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气体吸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8章--气体吸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体 吸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8章章 气体吸收气体吸收GAS ABSORPTION2022-12-162 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溶解度的差异异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吸收吸收。吸收。吸收操作时某些易溶组分进入液相形成溶液,不溶或操作时某些易溶组分进入液相形成溶液,不溶或难溶组分仍留在气相,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难溶组分仍留在气相,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8.1.1 吸收的原理吸收的原理8.1 概概 述述2022-12-163吸收质或溶质(吸收质或溶质(absorbate):混合气体中的溶解组分,:混合气体中的溶解组分,以以A表示。表示。惰
2、性气体或载体(惰性气体或载体(inert gases):):不溶或难溶组分,以不溶或难溶组分,以B表示。表示。吸收剂(吸收剂(absorbent):):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以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以S表示。表示。吸收液(吸收液(absorption solution):吸收操作后得到的溶液,主要成分为溶剂吸收操作后得到的溶液,主要成分为溶剂S和和 溶质溶质A。吸收尾气(吸收尾气(absorption tail gas):):吸收后排出的气体,吸收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B和少量的溶质和少量的溶质A。吸收塔混合气体混合气体(A+B)吸收液吸收液(A+S)吸收剂吸收剂(
3、S)吸收尾气吸收尾气(A+B)2022-12-1648.1.2 吸收的目的吸收的目的1制取产品制取产品 例如,用例如,用98%的硫酸吸收的硫酸吸收SO3气体制取发烟硫酸,用水吸收气体制取发烟硫酸,用水吸收氯化氢制取氯化氢制取31%的工业盐酸,的工业盐酸,用氨水吸收用氨水吸收CO2生产碳酸氢铵等。生产碳酸氢铵等。2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的组分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的组分 例如,用硫酸从煤气中回收氨生成硫胺;用洗油从煤气中回例如,用硫酸从煤气中回收氨生成硫胺;用洗油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等。收粗苯等。3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主要包括原料气净化和尾气、废气的净化以保护环境。例如主要包括原料气净
4、化和尾气、废气的净化以保护环境。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烟气、冶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烟气、冶炼废气等脱炼废气等脱SO2等。等。2022-12-165 物理吸收物理吸收:吸收过程溶质与溶剂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可吸收过程溶质与溶剂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可 视为单纯的气体溶解于液相的过程。视为单纯的气体溶解于液相的过程。化学吸收化学吸收:溶质与溶剂有显著的化学反应发生。:溶质与溶剂有显著的化学反应发生。单组分吸收单组分吸收:混合气体中只有单一组分被液相吸收,其余:混合气体中只有单一组分被液相吸收,其余 组分因溶解度甚小其吸收量可忽略不计。组分
5、因溶解度甚小其吸收量可忽略不计。多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被吸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被吸收。等温吸收等温吸收:体系温度变化不显著的吸收过程。体系温度变化不显著的吸收过程。非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体系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吸收过程。体系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吸收过程。8.1.3 吸收分类吸收分类2022-12-1661吸吸收收设设备备-塔塔设设备备板式塔(级式接触)填料塔(微分接触)气体气体 溶剂溶剂 1 n 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板式塔板式塔 气体气体 溶剂溶剂 填料填料 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填料塔填料塔 8.1.4 吸收设备和流程吸收设备和流程2022-12-1672吸收流程吸收流程吸
6、收与解吸流程吸收与解吸流程含苯煤气含苯煤气脱苯煤气脱苯煤气洗油洗油苯苯水水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加热器加热器冷却器冷却器2022-12-1688.1.5 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的选择1溶解度溶解度 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2选择性选择性对溶质组分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其它组对溶质组分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其它组 分基本不吸收或吸收甚微;分基本不吸收或吸收甚微;3挥发性挥发性 应不易挥发;应不易挥发;4粘性粘性 粘度要低;粘度要低;5其它其它 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烧、不发泡、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烧、不发泡、价廉易得,并具有化学稳定性等要求。价廉易得,并具有化学稳定性等要求。202
7、2-12-169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平衡时溶质在气相和液相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平衡时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浓度关系曲线。中的浓度关系曲线。120溶解度/g(NH3)/1000g(H2O)1000500020406080100pNH3/kPa50 oC40 oC30 oC20 oC10 oC0 oC120溶解度/g(SO2)/1000g(H2O)250200020406080100pSO2/kPa1501005012050 oC40 oC30 oC20 oC10 oC0 oC8.2.1 平衡溶解度平衡溶解度8.2 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2022-12-16101.00.90.
