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中学生 认知 发展 学习 概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22-12-161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本章结构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第一节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一、心理和心理学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四、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一、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是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知(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
2、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一)心理发展的含义1.定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先学前期(3)幼儿期(36,7岁),学龄前期(4)童年期(6,7岁11,12岁),学龄初期(5)少年期(11,1214,15岁),学龄中期(6)青年期(14,1525岁),学龄晚期(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二)认知发展的含
3、义 认知发展,指的是认识(即心理现象中的知)的发展,是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皮亚杰生平Jean Piaget,1896-1980 1918年,自然科学博士1919年,比纳实验室1924年,日内瓦大学教授1924-1932,研究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5-1931,提出儿童智力起源等一系列
4、重要理论1929年以后,发生认识论1980年,病逝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的方式适应新刺激。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机体与环境不平衡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adaptation)同化(assimiliation)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
5、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accommodation)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 岁)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最初的感觉动作笼统含糊,缺乏精确性和协调性的,也分辩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随后,开始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该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
6、适作用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恒常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 岁)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思维不能守恒(守恒: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属性不变)。自我中心认知活动具体性缺乏等级分类(类包含)能力不能守恒不能守恒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
7、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该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排序(序列化)可逆性是学龄中期儿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认知操作守恒(液体、质量、数量、体积)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形式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儿童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推理逻辑;能够理解符号,并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思维。需注意: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而非年龄为标准的 个体认知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因
8、材施教(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工作的启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以下几条:1.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2.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3.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4.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但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没有解释改变的过程,低估了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四、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四、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
9、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一、学习的涵义二、人类的学习三、学生的学习四、学习的分类五、学习理论一、学习的涵义一、学习的涵义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的概念包括以下六个要点: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第四,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第五,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第六,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二、人类的学习二、人类的学习动物的学习是一种生物意义
10、的活动,人类的学习则具社会意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有本质的不同:n首先,人类个体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获得社会历史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学习,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丰富的,是动物学习所无法比拟的。n第二,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由于有了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历史经验的可能性;语言的掌握,使个体由低级的以知觉为主的心理功能发展转化为高级的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功能。n第三,人类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人类是在积极地作用于环境,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人们有着丰富的学习动机,主动探索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n总之,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11、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三、学生的学习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进行的。相对于一般的人类学习,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学习的分类四、学习的分类 心理学家学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区分,进而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学习分类:(一)按学习内容分类(二)按学习结果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