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尺计重课件分析.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水尺计重课件分析.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尺 课件 分析
- 资源描述:
-
1、水尺计重水尺计重Draft,Draught Survey水尺计重水尺计重Draft,Draught Survey1 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的测定,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的测定,依据船舶有关图表,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式。依据船舶有关图表,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式。2 水尺计重有很多优点:快捷;省时、省力、省费用;避免水尺计重有很多优点:快捷;省时、省力、省费用;避免装卸损耗误差;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运输周转和装卸损耗误差;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运输周转和港口疏运。港口疏运。3 影响水尺计重的因素很多:风浪大小;船体变形;船舶
2、图影响水尺计重的因素很多:风浪大小;船体变形;船舶图表准确性;港水密度变化;船舶纵横倾;压载水及船用物料表准确性;港水密度变化;船舶纵横倾;压载水及船用物料的变化。的变化。4 鉴定人不可控制的因素:鉴定人不可控制的因素:-船舶图表船舶图表 VESSEL DOCUMENTATION -海面浪涌海面浪涌 SEA CONDITION,CURRENT -压水舱等压水舱等 BALAST CONDITION ETC.5 水尺计重精度:如果船舶制表准确度在水尺计重精度:如果船舶制表准确度在1,水尺计重准水尺计重准确度可以在确度可以在5 以内。以内。进出口商品水尺计重的依据进出口商品水尺计重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3、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其实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数重量鉴定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数重量鉴定管理办法【总总局局103号局长令号局长令】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SN/T 3023.2-2012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定规程 水尺计重水尺计重SN/TXXXX XXXX 进出口商品水进出口商品水尺计重规程尺计重规程 CODE OF UNIFORM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4、PERFORMANCE OF DARUGHT SURVEYS OF COAL CARGOES 散装煤水尺计重的操作规程和统一标准代码散装煤水尺计重的操作规程和统一标准代码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及及规规范范性性文文件件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1阿基米阿基米德定律德定律2满载排满载排水量水量3空船空船重量重量7吃水和吃水和干舷干舷8漂心漂心9纵倾纵倾4载重量载重量5密度密度6相对相对密度密度10纵倾纵倾力矩力矩11垂线、水垂线、水尺标记尺标记12基线、龙基线、龙骨和龙骨骨和龙骨线线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阿基米德定律 Archimedes Principle 飘浮在静止流体中
5、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这个合力称为浮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该定理是公元200年以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约前287前212所发现的。漂浮物体的重量等于其所排开液体的重量。一般来说,一个飘浮的物体的密度必须小于水的密度。金属材料制成的物体密度大于水,如果把金属材料制作成一定的形状使它能够排开足够体积的水,它同样可以飘浮。水尺计重就是应用漂浮在水中的船舶重量和其所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来计算船舶所载货物重量的。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阿基米德定律 金属船舶在水中飘浮就是这个道理,船舶所排开水的重量等于船舶自身的重量。装载有附加重
6、量的船舶,如装载货物的船舶吃水较大,因为船舶排开的水量较大。金属船舶可以在水中飘浮装载越多,船舶吃水越大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满载排水量 Full displacement 船舶所排开水的重量等于船舶自身的重量。这部分所排开的重量称为排水量,而导致船舶下沉到最大允许深度(通常为夏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我们称之为满载排水量。船舶装载到吃水刚淹没过载重线位置时的排水量。它包括空船重量、货物重量、燃料、淡水和船用备品物料重量及船舶常数 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空船重量 LIGHT SHIP 也称轻载排水量。它包括船体、轮机、锅炉、各种设备和船舶适航必须的供应品的重量,
