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逐空特训.Doc

  •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 文档编号:449286
  • 上传时间:2020-04-09
  • 格式:DOC
  • 页数:118
  • 大小:6.8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逐空特训.Doc》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化学 实验 综合 逐空特训
    资源描述:

    1、实验综合逐空特训实验综合逐空特训 A 组(20 分钟) 1回答下列问题: (1)溴单质(液态)的保存方法是_。 (2)保存 FeSO4溶液时在 FeSO4溶液里加铁钉或铁粉的作用是_ _。 (3)浓盐酸、浓硫酸在密封不严时浓度均会降低,其原因是_ _。 (4)漂白粉密封不严失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 答案 (1)保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瓶中,加水液封,置于阴凉处 (2)防止溶液里的 Fe2 被氧 化 (3)浓盐酸中 HCl 挥发而使其浓度降低,浓硫酸因为吸水而使其浓度降低 (4)Ca(ClO)2 CO2H2O=CaCO32HClO,2HClO= 光照 2HClO2 解析 (1)溴单质(液态)易

    2、挥发出有毒的溴蒸气,溴单质保存在棕色瓶中,加水液封,用玻璃 塞密封后置于阴凉处。(2)加入铁粉发生反应 2Fe3 Fe=3Fe2,可防止溶液中的 Fe2被氧 化。(3)浓盐酸中的 HCl 易挥发,溶质的量减少,浓度降低;浓硫酸吸水,溶剂的量增多, 浓度降低。 2请完成下列空白: (1)存放 AlCl3溶液时,通常加入适量的_,其目的是_。 (2)Ca(OH)2溶液通常存放于带_塞的细口瓶中,原因是_ _。 (3)工业上浓硫酸可存在于铁罐中,其原因是_ _。 (4)Na2O2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成白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答案 (1)稀盐酸 抑制 AlCl3水解 (2)橡胶 Ca

    3、(OH)2溶液与玻璃中的 SiO2反应生成硅酸 钙,易使瓶塞和瓶颈粘住 (3)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4)2Na2O22CO2=2Na2CO3 O2、2Na2O22H2O=4NaOHO2、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1)因为 AlCl3易发生水解反应: AlCl33H2OAl(OH)33HCl, 通常需要加入适量 的稀盐酸抑制 AlCl3水解。(2)Ca(OH)2溶液可与玻璃中的 SiO2反应生成硅酸钙,易使瓶塞和 瓶颈粘住,故常将 Ca(OH)2溶液存放于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3)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 生钝化,故可将浓硫酸存放于铁罐中。(4)Na2O2与空气中的 C

    4、O2、H2O 均可发生反应,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生成的 NaOH 还会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 H2O。 3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制备纯净的 SO2,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按气流方向, 用小写字母表示)。 答案 H2SO4(浓)2NaHSO3=2SO22H2ONa2SO4 bcgfd 4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 时硫酸亚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

    5、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 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填装置的字母)。 (2)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 _。 (3)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 _。 答案 (1)ACBD (2)C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3)D 中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1)实验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选择装置 A 先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 气,加热分解硫酸亚铁铵,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通过装 置 C 中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再通过装置

    6、B 中的足量碱石灰除去水蒸气、硫的氧化物, 通过装置 D 检验氨气的生成,通入后溶液变红色说明生成气体中含氨气,所选用装置的正 确连接顺序为 ACBD。 (2)利用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证明有水蒸气生成,实验现象为 C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3)证明有氨气生成是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色,证明 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 D 中溶液变红色。 5如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 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 ACDB 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

    7、C 中试剂是 水,其作用是_; A 中反应开始后,加热 B 之前的实验操作是_, 加热后 B 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 答案 吸收氢气中的 HCl 检验氢气纯度 固体粉末由黑变红(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盐酸易挥发,所以先将所得气体通入水中,目的是吸收氢气中的 HCl。在氢气与氧化 铜反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加热 B 之前的操作是检验氢气纯度。氢气与氧化 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水,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为固体粉末由黑变红。 6已知还原性 H2SO3Fe2 I 2,某兴趣小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 Fe 3、I 2。 (1)通入足量 SO2后,装置 B 中的现象是_; 装置 C 的作用是_。 (2)

