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庭院 经济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 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生态农业基本知识生态农业基本知识 庭院经济与庭院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经济与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庭院种植型模式与技术庭院种植型模式与技术 庭院养殖型模式与技术庭院养殖型模式与技术3生态农业的概述生态农业的概述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基本知识生态农业基本知识42020世纪世纪5050、6060年代:年代:机械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年代:机械化
2、、科学化、社会化;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生态农业;年代: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概述生态农业概述1.1 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 生态农业: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来规划、生态农业: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5小型试验阶段小型试验阶段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初期到中期,主要借鉴国外年代初期到中期,主要借鉴国外替代农业替代农业基本思想,总结、基本思想,总结、改良提高和推广应用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如改良提高和推广应用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如基塘系统、稻萍鱼系统基塘系统、稻萍鱼系统;起步阶段起步阶段 2020世纪世纪80
3、80年代中期到年代中期到9090年代初,生态农业建设从年代初,生态农业建设从试验探索试验探索开始向有开始向有计划计划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阶段发展。如:江苏省董徐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生态阶段发展。如:江苏省董徐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业村。农业村。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初期到中期,从中央到地方把年代初期到中期,从中央到地方把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把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把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1.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6
4、2.1 农业生态系统简介农业生态系统简介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2 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衡整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无机环境7图图1 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生产者(绿色植
5、物)生产者(绿色植物)无机环境(光、温、水、气、养分)无机环境(光、温、水、气、养分)消费者(动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微生物)无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无机物太阳光、无机物太阳光、无机物废物废物废物废物残屑残屑产品产品残屑残屑8 农业生态系统: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农业生态系统: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较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的半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较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
6、的半自然生态系统。u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 经过人类培育驯化的各种农业生物及与这些农业生物密切相关经过人类培育驯化的各种农业生物及与这些农业生物密切相关 的生物类群,也称目标生物。的生物类群,也称目标生物。u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光照、降水、温度等;:光照、降水、温度等;人工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各种生产、加工、储藏设备,如电力、机械、温室等;:各种生产、加工、储藏设备,如电力、机械、温室等;u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内的构成要素即农业生态系统内的构成要素即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各业
7、以及各业内部各业以及各业内部的的组成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组成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能量和物质在各成分或组分要素间的转移、循,能量和物质在各成分或组分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环途径。u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系统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价物质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价值转换值转换的的过程、特点过程、特点及其及其转化效率转化效率。2.1.2 2.1.2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9 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根据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和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选择与之相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作物类型或生产项目
8、,也可根据既定农业生物种群对环境条件的要应的农业作物类型或生产项目,也可根据既定农业生物种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求,通过人为措施改进庭院生态环境人为措施改进庭院生态环境,达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提高系统效,达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提高系统效益。益。2.2.1 生物与环境相适原理生物与环境相适原理2.2 农业系统基本原理农业系统基本原理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表现出对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只有生物在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表现出对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只有满足这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生物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程序,表现满足这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生物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程序,表现出高产优