7、但不包括水、油舱内的淡水、压载水和燃油等的重量。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载重量 DEAD WEIGHT 指船舶满载时装载的最大重量,即夏季载重线处船舶的排水量。载重量数值上等于满载排水量和 空船重量的差。严格来讲,载重量包括燃油、淡水、压舱水、润滑油及其它船用物料的重量。()当我们把这些重量扣除后,便得到了船舶所承载的最大载货重量。()总载重量净载重量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重量v净载重量净载重量=总载重量总载重量-压载水压载水-淡水淡水-燃油燃油-船舶常船舶常数数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密度 DENSITY 密度等于一定温
8、度下,物体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密度=质量/体积体积=质量/密度 质量:单位为公吨(mt)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密度:单位为公吨每立方米(mt/m3)判断:若船舶从某一水域中转移到另一密度的水域,只要它的载荷不变,它的排水体积就不变,但它的吃水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错误错误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也称为比重。指是给定温度下液体的质量和标准温度下同体积蒸馏水质量的比值。通常,物体的相对密度被简单的说成物体的密度,这时,可理解为物体的密度和标准淡水密度的比值。淡水的密度为 1.000 t/m3.例如,一种油的相对密度为0.88;可理解为这种油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
9、 0.88倍。船舶飘浮处的港水密度船舶飘浮处的港水密度假设船舶飘浮处的港水密度总是位于一下范围内假设船舶飘浮处的港水密度总是位于一下范围内:淡水淡水(FW):1.000 t/m3(RD 1.000)海水海水(SW):1.025 t/m3(RD 1.025)港水密度通常处于这两个密度值之间。港水密度通常处于这两个密度值之间。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吃水和干舷 以船舶底部龙骨线下缘为零点,自下而上对称地标明在船艏、船艉、船舯两舷,以数字表示船舶的吃水深度的标记 船中处自干舷甲板边缘的上缘(甲板线上缘)向下量至 水线处的垂直距离称为干舷高度,通常标在船舯位置 干舷高度吃水高度水尺计重
10、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漂心 Center of Floatation 漂心是漂浮中心,也称浮面心,是船舶水线面(船舶吃水线围成的面)面积的重(几何中)心。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的漂心距船中距离的符号有:Xf、LCF,F,AF 因船舶水线面形状的对称性,故Yf=0,所以只要求算Xf(即漂心距船中距离)。Xf是计算船舶排水量纵倾修正时使用的重要参数 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 纵倾 船舶吃水差就是艏吃水Fm与艉吃水Am的差值,吃水差用符号t表示,即 tAmFm。当艏、艉吃水相等,即吃水差等于零时,称为平吃水(Even Keel)。艉吃水大于艏吃水时称为艉吃水差,也叫艉倾(Trim
11、by stern),俗称尾沉;艏吃水大于艉吃水时称为艏吃水差,也叫艏倾(Trim by Head或Trim by Stem),俗称拱头。船舶吃水差是水尺计重计算中的一个不可或缺重要的指标。吃水差主要船舶的操纵性、快速性和耐波性、船舶稳性、船体纵向受力、航道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纵倾力矩 船舶之所以会产生吃水差,这是由于船舶纵向的重力作用点与正浮时浮力作用点不在同一条垂线上的结果。此两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力偶距,这个力距即称为纵倾力矩。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 纵倾力矩促使船舶通过漂心F的纵倾轴转动,随着船舶发生纵倾,船舶排水体积的形状也发生变化,浮力作用点沿着
12、船舶入水体积增加部分的方向移动,直至与重力作用点在同一条垂线上,使船舶达到新的平衡。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垂线、水尺标记LBPFPAP LOA艏垂线系指通过艏柱前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和基线的垂线。艏垂线系指通过艏柱前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和基线的垂线。艉垂线系指通过艉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和基线的垂线。艉垂线系指通过艉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和基线的垂线。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30万吨级铁矿砂轮万吨级铁矿砂轮“NEW ANSTEEL”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30万吨级铁矿砂轮万吨级铁矿砂轮“NEW ANSTEEL”LOA=327 M;LBP=318
