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教育 法律法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综综 合合 素素 质质教师资格认定考前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考前培训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本模块知识结构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理论基础)第二章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第三章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本章知识点:本章知识点:一、教育法律与教育法规、教育政策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三、教育法律关系四、教育法律责任五、教育法律救济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一、教育法律与教育法规、教育政策1、教育法律:国家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制定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育法规:国家立法机构之外,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利机关制定、发布的对
2、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文件。如:教师资格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一、教育法律与教育法规、教育政策3、教育政策:政策的一个分支,是党和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策略、方针和行动的准则。如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1、纵向结构(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全国人大)(2)教育基本法律 教育法(全国人大1995)(3)教育单行法律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全国人大常委会)(4)教育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规定办法细则(5)地方性行政法规(地方政府、省城、国务院批准的较
3、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6)教育规章(部门制定、地方政府)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2、横向结构(1)教育基本法 教育法(2)基础教育法 (3)高等教育法(4)职业教育法 (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7)教师法 (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三、教育法律关系1、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如 学校与政府 学校与社会 学校与教师 学校与学生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三、教育法律关系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三要
4、素:主体、客体、内容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客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三大方面内容:主体依据法律关系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三、教育法律关系3、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发生:适龄儿童入学变更:甲乙两校联合办学,后修改条款消灭:学生退学、学校还清银行贷款4、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四、教育法律责任1、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
5、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四、教育法律责任2、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1)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行政处罚:罚款、取消证书、停止招生等10种(2)民事法律责任(以财产为主要内容)(3)刑事法律责任(最严厉)特殊情况下,可追究违宪责任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四、教育法律责任3、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1)有损害事实:实际损害、隐形损害(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故意的心理状态、过失的心理状态(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五、教育法律救济1、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
6、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五、教育法律救济五、教育法律救济2、教育法律救济途径 行政渠道(主渠道):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司法渠道:又称诉讼渠道仲裁渠道:非国家机关的仲裁机构调解调解渠道: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五、教育法律救济3、教育申诉制度: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分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申诉具有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的特点申诉分提出申诉、受理申诉、处理申诉(30日内完成)三环节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五、教育法律救济4、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相对人认
7、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程序为申请(60日内)、受理、审理、决定(自受理之日60日内)、执行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五、教育法律救济5、教育行政诉讼: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1)性质不同:行政活动;司法活动(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机关;人民法院(3)适用程序不同:一级复议制;两级终审指(4)审查范围不同(5)法律效力不同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练习:练习:1 1、颁布、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
8、国家机的国家机关是(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B、国务院、国务院C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D、教育部、教育部C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2 2、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相、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相关法律,他可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关法律,他可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A A、教师申诉、教师申诉 B B、刑事诉讼、刑事诉讼 C C、申请仲裁、申请仲裁 D D、民事诉讼、民事诉讼 第二章 我国主要法律法规解读六法一纲要: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教育法的颁布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9、(全国人大颁布)2、教育法的性质与地位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有教育宪法、教育母法的地位3、教育法的立法特点(1)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2)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3)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4、教育法的基本结构、内容教育法共10章,84条。可分为总则(第1章)、分则(第2-9章)和附则(第10章)立法目的:立法目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双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教育与国家利益:教育与国家利益: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公共利益。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得利
10、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A.国家性原则国家性原则 B.B.公共性原则公共性原则 C.C.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 D.D.强制性原则强制性原则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语言进行教数民族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语言进行教学,学校应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学,学校应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
11、管理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学工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育的原则是()。A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
12、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国家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国家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业证书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A.教师培训制度B.教育考试制度C.教育督导制度D.学业证书制度举办学校要依法,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第4 4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第第3 3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
13、办产业负债二十多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A.政府B.校办产业C.学校D.校长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女子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第第5 5章:受教育者章:受教育者第三节:学生权利和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受教育者的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使用教学设施权2、获得经济资助权3、获得学业证书权(1)获得公正评价权;(2)获得学业证书4、申
14、诉起诉权5、法定其他权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申诉人是()A.A.校长校长 B.B.学校学校 C.C.书记书记 D.D.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 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采取的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是法律途径是()()。A.A.复议和诉讼复议和诉讼B.B.复议和仲裁复议和仲裁C.C.申诉和仲裁申诉和仲裁D.D.申诉和诉讼申诉和
15、诉讼第第6 6章:教育与社会章:教育与社会第第7 7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经费制度: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兴办校办产业: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某公办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某公办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A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可以开展盈利活动B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合法,在
16、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可以兴办校办产业C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会公共利益的规定D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的规定勤工俭,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的规定勤工俭学和社会盈利服务学和社会盈利服务第9章: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挪用、克扣教育经费,违法向教育机构收取费用,违法办学校,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挪用、克扣教育经费数额大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侵占教育机构校舍、财产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
17、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A.A.给予行政处分给予行政处分 B.B.给予行政拘留给予行政拘留C.C.责令其悔过责令其悔过 D.D.责令其赔礼道歉责令其赔礼道歉 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划私自招手未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划私自招手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的法律依据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
18、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概念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2.性质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统一性: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3、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结构、内容 总则: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2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1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第7条)分则:对义务教育活动分则:对义务教育活动6个方面的规定;个方面的规定;入学年龄:六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为七周岁;特殊的由监护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免试入学: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不在户籍所在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入学:县、乡镇政府要督促适龄儿童入学,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困难,防止其辍学外地来打工的陈某向工作所在地教育行政外地来打工的陈某向工作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请求批准他年满部门申请,请求批准他年满 7 7 周岁的孩子周岁的孩子晓宣在工作地附近
20、的公立小学就读,对这一晓宣在工作地附近的公立小学就读,对这一申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申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A.A.拒绝,晓宣可选择在当地民办学校就读拒绝,晓宣可选择在当地民办学校就读 B.B.批准,但要求陈某缴纳额外的学费与杂批准,但要求陈某缴纳额外的学费与杂费费 C.C.拒绝,晓宣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拒绝,晓宣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读 D.D.批准,并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批准,并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条件 第第3章章 学校学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分重点校和重点班;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2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应优先配置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应优先配置重点学校教育资源 B.B.小学可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小学可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 C.C.应均衡配置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应均衡配置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 D.D.应减少重点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应减少重点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中小学实行()。A.校长负责制B.校长责任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实行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实行的是()A A,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B B,集体负责制,
22、集体负责制C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 D,党委领导下的的集体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的集体负责制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生学校管理制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生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式是:A.A.收养教育收养教育 B.B.强制劝退强制劝退 C.C.开除学籍开除学籍 D.D.批评教育批评教育 五年级五年级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是()()A.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
23、育他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第第4章章 教师教师 教师行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第第5章章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德育为先: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第第6章章 经费保障经费保障经费责任主体: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44条)各级人民政府对经济困难儿童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
24、费经费预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法()。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法()。A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B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C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D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第第7章章 法律责任
25、法律责任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没收违法所得分,并没收违法所得 家长的法律责任家长的法律责任: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监护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未按规定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府或者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育并责令限期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