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泌尿系统 疾病 病理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梁梁 爽爽 苏苏 敏敏 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肾小管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 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排泄代谢产物排泄代谢产物 2.调节水和电解质含量调节水和电解质含量 3.调节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 4.生成生物活性物质生成生物活性物质 肾单位肾单位肾小管肾小球血管球肾球囊滤过膜滤过膜1.内皮细胞内皮细胞2.基膜基膜3.脏层上皮细胞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球系膜肾小球系膜:系膜位于毛细系膜位于毛细血管间。血管间。由系膜细胞和基由系膜细胞和基质样的系膜基质构成。系膜质样的系膜基质构成。系膜细胞具有有收缩、吞噬、增细胞具有有收缩、
2、吞噬、增殖、合成的功能。殖、合成的功能。肾球囊:内层是脏层上皮细胞,肾球囊:内层是脏层上皮细胞,外层是壁层上皮细胞,脏、外层是壁层上皮细胞,脏、壁两层细胞构成球状囊,尿壁两层细胞构成球状囊,尿极与近曲小管相连。极与近曲小管相连。肾小球超微结构肾小球超微结构 左左.肾小球滤过屏障的超微结构图肾小球滤过屏障的超微结构图 右右.肾小球滤过屏障模式图肾小球滤过屏障模式图(左图参照(左图参照Luiz Carlos Junquera.Basic histology,10th ed.Lange Medical Books McGraw-Hill,2003修改)(右图引自:修改)(右图引自:Vinay Kum
3、ar.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7th ed.Elsevier Saunders,2005修改)修改)分类分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病变在肾小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病变在肾小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中出现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系统性红中出现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及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但是已知已知相对清晰相对清晰,大量临床和,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是由免疫机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
4、是由免疫机制引起的。制引起的。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本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本身的细胞等)和非肾小球性抗原身的细胞等)和非肾小球性抗原(DNA、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球蛋白等)。外源性抗原:生物性病原体微生物、寄外源性抗原:生物性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药物、异种血清。生虫等,药物、异种血清。抗原抗体反应是肾小球损伤的主要原因。抗原抗体反应是肾小球损伤的主要原因。与抗体有关的损伤机制有两种形式:与抗体有关的损伤机制有两种形式:1抗体与肾小球内的抗原在原位发生反应。抗体与肾小球内的抗原在原位发生反应。2血液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血液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
5、积。沉积。此外针对肾小球细胞成分的细胞毒抗体也引此外针对肾小球细胞成分的细胞毒抗体也引起肾小球损伤。起肾小球损伤。一一.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二.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三三.抗肾小球细胞抗体抗肾小球细胞抗体 四四.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五五.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六六.肾小球损伤的介质肾小球损伤的介质在肾小球内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在肾小球内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病变1.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 2.Heymann肾炎肾炎 3.抗体与植入抗原的反应抗体与植入抗原的反应 由于基膜
6、结构发由于基膜结构发生改变或病原生改变或病原微生物与基膜微生物与基膜成分具有共同成分具有共同抗原性,抗基抗原性,抗基膜的自身抗体膜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基膜与肾小球基膜本身的抗原发本身的抗原发生反应生反应抗体与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基底侧小凹细胞膜外表面的抗原复合物结合。该抗体与肾小管刷状缘具有交叉反应性。抗体与足细胞小凹上的抗原复合物结合,激活补体。免疫复合物脱落,形成上皮下沉积物。免疫荧光呈弥漫颗粒状分布。电镜检查显示基膜和足细胞之间有许多小块状电子致密沉积物。可以成为植入性抗原包括:阳离子;可以成为植入性抗原包括:阳离子;DNA、核小体;凝集的蛋白质;病、核小体;凝集的蛋白质;病毒;细菌;寄生虫产
7、物;药物。毒;细菌;寄生虫产物;药物。植入性抗原是肾小球以外的成分,随植入性抗原是肾小球以外的成分,随血流来到肾小球,通过与肾小球成血流来到肾小球,通过与肾小球成分的反应,定位于肾小球,可进一分的反应,定位于肾小球,可进一步与其它抗体结合,引起原位免疫步与其它抗体结合,引起原位免疫反应。反应。免疫荧光检查呈散在的颗粒状荧光。免疫荧光检查呈散在的颗粒状荧光。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病变。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病变。抗体与非肾小球性的可溶性的抗原结抗体与非肾小球性的可溶性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经血液流经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经血液流经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并与补体结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并与补体结合
8、,引起肾小球损伤。合,引起肾小球损伤。电镜下免疫复合物电镜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沉积1.系膜区系膜区 2.基膜与足细胞之基膜与足细胞之间间-上皮下沉积上皮下沉积3.内皮细胞与基膜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之间-内皮下沉积内皮下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呈颗粒性荧光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呈颗粒性荧光有的肾炎病变中未发现免疫复合物沉积,而有的肾炎病变中未发现免疫复合物沉积,而是抗肾小球细胞的抗体,引起细胞损伤起是抗肾小球细胞的抗体,引起细胞损伤起主要作用。主要作用。抗体直接与肾小球细胞的抗原成分反应,通抗体直接与肾小球细胞的抗原成分反应,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诱发病变。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