8、80.70.60.50.40.30.20.1pA,atm O 2 C O2 pA=723CA pA=25.5CA SO2 N H3 pA=0.36CA pA=0.0136C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nCA,km ol/m3 O2 n=3,C O2 n=2,SO2 n=1,N H3 n=0 几几 种种 气气 体体 在在 20 水水 中中 的的 溶溶 解解 度度 曲曲 线线 在相同条件下,在相同条件下,NHNH3 3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SOSO2 2 大得多。用水作吸收剂大得多。用水作吸收剂时,称时,称 NHNH3 3 为易溶气体,为易溶气体,SO
9、SO2 2为中等溶解气体,溶解度更小的气体则为为中等溶解气体,溶解度更小的气体则为难溶气体难溶气体(如如O O2 2 在在 3030和溶质的分压为和溶质的分压为40kPa 40kPa 的条件下,的条件下,1kg 1kg 水中溶水中溶解的质量仅为解的质量仅为 0.014g)0.014g)。2022-12-1611吸收剂、温度吸收剂、温度T、P 一定时,一定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温度、溶液的浓度一定时,温度、溶液的浓度一定时,溶液上方分压越大的物质越难溶溶液上方分压越大的物质越难溶。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压一定时,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压一定时,温度温度T越高,溶解度越小越高,溶解
10、度越小。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T一定时,一定时,分压分压P越大,溶解度越大越大,溶解度越大。加压和降温对吸收操作有利。加压和降温对吸收操作有利。2022-12-16128.2.2 亨利定律亨利定律epEx 当总压不太高时,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的溶解度曲线近似为直线,当总压不太高时,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的溶解度曲线近似为直线,即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即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1 用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用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x表示表示 p pe e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kPa;x x 溶质在液相中
11、的摩尔分数;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E E 亨利系数,单位亨利系数,单位:Pa:Pa。亨利系数的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亨利系数的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物系一定,物系一定,E E值一般随值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同一溶剂中,难溶气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体E E值值很大,易溶气很大,易溶气体体E E值值很小。很小。2022-12-16132 用溶液中吸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溶液中吸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表示表示epHcc c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kmol/mkmol/m3 3;H H 溶解度系数溶解度系数 ,单位:单位:(Pam(Pam3 3)/
12、kmol)/kmol。H H是温度的函数,是温度的函数,H 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易溶气体易溶气体H H值小,难溶气值小,难溶气体体H H值大值大。H H与与E E的关系的关系设溶液的密度为设溶液的密度为,浓度为浓度为c,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分别为,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和和Ms(1)SxxcxVmMxMx(1)SEHMxMx注意:有些教材上用注意:有些教材上用ecpH2022-12-1614ssHEM3 用用气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表示气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表示eymxm相平衡常数相平衡常数,是温度和压强的函数。是温度和压强的函数。温度升高、总压下降温度升高、总压下降则