    8、该小组同学认为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写出 SO2与 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有 Fe2 生成:_ _。 答案 (1)溶液蓝色褪去 吸收多余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 (2)2Fe3 SO 22H2O=SO 2 42Fe 24H 取 A 中反应后的溶液, 向其中滴入 KSCN 溶液, 不变红, 再加入新制的氯水, 溶液变红(或 其他合理答案) 7SrS 可用作光谱纯试剂等,可由碳还原硫酸锶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 2SrSO4= 高温 SrSSrOSO22CO2CO。 (1)某同学选用合适的发生装置制备 SrS。选择的发生装置

    9、是_(填字母)。 (2)利用下列装置(有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验证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SO2、CO。 品红溶液检验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G 中应装试剂的名称是_。 按 气 流 方 向 从 左 向 右 仪 器 导 管 口 连 接 顺 序 为 : 混 合 气 集 气 瓶 导 管 口 _cd_ij_ _k(填字母)。 仪器 H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装置 F 的作用为_;证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 答案 (1)B (2)SO2 澄清石灰水 a b e f g h(或 h g) e f CuO CO= 高温 CO2Cu 吸收 SO2和 CO2 H 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H 前 G 中

    10、澄清石灰水不变 浑浊,接 H 后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组(20 分钟) 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要求从 O2、NH3、Cl2、HCl、H2、CO2、NO、NO2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A 装置用于制备_。 (2)B 装置用于制备 SO2(Cu 和浓硫酸反应)、_。 (3)C 装置用于制备_、 O2(H2O2和 MnO2反应)、 _(CaO 和浓氨水反应)、 SO2(Na2SO3和浓硫酸反应)、Cl2(KMnO4和浓盐酸反应)。 答案 (1)O2、NH3 (2)Cl2、HCl (3)H2、CO2、NO、NO2 NH3 2测定产品 MgCO3 nH2O 中的 n 值(仪器和药品如图

    1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 装置的作用是_, C 装置的作用是_。 (2)加热前先通入 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 C、D 的初始质量后,边加热边通入 N2的作用 是_ _。 答案 (1)冷却气体 吸收反应产生的 CO2气体 (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 C 或 D 中,使其完全被吸收,并防止倒吸 解析 (1)装置 B 为长玻璃管, 起到冷却气体的作用。 C 中的 NaOH 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 CO2 气体。(2)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 CO2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 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 C、D 装置吸收,所以要通入 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 了防止

    12、产生倒吸。 3丁烷常用作制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易燃易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丁烷在氧化铝催化 下的裂解实验。 已知:CuO 能将烃氧化成 CO2和 H2O。 (1)连接好装置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填字母)。 A给 D、G 装置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B 装置的作用是_ _。 (3)C 装置中的药品为_,E 装置中的现象为_ _。 答案 (1)B (2)观察丁烷气体的流速,从而控制丁烷气体的流量 (3)碱石灰(或其他合理答 案) 溶液颜色变浅,下层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 解析 (1)连接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B 装置中盛有水,丁烷既不溶于水也 不与水反应,B

    13、 装置的作用是便于观察丁烷气体的流速,从而控制丁烷气体的流量。(3)C 装 置是干燥管,用来干燥丁烷,所盛药品可以是碱石灰等。丁烷裂解得到烯烃,烯烃与溴水反 应,E 装置中的现象为溶液颜色变浅,下层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 42017 全国卷,26(4)草酸钙沉淀经稀 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 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 MnO 4H H 2C2O4 Mn 2CO 2 H2O。 实验中称取 0.400 g 水泥样品, 滴定时消耗了 0.050 0 mol L 1 的 KMnO4溶液 36.00 mL,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已知,水泥的主要成分为