9、作用诱发病变。1.抗抗系膜细胞系膜细胞抗原的抗体造成系膜溶解,抗原的抗体造成系膜溶解,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增生。2.抗抗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抗原的抗体引起内皮细胞抗原的抗体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损伤、血栓形成。3.抗抗脏层上皮细胞糖蛋白脏层上皮细胞糖蛋白抗体引发蛋白抗体引发蛋白尿。尿。细胞免疫产生的细胞免疫产生的致敏致敏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引起肾小球损伤。细胞免可以引起肾小球损伤。细胞免疫可能是未发现抗体反应的肾疫可能是未发现抗体反应的肾炎的主要发病机制。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有些肾炎由补体替代途径的有些肾炎由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引起,不伴有免疫复合激活引起,不伴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物的沉积。
10、细胞成分:细胞成分:1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释放蛋白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释放蛋白酶,基膜降解;酶,基膜降解;2巨噬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细胞和NK细胞:释放大量活细胞:释放大量活性物质,损伤肾小球;性物质,损伤肾小球;3血小板:释放花生酸衍生物和生长因子,血小板:释放花生酸衍生物和生长因子,促进炎性改变;促进炎性改变;4肾小球固有细胞:既可以接受免疫损伤中肾小球固有细胞:既可以接受免疫损伤中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损伤后释放出更多介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损伤后释放出更多介质。质。1补体成分: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刺激细胞增生补体成分: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刺激细胞增生和分泌更多化学介质;和分
11、泌更多化学介质;2花生四烯酸衍生物、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花生四烯酸衍生物、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内皮素:调节血液动力学改变;内皮素:调节血液动力学改变;3细胞因子:促进炎性细胞粘附、聚集、激活;细胞因子:促进炎性细胞粘附、聚集、激活;4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浸润,增生;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浸润,增生;5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和纤维化。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和纤维化。穿刺获取少量肾组织穿刺获取少量肾组织“金标准金标准”1.HE染色染色2.过碘酸过碘酸-Schiff()染色染色3.过碘酸六胺银过碘酸六胺银()染色染色4.三色染色三色染色5.6.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7.透射电镜透射电
12、镜1.肾小球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球细胞数量增多2.基膜增厚基膜增厚 3.炎性渗出和坏死炎性渗出和坏死 4.玻璃样变和硬化玻璃样变和硬化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系膜细胞和内皮细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胞增生引起,也增生引起,也可以是中性粒细可以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或胞,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的浸润。淋巴细胞的浸润。壁层上皮细胞的壁层上皮细胞的增生可以在球囊增生可以在球囊内生成新月体。内生成新月体。基膜本身的增厚,基膜本身的增厚,也可是内皮下,也可是内皮下,上皮下或基膜内上皮下或基膜内免疫复合物的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引起。积引起。中性粒细胞等炎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纤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毛维
13、素渗出,毛细血管壁纤维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素样坏死,血栓形成。栓形成。HE染色显示均质的嗜酸性染色显示均质的嗜酸性物质沉积,电镜下细胞物质沉积,电镜下细胞外出现无定形物质,包外出现无定形物质,包括血浆蛋白、增厚的基括血浆蛋白、增厚的基膜和增多的系膜基质。膜和增多的系膜基质。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管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肾小球腔狭窄、闭塞,肾小球固有细胞减少或消失,固有细胞减少或消失,胶原纤维增加。胶原纤维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官腔内出现蛋白质、官腔内出现蛋白质、细胞和细胞碎片。细胞和细胞碎片。肾间质充血、水肿和肾间质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严
14、重时肾小管萎缩,严重时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纤维化。管型镜下图管型镜下图症状和体征:尿量的改变、尿性状的症状和体征:尿量的改变、尿性状的改变、水肿和高血压改变、水肿和高血压 综合征:具有结构和功能联系的症状综合征:具有结构和功能联系的症状组合组合非完全对应非完全对应: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 1.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2.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3.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5.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明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起病急,进展快,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
15、尿,伴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1大量蛋白尿(每天尿蛋白大于等于3.5克)2明显水肿3低白蛋白血症4高脂血症和脂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血浆蛋白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血浆蛋白滤过增加,形成大量蛋白尿。增加,形成大量蛋白尿。长期大量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减少,形成长期大量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减少,形成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间液增多,机体反馈调节,钠、组织间液增多,机体反馈调节,钠、水潴留,水肿加重。水潴留,水肿加重。高脂血症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低蛋高脂血症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低蛋白血症的刺激性反应。白血症的刺激性反应。持续或