9、质的特征。出高产优质的特征。10 不同生物种群彼此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不同生物种群彼此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作用包括正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和和负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如:互利共生、捕食与寄生。如:互利共生、捕食与寄生。2.2.2 生物共生互利原理生物共生互利原理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将具备这类正相互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将具备这类正相互作用的种群安排到同一环境中,避免将有负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安排作用的种群安排到同一环境中,避免将有负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安排到一个环境,从而实现双收益。如:豆科作物与根瘤菌的关系到一个环境,
10、从而实现双收益。如:豆科作物与根瘤菌的关系112.2.3 充实生态位原理充实生态位原理 庭院高效设计模式中,对某些空闲或功能效益较差的生态位,庭院高效设计模式中,对某些空闲或功能效益较差的生态位,通过引进新物种,强化或充实空闲生态位,提高庭院利用效率,改通过引进新物种,强化或充实空闲生态位,提高庭院利用效率,改善庭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善庭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位: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的总称。生态位: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的总称。生态位的三种情况:生态位的三种情况:基础生态位:基础生态位:一种生物当不受其他生物竞争限制时所一种生物当不受其他生物竞争限制时所能占据的最大
11、生态位。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现实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有其他生物限制的情况下,即出现生态有其他生物限制的情况下,即出现生态位重叠时,一种生物所占据的生态位。位重叠时,一种生物所占据的生态位。空闲生态位:空闲生态位:环境资源中未被占据的位置。环境资源中未被占据的位置。122.2.4 食物链构成原理食物链构成原理 食物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所连食物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所连接起来的纽带。接起来的纽带。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时,要注意合理组装庭院的食物链营养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时,要注意合理组装庭院的食物链营养关系,通过选配不同的生物种群,使每个生产项目的
12、副产品或废物关系,通过选配不同的生物种群,使每个生产项目的副产品或废物成为其他相关配套项目的原料,使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得以充分利成为其他相关配套项目的原料,使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庭院无污染、无废物生产,提高综合效益。用,实现庭院无污染、无废物生产,提高综合效益。132.2.5 整合效应原理整合效应原理 整合效应: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系统内组分的有序排列,整合效应: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系统内组分的有序排列,建立健全结构和功能的反馈关系,并防止和抑制组分间功能相互抵建立健全结构和功能的反馈关系,并防止和抑制组分间功能相互抵消的现象发生,从而使等量资源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消
13、的现象发生,从而使等量资源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高的效益。更高的效益。14图图2 生态农业建设的一般步骤生态农业建设的一般步骤2.3 生态建设的一般步骤生态建设的一般步骤系统综合评价系统综合评价模式总体设计模式总体设计选点实施选点实施模式优化决策模式优化决策本底调查本底调查摸清系统资源本底,掌握现实系统状况摸清系统资源本底,掌握现实系统状况分析现实系统作用状态,明确设计思路分析现实系统作用状态,明确设计思路总体结构组装总体结构组装单个部件设计单个部件设计多个备择方案多个备择方案多方案比较多方案比较最优方案选择最优方案选择跟踪调查和反馈修正跟踪调查和反馈修正方案决策方案决策推广应用推广
14、应用15n自然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庭院及庭院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庭院及庭院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及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n生产要素状况生产要素状况 庭院范围内的菜果园、水域、坡地、空坪隙地、可利用空地庭院范围内的菜果园、水域、坡地、空坪隙地、可利用空地的面积,基础设施的数量,劳动力数量、文化程度等。的面积,基础设施的数量,劳动力数量、文化程度等。n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背景 所有制形式、生产管理制度、市场状况、经济状况等。所有制形式、生产管理制度、市场状况、经济状况等。n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及
15、其历史状况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及其历史状况 2.3.1 本底调查本底调查162.3.2 系统综合评价系统综合评价环境评价环境评价 对庭院及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庭院及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组分与资源的协调性评价组分与资源的协调性评价结构合理性评价结构合理性评价功能现状评价功能现状评价效益评价;效益评价;17 根据系统综合评价结果,以及所定的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根据系统综合评价结果,以及所定的庭院高效生产模式设计思路,对庭院进行具体设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底调查的实际思路,对庭院进行具体设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底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系统综合评价所得出的结
16、论,运用情况,根据系统综合评价所得出的结论,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和和经济经济学原理学原理来进行合理设计。来进行合理设计。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的平面生产模式设计、立体生产模式平面生产模式设计、立体生产模式设计、周年生产模式设计、配套生产模式设计设计、周年生产模式设计、配套生产模式设计。2.3.3 模式总体设计模式总体设计18模式化决策的方法:模式化决策的方法:n理论决策优先理论决策优先n实践检验优先实践检验优先2.3.4 模式优化决策模式优化决策 模式化决策:包括经济效益及其稳定增长速度、市场适应情况模式化决策:包括经济效益及其稳定增长速度、市场适应情况及前景,能量转化