13、则m值变大值变大;m值越大,表明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值越大,表明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总压为若总压为P,m和和E之间的关系为之间的关系为m=E/P。若为稀溶液,则有:若为稀溶液,则有:eepyP2022-12-1615例例8-1:在常压及在常压及20下,测得氨在水中的平衡数据为:浓下,测得氨在水中的平衡数据为:浓度为度为0.5gNH3/100gH2O的稀氨水上方的平衡分压为的稀氨水上方的平衡分压为400Pa,在该浓度范围下相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试求亨利系在该浓度范围下相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试求亨利系数数E,溶解度系数,溶解度系数H,及相平衡常数,及相平衡常数m。(氨水密度可取为。(氨水
14、密度可取为1000kg/m3)解:解:由亨利定律表达式知:epEx18/10017/5.017/5.0 x00527.02022-12-1616亨利系数为亨利系数为 epEx00527.0400Pa41059.7又 eymx,而 eepyP51001.14000.00395相平衡常数相平衡常数 0.003950.750.00527m epHc10001005.017/5.0c3/293.0mkmol溶解度系数为:溶解度系数为:34001365.2/0.293HPa mkmol2022-12-1617或由各系数间的关系求出其它系数或由各系数间的关系求出其它系数 ssEMH47.59 101810
15、0031366.2/Pa mkmolPEm 341033.1011059.7749.02022-12-16188.3 扩散和单相传质扩散和单相传质2022-12-1619吸收过程吸收过程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相界面p z1z2pi ci c 气膜液膜(1)(1)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相界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2)(2)溶质在相界面处的溶解,由溶质在相界面处的溶解,由气相进入液相。气相进入液相。(3)(3)溶质由相界转移到液相主体。溶质由相界转移到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2022-12-1620分子扩散:分子扩散:一相内部存
16、在浓度差异时,一相内部存在浓度差异时,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引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物质传递。起的物质传递。1菲克定律菲克定律 扩散速率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物质的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物质的量,单位,单位:mol/(m2s)。8.3.1分子扩散分子扩散菲克定律菲克定律 ABABAB2022-12-1621dndcJDAddz J-传质速率,单位为传质速率,单位为mol/(m2s)D-扩散系数,单位为扩散系数,单位为m2/sc-吸收质的浓度,单位为吸收质的浓度,单位为mol/m3z-扩散距离,单位为扩散距离,单位为mA-相间传质接触面积,单位为相间传质接触面积,单
17、位为m22022-12-1622AAABdcJDdz MABcccABJJ 2.等分子反向扩散等分子反向扩散BBBAdcJDdz ABBADDD定态条件下,对定态条件下,对积分,得:积分,得:因因c=n/V,且且pV=nRT,故故c=p/RT,12()AAAAcDJDccz AAdcJDdz 121()AAAApDJDppRTzRT JAJBT PpA2pB2T PpA1pB1122022-12-1623(1)主体流动:因溶质扩散到界面后溶解于溶剂中,造 成界面与主体的微小压差,使得混合物向界面处的流动。(2)主体流动的特点:1)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2)A、B在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流
18、动速度正比于摩尔分率。3 单向扩散单向扩散,cpNNNpAAb AbbMc,cpNNNcpBBb Bbb12JAJBNb,ANb,B总体流动NbNA2022-12-1624(3)单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AAA,Ab AbpNJNJNpBBb,BBBbpNJNJNpBBb0pJNpBBbpJNp 12JAJBNb,ANb,B总体流动NbNA2022-12-1625BAbBpJJNp ABAABAAbbbbbpppppNJNNNNNppppAAAAddMccNDNzc AAAddMMDccNccz 微分式AAAbpNJNp2022-12-1626气相扩散 RTpcAAMpcRTzpppRTDpNdd)
19、(AAAA2AA1lnppDpNRTppB2AB1lnpDpNRTp积分式21AA0Add(-)AApppDpNzRT p p2022-12-1627B2A2B1A1pppppB1B2B1B2BmlnpppppB2B2B1B1B2B1A1A2B2B1B2B1lnln()ApppDpNRTpppppDpppRTppB2AB1lnpDpNRTp2022-12-1628B2B1BmB2B1lncccccAA1A2Bm()MDcNccc积分式AA1A2Bm()DpNppRTp积分式液相:BmppBmMcc、漂流因数,无因次 2022-12-1629漂流因数意义:其大小反映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 响程度