16、反复发作的血尿或轻度蛋白尿,也可两者同时发生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尿毒症,见于各型肾炎的终末期。氮质血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形成氮质血症。尿毒症:发生于肾功能衰竭晚期,除氮质血症外,还有一系列自体中毒的症状。根据病变肾小球的数量和比例弥漫性:病变累及全部或大多数(大于50%)局灶性:仅累及部分(小于50%)球性:整个肾小球的全部或大部分节段性:部分(少于50%)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膜性肾小球病膜性肾小球病4.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局
17、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IgA肾病肾病9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感染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肾炎多发于链球菌感染后1-4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体滴度增加。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病因和发病机制1.大体:大红肾,蚤咬肾,体积增大,大体:大红肾,蚤咬肾,体积增大,颜色变红,有出血点。颜色变红,有出血点。2.光镜下:光镜下:“球大,核多球大,核多”,管腔狭窄。,管腔狭窄。3.电镜: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脏电镜: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脏层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有小丘样或驼层上皮细胞和
18、基膜之间有小丘样或驼峰状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峰状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4.免疫荧光:颗粒状免疫荧光:颗粒状IgG、IgM和和C3沉积沉积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左:左:大红肾大红肾(蚤咬肾),(蚤咬肾),中:切面观中:切面观,右:,右:镜下改变镜下改变(左、中引自:左、中引自:Carlos Thomas.Sandritter Macropathology Textbook and Color Atlas,5th ed.Decker Inc,1990,右图引自:右图引自:Vinay Kumar.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19、 of Disease,7th ed.Elsevier Saunders,2005)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式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式图(引自:(引自:Vinay Kumar.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7th ed.Elsevier Saunders,2005,修改),修改)基膜与脏层上皮之间有驼峰样物质沉积基膜与脏层上皮之间有驼峰样物质沉积沿基膜沿基膜、系膜区分布,、系膜区分布,颗粒状荧光反应颗粒状荧光反应成分为成分为IgG,C3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儿童患者症状较典型,咽部感染
20、儿童患者症状较典型,咽部感染12周后出现发热、周后出现发热、少尿和血尿。尿中可出现各种管形,轻度蛋白少尿和血尿。尿中可出现各种管形,轻度蛋白尿。水肿,轻度高血压。预后好,极少数转为尿。水肿,轻度高血压。预后好,极少数转为急进性和慢性。急进性和慢性。成年患者症状不典型,预后较差。成年患者症状不典型,预后较差。1.型由抗基膜抗体引起。与肺泡基膜发型由抗基膜抗体引起。与肺泡基膜发生交叉反应,伴肾炎症状,称肺出血生交叉反应,伴肾炎症状,称肺出血-肾肾炎综合征(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2.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3.型免疫反应缺乏型。型免疫反应缺乏型。分
21、类和发病机制1.大体:大白肾大体:大白肾 2.光镜下:肾小球球囊内有光镜下: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新月体形成。新月形成。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壁层上皮细胞。3.电镜:基膜破裂、缺损。电镜:基膜破裂、缺损。4.免疫荧光:免疫荧光:型线性;型线性;型颗粒状;型颗粒状;型阴性。型阴性。新月体肾炎左:大体,中:细胞性新月体 右:纤维性新月体(左引自:Carlos Thomas.Sandritter Macropathology Textbook and Color Atlas,5th ed.Decker Inc,1990,中引自:Vinay Kumar.Robbins Basic
22、Pathology,7th ed.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壁层上皮细胞(Ep)增生,基膜(Bm)局灶性破裂I型型 基膜线性荧光基膜线性荧光发病时常表现为血尿、管型尿、蛋白尿、发病时常表现为血尿、管型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高血压、水肿,进行性加重进行性加重,更快出现,更快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衰竭。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衰竭。预后差,具有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越高者预后差,具有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越高者预后越差。预后越差。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原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反应,在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继发:可由药物、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
23、染性疾病引起病因和发病机制1.大体:大白肾大体:大白肾 2.光镜下:弥漫性基膜增厚,但是管腔无闭塞,细胞光镜下:弥漫性基膜增厚,但是管腔无闭塞,细胞不增生。不增生。3.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和上皮之间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和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沉积物之间基膜样物质增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沉积物之间基膜样物质增多,形成多,形成钉状突起钉状突起。沉积物溶解吸收,形成虫蚀状。沉积物溶解吸收,形成虫蚀状空隙。空隙。4.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颗粒状荧光。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颗粒状荧光。膜性肾炎,基膜增厚,毛细管腔无狭窄 PAS染色(引自:Vinay
24、 Kumar.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7th ed.Elsevier Saunders,2005)膜性肾小球肾炎大体 引自:Carlos Thomas.Sandritter Macropathology Textbook and Color Atlas,5th ed.Decker Inc,1990 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颗粒状)(免疫荧光颗粒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多见于成人。由于基膜严重损伤,通透性增多见于成人。由于基膜严重损伤,通透性增加,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轻度加,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