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450946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 高考 语文 古诗词 考点 言志 诗专练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词题材之托物言志诗解析与增分专练 考点: 1. (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3. (南宋)刘克庄落梅 4. 陆游老马行 5. 凌云翰蝶恋花杏庄为莫景行题 6. 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 7.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考点解读】 一、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托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

    2、理想追求、经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借物寓理。 常见 标题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常见 意象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常见 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 技法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

    3、绘色)与侧面烘托。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语言 特点含蓄隐喻二、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 示例 渔 家 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示例】沈:同“沉”。绿蚁: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

    4、象。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进行总结,答题时先答出特征,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案】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三、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作用是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诗句既以关雎鸟鸣叫求偶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追求,又能自然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

    5、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用于“咏物诗”,诗中的物象一般只有一个,所托之物既是作者的气节、志趣、理想的化身,也是作品主旨的载体。 如:“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蕴涵的真理,即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考题对接】 一、(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梅花引荆溪阻雪 (南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

    6、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南宋灭亡后,词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本词作于该时期。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_、_以及设问、 反问等手法,借白鸥所问所见,委婉表达愁情,想象奇特,意境新奇。 2有人说,“都道”一句“新意尽出”,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该评论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 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

    7、对比。 D词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 4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 5.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6.寒梅傲雪一向被人们称颂,但词人却说“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词人的愁绪有哪些? 7.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8.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9.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10.赏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何而愁?。(4分) 一、(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答案】 1拟人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 【解析】“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

    8、,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边,自然不是“心留”。词人起笔突兀,设置问题,出示幻象以虚写实。他落笔不写风雪和溪流,而写泊舟经过,立意较为翻新,下面继续让白鸥发问:“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使用反问,“锁眉头”以形示情。白鸥是词人寄托心情的意象。问者之意,借白鸥说出,婉深而鲜明。此谓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过白鸥表达的,但白鹭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鹭也非作者化身。白鹭惯于生活在风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却是迫于“身留”。作者描写白鸥,是深化意境。“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由舟内到舟外,逐次展示境况的寒冷凄清。傍晚时分,冷

    9、风拍打着帘幕,把灯火撩拨得跳荡不已,光晕连同我的影子,都在摇曳着。孤独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1)运用拟人、衬托(或“映衬”)手法,借写傲雪之梅也禁受不住大雪,像诗人一样沉浸在愁苦中,从而含蓄道出雪之大,愁之浓,富有新意。 (2)巧妙地照应题目中“阻雪”二字,回应“阻雪”事实;又以梅暗寓(象征)了自己的高洁情怀。 【解析】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词人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终篇,才画龙点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却凭空拈出一个“都道”来,假托别人来说。表面上是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

    10、的,“无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转来,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来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还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实际上是愁话淡说,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颠倒,再重复使用,用意也在加强上述“抑扬”的对比衬托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把梅花拟人,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3B 4示例:本词刻画了一位因雪阻而滞留他乡的愁苦、孤寂的游子形象。词中,词人紧锁眉头(神态)。“都道无人愁似我,

    11、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心灵独白(心理)写出了无限愁绪,无以排遣,想象梅花和雪也该和“我”一样满腹惆怅吧。同时写出了雪中的凄凉之景,侧面烘托出了词人的这一形象,表现了词人惜别怀远之情。 5.孤独冷清空虚悲凉的意境。词的上片写词人因雪而阻,泊孤舟于寒夜,冷风拍打着帘幕,昏黄的灯火连同词人孤独的影子一齐被吹得跳荡不已,禁不住想起旧日友人。下片突出舟外寒水空流、黄云惨淡、大雪连夜,词人棉裘湿透。全词景色的寒冷凄清有力突出词人心境的孤独悲凉。 6.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极写天气寒冷,内心愁苦。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也象我一样,浸透在

    12、愁苦之中。诗人的愁绪主要来自三方面:雪阻归程之愁;孤独无友之愁;家国破亡之愁。 7.是“身留”。(1分)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1分)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1分)。(如引用词中原句并加以恰当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8.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风、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实景表现;(1分)中间插入对往昔“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回忆(1分),以虚衬实,虚实相映,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1分)。 9.构思新颖,以拟人手法,借白鸥设问(1分),没有描绘雪景,也没有直叙受阻,只是虚笔侧写(1分)含蓄地揭示了孤舟遇雪受阻这一题旨(1分)。 10.直写夜

    13、雪,扣题“荆溪阻雪”,表达了诗人被迫滞留荆溪的愁思(2分);引入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使立意更深刻,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的经历,使人感到他的愁思中,还应有忧国伤时的愁怀(2分)。 【注释】 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动身而羁留下来。 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旧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与游时的情景。 漠漠:浓密。 黄云:指昏黄的天色。高适曾有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木棉裘:棉衣。 【译文】 白鸥栖落水滨,默然地望着我,好似在问:夜泊溪畔是被风雪所阻,不得以停泊;还是无所去处,情愿留下?如若是自愿

