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考语文“修辞+标点+词语+病句”提升性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4509408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8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语文“修辞+标点+词语+病句”提升性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高考语文“修辞+标点+词语+病句”提升性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 高考 语文 修辞 标点 词语 病句 提升 性专练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考语文“修辞+标点+词语+病句”提升性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修辞+标点+词语+病句”等解读与增分训练 考点: 1.标点 2.词语 3.修辞 4.病句 5.考题对接 【考点研究】 一、语文常用的22种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

    2、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

    3、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

    4、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12;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

    5、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

    6、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

    7、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设问的

    8、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9、拈

    9、连 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 (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10、双关 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比如: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 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

    10、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骗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11、映衬 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2、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4

    11、)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13、仿词 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14、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15、反衬 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朱自清春】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诗】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16、互

    12、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

    13、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17、反诘=反问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18、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9、通感 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

    14、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20、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2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2、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二、词语 (一)实词辨析 1.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

    15、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2.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3.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4.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5.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6.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7.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8.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二)虚词辨析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

    16、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

    17、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三)作答词语题的三个角度 1.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 2.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 3.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三、标点符号的

    18、两大分类 (一)点号 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 (二)标号 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标点符号的考点要求 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2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3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4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5具有识别、改正错误标点符号的能力。 6.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特点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三、作

    19、答词语题的三个角度 1.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 2.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 3.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四、病句 (一)病句的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二)辨析病句 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三)方法 1.语感审读法; 2.枝干梳理法; 3.逻辑分析法。 五、连贯 语言表达的连贯集中体现在语句前后承接的逻辑性上,这种逻辑性或体现在时间上,或体现在空间上,或体现在层次的深浅、前后的呼应上等。 【考题对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鲁迅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

    20、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_的例外在_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_、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便无从得知。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

    21、与生活,_,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屈指可数 风雨如磐 玉树临风 翻云覆雨 B屈指可数 风雨如晦 风流俊雅 翻云覆雨 C为数不多 风雨如晦 玉树临风 翻覆颠倒 D为数不多 风雨如磐 风流俊雅 翻覆颠倒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B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22、C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D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最宝贵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一、【答案】 1D【解析】第一空,为数不多:数量已经不多了。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稀少。此处两个词都可以。 第二空,风雨如磐:形容天气恶劣,风雨极大,也形容社会黑暗势力压迫沉重。形容词

    23、。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后用来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可作名词。此处用来修饰“故园”,应用“风雨如磐”。 第三空,玉树临风:比喻年轻男子风度翩翩,秀美多姿。风流俊雅:风韵杰出,俊秀雅致。此处说的是戏台上展现出的气度韵味,应用“风流俊雅”。 第四空,翻覆颠倒:“翻覆”指发生巨大而彻底的变化,“颠倒”指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指“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发生了转换,应用“翻覆颠倒”。 2A【解析】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语序不当,多层定语位置不当,“他的少年记忆里”表领属,应放在最前面,正确语序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

    24、 二语序不当,“照亮了他的记忆”“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应遵循从个体到普遍的逻辑顺序,不能颠倒。 3B【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每个人各自的人生,喻体是戏,作者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比喻成戏台上的“戏”。 A.拟人,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 B.比喻,将“雪”比喻为“梨花”; C.借代,“丝竹”代指音乐,“案牍”代指公务; D.夸张,“斗十千”和“直万钱”有夸张成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是最令人神往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探究盛唐诗歌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便在于唐代诗评家殷瑶所说的“声律风骨始备。”那么,何谓“风骨”?