17、效率及物质多次利用效率,庭院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及前景,能量转化效率及物质多次利用效率,庭院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等。等。193 3 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3.1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如:农业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如:轮作换茬、耕翻整地轮作换茬、耕翻整地);生物措施控);生物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如:制病虫草害(如:果园养鸡、庭院养鹅果园养鸡、庭院养鹅等);生物农业与生物制剂的应用;等);生物农业与生物制剂的应用;化学农业的应用;化学农业的应用;农业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农业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媒介;提高养殖动
18、物体质状况;采用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媒介;提高养殖动物体质状况;采用抗病品种。有害生物生态防治技术有害生物生态防治技术 允许有害生物在受害允许密度以下下允许有害生物在受害允许密度以下下存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控制存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控制(如:(如:利用害虫天敌,培育应用抗性品种,调整耕作制度利用害虫天敌,培育应用抗性品种,调整耕作制度等);以生态系等);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统为管理单位;203.2 生物养地技术生物养地技术n强化土壤生物固氮强化土壤生物固氮n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n改进土壤理化性质改进土壤理化性质n养分的区域性富集养分的区域性富集213.3 绿色食品生
19、产综合技术绿色食品生产综合技术n蔬菜产地的灌溉水和大气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蔬菜产地的灌溉水和大气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量标准n蔬菜品种选择和壮苗培育蔬菜品种选择和壮苗培育n施肥和病虫防治施肥和病虫防治22 平面生产模式设计:充分利用平面水平空间,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平面生产模式设计:充分利用平面水平空间,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原理,将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庭院生产项适原理,将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庭院生产项目,按一定比例安排在庭院的某一具体位置或区域,使各类生产项目,按一定比例安排在庭院的某一具体位置或区域,使各类生产项目得以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最大生产潜力和增
20、产潜力。目得以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最大生产潜力和增产潜力。4 4 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4.1 平面生产模式设计平面生产模式设计设计的具体步骤:设计的具体步骤:确定不同水平空间中适宜的生产项目确定不同水平空间中适宜的生产项目优选平面配置基本单元优选平面配置基本单元基本平面配置单元的地段配置基本平面配置单元的地段配置组装庭院平面生产模式组装庭院平面生产模式234.2 立体生产模式设计立体生产模式设计 立体生产模式设计:根据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和充实生态位原理,立体生产模式设计:根据生物共生互利原理和充实生态位原理,将多种生产项目合理的配置到庭院立体空间的各层次上,使环境资将多种
21、生产项目合理的配置到庭院立体空间的各层次上,使环境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庭院整体效益。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庭院整体效益。设计的具体步骤:设计的具体步骤:庭院立体空间的分层次设计庭院立体空间的分层次设计主层次种群选定主层次种群选定副层次种群选定副层次种群选定确定主层次种群和副层次种群的合理配比确定主层次种群和副层次种群的合理配比庭院立体模式组装庭院立体模式组装244.3 周年生产模式设计周年生产模式设计合理设计周年生产模式,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合理设计周年生产模式,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时间嵌合时间嵌合环境设施打造环境设施打造变更产出期型变更产出期型数量密结数量
22、密结长短结合长短结合4.3.1 庭院周年生产模式类型庭院周年生产模式类型254.3.2 庭院周年生产模式设计庭院周年生产模式设计 庭院周年生产模式设计也称节律匹配设计,是在庭院周年生产模式设计也称节律匹配设计,是在生物机能节生物机能节律律的基础上,根据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市场需求的时间节律市场需求的时间节律、劳动力分配的时间节律劳动力分配的时间节律、生产资料供应节律生产资料供应节律、资金提供的时间节资金提供的时间节律律等,来设计庭院生产项目的时间节律配合。等,来设计庭院生产项目的时间节律配合。264.4 配套生产模式设计配套生产模式设计设计的具体步骤:设计的具体
23、步骤:庭院立体空间的分层次设计庭院立体空间的分层次设计主层次种群选定主层次种群选定副层次种群选定副层次种群选定确定主层次种群和副层次种群的合理配比确定主层次种群和副层次种群的合理配比庭院立体模式组装庭院立体模式组装27庭院经济与庭院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经济与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l庭院经济概述庭院经济概述l庭院经济生态系统庭院经济生态系统l庭院经济的发展庭院经济的发展28 庭院:传统上狭义理解即有围墙的院落,院墙范围内相对有限的空间庭院:传统上狭义理解即有围墙的院落,院墙范围内相对有限的空间即为庭院。即为庭院。广义的庭院包括庭院、庭园、山庄、院坝,以及房屋周围的林地、草广义的庭院包括庭院、庭园、山庄、
24、院坝,以及房屋周围的林地、草地、水面、荒坪、废弃建筑等。地、水面、荒坪、废弃建筑等。1 庭院经济概述庭院经济概述1.1 庭院与庭院经济庭院与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时空为基础,以集约经营为手段,庭院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时空为基础,以集约经营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合理配置和综合开发庭院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合理配置和综合开发庭院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家庭商品经济形式。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家庭商品经济形式。2930 经营者与劳动者具有的立场一致性经营者与劳动者具有的立场一致性 经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经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经营
25、的集约性与高效性经营的集约性与高效性1.2 庭院经济的特征庭院经济的特征1.2.1 经营特征经营特征 庭院经济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庭院经营者与劳动者具有的立庭院经济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庭院经营者与劳动者具有的立场一致性,以及庭院经营过程中所表现的多样性、灵活性、集约性场一致性,以及庭院经营过程中所表现的多样性、灵活性、集约性和高效性。和高效性。311.2.2 技术特征技术特征庭院经济的庭院经济的技术特征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技术多样性:技术多样性:生产经营项目多样,每一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技术体系。生产经营项目多样,每一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技术体系。技术前瞻性:技术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