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登革热临床表现和诊断整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510885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PPT
  • 页数:53
  • 大小:4.4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登革热临床表现和诊断整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登革热 临床表现 诊断 整理 课件
    资源描述:

    1、 登革热登革热(dengue fever)(dengue fever)是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前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传染病。前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入血定数量后,即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第一次病毒血症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然后再定位于单

    2、核-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形成第二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l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倾向。血倾向。l三种假说:二次感染、病毒变异、促进三种假说:二次感染、病毒变异、促进性抗体。性抗体。l病

    3、毒及抗体抑制骨髓白细胞、血小板系病毒及抗体抑制骨髓白细胞、血小板系统。统。l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白渗出。白渗出。l1 1、登革热:肝、肾、心和脑均有退、登革热:肝、肾、心和脑均有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中小血管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中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广泛血管外溢血。浸润。瘀斑中广泛血管外溢血。l2.2.登革出血热: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登革出血热

    4、: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出血。内脏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出软组织出血。内脏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肝脾及淋巴结中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肝脾及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肝实质脂肪变并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肝实质脂肪变并有灶性坏死。肺充血及出血,间质细胞增多。有灶性坏死。肺充血及出血,间质细胞增多。肾上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球肾上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球状带脂肪消失,有灶性坏死。骨髓示巨

    5、核细状带脂肪消失,有灶性坏死。骨髓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胞成熟障碍。l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l轻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l重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l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l急性起病,急性起病,2424小时内体温可达小时内体温可达4040,发热持续发热持续3 37 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眶后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泻或便秘等。l于病程于病程3 36 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

    6、疹),呈多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多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 13 3天后变为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疹退后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l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3-43-4天。天。l束臂试验呈阳性。束臂试验呈阳性。l于病程于病程5 58 8天约天约252550%50%病例有出血倾向。病例有出血倾向。l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3939,全身疼痛轻,皮疹

    7、少或无皮疹,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皮疹,一般不出血,浅表淋巴结常肿大,一般不出血,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短病程短(1(14 4天天)。流行期间此型。流行期间此型病例较多,容易误诊。病例较多,容易误诊。l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3 35 5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和体征。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多于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多于2424小时小时内死亡。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内死亡。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血热的诊断。l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死亡原因主要是呼

    8、吸中枢衰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DHFDHF)lDHFDHF是是DFDF的一种严重类型,开始表现为典型的一种严重类型,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100ml。血浓缩,红细。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胞压积增加20%20%以上,血小板计数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321/32为阳性。为阳性。l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1/1280

    9、1/1280者者有诊断意义。有诊断意义。l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 4倍以上升倍以上升高者可明确诊断。高者可明确诊断。l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l临床特征临床特征l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lELISAELISA法检测特异性法检测特异性IgMIgM抗体抗体阳性。阳性。lRT-PCRRT-PCR检测登革病毒检测登革病毒RNARNA,其,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用血清型于早期快速诊断及用血清型鉴别。鉴别。l疑似病例疑似病例l临床病例临床病例l确定病例确定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l与流感、麻疹、猩红热、与流感、麻疹、猩红热、l恙虫病

    10、、钩体病、伤寒、恙虫病、钩体病、伤寒、l流行性出血热及败血症等相流行性出血热及败血症等相鉴别。鉴别。l最常见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常见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合并合并G-6PD缺缺乏症乏症)。l精神异常精神异常l心肌炎心肌炎l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l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l 一般治疗一般治疗l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l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止血、升白细胞药物、输入血小板,止血、升白细胞药物、输入血小板,及时纠正休克。及时纠正休克。l从发病日起从发病日起5 57 7天。天。l热退后热退后3 3天。天。病例数病例数 病例数病例数 发热发热 484 100.0 腹泻腹泻

    11、 53 11皮疹皮疹 370 76.4 咳嗽咳嗽 47 9.7 头痛头痛 368 76.0 相对缓脉相对缓脉 12 2.5肌痛肌痛 178 36.8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 59 12骨痛骨痛 204 42.1 腔道出血腔道出血 12 2.5腰痛腰痛 46 9.5 肝大肝大 7 1.4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133 27.4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7 1.4 项目项目 例数例数 项目项目 例数例数 lWBC减少减少 368 76 TB升高升高 33 6.9lPLT减少减少 303 62.6 ALT升高升高 270 56.7 lCK升高升高 140 34.6 AST升高升高 400 84.0 lLDH升高升

    12、高 330 81.6 BUN升高升高 19 4.1lK降低降低 223 47.8lDF-IgM阳性阳性 443443 89.4%(1-16天天)lDF-IgG阳性阳性 184184 38.0%(2-14天天)l病毒分离病毒分离(C6/36(C6/36细胞细胞)44 61%lIFA 证实为证实为DV-型型l时间:时间:广州广州20062006年所有病人年所有病人均有发热,平均发热均有发热,平均发热6.06.02.12 2.12 天天(1(11414天天 )l出疹时间:出疹时间:1-111-11天天l疹程:疹程:2-182-18天天l热退后出现的热退后出现的145145例,占出疹患者例,占出疹患者

    13、52.3%52.3%l发热时出现的发热时出现的120120例,占例,占43.3%43.3%l形态:呈多样性,以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合并形态:呈多样性,以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合并针尖样出血点最多见针尖样出血点最多见(74.7%)(74.7%),其次为单纯其次为单纯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充血性斑疹及斑丘疹(6.5%)(6.5%),单纯针尖样出,单纯针尖样出血点皮疹(血点皮疹(4.0%4.0%)等,)等,14.8%14.8%始终未出现皮疹始终未出现皮疹 l部位: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头面部极少。部位: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头面部极少。l常伴有瘙痒,多不脱屑常伴有瘙痒,多不脱屑l骤起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骤起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是登革热早期的特征性板显著减少是登革热早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依据依据 l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登革热临床表现和诊断整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1088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