    25、刘鳃在文心雕龙中解释道:“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在刘鳃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_的境况下,唐代的四杰,陈子昂、李白,杜甫,李贺等诗人相继倡导恢复并高扬“风骨”传统,尤其是盛唐诗人对“风骨”_有加。“风骨”成为了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在变迁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风骨”的凝聚构成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 然而,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人提出“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等口号,一些诗人便不再讲究文辞、技巧,虽然形式上采取了新诗的分行形式,却不过是将一句话分行排列,如梨花体的“一只

    26、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更不用提精神气质,风骨显然早已_。因此,新诗急需_,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所以,要重塑新时代诗歌,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我们就要不断研究、继承,发扬古典诗歌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甚嚣尘上 崇敬 付诸东流 闭门思过 B大行其道 崇尚 荡然无存 反躬自问 C大行其道 崇敬 付诸东流 反躬自问 D甚嚣尘上 崇尚 荡然无存 闭门思过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人都在探究盛唐诗歌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27、 B究其原因,便在于唐代诗评家殷播所说的“声律风骨始备。” C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 D我们就要不断研究、继承、发扬古典诗歌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变迁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凝聚的“风骨”构成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 B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变迁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凝聚“风骨”构成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 C中华传统文化在变迁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凝聚的“风骨”构成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 D中华传统文化在变迁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凝聚“风骨”构成了

    28、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 二、【答案】 1B【解析】第一处,“大行其道”,指某种观点或某种事物盛行,多含贬义。“甚嚣尘上”,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此处是说宫体诗绮靡之风盛行,用“大行其道”恰当。 第二处,“崇尚”:尊重;推崇。“崇敬”:推崇尊敬。 此处主要是强调盛唐诗人对“风骨”的推崇,不含尊敬之意,用“崇尚”恰当。 第三处,“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付诸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此处强调风骨完全消失,用“荡然无存”恰当。 第四处,“反躬自问”,反过来问问自己,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闭门思过”,关上房门,独自反省过错,多指独

    29、自进行自我反省。 这里有自问的意思,用“反躬自问”恰当。 2D【解析】A.虽含有疑问词,但是表示陈述语气,句末应用句号。 B.后引号前的句号移到后引号外。 C.省略号和“等”都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此处应去掉其一。 3A【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一部分的主语是“中华传统文化”,后一部分的主语是“风骨的凝聚”;二是“风骨的凝聚”与“构成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搭配不当,把“风骨的凝聚”改为:“凝聚的风骨”。 全改对的只有A。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创新从哪里来?创新绝非_,而是通过一天天的扎实工作、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创新能力和思维,一步步培养、磨砺出来

    30、的。创新有其偶然的存在,而_是汗水、心血浇灌出的智慧之花。世界科技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进入以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为主的自立自强阶段,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性因素。 延揽一流世界人才并充分让其发挥作用,是当前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但也要看到,我国人才发展事业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其中人事、评价、组织三项制约因素须尽快克服。简言之,破解之策的启动方案是利用“互联网代表作”,盘点突破性成果,尤其是盘点“十年磨一剑”的突破性成果,在网上列出“突破点要素、成果清单、学界反馈、国际同类成果比较”

    31、四项内容,水平高低_。如能推广普及,必可有效让一流人才及时_,快速提升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 归根到底 一目了然 脱颖而出 B一挥而就 归根究柢 一目了然 崭露头角 C一蹴而就 归根究柢 众所周知 脱颖而出 D一挥而就 归根到底 众所周知 崭露头角 2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D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延揽一流

    32、世界人才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前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 B延揽一流世界人才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 C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并让其发挥充分作用,是当前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 D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 三、【答案】 1A【解析】第一空处,“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此处语境是指创新绝非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的,应选“一蹴而就”。 第二空处,“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归根究柢”,归结到根本,追究到最后。 语境强调归结到根本上,没有

    33、追究到最后的意思,所以应选“归根到底”。 第三空处,“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 语境“水平高低”是看到的,应选“一目了然”。 第四空处,“脱颖而出”,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语境是说“一流人才”展露,应选“脱颖而出”。 2B【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创新”比喻成“智慧之花”。 A.衬托。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息难禁,用环境反衬乡心。 B.比喻。把“闲愁”比喻成“烟草、风絮、雨”。 C.反衬、用典。以独自披着羊裘钓于富春江上的严光与甘作渔父的我形成对比,表达词人不求名利,追求平静生活的愿望;用严光的典故,使感情抒发得更含蓄,意韵更丰富。 D.拟人。苍山上空悬着的明月不知道我心中的愁事,“不知”赋予“山、月”人的心理状态。 3D【解析】画波浪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语文“修辞+标点+词语+病句”提升性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094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