20、,其值为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 散增大的倍数。1BmppBm1cc漂流因数的影响因素:浓度高,漂流因数大,主体流动的影响大。低浓度时,漂流因数近似等于1,主体流动的影响小。12()AAADJppRTAA1A2Bm()DpNppRTp2022-12-16308.3.2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的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反映 某组分在一定介质中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特性常 数之一;单位:m2/s。D的影响因素:A、B、T、P、浓度D的来源:查手册;半经验公式;测定2022-12-1631(1)气相中的D范围:10-510-4m2/s 经验公式1.81000()()()pTDf TpDTD pD
21、Tp,(2)液相中的D范围:10-1010-9m2/s D DTTDTfD )(,2022-12-1632例8-2:有一直立的玻璃管,底端封死,内充丙酮,液面距上端管口11mm,上端有一股空气通过,5小时后,管内液面降到距管口20.5mm,管内液体温度保持293K,大气压为100kPa,此条件下,丙酮的饱和蒸气压为24kPa。求丙酮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空气丙酮2022-12-1633ddddddddddAAAAAAAAAAzMzAMAVAMAMmAn单位面积液面汽化的速率用液面高度变化的速率:ddAAzMB2B1lnpDpRTp=0AB20AB1lnddM Dppz zRTp解B2AB1lnp
22、DpNRTp2022-12-163422AB20AB1ln()/2M DppRTp220AB2AB12lnRTDpMpp/sm10118002011.00205.076100ln100293314.85879025222022-12-16358.3.3.8.3.3.对流传质对流传质1涡流扩散涡流扩散:流体作湍流运动时,若流体内部 存在浓度梯度,流体质点便会靠 质点的无规则运动,相互碰撞和 混合,组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 向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散。AA,ddEEcJDz 2022-12-1636A,EJ涡流扩散速率,kmol/(m2s);ED涡流扩散系数,m2/s。注意:涡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
23、数不同,不是物性 常数,其值与流体流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有 关。总扩散通量:AA,TddEcJ(DD)z AA,ddEEcJDz 2022-12-16372 2 对流传质模型对流传质模型相际对流传质三大模型:双膜(有效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 表面更新模型2022-12-1638 由W.K.Lewis 和 W.G.Whitman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是最早出现的传质理论。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1)相互接触的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存在着一个很薄(等效厚度分别为 1 和 2)的流体膜层。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2)相界面没有传质阻力,即溶质在相界面处的浓度处于相平衡状态。
24、(3)在膜层以外的两相主流区由于流体湍动剧烈,传质速率高,传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相际的传质阻力集中在两个膜层内。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相界面pi=H ci p 12pi ci c 气膜液膜2022-12-1639 按双膜理论,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成正比,这与实验所得的关联式地结果相差较大;由此理论所得的传质系数计算式形式简单,但等效膜层厚度 1 和 2 以及界面上浓度 pi 和 ci 都难以确定;双膜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具有自由相界面或高度湍动的两流体间的传质体系,相界面是不稳定的,因此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等效膜层以及物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的假设都难以成立;该理论提出的双阻力概念,
25、即认为传质阻力集中在相接触的两流体相中,而界面阻力可忽略不计的概念,在传质过程的计算中得到了广泛承认,仍是传质过程及设备设计的依据;本书后续部分也将以该理论为讨论问题的基础。2022-12-1640工业设备中进行的气液传质过程,相界面上的流体总是不断地与主流混合而暴露出新的接触表面。赫格比(Higbie)认为流体在相界面上暴露的时间很短,溶质不可能在膜内建立起如双膜理论假设的那种稳定的浓度分布。溶质通过分子扩散由表面不断地向主体渗透,每一瞬时均有不同的瞬时浓度分布和与之对应的界面瞬时扩散速率(与界面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流体表面暴露的时间越长,膜内浓度分布曲线就越平缓,界面上溶质扩散速率随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