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第1课时精品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回延安》第1课时精品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延安 延安 课时 精品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回延安 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贺敬之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诗歌写作背景。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读出重音和节奏。3.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读出重音和节奏。2.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工作过十多年,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物和陕北革命精神。诗人兼剧作家贺敬之,为延安写下了一首诗回延安。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测他若干年前在延安待过。当他再次回到延安,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这节
2、课,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设计意图:从革命圣地延安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7岁入党,曾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1946年贺敬之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抗战胜利后,曾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院工作,解放后到北京工作。诗作有放声歌唱十月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2.写作背景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
3、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发展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正确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3.初读感知(1)听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听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节奏和重音,并作相应的朗读指导。字音糜(mi)子 登(dng)时 油馍(m) 脑畔(pn) 眼眶(kung)节奏轻重缓急及传递情感的不同。尤其关注省略号的朗读技巧。例如:(激动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深情地)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
4、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大声地)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喜悦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激动地)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2)情境诵读播放回延安(节选)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观看完情境课文,抽选学生选读诗节。朗读时请注意:一要情绪饱满;二要声音洪亮;三要注意不同章节情感的差别。(3)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圈点自己比较有感触的诗句。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读,可帮助学生正音、正节奏,初
5、步感知作者情感,为下面的环节张本。同时训练学生朗读与对比分析的能力。如果教师朗诵水平很高,可以教师示范朗诵。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围绕“回延安”,作者在每个部分侧重叙写了什么内容?情感有怎样细微的变化?请概括梳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细微情感,并从中寻找本诗的叙事线索。 2.探究方法(1)自主朗读诗歌。(2)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根据概括后的主要内容,寻找本诗的叙事线索。(4)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3.成果展示预设:第一章写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激动喜悦。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的
6、感激怀念之情。第三章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诗人的兴奋感动之情。第四章描绘延安新貌,赞美10年来党的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的惊叹自豪。第五章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赞美与热爱。这首诗以“回延安”为叙事线索,按照“重逢回忆赞美展望”的思路展开抒情。设计意图:概括诗歌内容,提炼作者情感,训练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内容概括时允许多样表达,但要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精确性。感情之别来源于内容之异,故情感体验在内容理解之后。诗歌的情感归纳不必固化在某一个词上,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佳。4.活动小结本诗叙述了作者若干年后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表达了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