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1.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湖南省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1.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联考 语文试卷 _1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湖南省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湖南省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
2、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汉代,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刘邦出生地在楚国丰邑,刘邦登基以后,楚文化自然北移,汉代在政治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秋风瓠子都是楚声,武帝时的汉郊祀歌都是楚调。刘向大概就是在西汉兴起的楚地诗歌风格的氛围中,整理出最能代表楚国水平的诗歌选集楚辞,从此以后,以楚辞为代表的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以前是规整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四字句诗歌,楚国诗歌或楚辞风格的诗歌风行汉朝以后,五言诗开始流行。李陵与其所训练的五千荆楚“敢死之士”(司马迁语)纵横匈奴腹地
3、,因寡不敌众受降后在大漠以北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与其说是五言诗,不如说是楚风诗。钟嵘诗品甚至认为,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乃中原五言诗的发源。后人所写的五言诗,不断受其影响。汉乐府诗,更是受到楚辞的影响。诗歌的演化史,就是不断走向自由表达的演化史。以诗经为代表的书面雅言,越来越走向象牙塔,而以楚辞为代表的更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因为接近口语化,却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诗歌经过五言、七言的酝酿,再到长句,进而到彻底的自由诗,我们都可在楚辞中找到影子;同时,也可在汉语诗歌的一系列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摘自石厉“楚辞”与“楚歌”) 材料二 先秦楚歌独特的文学模式的形成是由其保存形式所决定的。当我们从
4、保存这些作品最早的文献中来搜寻时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是因为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才得以保存下来的。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无论是直接坦露出对社会衰善贬恶的价值判断的作品,还是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为人处世的生命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作品,或是感人动心的爱情主题,或是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均如此。楚歌可以说是严守了诗言志,歌咏情的诗歌创作原则。 就像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而借助于铜器铭文保存了典礼颂歌一样,许多楚歌就是这样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保存楚歌的这些古文献就是把歌辞文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
5、们讲述,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古朴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人格个性与生活状貌。楚歌是现存古代音乐文学作品中难得的一种艺术模式。按照“诗言志,歌咏情”的原则在叙述当中融合楚歌,不仅使历史文献保存了早期历史人物的诗歌,在后来的历史意象中,对于这些诗歌的记忆也有助于保持历史叙述的表现力。 由于楚歌与其语境的高度融合,它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从楚人诵子文歌优孟歌慷慨歌楚人为诸御己歌魂歌岁莫歌等作品来看,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直截了当地把诗歌本质的情感表现推演到歌唱艰辛生活的百姓身上和世道人心的层面上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6、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见,楚歌与诗经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因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诗歌文化传统,虽然它们所生成的文学模式差别甚大。 (摘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一统天下后楚文化自然北移,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主 要因为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B.诗歌选集楚辞最能代表楚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刘向整理出来后,这种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 C.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这是使得许多楚歌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被保存下 来的原因之一。 D.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还是自由诗,都不如楚歌让我们容易