13、M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水尺计重的几个定义v基线、龙骨、龙骨线 基线系指龙骨上缘与夏季满载水线平行的直线。龙骨线是在龙骨的下缘,与基线有一定的高度之差。型吃水系指船中处由龙骨上缘(基线)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型吃水亦称作设计吃水 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要求要求1要求要求2要求要求3要求要求4船舶基本状况良好并处于完全漂浮状态。船舶的水尺标记、甲板线、载重线标记、字迹应清晰、规范。船舶纵倾不应超过压水舱图表中纵倾修正值的最大范围在鉴定人观测船舶吃水和测量水、油时,船方应停止调舱、平舱、泵水或加油;船舶缆绳不应系得过紧,也不应使用和移动船舶吊杆要
14、求要求5压载水、淡水及油舱的测量管应保证具备测量条件v1、船舶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v2、计重依据的静水力图表与资料 可供艏、舯、艉水尺纵倾校正计算的有关图表。排水量或载重量表。静水力曲线图表或可供排水量纵倾校正计算的有关图表。水、油舱容量表及水、油舱纵倾校正表,或可供纵倾校正计算的有关图表。船舶规范资料及以往航次的常数记录。载重线证书及船舶的总布置图 上述各图表应符合具有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的规范要求 不具备有关纵倾校正图表的船舶,船舶吃水差应调整或保持在0.3米(或1英尺)以内。静水力曲线静水力曲线排水量表排水量表排水量排水量/载重量表载重量表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
15、求应熟悉水尺计重的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水尺计重,应实行双人登轮制3、水尺计、水尺计重鉴定人重鉴定人须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证明应熟悉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和船体结构方面的相关知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v4、风浪 水尺计重时,船舶吃水处浪高应不大于0.5米。教材中说“涌浪超过1米时最好暂停检视”水尺计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尺计重的主要影响因素船舶图表的误差船舶图表的误差风浪对观观测吃水的影响风浪对观观测吃水的影响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
16、gn Inc.船体变形的影响船体变形的影响 大纵倾对水油测算的影响大纵倾对水油测算的影响 鉴定鉴定 人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人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排水量查算修正货重计算及判定吃水的读取修正1、读取或测量船、读取或测量船舶六面吃水舶六面吃水2、读取的吃水修、读取的吃水修正到垂线位置正到垂线位置3、吃水的拱、吃水的拱陷校陷校正正4、查算船舶排水查算船舶排水量量5、排水量的纵倾、排水量的纵倾修正修正 6、排水量港水密、排水量港水密度修正度修正 7、扣除重量的扣除重量的 测测算算(水水/油等油等)8、计算货物重量、计算货物重量及船舶常数及船舶常数9、计算结果判定、计算结果
17、判定水尺计重前的准备工作:水尺计重前的准备工作: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阅读或测量吃水 读取船舶左、右六面位置上的艏(Fwd)、艉(Aft)及舯(Mid)吃水 吃水标记一般标在或焊接在船壳表面,单个字的高度为10公分,英制的为6英寸,(数字的间距与字体大小相同)测量吃水需找好相应的参考点 各吃水点表示该点到龙骨下缘的垂直距离 一般直接读取,内舷可在岸上读,外舷可使用小艇或计算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标记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阅读吃水注意事项 读取船舶吃水 应在装卸货前及装卸货后来进行,也可以在装卸中间掌握装卸量及分票时进行。应会同船方有资质的官员一起
18、进行,并尽量协调一致。外舷吃水尽可能使用拖轮观测,当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吃水阅读管,吃水测量仪。利用横倾角计算。CLINOMETER,INCLINOMETER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新规程中把水尺测量仪删掉了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吃水的测定 从甲板线或载重线上缘开始向水面实际测量 1)10 m+3 m=13 m 2)13 m-7 m=6 m 3)10 m-4 m =6 m从甲板线或载重线上缘开始向水面实际测量3 m4 m10 m7 m6 m3 m4 m6 m10 m7 m水水尺尺计计重重的的基基本本程程序序3 m4 m10
