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地下工程地质问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7章-地下工程地质问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工程 地质 问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工程地质学主编 张士彩目录下页上页7 地下工程地质问题目录下页上页内容提要能力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岩体结构及地应力的基本概念、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的基本类型及破坏机制、保证洞室围岩稳定的工程措施等。本章教学重点为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的类型,教学难点为保证洞室围岩稳定的各种工程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能力:(1)掌握岩体及岩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地应力的基本概念。(2)理解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的基本类型及破坏机制。(3)了解保证洞室围岩稳定的工程措施。(4)能够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录下页上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很多地区发展的瓶颈
2、。21世纪是地下工程开发利用的世纪,为了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我们在平面发展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优先想到了向空中与地下要空间,尤其是地下空间的利用,具有很多优点与可操作性。因此,地下工程将会是近几年的热点关注所在。地下工程是与地质条件关系最为密切的工程建筑。不同于地面工程,地下工程位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受周围岩土体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这些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地下工程的影响更为直接。修建于各种不同地质条件的岩土体内,所遭遇的工程地质问题比较复杂。本章将对地下工程中常见地质问题进行讲解。目录下页上页 在岩(土)体内,为各种目的经人工形成的地下建筑物称为,其中经人工开凿形成的地下空间称为,包括各种地
3、下厂房、附建式地下结构及隧道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大型工业、企业以及市政设施的地下工程系统日益增多,在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矿山开采、城市建设以及军事工程、人防工程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规模巨大的地下工程。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目录下页上页 地下工程是与地质条件关系密切的工程建筑。地下工程位于地表下一定深度,修建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的岩(土)体内,所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十分复杂。从工程实践来看,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围绕着工程岩(土)体的稳定而出现的。因此,研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岩体的物理力
4、学性质、结构状态及结构面特征、地应力和含水情况等,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是地下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7.1 岩体及岩体结构7.2 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7.3 保证洞室围岩稳定的工程措施 习题与思考题目录下页上页7 地下工程地质问题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1岩体 岩体的概念包含以下两个层次,一是从地质观点出发的,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的“岩石结构物”,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等特点;二是从工程观点出发的,是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那一部分岩体,即地下洞室开挖后影响范围内的岩体,该部分岩体在地下
5、洞室开挖后发生了应力重分布。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1岩体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集合体,是相对完整的块体。而岩体则是由这些相对完整的块体自然组合而成,岩体中各个岩块被不连续界面所分割,这些不连续界面被称为,岩石块体被称为,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成为。按工程性质不同,把岩体分为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和洞室岩体。本章主要介绍洞室岩体。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1岩体 岩石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它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而岩体的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自身工程性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结构面的性质。目录下页上页
6、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2结构面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的不连续界面,通常没有或只有较低的抗拉强度。结构面是指岩体中的各种破裂面、夹层、充填矿脉等,如岩层层面、层理、片理、软弱夹层、节理、断层、不整合接触面等。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以及次生结构面。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2结构面1.原生结构面:指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面。又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2.构造结构面:指地壳运动引起岩石变形破坏形成的破裂面。如构造节理、断层、破劈理等。3.次生结构面:指地表浅层因风化、卸荷、爆破、剥蚀
7、等作用形成的不连续界面。如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爆破裂隙、泥化夹层、不整合接触面等。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2结构面 一般情况下,结构面在岩体中是力学强度相对薄弱的部位。因此,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岩体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体中结构面的工程性质。结构面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结构面的类型、组数、密度、产状、结构面粗糙度和结构面壁强度、结构面长度、张开度、充填物性质及厚度、含水情况等。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3结构体 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岩石块体称为。受结构面组数、密度、产状、长度等影响,结构
