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第2版)》课件2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犯罪心理学(第2版)》课件2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犯罪心理学第2版 犯罪心理学第2版课件2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心理学 课件 第二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整合性趋势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p教学目标了解导致犯罪行为的相关变量,掌握犯罪心理学揭示犯罪原因的基本路径。了解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学习认识犯罪行为与心理的主要视角。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为开展该领域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p学习重点理解犯罪行为的三个条件构成理解犯罪心理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理解犯罪心理学解释犯罪的一般性路径与框架掌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章节导引 乐燕是
2、一位22岁有两个孩子的年轻母亲,系非婚生子女,自幼由其祖父母抚养,十六岁左右离家独自生活。有多年吸毒史,曾因吸毒被行政处罚。2011年1月乐燕育有一女李梦雪(殁年2岁,生父不详)。2011年起乐燕与李文斌同居,2012年3月育有一女李彤(殁年1岁)。乐燕身为被害人李梦雪、李彤的母亲,在李文斌于2013年2月27日因犯罪被羁押后,依靠社区发放的救助和亲友、邻居的帮扶,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乐燕因沉溺于毒品,疏于照料女儿。2013年4月17日,因乐燕离家数日,李梦雪由于饥饿独自跑出家门,被社区干部及邻居发现并将两幼女送往医院救治,后乐燕于当日将两女接回。乐燕在其因未尽抚养义务,曾致两幼女因饥病被送医的
3、情况下,仍于2013年4月底的一天下午,将两幼女独自置于其住所的主卧室内,留下少量食物、饮水,用布条反复缠裹窗户锁扣并用尿不湿夹紧主卧室房门以防止小孩跑出,之后即离家不归。乐燕离家后曾多次向当地有关部门索要救助金,领取后即用于在外吸食毒品、玩乐,其明知两幼女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会饥渴致死,直至案发仍未曾回家。2013年6月21日,社区民警至乐燕家探望时,通过锁匠打开房门后发现李梦雪、李彤已死于主卧室内。经法医鉴定,两被害人无机械性损伤和常见毒物中毒致死的依据,不排除其因脱水、饥饿、疾病等因素衰竭死亡。一审法院于2013年9月18日作出刑事判决,认为被告人乐燕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
4、利终身。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路径犯罪行为的基本条件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一、犯罪行为的基本条件 犯罪标定 又称为对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法律定性,是刑法对某种行为及结果是否属于犯罪的规定性认识 犯罪情境 指犯罪当时的时间、空间、对象、气氛等与犯罪行为相伴随并且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客观环境 犯罪决策 在刑法学中采用犯罪决意的概念,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决心或意向。经典回顾 相信无需再向任何一个学习犯罪心理学的人赘述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但是有关这个实验的伦理问题至今还吸引着诸多关注。当年所有对该实验进行的报道都会特别介绍一
5、个酷吏赫尔曼,他因为在实验中发明了许多“有创意的邪恶游戏”而留下了“一辈子的臭名”。津巴多曾要求赫尔曼谈谈斯坦福监狱实验在他人生中留下的正面影响,他说:“数十年来,我背负的重担已经软化了当年那个傲慢而不经世事的年轻人。今天我回忆当时是如何走火入魔伤害他人而完全不自知时,这则经验已变成一则警示传奇,提醒我必须注意对他人的态度。事实上,有些人认为我太过小心翼翼了,就像有时候我想要开除表现不好的员工,却总担心这对他们来说太残酷了。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图示三、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犯罪心理学中,对犯罪行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取向:用一般原理解释犯罪行为 用犯罪心理学观点解释具体犯罪
6、 经典回顾 “所有罪犯都是懦夫!”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的代表性理论,他同样也用这个理论来解释犯罪行为。他主张人类有补偿自身身体缺陷的欲望,因此不断追求权力欲与优越感,而犯罪成功则会强化罪犯的优越感。犯罪是懦夫对英雄气概的模仿,因为他们无法以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遭遇。阿德勒还认为,罪犯都是自以为是的,他们总把罪行的败露归结于干得不够聪明或者仅仅因为运气不好。因此,死刑没有威吓作用,罪犯始终坚信自己不会被抓到。经典回顾 挫折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多拉德提出:攻击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
7、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挫折攻击理论。米勒(1941)在挫折攻击假说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攻击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攻击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攻击行为;但是,攻击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经典回顾 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攻击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攻击行为的唤起状态。攻击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攻击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挫折是引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
8、惟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暴力的关联事件的攻击性反应。F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什么类型的人容易犯罪什么类型的人容易犯罪原因与风险研究原因与风险研究什么环境容易诱发犯罪什么环境容易诱发犯罪诱因研究诱因研究明知犯罪会受惩罚为什么还要去作明知犯罪会受惩罚为什么还要去作决策过程研究决策过程研究如何预测、控制与减少犯罪如何预测、控制与减少犯罪对策研究对策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整合性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整合性趋势势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整合性趋势以多学科知识为工具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互补多层次研究并重一、以多学科知识为工具犯罪的特殊性,人的复杂多样性,特别是个
9、人发展的要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实决定了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关注生物、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整合多学科知识研究犯罪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路径。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互补 心理科学源于以思辨为主的哲学范畴 不同方法具有殊途同归的走向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与心理学的各种方法并无区别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如果不具备推广与普及的价值则学科的发展就难以具有可持续性 学术前沿 定性一词意味着对实体的性质和过程的强调,同时,其含义不能通过实验来考察,也不能以数字、强度、频率来测量。与此相反,定量研究强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测量和分析,而不是过程。另外,定性研究者强调现实的社会建构性,强调研究的价值承载性质;而最让
10、定量研究着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工作可以在一种价值无涉的框架内完成。扎根理论是一种建构理论的方法,是格拉斯和斯特劳斯在1967年提出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以下五步:“1)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从资料中产生概念;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4)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的整合性。三、多层次研究并重(一)犯罪现象揭示研究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