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3章安全认识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14029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16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3章安全认识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全 认识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3章 安全认识论 本章内容 安全的属性 事故的类别及其构成要素 事故的基本特征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预防原则3.1 安全的属性 安全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科学技术、人的生理和心理 社会属性社会科学、社会安全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安全的极向性:安全程度与事故频度的两极性 安全程度与事故可能性的两极性 安全程度与事故后果的两极性 避免事故的有限性3.2 事故的类别及其构成要素一、与事故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事故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生产事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2、。工伤事故又称因工伤亡事故。指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二、事故的构成要素工伤事故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伤害部位 伤害种类 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轻伤 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日以上 重伤损失工作日1056000日之间 轻伤损失工作日1105日之间三、工伤事故类别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器工具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刺割10.高处坠落11.坍塌12.冒顶片帮13.透水14.放炮1

    3、5.火药爆炸16.瓦斯爆炸17.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四、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 未经认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 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不安全行为与人的素质、训练、教育程度有关。不安全行为与人的素质、训练、教育程度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或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

    4、或有其他缺陷 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 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自然环境的异常 生产环境不良管理缺陷 技术缺陷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教育培训不够,工人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事故处置措施不当 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未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一旦发生事故,未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不妥当3.3 事

    5、故的基本特征 事故的因果性 指事故是由许多因素互为结果连续发生的结果 启示:砍断事故因素的因果链 事故的偶然性 指事故的发生是一定条件下的随机事件,某一特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不定,无法预测,事故后果难以准确预知。启示:分析原因,减少事故概率。事故的规律性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启示:认真总结分析,找出事故规律,以便预防。事故的潜在性 指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隐患)未被发现或未重视。启示: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隐患识别技术 事故的重复性 指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启示: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可预测性 事故的可预测性建立在对事故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掌握基础之上。事故预测的目

    6、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启示:研究掌握事故规律,掌握事故预测技术 事故的复杂性 指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物和环境,因此具有极大的复杂性。3.4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目的: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也可以说事故致因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和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3.4 事故模式理论国内外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有10多种,其发展过程如下:u1919年,格林伍德(MGreenwo

    7、od)和伍兹(HWoods)提出了“事事故倾向性格故倾向性格”论论 u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所提出的事故因果连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锁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u1949年,葛登(Gorden)利用流行病传染机理来论述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理论理论u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在1966年由哈登(Hadden)引伸的“能量异常转移能量异常转移”论论。u1969年,由瑟利(J.Surry)提出的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基础描述发生因果关系的一种事故模型。u1972年,本尼尔(Benner)提出 的“扰动”导致事

    8、故的理论,即动动态变化理论态变化理论 u近十几年来,比较流行的事故致因理论是“轨迹交叉轨迹交叉”论论3.4 事故模式理论一、事故因果类型1、连锁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因素发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因素发生,彼此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事故发生。2、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二、多米诺骨牌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管 理 缺 陷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个人的原因 工作条件原因 直 接 原 因 损 失 3、亚当斯连锁理论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基本原因基

    9、本原因间接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事故伤害伤害学校教育原因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的原因 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三、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原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系统理论着重研究以下一些问题: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 人的特性(生理、心理、知识技能)如何,是否正常 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 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相容配 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容 系统理论特别关注对人的特性的研究:人对机械和环境的状态变

    10、化信息的察觉情况 人对机械和环境的状态变化信息的认识理解情况 人对机械和环境的状态变化信息的响应处理情况 人面临危险时的决策情况 响应行动的速度和准确性1、威格里斯沃思模型2、瑟利模型瑟利模型小结: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瑟利的六个提问:第一个问题:“对危险的出现有警告吗?”第二个问题:“感觉到了这警告吗?”第三个问题:“认识到了这警告吗?”第四个问题:“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第五个问题:“决定要采取行动吗?”第六个问题:“能够避免危险吗?”它研究的是人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人与危险之间的反

    11、馈与控制问题,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瑟利模型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3、安德森模型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u对事故调查的指导事故前系统是否出现过异常u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对于机械,系统理论主张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性能的不稳定性,并设置危险时给出警告信号功能。对于操作者,系统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识别及反应能力。u对基础研究的指导 改进确定危险线索的方法提高对不常见危险线索的识别和记忆四、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论的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

    12、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轨迹交叉理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的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有少量的事故仅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与二者同时相关的。例如:日本劳动省通过对50万起工伤事故调查发现,只有约4%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而只有约9%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基础原因(社会因素)间接原因(管理缺陷)直接原因遗传、经济、文化、教育培训、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生理和心理状况、知识技能情况

    13、、工作态度、规章制度、人际关系、领导水平人的不安全行为设计、制造缺陷、标准缺乏维护保养不当、保管不良、故障、使用错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按轨迹交叉理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五、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能量的概念 吉布森和哈登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预防伤亡事故 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如安全电压 限制能量如油库油量 防止能量蓄积如瓦斯积聚 降低能量释放速度如安全气囊 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如易熔片 设置屏障如栅栏、保护外壳 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如震动放炮 设置警告信息如瓦斯超限报警六、动态变

    14、化理论1、扰动引起事故理论 由本尼尔提出,外界对系统影响的变化为“扰动”,扰动将作用于行为者。产生扰动的事件称为起源事件。当行为者能够适应不超过其承受能力的扰动时,生产活动可以维持动态平衡而不发生事故。如果其中的一个行为者不能适应这种扰动,则自动平衡过程被破坏,开始一个新的事件过程,即事故过程。即将事故看作是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变化是事故的潜在致因 企业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 企业内部的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 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变化 实际的变化和潜在的变化 时间的变化 技术上的变化 人员的变化 劳动组织的变化 操作规程的变化 3.5 事故预防原则一、事故法则 一般事故(海因里希,55万次事故)死亡重伤:轻伤微伤:无伤=1:29:300 煤矿事故死亡:重伤:轻伤=1:10:300 采煤面顶板事故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300 1 29 300事故三角形二、事故的预防原则1、技术原则用技术措施治理隐患 消除潜在危险原则 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 闭锁原则 能量屏蔽原则 距离保护原则 个体防护原则 警告、禁止信息原则 时间保护原则 薄弱环节原则 其他原则(坚固性原则、代替作业人员原则等)2、组织管理原则 系统整体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效果性原则 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 责任制原则3、教育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3章安全认识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140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