8、体可以形成各种形状。常见结构体有块状、柱状、板状、锥状、楔形体、菱面体等。结构体形状、大小、产状和所处位置不同,对工程稳定性影响差别很大。当结构体形状、大小、产状都相同,在工程不同位置处,其稳定性也不相同。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3结构体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1岩体基本概念7.1.1.3结构体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2岩体结构基本概念 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关系,其组合形式称为岩体结构类型。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其力学性质有明显差别。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力学性质有明显差别。由于不同岩体结构类型具有
9、不同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其岩体变形与破坏机制、应力传播规律、地下水渗透性等都各不相同,导致其变形和强度也各不相同。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2岩体结构基本概念 一般情况下,硬岩岩体主要为脆性破坏,软岩岩体主要为塑性破坏,硬岩岩体破坏强度远高于软岩岩体。通常,在硬岩岩体中,结构面力学强度大大低于结构体力学强度,因此,硬岩岩体的变性破坏首先是从沿结构面的变形破坏,岩体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工程性质。在软岩岩体中,因结构体力学强度较低,有时与结构面强度相差无几,甚至低于结构面强度,因此,软岩岩体的工程性质常常取决于结构体的工程性质。综上所述,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
10、及岩体结构7.1.2岩体结构基本概念 岩体变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向异性。当结构面发育时,受结构面控制的岩体各方向上的变形和强度有较大区别。通常垂直结构面方向的变形大于平行结构面方向的变形,垂直结构面方向的变形模量E小于平行结构面方向的变形模量E,垂直结构面方向的抗压强度大于平行结构面方向的抗压强度。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仅为第一级分类,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征,结合不同工程类型,对岩体质量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和岩体工程分级(即围岩工程分级),才能在设计与施工中较方便地应用。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3地应力基本概念 地应力也称天然应力、原岩应力
11、、初始应力、一次应力,是指存在于地壳岩体中的应力。由于工程开挖,使一定范围内岩体中的应力受到扰动而重新分布,这种应力则称为二次应力或扰动应力,在地下工程中称围岩应力。地应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水平应力主要是构造应力,垂直应力主要是自重应力。依据埋深不同地应力的分布存在以下规律:地壳浅层部位有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地壳深层部位有水平应力约等于垂直应力。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3地应力基本概念从实测地应力资料分析,地应力的基本规律可归结为:1.在浅部岩层,地应力垂直分量v值接近于岩体自重应力;大约3/4实测资料表明,水平分量h大于垂直分量v。2.在深部岩层,如
12、1以下,两者渐趋一致,甚至V大于h。3.水平分量h有各向异性。中国华北地区实测结果表明比值hmin/hmax=0.190.27的占17%,比值为0.430.64的占60%,比值为0.660.78的约占20%。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1.3地应力基本概念从实测地应力资料分析,地应力的基本规律可归结为:4.最大主应力在平坦地区或深层,受构造方向控制,而在山区则和地形有关,在浅层往往平行于山坡方向。5.由于多数岩体都经历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且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不相同,因而地应力中的一部份以“封闭”或“冻结”状态存在于岩石中。目录下页上页7.17.1岩体及岩体结构7.
13、1.3地应力基本概念 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地下天然应力、重分布应力及附加应力;另一方面与岩土体的结构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密切相关。地下洞室开挖后地下形成了自由空间,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由于解除束缚而向洞室空间松胀变形;这种变形大小超过了围岩所能承受的能力,便发生破坏,从母岩中分离、脱落,导致坍塌、滑动、隆破和岩爆等。岩土工程中,特别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应力地区修筑的隧道及地下洞室中,常遇到坚硬岩层中的岩爆现象和软弱岩层中的流变现象,给工程施工带来危害。目录下页上页7.27.2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 岩体通常情况下破坏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硬岩情况下
14、,岩体破坏主要沿结构面剪切破坏;二是软岩情况下,岩体破坏主要是整体强度不足而破坏。在土木工程中,将地下洞室开挖后洞室周围应力发生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应力发生重分布后的应力称为围岩应力或二次应力。围岩应力引起的变形与破坏,主要指相对较完整岩体在围岩应力为主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破坏。目录下页上页7.27.2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7.2.1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 地下洞室开挖后,破坏了岩体中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状态,岩体内各质点在回弹应力作用下,力图沿最短距离向消除了阻力的临空面方向移动,直到达到新的平衡,这种位移现象称为。随着岩体质点的位移,岩体内一些方向上的质点由原来的紧密状态逐渐松胀。另一些方向上的
15、质点反而挤压程度更大,岩体应力的大小和主应力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岩体应力变化,一般发生在地下洞室横剖面最大尺寸的35倍范围内。在此范围外,岩体依然处于原来的地应力状态。目录下页上页7.27.2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7.2.1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 地下洞室开挖使围岩内主应力产生强烈分异现象,愈接近临空面,应力差值愈大,到洞室周边达最大值。因此,在围岩范围内,。洞室开挖后,只要洞壁各点的应力值均未超过岩体强度,则整个围岩是稳定的;相反,围岩则产生变形或破坏。并且,任何围岩的变形或破坏必将首先从洞室周边开始,然后沿半径方向向岩体内部发展。因此,研究洞室周边应力,对评价围岩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
16、录下页上页7.27.2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7.2.1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 洞室周边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主要随洞室形状和侧压力系数(N=h/v)而变化。以铁路直墙圆拱形隧道为例,当侧压力系数较低时,拉应力主要出现在拱顶和洞底,并且洞底的拉应力常大于拱顶的拉应力;压应力主要出现在拱脚和边墙中部,并且边墙中部压应力最大。随着侧压力系数增加,拱顶和洞底由拉应力转为压应力,拱顶压应力大于洞底压应力并逐步接近拱脚压应力;边墙中部压应力增加,并仍为最大压应力区。目录下页上页7.27.2地下洞室变形及破坏类型7.2.2围岩的变形 导致围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地应力的存在。地下洞室开挖前,岩(土)体处于自然平衡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