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21829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PPT
  • 页数:42
  • 大小:290.0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央集权 制度 发展
    资源描述:

    1、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结合课本内容概括战国时期结合课本内容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分)(2)原因: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原因: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

    2、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监察制度时期时期中央中央地方地方选官选官监察监察确确立立秦秦汉汉隋隋唐唐宋宋元元发发展展完完善善高度强化高度强化皇帝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建立中朝建立中朝推恩令;设刺史推恩令;设刺史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郡县制,郡县制,设节度使设节度使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军政财三权分军政财三权分割,设通判割,设通判一省制一省制行行省省制制

    3、废丞相,权分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六部,设内阁增设增设军机处军机处明明清清军功授爵军功授爵 察举、征辟察举、征辟九品九品 科科举举制制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刺史刺史 门下省、门下省、道道 通判、通判、谏院谏院 督察院督察院按察使司按察使司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 朝代朝代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标准标准影响影响西周西周血缘血缘战国后期战国后期到秦到秦军功军功汉汉孝廉孝廉魏晋南北魏晋南北朝朝门第门第隋唐隋唐才学才学宋宋才学才学明清明清才学才学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察举、征辟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科举举制制提高了战斗力,但出现暴政提高了战斗力,但出现暴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一定程度上

    4、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也容易形成小集团亲,也容易形成小集团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只是在培养皇帝忠实的奴仆只是在培养皇帝忠实的奴仆扩大了扩大了 基础,促进了基础,促进了 成熟,成熟,提供了提供了 人才,人才,成为成为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启示:渐趋标准化启示:渐趋标准化和制度化;和制度化;选才范围不断扩大,选才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完善;中央集权完善;选官是服务于统治选官是服务于统治者需要的。者需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1905年废除,存在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取

    5、士任官制度。其有显著的社会整合功能:1、打破世袭,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社会流动;2、以儒家学说为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3、适应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民族融合,有利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4、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成为东亚汉文字圈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且被西方国家吸收改造成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公务员制度)。监察 谏议秦秦 汉汉唐唐宋宋明明清清说明:说明:虽然并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不能从根本上约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腐败和低效现象。但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

    6、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地方割据势力,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作用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府、刺史御史府、刺史都察院:监察御都察院:监察御史史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按察使司通判通判门下省门下省谏院谏院全国分10道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2.始终充斥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充斥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权力高度集中和皇权的加强。权力

    7、高度集中和皇权的加强。4.中央集权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央集权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封建统治,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于何时?列举史实说明。(2)两汉时期,这一制度有何变化?(3)北宋时期该制度又有何新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4)明朝该制度又有何新的发展?它反映当时的什么时代特点?(5)综观上述制度的演变,你认为这种监察制度有何特点?答:(答:(1)秦朝。()秦朝。(1分)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分)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1分)分)(2)两汉实行了一套比秦

    8、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即)两汉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即刺史制度。(刺史制度。(2分)分)(3)北宋在各州设立通判。()北宋在各州设立通判。(1分)根源:唐后期以分)根源:唐后期以来藩镇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来藩镇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防止重蹈覆辙采取这一措施。影响:使知州统治者为防止重蹈覆辙采取这一措施。影响:使知州和通判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肘地方的控制(或加强和通判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肘地方的控制(或加强了中央集权)。(了中央集权)。(4分)分)(4)明朝在中央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在地方设立提)明朝在中央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

    9、使司。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表明封建专制制刑按察使司。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表明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度走向衰落。(2分)分)(5)特点: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的程)特点: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的程度越来越严密。(度越来越严密。(2分)分)积积极极作作用用、政:、政: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巩固和发展。、经:、经: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生产和建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生产和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文:在统一的环境下,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

    10、文化交流。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消极作用作用、政:、政: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经:封建社会后期,、经: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社会进步;阻碍社会进步;C C、文:、文:钳制思想,严重阻碍近代科学的发展。钳制思想,严重阻碍近代科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评价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评价1.1.朱子语类云,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

    11、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A体现三省分权制体现三省分权制 B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它它”是指是指A 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C宋

    12、代二府三司制度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 D明朝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4.(20104.(2010海南高考海南高考)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A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 B B强化君主集权强化君主集权C C分割宰相权力分割宰相权力 D D利于集思广益利于集思广益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13、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A1.(2013江苏单科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这里所谓“违制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14、的惯例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解析: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3(2013山东文综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

    15、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4.(2013上海单科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其精兵。乙说: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指掌矣。丁说: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16、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乙说、丙说5(2013重庆文综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由此表明,明朝内阁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

    17、式设立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6(2013江苏单科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材料说明军机处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设有官衙

    18、,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专理刑狱,职能单一(2013山东文综山东文综12)图)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中书省 B内阁内阁C军机处军机处 D礼部礼部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极为敬谨,即派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此1、(、(2013福建文综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

    19、有的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2、(、(2012安徽文综历史安徽文综历史

    20、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选官应注重品行3、(、(2012海南卷历史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分为敌垒,以

    21、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4、(、(2011广东文综广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科举制的推行5、(、(2011江苏单科江苏单

    22、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013四川文综四川文综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

    23、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亲法”、“避嫌法避嫌法”等等

    24、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为滁州团练使。(据

    25、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分)(1)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分,每点2分,任答分,任答3点即可)点即可)2)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

    26、执政、防治腐败。(2分)分)3)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实际效能有限。(4分)分)宋初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简表宋初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简表方面方面措施措施作用作用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消灭地方割据的物质消灭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集权)基础(中央集权)保证中央对地方的行保证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中央集权)政控制(中央集权)皇权加强(专制)皇权加强(专制)保证中央对地方的军保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中央集权)事优势(中央集权)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利于皇帝控制军权(专制)(专制)作用作用军队战斗力军队

