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山水田园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450939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6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山水田园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山水田园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 高考 语文 古诗词 考点 山水 田园诗 提升 训练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山水田园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山水田园类提升性训练 考点: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3. 胡衹遁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 4. 韦应物南园 5. 陶渊明移居(其二) 【考点研究】 一、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 1.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2.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3.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4.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5.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

    2、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 6.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 7.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 二、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 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然后,品

    3、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答题分析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分析。 四、解答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题目的入手方面 1.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

    4、语或句子; 2.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3.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4.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5.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 6.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

    5、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考题对接】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

    6、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达的心境。 B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C诗人以常见普通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D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地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是本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答案】 1“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

    7、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解析】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诗人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来,那是误入歧途,故诗人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入了束缚人性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所以“尘网”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尘”可知官场之黑暗污浊,“网”“樊笼”可以看出尘世官场对人身心的束缚,“误落”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曾经身处官场的悔恨。

    8、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樊笼”,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复得返自然”可以感受到诗人能重新回归田园的欣喜。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羁鸟”指被束缚的鸟,“池鱼”指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诗人虽“误入尘网”,却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对黑暗官

    9、场的厌倦,以及对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2A【解析】A.“无奈归隐的悲愤和乐观放达的心境”错。“误落尘网中”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并非“归隐的悲愤”。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

    10、”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荫(yn):荫蔽。 罗:罗列。 暧暧(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

    11、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

    12、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

    13、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适俗韵”无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

    14、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的鸟。池鱼: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际:

    15、间。拙:笨拙。自谦之词,与世俗的机巧相对而言。这两句是说,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这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的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

    16、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

    17、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这八句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

    18、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

    19、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轮鞅:指车马。 1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20、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答案】 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

    21、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 (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

    22、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 (2)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

    23、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 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2A【解析】A项,“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错。开头四句应是“正面”写“静”。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 y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

    24、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n):小雪粒。莽:草。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

    25、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

    26、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

    27、,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

    28、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三、胡衹遁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 胡衹遁 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野桥,路

    29、迢,一弄儿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蹇驴山翁,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杖藜头酒铫,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注释】山翁,即山简,字季伦,西晋名士,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子,好酒。铫(dio),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请赏析“一弄儿春光闹”一句中“闹”字的妙处。 三、胡衹遁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答案】 1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开篇选取江南春色的典型意象,呈现出杏花春雨江南的迷人景致。对自由逍遥生活的陶醉。作者乘着春光沽酒自饮陶然而醉,任凭儿童笑乐,也毫不在意。 【解析】这支曲子先通过梨花飘如白雪、杏花红红白白、柳条婆娑起舞,绘出了

    30、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上句是眼前真实的所见所感,下句含有想象的成分。“绿遍江南草”,眼虽不能尽见,既然“一弄儿春光闹”,广袤的江南大地自然也绿遍了,景中寓情,这几句话都隐藏着人的喜悦情怀。 “蹇驴山翁,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蹇驴,跛足的驴;山翁,即山简,字季伦,西晋名士,好酒。诗人以山简自喻,“轻衫乌帽”“醉模糊”的赏春者,是何等轻松自在。“杖藜头酒铫”,野外春游,酒醉模糊,此刻他杖藜上担着烹酒器归来了! 最后两句一写时间:“花梢上月高”;一写回到村中情景:“任拍手儿童笑”。儿童看到这位“轻衫乌帽”,骑在一头蹇驴上,肩头上的藜杖担着酒吊子,醉得东倒西歪的人,怎能

    31、不拍手笑!但这位“山翁”却是一任他们笑去,毫不在乎。 综上所述,一方面,诗人赏春,通过对春天意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诗人赏春饮酒,陶醉其中,醉得东倒西歪却是一任他们笑去,毫不在乎,表现勒诗人对自由自在,逍遥快活的生活的欣喜之情。 2“闹”,即“热闹,繁盛”之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动人、生机蓬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欢乐。点题,且与开头对梨花、杏花、垂柳的生动描写相照应。 【解析】“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开头两句破题写与凡艳不同的梨花飘如白雪,接写杏花怒放,灿如紫霞的色彩开始消褪了。“柳丝舞困小蛮腰”,垂柳枝条悠悠下垂,碧玉妆成,摇曳多姿。“显得东风恶”,“恶”既有“猛”的意思,表示东风劲吹,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有“恶怜”的意思,即表示痛惜深爱,“化景物为情思”,层层摹写春景后,至此才微微透出人的感情,包揽前三句,暗点到题目的“赏”字,正是由于“东风恶”,梨花飘如白雪,杏花红红白白,柳条婆娑起舞,异态纷呈,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野桥,路迢,一弄儿春光闹。”景中有人,呼之欲出。这人走出村庄,跨过野桥,前面还是路远迢迢。不过他游兴正浓,只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山水田园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5093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