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4497383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4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安徽省 池州市 一中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月月 语文试题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高一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

    2、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作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 更进一层说: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例如石头记写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死了,一个出家做和尚去了,这种不满意的结果方才可以使人伤心感叹,使人觉悟家庭专制的罪恶,使人对于人生问题和家族社会问题发生一种反省。若是这一对有

    3、情男女竟能成就“木石姻缘”团圆完聚,事事如意,那么曹雪芹又何必作这一部大书呢?这一部书还有什么“余味”可说呢?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根本说来,只是脑筋简单,思力薄弱的文学,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 (摘编自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 材料二: 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 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此外,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4、,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那么晚。 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着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关键往往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突变”的地方,很少在最后的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 (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材料三: “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

    5、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即使是创作悲剧,结尾也要安排一个光明的尾巴,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伦理型社会,表

    6、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 在这种观念教导下,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悲剧主要是赞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 中国古代社会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在现实社会中地位低下。他们亲身体验了地痞流氓的专横作恶、高利贷者的贪无度、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本已是备尝艰辛。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一直充满

    7、着对公平与正义的殷切期盼,但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 (摘编自李志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一些文人之所以会强行帮一些悲剧故事续写上“大团圆”的结局,是因为这些悲剧都没有结局。 B. 独特 伦理信念使中国人不能感受人类命运的不公,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 C. 中国古代戏剧作品在叙述凄惨情节时不忘惩恶扬善,这实

    8、质上对下层百姓起教化作用。 D. 大团圆结局哀而不伤,用喜乐情绪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这样的作品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喜欢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尾,这使得古代的戏剧和喜剧几乎没有差别,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 B. 中国过去某些写书的人只图一个纸上的痛快,不肯看现实中存在着悲惨和痛苦,于是便形成了说谎的文学。 C. 中国古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身份低微的百姓无力改变现状,用大团圆的戏剧可以弥补现实人生的不足。 D. 中国式大团圆戏剧“突变”的地方很少在结尾,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主要人物怎样转危为

    9、安。 3. 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 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经历一系列的坎坷磨难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 B. 祝福中,祥林嫂死去后,鲁镇的爆竹声“联绵不断”,祝福的空气把疑虑一扫而空,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C. 窦娥冤中,窦娥含冤而死后,窦天章得官归来,重审女儿冤案,窦娥得以沉冤昭雪,观众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得到了心理的补偿。 D. 牡丹亭的结局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还魂团聚。 4. 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5. 对于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你持何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立场并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二)现

    10、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个渔佬儿 李杭育 这两年,因为葛川江里打不到鱼,小柴村的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只剩下福奎一个。 太阳落山的当儿,福奎想起该去收一趟滚钓了。收钓归来,他拎着刚钓上来的一条鲥鱼和一堆小鲳条子走上了东溪的堤坡。 福奎的船棚搭在堤岸下一条小水沟上,远远望去像座坟墓,这里的死人没有被埋到地下的。坟地上是一座座齐腰高的青砖小屋,盖着瓦片,还开了小窗,考究得叫活人都羡慕。福奎的船棚是茅草苫的。他穷得恐怕死后也住不上考究的屋子,只配缩在草窝里升天。 堤坡上,福奎碰上了村里的阿七。寡居多年,她本来会嫁给福奎的,只因他太穷,没嫁成。阿七现在准

    11、备嫁给对江的官法。 “我走了,公社味精厂就缺一个打杂的。我跟队长说了,他答应让你顶我的缺,只要你自己再找大贵求个情,这事情就成了。到厂里做,生活轻松,又有固定收入,比在这连根毛儿都不见的江里打鱼牢靠多了。福奎!人老了,总得有个靠头。” 大贵是社管会委员,也是福奎的表外甥。 福奎不言语。他加快步子回家收拾鲥鱼。鲥鱼最好清蒸,光搁几片葱叶就成。 福奎坐在水缸旁的一块大橡树桩上,剖开鱼腹,挖出肚肠 外边忽然响起手扶拖拉机的突突声,越来越近,最后在他家门外停住了。 来者是大贵,他的表外甥,一进门便像个大喇叭似地哇啦起来:“好哇,二舅,听阿七说你今日钓上一条鲥鱼。我那塘子里养不活鲥鱼。今日借你的光。来尝