19、m7 m6 m3 m4 m6 m10 m7 m*查阅船舶载重线证书查阅船舶载重线证书 Load Line Certificate吃水的测定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修正吃水到垂线位置DaDfLBPDfTFCDaDfLBPDaTACDaDfLBPDmTMCLBP 船舶垂线间的距离船舶垂线间的距离,m(ft);Df 艏水尺标记到艏垂线间的距离艏水尺标记到艏垂线间的距离,m(ft);Da 艉水尺标记到艉垂线间的离艉水尺标记到艉垂线间的离,m(ft);Dm 舯水尺标记到舯水尺标记到LBP/2的距离的距离,m(ft);T 观测吃水差观测吃水差,m(ft);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
20、v查表求吃水修正值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修正符号的判定例题:例题:水尺计重时,如果船舶处于艏倾状态(艏吃水大于艉吃水),水尺计重时,如果船舶处于艏倾状态(艏吃水大于艉吃水),则该船舶的艏、艉吃水修正值的正负号分别为:则该船舶的艏、艉吃水修正值的正负号分别为:A +,+B -,-C +,-D -,+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不得移动吊杆开舱及平舱不得移动吊杆开舱及平舱不得加油、加淡水或泵压载水不得加油、加淡水或泵压载水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
21、ign Inc.不得装卸作业不得装卸作业不得缆绳系得过紧不得缆绳系得过紧 观观测测吃吃水水时时对对船船方方的的要要求求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另一侧吃水的计算 D1 B D 在船型正常,船况良好的情况下,船舶一侧舯水尺标记清晰在船型正常,船况良好的情况下,船舶一侧舯水尺标记清晰可见,则另一侧舯吃水可利用弧分度横倾仪可见,则另一侧舯吃水可利用弧分度横倾仪CLINOMETER的横倾角进行计算。(见图)的横倾角进行计算。(见图)tan1BDD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船体变形及拱陷校正 中拱中拱 Hogging(F+A)/2M 中中 陷陷Sagging(F+A)/2M 水尺
22、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船体变形及拱陷校正 船舶产生拱陷的原因 船舶漂浮在水中受到船舶垂直向下的重力和水作用于船舶向上的浮力、船舶的总重力和总浮力总是平衡的 如果将船体沿船长方向分为数段,如果在每一段上,其重力和浮力相等,那么就不发生船体的弯曲,即船体保持其原始纵向平衡状态,不会变形 实际上在船体长度每一段上,其重力与浮力并不一定平衡,这是因为船用物料、载运货物,在船体中的重力分布并不是均衡的。若船体的段与段之间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话,各段为了重新取得平衡,必然会在浮力作用下产生上下移动,但事实上它是一个整体,断面之间有结构上的联结,当然不可能发生分段地上下移动的现象,结果就只能造成船
23、体沿船长方向的弯曲变形,使船体发生拱或陷现象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产生船体变形的原因致船体各部位受到剪力和弯力的影响而产生变形致船体各部位受到剪力和弯力的影响而产生变形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校正后船舶吃水2AftFwdMFA2/MFAMMMM2/MMMMQM86MMAftFwdQMFwd,艏左右平均;,艏左右平均;Aft,艉左右平均;,艉左右平均;Mm为中左右平均为中左右平均 日本采用拱陷校日本采用拱陷校 正正经验系数为经验系数为1/4和和3/4校正法校正法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确定了Q/M后,查算船舶静水力资料确定相应排水量1船舶静水力资料是依据船
24、舶无纵倾时的状态编制的2船舶无纵倾EVEN KELL=NO TRIM3船舶无横倾UPRIGHT=NO LIST 舯吃水左右相等4通常,船舶不是理想状态,排水量需纵倾修正5v计算船舶排水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排水量纵倾修正 船舶的纵倾以漂心为轴线,并不是以船中为轴线。有时,排水量纵倾修正值可查表求出,但是多数情况下它必须经过计算求出。通过运用根本氏(Nemoto)公式求得。该公式包括两部分,称为第一次修正和第二次修正。根本氏(Nemoto)的公式是泰勒级数公式的简化形式,但它不考虑第三项及第三项以后的数值(忽略不计)。一次修正二次修正LBPLCFTPCTRIM100LBPDZD
25、MTRIM502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排水量纵倾修正一次修正二次修正LBPLCFTPITRIM12LBPDZDMTRIM62排水量纵倾修正的英制公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排水量纵倾修正叶氏公式虽然水尺计重中应该计算二次修正值,特别是当纵倾超过LBP/100的时候,现在用电脑编程计算很方便,而以前水尺计重中,并不是很方便计算二次修正。所以,多年以来很多人也在研究和创新排水量的修正方法,如蛇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叶延辉同志的叶氏公式:BPfCCLTPCXTTW100)6(BPfCCLTPIXTTW12)6(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水尺计重的基本程序v比较根本氏公式和叶氏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