持自己的善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天道是无所不在的。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段话是连接“率性”和“中庸”的关键,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谈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的关系,未发之前的人性是先天之性,都是纯然至善的;发而为喜怒哀乐之后则有善有不善,关键就看所发是否“中节”。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节”的重要方法,故君子
11、不仅应当“守性”,而且还要“持情”。儒家不赞同佛教那种逃避世俗之情。第1章之三 第二,谈中庸与和谐的关系。未发之中的天性就是中庸之性,发而中节则是和谐的大道,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结果。中乃道之体,和乃道之用,二者互为表里。第三,“致中和”就是儒家以中求和的方法。人要体会自己情感未发之前的至善天性,不偏不倚,中正至公,勿使情感意念去恶存善,就可以得天地之性(规律),化育万物。这条“致中和”的思路,后来就被孟子演绎成“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路径。中庸一书从2章到11章,从总体上阐述中庸之道是一切道德根本,所以朱熹认为:“解论中庸以释首章之意”,是对首章的发挥。从
12、内容上讲,这一章主要是讲“中庸之道”的。四、明道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也。”孔子将是否坚持中庸的原则,上升到君子、小人的高度来认识,君子坚持中庸之道,顺遂时代的发展;而小人则反对中庸之道,为所欲为,君子安贫守命,小人行险侥幸。过去有人见孔子主张“复周礼”就认为儒家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保守派、反动派。其实儒家并非泥古不化。孔子主张三代之礼要有所“损益”,“君子时中”。孟子赞孔子是“圣之时者”,都是强调与时俱进。第2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
13、能久矣。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春秋战国的混乱,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个不可或缺的“大道”。例如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徒,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节文尔。”这段话虽然短,但是深化了首章的两层意思。第一,中庸是至德要道;第二,中庸“不可须臾离也”。第3章墨翟和杨朱“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
14、鲜能知味也。也。”这是孔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中庸之道“民鲜久矣”。一些天资聪颖的人,认为中庸之道实在是太平常了,不值得重视,而把某种原则坚持的过了头;另外一些愚昧的人思想懒惰,不愿意刻苦学习,也不能达到中庸之道。所以说“平平常常才是真”,“道即在日用常行之中”。第4章 一些贤能的人,办事情总是会过头,一些不肖者,办事情总是无所作为,这也是中庸之道不行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持太高,办过头的事。也不能自暴自弃,放弃应做的努力。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人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真正知道饮食之道的人并不多。同样中庸之道就在我们身边,但是真正把握它
15、也是很难的。简单地把所有快餐都归结为“垃圾”不可取,但是全用快餐替代正餐也不可取。不更讲卫生反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故要提高“钝感力”。“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这段话的意思前一段已经讲过了,朱熹编写中庸章节时,单独将其列为一章,其深意在于强调实行中庸之道的困难。朱熹特别推崇尚书舜典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将其视为圣人千古“心传”。中庸之道不可行,是由于人们心中欲壑难填,所以微妙的“道心”才需要刻苦学习才能获得,中庸之道需要认真实践才能保持。第5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16、于民,其斯以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为舜乎。”这一段基本是将孔子的知识论改成了实践论,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而这一段则说舜在行政的时候善于体察民情,并能够在两端之间保持中道,把握多方的利益平衡。“执两用中”是很重要的方法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不左不右,“允执厥中”。第6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与朱元璋“屠戮功臣”形成对比。“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莫之知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一些耍
17、小聪明的人,其实并没有掌握人生的大智慧,往往会陷于物欲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一些人认为中庸之道不难,但是往往坚持不了一个月。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这说明坚持中庸之道,一是要超越功利的境界,达到与“天地合德”的高度;二是要有恒常之心,死守善道而不改,秉持真理矢志不渝。范蠡功成身退成为著名的陶朱公,文种错失机会反被其害。曾国藩削减湘军而避祸,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第7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是孔门弟子中道德品质第一的人,一生安贫