    12、尝。” “鱼蒸上了么?”大贵坐到床上,朝灶间那边使劲抽了抽鼻子。 “不急先做饭。”福奎咕噜了一句,走进灶间,呆呆地盯着那条搁在大盘子里的鲥鱼。他不是小气鬼,换作任何一个村里乡亲来跟他分享今日的口福,他都乐意,而偏偏对大贵,他一百个不情愿。因为他曾经向大贵要一副钢火很好的上等钓钩,被他敲诈了十条大鲤鱼。 不过渔家从没有轰客人出门的道理,福奎揭开锅盖,为难地瞅着那条上面撒着些葱叶的鲥鱼。 一只黑猫跳上锅台,战战兢兢地凑近鱼碗。 “啥!你也想尝鲜?”他抓起老猫,想从窗口把它扔出去;可转念一想,反倒把鱼扔给了它。 今日能帮他打发走大贵的,看来只有这畜生了。这倒也爽快!他宁肯自己也不尝。 黑猫大口大口地

    13、撕咬着鲥鱼。 他走进隔壁屋里。大责问道:“鱼蒸上了吧,二舅?” “叫猫叼去了。” “啥?”大贵像个爆仗似地蹦了起来,忽地冲进灶间,差点踩着饕餮而食的老猫。 “哎呀呀,该死的畜生!”他刚抬腿,那猫便倏地溜了,那鱼都被它撕烂了。 无论如何,鱼是吃不成了。大贵没精打采地跟福奎闲扯了几句,败兴地走了。 福奎望着大贵的手扶拖拉机蹦蹦跳跳地开上了大桥,快活得哼起小曲儿来。不过他哼得不成调儿,倒更像哞哞的牛叫。 晚上九点多钟,他晃过神来。今晚还得去江里收一趟滚钓。匆匆吃下凉饭,提着马灯出了家门。 从家往江边去,要经过阿七的小屋。尽管夜里很黑,她还是老远便认出了他的像头公牛的身影。 “大贵他没去你家?”她问。

    14、 “嘻嘻去是去了,没尝着!” 阿七疑惑地盯着福奎这副孩子气的兴奋的面孔,听他有声有色地说完刚才怎么捉弄大贵的详情细节。 “你真糊涂!”她正要开口大骂,忽又心里一软,可怜起他来,她今天是存心安排大贵去福奎那儿“尝鲜”的,为的是让福奎借此机会跟大贵提提去味精厂顶她缺的事。 “福奎,”她还抱着一线希望问道,“你跟大贵提过顶缺的事情吧?” “提个啥!我可不想到工厂去受罪。”福奎没把她的好心当回事儿,“照着钟点上班下班,螺蛳壳里做道场,哪比得上打鱼自由自在?那憋气生活我做得来么?” 他说的是实话。葛川江上打鱼,老大的天地,自由自在,他从十四五岁起就干这门营生了。 叫一个老头改变他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一定

    15、很不情愿,对这生活,他习惯了,习惯得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渔佬儿,在娘肚子里就学会撒网、放钓了。 阿七是个明白人,知道让一条狗去啃草或者让一头牛改吃荤腥,都是徒劳的。她眼巴巴地望着福奎朝江边走去,去碰他的运气 他来到江边,点起马灯,把小船划出了船棚。岸上那片草虫咕咕的叫声越来越远,渐渐被扑通扑通的水声盖住了。这声音是一群小鸡毛鱼搅起来的,它们团团围着小船,跟随着他的灯光,一同往江心游去,仿佛虾兵蟹将簇拥着龙王。每天夜里,他要是照准它们撒一网的话,他如今的日子不会弄得这么寒酸。城里人嘴馋,鱼苗苗也照样买了吃。哪怕他每天只撒一网,他也能挣些钱的。可是他绝对不肯撒网捕小鱼。他想得很美:既然他是这条江上的最

    16、后一个渔佬儿,那么,江里的鱼就全都是他的。他要等这些鱼长大了再捕。到那时候,从前的运道就会再来,从前的日子还会 他划到了江心,顺着滚钓划了个来回。整串滚钓上一无所有。那些浮标全都懒洋洋地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 福奎也懒洋洋地躺下身来,乱蓬蓬的脑袋枕着船尾的坐板,一双光着的大脚插进船头的板空里。他想,要是死的时候也能这么安安稳稳地躺着,那就好了。他情愿死在船上,死在这条像个娇媚的女子似迷住了他的大江里。死在岸上,他会很丢脸的,因为他不能像别的死鬼那样住进那种开着窗户让死鬼透气的小屋子;他会被埋到地底下去,埋他的人会用铁锹把坟堆上的土拍得很结实,叫他透不上气来。而死在江里,他没啥可抱屈的了。 那群