7、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思想、心理、 人格、生活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以楚歌为分析对象,材料一侧重楚歌流行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材料二侧重楚歌 保存状态的分析。 B.因寡不敌众受降的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不断影响后人的五言 诗创作。 C.楚歌的保存形式决定了其文学模式的形成,许多楚歌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古 文献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 D.楚歌遵循着诗歌文化传统,虽然与诗经文学模式差别非常明显,但都有着同样的社会 功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8、想象奇特,笔法自由,多次出现“兮”字。 B.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律诗。 C.曹操通过宴会歌唱,以短歌行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情。 D.秦风无衣是一首表现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士气高昂的战歌。 4.“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则。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蓝旗 陈村 喧闹过去了,草屋格外宁静。泥地在吸吮着泼去的冷茶,村子里狗吠着。 油灯的光,将我的脑袋放大,投在坎坷的潮湿的土墙上,看起来像个多痛的怪物。
9、 有点想家。噢,不要没出息。我来了,自愿的,愉快的,像条真正的汉子,有胡子的不都是汉子。 读吧,吃了十七年白米饭的我,分不清稻与麦的我,读一遍那首“粒粒皆辛苦”,读一遍“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一遍不行,再读一遍。 被褥,铺在草包未解的两个木箱上,老乡教我的,我分不清他们。油灯下,他们的脸一样黄,一样瘦,一样疲惫。 倦了。我不清楚怎样才能打到水。免了吧,洗脸,漱口,从今以后,我是农民,农民讲究的不是这些。 一条狗飞奔而来,黑白相间的毛色,连狗头都不例外。它瞪着我,昂起头,叫声凶狠。 不不,你搞岔了,四条腿的东西,在我面前,这里的主人,轮不到你。 熄灯。 长江从远处流过,撇下一滩低低的圩地。风
10、吹着它,雨打着它,太阳照着它,众多河渠将它化成一块块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图中,野草葱葱茏笼。 村庄都建在土墩上,四周有树,不密。高过村子的只有三里外的大圩埂,它束着潜河,那条连接长江和巢湖的河。山,远远的,淡淡的。 清晨,我套上运动衫裤,跑到晒场做体操,活动腰腿。老乡没见过这,硬说我有拳,三天之后村里人人知道,我稍稍一蹲便能跃上屋顶,比鸡还轻。徒劳的解释。 劳动去。扛着大纵,排进妇女的行列,一天挣上六工分。也许还不够抽烟,但是,能不去吗?不去为什么离家,插队在无名的村庄,孤身一人 河水已被抽干,大鱼小鱼统统就擒。一年挖一遍的河床并未积下多少淤泥,大锹插不下去,往往须助一腿之力。我老在暗自祈祷,
11、这一锹非碰上个硬的。甲鱼,老乡称它为沙鳖,这种与乌鱼沾亲的丑类,不闹饥性,他们是不吃的,就同不吃蟹,不吃螺蛳。多好的乡俗!我情不自禁地赞美。 “小陈哎,沙鳖。”后朝老汉叫着,送了过来。 “大伯,难为你了。”我说,我开始学点儿当地土话。 整个生产队劳力全在为我找鳖。其热情程度,绝不亚于耕种自留地。队长走过来,皱起了眉头,四八子也找到了一个,他不给我,说留着自用,老乡们没有不嘲他的。 休息了,劳力们只愿意坐下抽烟。提着篮子的串乡小贩从二房村走来,放下货篮,收进鸡蛋,交出香烟。做两毛钱生意,得赔上一大箩闲话。 奶奶们给丈夫提来了茶水。当姐姐的小丫头背来了婴孩。喂奶时没了哭声,有的只是笑声,闹声,嗔骂
12、声。 我问后朝“大伯,你几岁了?” “几岁?三岁!”四八子讪笑。 “乡里人,不问几岁,问多大。”后朝说,“我五十五喽。” 看来,四八子很想和我攀谈一番,他也是读过书的,但他没敌住那笑声的诱惑,站了起来,终究没走成,因我掏出了最后一包大前门”。后朝恭敬地双手接过,连声称谢。烟卷上烫金的“门”字,四八子瞅了又瞅,“上海佬,有钱。”他说,“我战友都知道这烟,好香呦,好香!” “你当过兵?”我问。 “没。”后朝无声地笑着,露出半口稀疏的黄牙,“上几年,他进了城,学了几句新话。” 我划着火柴,后朝连忙躬身站起,双手围成一个井,火灭了,我觉得,还是让他自己点的好。我第一次注意后朝,是在进村的第二天。我理箱
13、子,发觉饭碗碎了一个,手一挥,破飞进水田。 “不扔不扔,划了脚不好嘞!”后朝正扛着大锹走过。他脱了鞋,挽起裤腿。水田结了冰,碗片的落点极易辨认。他将破碗摸上来后,在我门前挖了个坑将它埋了。 我深受感动,这就是贫下中农呵! 我们七房村像个土堡,突兀在高高的土墩上。圩区多水,水多成灾。春汛时节,一旦破圩,土壤也无济于事。眼下不必为这发愁,地还冻着。充作绿肥的红花草,从我脚下一直扯到村边。从那儿驶过一头小兽。 “大伯!有狼?”我有点激动。 “哪有狼诶,我家的狗子。” 噢,我的对头,它纵身越过水渠,向二房村逼近。村里响起了狗们无组织的乱叫。 “干活了干活了”队长吹响了哨子。 (有删改) 注文中的“我”
14、是从上海来安徽插队的上山下乡青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屋、泥地、冷茶、狗吠声,营造了质朴的农村环境,流露出了“我”欣喜愉悦的心情。B.“我”晨练被村里人传得神乎其神,说“我”稍稍一蹲便能跃上屋顶,比鸡还轻,“我”解释都没用,表现了农村的人文特色。 C.四八子讪笑我问后朝几岁的问法,没当过兵却说“我战友”,进城学了几句新话,表明他是个活跃外向、喜欢交际的人。 D.文章结尾,队长吹响了哨子,吆喝“干活了!干活了!”,结束了劳动中间的休息,表现出生产队时期大家一起劳动的典型特色。 7.关于“我”问“后朝”年龄,被“四八子”讪笑的细节,下列说法不
15、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不懂农村的人情世故,不懂农村老百姓的说话习惯,显得有些莽撞。 B.“我”来到农村,接近农村老百姓,多了解他们,特别想与他们打好关系。 C.农村老百姓性子直爽,口无遮拦,对我的话反感,就毫不客气地讥讽。 D.表现农村人淳朴自然,性情淳朴,与人交往没有隔阂,想说就说。 8.这样的一个农村,让城里来的我感觉有很多不同,请结合文章对这些不同之处加以分析。(6分) 9.陈村小说几乎都是无故事的,他不断地通过叙述来消解小说的故事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试结合文本加以体会。(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
16、4题。 自成化初年,陕西至荆、襄、唐、邓之间,皆长山大谷,绵亘千里,所至流逋藏聚为梗,刘千斤之乱因之。至李胡子复乱,流民无虑百万。都御史项忠奉命捕逐之,死者不可胜计。祭酒周洪谟乃著流民说,略曰“昔因修天下地理志,见东晋时庐、松之民,流至荆州,乃侨置松滋县于荆江之南;陕西雍州之民,流聚襄阳,乃侨置南雍州于襄西之侧。其后松滋送隶于荆州,南雍遂并于襄阳,垂今千载,宁谧如故。此前代处置荆、襄流民者,甚得其道。若今听其近诸县者附籍远诸县者设州县以抚之置官吏编里甲宽徭役使安生业则流民皆齐民矣。”都御史李宾深然其说。至是流民复集如前,宾乃援洪谟说疏上之,上可焉,命原杰往莅其事。 秋七月,北城兵马吏目文会疏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