18、乐道,聪慧爱人。论语记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第8章 颜回之乐,不是乐其贫穷,而是乐其道。对于中庸之道,颜回也是坚持不渝,时刻不忘的。子思引孔子的话,是要人们向颜回学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推辞爵禄、直面白刃和坚持中庸之道相比,都是比较容易的。上述三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大难题,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也是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向深层看,这段话也说出了中庸之道与“三达德”的关系问题。“天下国家可均”是智,“爵禄可辞”是仁,
19、“白刃可蹈”是勇,但是“智仁勇”离了中庸之道都不可行。离开了中庸仁成为懦弱,智成为狡诈,勇成为鲁莽。第9章“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子。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君子居子。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焉,强哉矫!国无道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至死不变,强哉矫。”子路是孔子学生中率直果敢、勇猛顽强的人
20、,所以他向老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强”。孔子认为有三种“强”,即“南方之强”、“北方之强”和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强”。如“鸡三足”中的第三足,即理论意义上的“足”。第10章南方与北方 孔子在这里谈论了国民性格问题,人民由生活环境所决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也铸就了差异化的民族性格。在古代中国,最典型莫过于南方的农耕民族性格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性格。在孔子看来,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都有缺陷的不得其中。南方之强在于文化的熏染但失之于柔弱;北方之强在于铁马金戈而缺乏宽柔。对于中原民族来说,孔子认为合理的国防政策是“修文事必有武备”,和平发展但是也要整军习武,防止侵略。孔子认为合乎中庸之道的强者应当做到三点:第一
21、,“和而不流”,在圣人看来,真正的强者是与周围的人、民族、国家和睦相处但又不随波逐流,在现实生活中要与人和睦但不失原则。第二,“中立不倚”,中立就需要中正,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创新不离和俗)第三,“信道守节”,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国有道,不因仕途的穷通而变异;国无道,也能坚守气节。这就是儒家所谓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22、,惟圣者能之。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孔子在这里谈了三种在困境中的人生态度:孔子在这里谈了三种在困境中的人生态度:第一,“素隐行怪”,即追求极端邪僻之放而招摇过市,标新立异而钓誉于世人,如“竹林七贤”、“嬉皮士”,圣人所不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是反对隐逸之士的。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第11章竹林七贤 阮籍 刘伶嬉皮士和朋克 嬉皮士 朋克 第二,“半途而废”,灰心丧气,萎靡不振,前功尽弃,圣人亦不为也。第三,“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这才是孔子提倡的人生态
23、度。君子求强,期望大道行乎天下,但是生逢乱世,不遇明主,孔子仍然“知其不可为之”,以其人格的力量匡扶世风,教化民众,坚守中庸之道,绝不铤而走险而博取个人功名。“人不知而不愠”,“遁世而不悔”,终于成就千古流芳的的圣人形象。中庸第12章至第20章为“行道篇”。儒家一向主张“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学习天道就是为了践行天道。子思在这里具体探讨了践行中庸之道的方法。践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其实也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忠恕。五、行道篇“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
24、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诗云:鸢飞戾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一段集中谈中庸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理。它虽然“费而隐”,不容易认识,但是只要你诚心诚意去学习它,践行它,虽愚夫愚妇也可以掌握,也可以实行。第12章 但要要想全面、彻底把握中庸之道的深层内涵,把
25、中庸之道应用好,虽圣人君子亦很难做到。中庸之道为什么会这样即平凡又难以把握,关键在于其道体在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愚夫愚妇只要有真诚之心,凭藉良心而行,秉持善道并不困难。但是把这种“率性而行”的天道推行于天下,做到“须臾不可离”,却是圣人也难以做到的。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引诗经的话,说明“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说明中庸之道出发点极其简单,从夫妇之道也可以体会出中庸的道理。把中庸之道推而广之,则可以把握天地之间的普遍规律,从“齐家”达到“治国、平天下”。第12章是一个转折点,从谈“中庸之道”转入“忠恕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