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河南省 部分 名校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阶段 检测 语文试题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谈到艺术的本质,英国人贝尔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创作并不就是把生活复现出来,最根本的是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 早期新诗创作忽视形式、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成了闻一多新诗理论中批判最多的内容之
2、一,在泰戈尔批判里,闻一多指出:“于今我们的新诗已经够空虚,够纤弱,够偏重理智,够缺乏形式的了。”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中,闻一多借用鲁品提(Rossetti)的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了他的美了。”早期诗人都强调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是“写”的,不是“做”的,针对这一创作理念,闻一多多次提出自己的异议,主张诗需要“做”,而不是“写”。在冬夜评论里,闻一多谈到艺术加工的必要性:“一切的艺术应该以自然作原料,而参以人工,一以修饰自然的粗率相,二以渗渍人性,使之更接近于吾人,然后易于把捉而契合之。”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对胡适“有什么话,做什么诗”的诗
3、歌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说:“偶然在言语里发现了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并进而解释道:“我并不反对用土白做诗,我并且相信土白是我们新诗的领域里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只是土白可以做诗:这做字便说明了土白须要经过一番锻炼选择的工作然后才能成诗。”当然,要想“做”诗变成现实,就得建立一套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美学规范,这或许就是闻一多提出诗的“三美”主张的初衷。 如果说早期缺乏形式规约的中国新诗创作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中的话,那么,在闻一多明确提出诗歌建设的“三美”主张以后,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闻一多对
4、诗歌形式的强调,对诗歌创作需要修饰和打磨的必要性的阐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某种成熟,体现着诗学的现代性特征。 (节选自李乐平闻一多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来,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关于格式,音尺,平仄,韵脚等问题,本刊上已经有饶孟侃先生论新诗的音节的两篇文章讨论得很精细了。不过他所讨论的是从听觉方面着眼的。至于视觉方面的两个问题
5、,他却没有提到。当然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且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诚然,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
6、性比起来,可差得多了。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律诗与新诗不同的第一点。做律诗无论你的题材是什么,意境是什么,你非得把它挤进这一种规定的格式里去不可,仿佛不拘是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非得穿一种样式的衣服不可。但是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例如采莲曲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昭君出塞,铁路行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最后的坚决,三月十八日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寻找。在这几首诗里面,谁能指出一首内容与格式,或精神与形体不调和的诗来,我倒愿意听听他的理由。试问这种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在那印板式的律诗里找得出来吗?在那乱杂无章,参差不齐,信手拈来的自由诗里找得出来吗? 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
7、,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二点。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三点。有了这三个不同之点,我们应该知道新诗的这种格式是复古还是创新,是进化还是退化。 (节选自闻一多诗的格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作最为根本的性质是艺术家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而并不是把生活复现出来。 B.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体现了诗学的现代性特征,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成熟。 C.闻一多认为,从表面上看,新诗的格律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理解,后者为主,前者为次。 D.在闻一多看来,汉
8、字是象形字,中国人对诗歌的鉴赏领悟来自对汉字字形及诗行的视觉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泰戈尔批判等文中,闻一多对中国早期新诗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进行了多次批判。 B.闻一多的“三美”论,使中国新诗创作从缺乏形式规约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 C.中国最初的新诗尽管不是闻一多所作,但是采用了西文诗分行的形式,已经体现出建筑美的特点。 D.闻一多强调诗歌的形式,并不是说不注重内容,而是追求诗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调和的美。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