    17、小鱼依然尾随着他的小船,好像还越聚越多了。 福奎搬过那只甏子,一把把地往江里撒着蚯蚓 从前,“喂鱼”这个词是渔佬儿的耻辱,不过,从前的好多规矩眼下都不管用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这样贫穷,福奎也不愿去味精厂做那个生活安定、有固定收入 差使。对于福奎来说,那种传统的生存状态高于金钱。 B. 福奎钓了一条三斤重的大鲥鱼,但他宁愿把鱼拿去喂猫,也不愿拿去讨好大贵。 C. 小说的最后,福奎将船划到江心,懒洋洋的躺在船板上,“他想,要是死的时候也能这么安安稳稳的躺着,那就好了”可见福奎的懒散。 D. 在对待大贵的态度上,福奎没有现代人的圆滑,又不

    18、愿意坏了渔家不轰客人出门的老规矩,这实际上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起作用。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落山的当儿,福奎想起该去收一趟滚钓了。”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一层阴暗的气氛。在这种背景映衬下福奎亮相,他从岸上走向江边,从白天到黑夜。与结尾的场景相呼应。 B. 葛川江在福奎眼里不再仅是一条江,而是娇媚的女子,葛川江被拟人化,灵性化,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 C. 小说通过精当的选材、细致冷静的白描手法和对葛川江风土人情的描绘,塑造了福奎这个最后一个渔佬儿的形象。 D. 福奎是葛川江最后个渔佬儿,鲥鱼可能是江里最后一条鲥鱼,甚至那副滚钓,也可能是最后一副滚钓了。富有

    19、诗意的意境创造,形成小说怀恋、凄凉的审美特征。 8. 小柴村的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只剩下福奎一个,福奎为什么弃“岸上”而选择“江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出几例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母许氏无宠,故英国最贫小。三十年,以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益楚国。自显宗为太子时,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及即位,数受赏赐。永平元年,特封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十三年,男子

    20、燕广告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宫秩置诸候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帝以亲亲不忍,乃废英,徙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男女为侯主者,食邑如故。楚太后勿上玺绶,留住楚宫。明年,英至丹阳,自杀。立三十三年,国除。诏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赠赗如法,加赐列侯印绶,以诸侯礼葬于泾。制诏许太后曰:“国家始闻楚事,幸其不然。既知审实,怀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此天命也,无可奈何! 太后其保养幼弱,勉强饮食。诸许愿王富贵,人情也。已诏有司,出其有谋者,令安田宅。”于是封燕广为折奸侯。楚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

    21、州郡豪杰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十五年,帝幸彭城,见许太后及英妻子于内殿,悲泣,感动左右。建初二年,肃宗封英子种楚侯,五弟皆为列侯,并不得置相臣吏人。元和三年,许太后薨,复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因留护丧事,赙钱五百万。改英葬于彭城,加王赤绶羽盖华藻,追爵,谥曰楚厉侯。章和元年,帝幸彭城,见英夫人及六子,厚加赠赐。种后徙封陆候。卒,子度嗣。度卒,子拘嗣,传国于后。 (节选自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B. 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

    22、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C. 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D. 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1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谶,本义指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是古代关于宣扬迷信的预言、预兆的书籍。 B. 汤沐邑,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C. 薨,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D. 谥,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等社会地

    23、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英母亲许氏没有得过宠,所以刘英之国最贫最小。后来,皇上把临淮的取虑、须昌二县加进楚国后才稍稍大些。 B. 刘英少年时喜欢结交游侠,与宾客交往,晚年时更喜欢黄帝、老子,学佛教斋戒祭祀。 C. 刘英自杀后,显宗刘庄安排英后事,安抚许太后及英妻儿,并原谅了所有参与谋反的人。 D. 许太后死后,皇帝又将刘英墓葬从泾县迁至彭城,被盖王赤绶羽盖华藻,追封英爵位,给予谥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显宗为太子时,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及即位

    24、,数受赏赐。 (2)十五年,帝幸彭城,见许太后及英妻子于内殿,悲泣,感动左右。 14. 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刘英封国被除的原因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席上送少游之金陵 宋李之仪 相逢未几还相别,此恨难同。细雨濛濛。一片离愁醉眼中。 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托双凫作信鸿。 【注】双凫:传说东汉明帝时,王乔做了叶县县令。王乔有神仙之术,每月初一、十五,常从叶县到朝廷朝见皇上。皇帝看他来得很快,但未见到他的车马,很觉奇怪,便秘密叫太史侦察伺望他的行踪。太史报告说,王乔到来时,常有两只水鸟从东南飞来。于是皇上叫人张开罗网,