    14、,又为了何事眉头紧锁?夜风袭来,掀起舱帘,吹得舱内灯火闪烁。孤处江舟,只有身影为伴,对着孤影,不禁怀念起与旧友欢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旧友,今日在哪里?回想当时,楼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携漫步锦簇的花丛中。湖中绿波荡漾,系舟在堤边的柳树下。梦啊,梦啊,让我在梦中重温一下旧游。可是在梦中却难寻旧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舱外飞雪漫天,凝望浓密的阴云,任凭飞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说没有人的忧愁,有我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忧愁似我。 【赏析】 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是作者蒋捷的家乡,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他曾多次经此乘舟外行或归家,而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为雪困,孤寂无聊之

    15、际,心有所感而写成的词作,以表达当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清代词评家刘熙载对此词推崇备至,曾称之为“长短句之长城”。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词的起笔就很不落俗。既没有描绘雪景,又没有直叙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白鸥栖息水滨,形象飘逸,出现在荆溪泊舟的背景中,显得十分和谐。这里借助白鸥,构思已属新颖,而它的问法,尤为巧妙。它将孤舟主人的停

    16、泊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这个问题,极其简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来概括。第一步先作一个选择式的询问,第二步紧接着又用“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来反问。似乎它已经看出苗头,但仍避免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方法,较之作者在喜迁莺金村阻风中,“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的写法,虽然同样都借助了白鸥,却显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这样,一起笔就用空灵的笔墨,虚笔侧写,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这几句,承上文,写身留,描绘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笔法上,从前面的虚笔侧写,转为实笔正写。作者发挥了炼字的功夫,通过“拍”

    17、字、“舞”字,写出了寒风吹袭下,舱帘掀打和灯焰闪烁的动态,突出了一个“冷”字;又用“对”字、“闲”字,刻划了他对着缄默的身影孤寂地发愣的静态,突出了一个“孤”字。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气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点破,兼指环境和心境。人们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因而逗引出“忆旧游”的思绪。 这首词中的过片以“旧游旧游今在否”这句内心独白,遥承起笔中对主人公并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忆旧游”相衔接,具体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随着怀念旧友的思绪,作者把笔墨挥洒开去,以“花外楼,柳下舟”两句,揭出了同眼前的

    18、冷清相对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这两个娇艳字眼儿的点染下;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之中,他们乘舟荡漾、楼台逗留。这个“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笔中的“泊孤舟”相呼应,表明主人公的这一回忆,是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写到这里,作者突然调转笔锋,写出了“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三句,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把刚刚荡开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拢回来。原来是,美好的回忆,引来他寻梦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一跌一荡的笔下波澜,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通过鲜

    19、明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两句,再次回到了对“身留”的描写。从“湿透”两个字,读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寻梦不成,已经踱到甲板上,伫立很久。他不顾漫天的飞雪,凝视着“漠漠”密布的阴云,听任身上的木绵袄被雪水浸透。他何以这样出神呢?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终篇,才画龙点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却凭空拈出一个“都道”来,假托别人来说。表面上是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无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转来,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来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还不是唯一最可

    20、悲的。实际上是愁话淡说,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颠倒,再重复使用,用意也在加强上述“抑扬”的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全词流动自然。以发问取头,未待回答,却已气势凌人。词中后多用短句,使节奏感极强,音响较为清越。全词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气宇轩昂。结尾用“雪”字才点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盖让人读起来一气贯注也。古人评论蒋捷的词,曾说它

    21、:“语语纤巧,字字妍倩”(毛晋语),又说它“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刘熙载语)。从这首梅花引看来,他们确实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二、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回寄”一词表明,这首诗是诗人追忆昔游锦江、绵州,抒发对友人怀念之情而作。 B首联以赋体叙事,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而两个“值”字

    22、则蕴含了正逢此春秋佳日之意。 C在离人眼中,锦江的山像因离别而牵绕着别恨,锦江的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 D尾联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同时暗含英雄迟暮、老大无成之感。 2结合全诗,赏析“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两句的妙处。 二、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答案】 1D【解析】D“同时暗含英雄迟暮、老大无成之感”分析错误,尾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2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移情于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明明诗人为美景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

    23、,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好云”“碍马”“遮楼”等词赋予“物”以人的灵性和情感,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遮”两字用笔迂回,不仅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令人神往之妙,且正话反说,于俏皮之中别有滋味。 【解析】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在写景中表现诗人的情感: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另外,作者在这两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在“芳草”“碍马”

    24、,“好云”“遮楼”等词中,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注释】 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 两度:两次。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 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东风:这里指刮

    25、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芳草:香草。碍马:碍住马蹄。 别恨:离别之愁。 离声:别离的声音。 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淡烟:淡淡的烟雾。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译文】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

    26、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

    27、,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

    28、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二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二联“芳草”、“好云”、“断山”、“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怀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

    29、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三、(南宋)刘克庄落梅 落梅 (南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刘克庄,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莓苔:苔藓植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眼前的自然景象入笔,既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由此生发,唤起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丰富联想。 B颔联不仅生动描绘出落梅在风霜刀剑摧残下四散飘坠的凄惨情景,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 C尾联展开议论,巧妙而又曲折地将矛头指向对百花胡乱使用生杀权力的东风,指责它不怜香惜玉,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情绪。 D这首咏梅诗通篇不着一梅字,却不仅刻画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遇,而且处处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感情,运笔委婉,启人深思。 2这首诗的首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094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