9、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D.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小星点亮我的桅杆/我要撑进银流的天河/新月张开一片风帆(陈梦家摇船夜歌)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做诗”与“写诗”的不同之处。(4分) 5.材料二中,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与旧体格律诗有哪些不同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镢头 徐建英 沉睡多年后,我醒了。曾经披荆斩棘的钢锋不
10、再。 长途跋涉之后,我出现在荒山野岭中的一座茅草棚里。棚前,是泥黄色的沙石土坡;远望,是沟壑纵横的沼泽地,和一眼看不到边的荆棘林。 嘹亮的军号响起,一群脸膛黝黑,身穿土黄色军装的男人从草棚旁那一排排低矮的窑洞里钻出来。他们昂首挺胸,所到之处黄沙飞扬,嘹亮的军号,一声声直冲云霄。 此地名为“烂泥湾”,当地人有歌儿唱:“天上无飞鸟呀,地上不长草;十年九干旱啊,风吹石头跑烂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 “是把好刀,可惜太长时间没用,锈坏了!”一声叹息后,我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捧在掌心。 随后,大手起炉燃灶,我被扔进熊熊燃烧的炭炉,当我痒痛发热、浑身难受时,一把铁钳夹着红通通的我,与一个叫钢的兄弟被同放
11、在铁砧上。无数次的敲打后,我一次次由红变黑,由黑变青,“嗞”的一声入水淬火终于,我成了一把镢头,一把泛着幽冷光芒的黑褐色镢头。 在与一个叫槐儿的姑娘合二为一后,那位长着一双大手的叫郝树才的战士带走了我。 郝战士带着我,遇荒开荒,遇石掘石,遇荆斩荆。我们以一天垦荒四亩多的成绩,被亲切地称为“气死牛”。 有时候,郝战士也会带着我去拾粪,去更远的荆棘林,背回一袋又一袋的野菜。 与我合二为一的槐儿,曾经白皙光滑的皮肤日渐发暗,在一个秋日的午后,她倒了。一位叫榆儿的姑娘代替了她。没过多久,榆儿的腰杆断裂,白蜡成了我的新搭档。郝战士在一次集结后,没再回来。我来到了一个叫刘宝斋的人家里。 烂泥湾褐灰的沼泽地
12、不见了,泥土芬芳,庄稼泛绿,刘宝斋的汗水孕育着我日渐强壮。庄稼对我肃然起敬,野草对我闻风丧胆。农闲的时候,我与刘宝斋站在梯田的沟壑边,一起吹暖暖的风,一起看窑洞门前的瓜菜似小山丘般堆积着。 秋收过后,冬季来临了。我和白蜡窝在地窖中,与邻居锨儿、铲儿拉家常,谈一年的收成。有时刘宝斋也会凑上来插上两句,在我们嘻嘻哈哈的大笑中,呼唤春天。 某天,刘宝斋一声,“老伙计,醒来吧!”我们从冬眠中醒来,来到远离了田野的山边,在我刨出的土坑里,树苗一棵棵耸立。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田野花香把我养育得愈发黝瘦灵巧。刘宝斋老了。老了的刘宝斋佝偻着腰站在田间,需要白蜡的妹妹小白蜡时不时地搀一把。 不知从几时起,我和
13、小白蜡大部分的日子只是躺在院子里晒太阳。 黄土高原试种海水稻,不再是烂泥湾的南泥湾成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试种地之一,首年的海水稻种植喜获丰收。我与小白蜡已记不清在地窖躺了多少年!是五年?十年?抑或五十年?我是真的记不清了。只是此时的我,周身锈渍斑斑,小白蜡倚在墙角,成了一杆枯木! 我被一块精美的红绸布小心地裹着,摆上了展柜。周围还有我过去的老伙伴铁锨、铁斧和锤子,也有我不认识的斗笠和灯罩。 我没有再见过郝战士,也没有再见过刘宝斋。在别人断断续续的谈话中,知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永远留在了南泥湾。 我还是镢头,只是一把不再耕种的老镢头。 我的工作很轻松,躺在南泥湾历史展览馆的柜窗里
14、,供人参观,供人欣赏,一遍又一遍听着解说员讲述着我的故事,讲述着我们的故事。故事里有郝树才,有刘宝斋,有一个叫王震的旅长,还有一个叫袁隆平的水稻之父 此时的南泥湾,良田百顷,土地肥沃,连绵的山岗上,绿树逶迤,都说是一派陕北好江南哦 (作品2022第4期,有改动) 【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困难,实现了生产自给,为持久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镢头是由战士郝树才将一把长期不用而锈坏了的好刀,和钢材一起煅烧铸造而成的。 B.由槐儿到榆儿再到白蜡,镢头把儿的迅速更换能够证实
15、郝树才“气死牛”的垦荒成绩。 C.郝树才、刘宝斋在南泥湾垦荒是真人真事,因而小说的细节也全部是真实而无虚构的。 D.小说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大生产运动,一直写到袁隆平试种海水稻,具有历史的厚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借助民歌“天上无飞鸟呀”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烂泥湾”自然条件的恶劣。 B.小说综合采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形象地刻画出开垦南泥湾的战士的群像。 C.小说运用老镢头、铁锨、铁斧、锤子、斗笠、灯罩等物象,直接展示出拓荒者的形象。 D.小说语言生动活泼而略带一丝俏皮,如“与我合二为一的槐儿”“叫榆儿的姑娘”等。 8.这篇小说形象地阐释
16、了南泥湾精神,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具体内涵。(6分) 9.请简要分析小说的叙述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讳湍,字子东,莆之仙游人。曾大父讳襄,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赠吏部侍郎。大父讳旻,宣义郎,赠少傅。考讳伸,左中大夫,赠光禄大夫,光禄四子,公其长也。公以门子为将仕郎,尉盱眙之天长,郡守毕良史材之,罗致幕下。顷之,宅忧。免丧,尉台之宁海,邑多盗,皆薮于海,昼则鱼潜,夜则虎啸。公以严治盗,发辄得,境以清宁。州上功状,授承务郎。知池州贵池县,贵池于邑为剧,公更平宽,邑人宜之,然不可干以私,大官要人为奸利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9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