    25、捕捉一只水鸟,只得到一只鞋。此处指传信人。 15. 下列对这首词 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两句中“未几”“还”两词语气凝重,凸显出词人对相聚时日的珍重和对即将离别的万般惆怅。 B. 三、四两句点明送别时的环境,诗人在濛濛细雨中为友人饯行,“濛濛”一词写出了环境的昏暗迷茫。 C. 下片“去路云霄外”“满袂仙风”说的是友人要去的地方在云霄之外,作者羡慕友人能羽化登仙。 D. 这首小词朴实无华,词短情长,清秀隽永,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关爱与不舍。 16. 这首词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 (

    2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政,子路自信的回答道,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中间,既有战争,又遇到饥荒,但只要给我三年时间,我就会达到“_,_”的美好局面。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缥缈的江面上。 (3)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令全世界的观众_。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没有给人以视觉震撼的点火,也没有熊熊燃烧的大火,在现场传递的火炬就是主火炬。虽是“微火”,但

    27、微火不微,点点火光足以将世界的未来照亮。一把火炬点亮了围绕它的一片片小雪花,也点亮了整片大雪花。火炬_是理念的进步,也是奥运之火本意的回归:火不在于有多大,而在于它的_;火种遍地,就能给所有人以精神鼓舞。张艺谋表示:“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手持火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奥林匹克伟大的精神。”奥运会是_沟通的桥梁,绝不会筑起一道道高墙;奥运火炬是播撒希望的火种,绝不会独享耀眼的光芒。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目一新创新延绵不绝搭建 B. 焕然一新创新延绵不绝构建 C. 焕然一新创意生生不息构建 D. 耳目一新创意生生不息搭建 1

    28、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虽然手持火炬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B. 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虽然手持火炬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奥林匹克伟大的精神。 C. 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手持火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D. 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手持火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让你想到的是奥林匹克伟大的精神。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奥运会让各国之间得到沟通交流,不是阻断交流的高墙;火炬播撒的

    29、是希望的火种,不会独享耀眼的光芒。”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互联网时代,大量智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变得越来越多。正视老年人所面临的这些“数字鸿沟”问题,并且全力帮助解决,这不仅关系到成千上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也关系到我们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于政府来说,要做好大范围推广涉老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顶层设计。鼓励基层机构应尽可能多地围绕“数字经济”,举办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讲座和培训, 。对于企业来说,要深刻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只要能够从老年人

    30、的生活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和生产出适合他们使用的智能设备,互联网“夕阳产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对于子女来说,与其抱怨父母跟不上时代,不懂互联网,不如 ,从而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 21.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数字鸿沟”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登高。 B. 致敬缅怀为“天眼工程”付出一生的南仁东先生。 C. 我们上课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高效率”的听讲。 D. 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来“发家致富”不值得我们效仿。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四、写作(60分) 23

    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与地面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有人说,我们没有必要举办一堂太空课,太昂贵,那是劳民伤财,只不过是为了秀面子;有人说,太空课是一项为长远谋划的战略课程,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有人说,太空授课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将于近期择机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 你期待吗?你怎么看待“太空授课”呢?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32、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1. C2. C3. B 4. 文化习性。“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审美意识(观念)。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伦理信仰。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并且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社会心理。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即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 5. 第一种态度:反对。理由如下:它无法引起思考、反省、感悟,导致国人思力薄弱;它看不到现实和真相,看不到

    33、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它崇善抑真,甚至以善待真,往往暴露出粉饰现实,使戏剧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从而损害戏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种态度:赞成。理由如下:它体现“中和为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它往往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赞颂美好,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让观众获得想象的满足,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6. C7. B 8. 福奎弃“岸上”而选择“江里”的原因:福奎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出没于江中,必须依靠打渔才能维持生活。他习惯了江里的生活,叫他改变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很不情愿。对岸上生活的畏惧。大贵的敲诈,“照着钟点上班下班,螺蛳壳里做道场,干着“憋气”的活。这一切都让他害怕上岸。只有在江里打鱼,他才能找到自我,他的灵魂才能得到慰藉。 9. 开篇,作者把主人公“福奎”的茅草船棚和其他人一座座齐腰高的青砖小屋做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渔民纷纷“上岸”转换角色后变得富裕,福奎拒绝“上岸”依旧贫穷。葛川江其他渔民与福奎形成对比。葛川江渔民纷纷上岸,融入现代文明;而福奎则甘愿忍受“最后一个渔佬儿”的孤寂,固守传统生活方式。阿七的“开导”与福奎的“拒导”形成对比。一方面阿七苦口婆心对福奎予以开导,劝其上岸,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97383.html
    一起向未来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