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兼爱 兼爱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同步 练习 统编 版高二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兼爱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兼爱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当察乱何自起 2.故不孝不慈亡有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焉 2.疾 3.相 4.具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 古义: 今义: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故亏父而自利 2.故亏兄而自利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句式: 译文: 2.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句式: 译文: 3.察此何自起? 句式: 译文: 4.当察乱何自起? 句式: 译文: 六、
2、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2.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3.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汇总。原有七十一篇,现仅存五十三篇。一部分作品反映了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另一部分为后期墨家哲学、逻辑和科学方面的论著。()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
3、而利之。” (墨子.兼爱中) 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墨子.非攻上) 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沈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
4、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墨子.非攻下) 注践功:当为“践阼”之误,即位。反:同“翻”。之:“作”字误写。成:完成。来:同“赉”,赏赐。维:同“于”。 3.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墨子的“”主张。 4.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子.大略) 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
5、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防子之身乱之矣!” (墨子.公孟) 5.上述两段文字都强调了(填成语)的重要性。 6.荀子与墨子的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8题。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说苑.反质) 7.在对“文”和“质”关系的认识上,子贡认为应该,而墨子则认为应该。 8.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谁的“文质观
6、”,并简述理由。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雄伟壮
7、丽的宫阙在脚下浮动。 B.“紫艳”二字写出了菊花美丽的色泽,“静”写出了菊花娴雅的仪态,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C.尾联使用了两个典故,言简而意深,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D.本诗写景富于变化,有全景描写,有仰视,有俯瞰,有动静结合;选取一系列的典型景物,清新恬静。 10.这首诗以“望”字来组织材料,着意写景,请问本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六、微写作。 11.鲍鹏山先生在寂寞圣哲一书中将墨子看作“向帝国挑战的剑侠”,认为墨子勇敢地向周王朝发起了挑战。请结合本课所学,写一段文字,说说你的理解。200字左右。 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
8、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
9、,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
10、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11、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B.国,指诸侯国;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远鄙,指远方边邑;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C.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D.爵位,周代分为
12、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 3.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