    27、战斗力削弱削弱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收精收精兵兵地方财政困地方财政困难难地方军事力地方军事力量、行政效量、行政效率下降;冗率下降;冗官、冗费官、冗费冗官、冗费冗官、冗费地方军事力地方军事力量、边防削量、边防削弱弱中央掌握地方中央掌握地方大部分财赋大部分财赋制钱制钱谷谷州郡直属中央;州郡直属中央;文臣作州郡长文臣作州郡长官;设通判监官;设通判监督督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削实削实权权禁军一半驻京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师,一半分守各地各地禁军统兵权与禁军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调兵权分离措施措施方面方面总特征:总特征: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分化事权。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分化事权。课中思考题课中思考题1请思

    28、考:和历代开国之初请思考: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狗烹狡兔死,良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提示: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提示: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的手段对待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的手段对待*臣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又顺利地削夺了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又顺利地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不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不激化社会矛盾而巩固政权的目的。激化社会矛盾而巩固政权的目的。课中思考题课中思考题2阅读这一段文字,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阅

    29、读这一段文字,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提示:此题可先指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提示:此题可先指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致秦朝速亡,的原因。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致秦朝速亡,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废丞相,设五府、六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废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军政大事均由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故要部等,军政大事均由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故要废丞相。实质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对于是废丞相。实质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对于是否同意朱元璋的看法,肯定有两种观点:同意或否同意朱元璋的看法,肯定有两种观点:同意或不同意。不同意。

    30、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明确各朝代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汉哀帝认为丞明确各朝代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汉哀帝认为丞相十分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太宗认为相十分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太宗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明太祖认为丞相专权危害国君,祸患无穷。明太祖认为丞相专权危害国君,祸患无穷。区别: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虽有变化,但本区别: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虽有变化,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把相权作为统治工具,不断调整皇权与相权发,把相权作为统治工具,不断调整皇权与

    31、相权的矛盾。的矛盾。影响:中枢权力体系不断调整,相权不断削弱,影响:中枢权力体系不断调整,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最终废除了丞相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最终废除了丞相 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导致汉初导致汉初“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汉朝初年之所以出现提示:汉朝初年之所以出现“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主要,主要是由于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和反叛中央造成的;是由于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和反叛中央造成的;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主要是由于地方藩镇割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主要是由于地方藩镇割据和中央权威缺失而造成的。其共同原因是由于据和中央权威

    32、缺失而造成的。其共同原因是由于地方的分权势力膨胀。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地方的分权势力膨胀。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3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力机构演变的特点。提示:皇权和相权的长期斗争,相权不断削弱,皇提示:皇权和相权的长期斗争,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自秦至清,皇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权不断加强。自秦至清,皇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自秦统一到隋唐以前,宰相的权力很大,也但是,自秦统一到隋唐以前,宰相的权力很大,也比较集中,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隋唐至宋朝,比较集中,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隋唐至宋朝,以不同的

    33、方式分散宰相权力,相权削弱,皇权加强。以不同的方式分散宰相权力,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明清时期废除宰相,皇权专制登峰造极。明清时期废除宰相,皇权专制登峰造极。材料一:材料一:“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摘自课本)摘自课本)“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汉书诸侯王表第二)诸侯王表第二)“他以为依仗刘氏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

    34、下。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摘自课本)(摘自课本)材料二:材料二:“诸侯王初立之时年幼,且社会经济凋敝,诸侯王初立之时年幼,且社会经济凋敝,问题尚不明显。问题尚不明显。”(摘自课本)(摘自课本)材料三:诸候王羽翼丰满,材料三:诸候王羽翼丰满,前前177年、前年、前174年,年,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先后发动武装叛乱。(摘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先后发动武装叛乱。(摘自课本)自课本)材料四:教材中引用的贾谊治安策、晁错削藩材料四:教材中引用的贾谊治安策、晁错削藩策、主父偃策、主父偃“推恩令推恩令”的建议的建议 材料材料1 1:太祖问: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天下自唐季以来,

    35、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赵普回答: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则天下自安矣。”材料材料2 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朱子语类类 唐朝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

    36、是什么?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有何特点?面?有何特点?地方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你你得出了什么认识?得出了什么认识?探究探究:()措施:()措施: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守内虚外,强干弱枝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强干弱枝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特点:特点:从军权入手从军权入手()()地方权力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地方权力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武将权力过大容易

    37、危及皇权及皇权()()利:利: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济的恢复和发展。弊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三冗”局面,为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积贫积弱.因此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不能过小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

    38、极性主动性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无法发挥.A.A.礼部礼部C.C.工部工部2.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明内阁、清军机处 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是皇帝的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是皇帝的顾问团,属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宰相,顾问团,属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宰相,其权力地位的变化取决于皇帝是否信任,其权力地位的变化取决于皇帝是否信任,非决策机构。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非决策机构。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标志。标志。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行省制 行省制的确

    39、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

    40、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汉朝汉朝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汉高祖:汉高祖:汉武帝:汉武帝:实行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设刺史,设刺史(划分(划分13州)州)东汉:州、郡、县三级东汉:州、郡、县三级隋唐隋唐隋朝:隋朝:废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废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唐太宗:唐太宗:分全国为分全国为1010道,作为监察区道,作为监察区宋朝:宋朝:军政财三权分割军政财三权分割元朝:元朝:行省制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央集权发展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218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