    14、 CaO、SiO2等,不含 草酸钙。 答案 45.0% 解析 5Ca2 5H 2C2O42KMnO4,n(KMnO4)0.050 0 mol L 136.00 mL103 L mL1 1.8010 3 mol,n(Ca2)4.50103 mol,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4.5010 3 mol40.0 g mol1 0.400 g 100%45.0%。 5为了测定 NaClO2粗品的纯度,取粗产品 10.0 g 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取出 10 mL 溶液 于锥形瓶中,再加入足量酸化的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NaClO2被还原为 Cl ,杂质不参加反 应), 加入23滴淀粉溶液, 用0.2

    15、0 mol L 1Na 2S2O3标准液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标准液20.00 mL,试计算 NaClO2粗品的纯度_。(提示:2Na2S2O3I2=Na2S4O62NaI) 答案 90.5% 解析 NaClO2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24I 4H=Cl2I 22H2O,结合 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关系式:ClO 22I24Na2S2O3,又 n(Na2S2O3)0.20 mol L 1 0.020 00 L0.004 00 mol, 则 ClO 22I24Na2S2O3 1 mol 4 mol n(ClO 2) 0.004 00 mol n(Cl

    16、O 2)0.001 00 mol,所以 1 L 溶液中含有:n(NaClO2)0.001 00 mol1000.100 mol, 则 10.0 g 粗产品中含有:m(NaClO2)0.100 mol90.5 g mol 19.05 g,NaClO 2粗品的纯度 为9.05 g 10.0 g100%90.5%。 6无水 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 MgBr2,装置如图所 示,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 1 三颈烧瓶中装入 10 g 镁屑和 150 mL 无水乙醚;装置 B 中加入 15 mL 液溴。 步骤 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 步骤 3 反

    17、应完毕后恢复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 0 ,析出 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 4 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 0 ,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 热至 160 分解得无水 MgBr2产品。 已知:Mg 与 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MgBr23C2H5OC2H5MgBr2 3C2H5OC2H5。 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是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 (2)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 N2,原因是_ _。 (3)步骤 2 中,可以将 B 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的原因是_。 (4)如将装置 B 改为装置 C(

    18、图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_。 (5)步骤 3 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_。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防止乙醚和溴挥发 (2)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MgO 阻碍 Mg 和 Br2的反应 (3)溴易挥发,N2气流可将溴带入三颈烧瓶 (4)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烧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 (5)Mg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氨基化钠(NaNH2)是橄榄绿色晶体, 熔点 210 , 沸点 400 , 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氨, 氨气在 350 时与钠反应可得到氨基化钠与 氢气,他们设想用如下仪器(数量足够,加热仪器已省略)制备 NaNH2并验证 NaN

    19、H2与水反 应的产物。 (1)仪器 X 的名称是_,实验中 B 中试剂是_,D 的用途是_ _。 (2)A 是用于制备 NH3的,则制备 NaNH2的实验中,各仪器接口顺序为_, 若烧瓶中放入的试剂是 CaO,则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3)试剂加入完毕、仪器连接好后,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氨气,其目的是_ _, 实验中 X 中可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 (4)证明 NaNH2与水反应有氨气生成的方法:_ 答案 (1)锥形瓶 碱石灰(或 NaOH) 吸收没有反应完的 NH3,防止其污染空气 (2)abcdebcf NH3 H2OCaO=Ca(OH)2NH3 (3)排除装置中空气,防止其

    20、与钠反应 钠熔化成小球,然后有橄榄绿色物质生成 (4)取少量 NaNH2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 适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其他合理方法) 解析 由于 NaNH2遇水剧烈反应,故进入 C 中气体应是干燥的,干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或 NaOH 固体。NH3在 C 中不可能反应完,为防止其污染空气,需要用水吸收,为防止水蒸气 进入 C 中,在 C、D 之间还需要用一个干燥装置。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bcdebcf。因钠易与氧 气反应,故应先通入一段时间 NH3,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与钠反应。实验中钠 受热后会熔化,然后与氨气反应生成橄榄绿色的 NaNH2。证明

    21、NaNH2与水反应有 NH3生成 的方法是先让其与水混合,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7实验综合实验综合”特训特训 A 组(20 分钟) 1(2019 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调研)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已能利用 3D 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 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B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答案

    22、A 解析 钠与熔融的盐发生置换反应, 生成相应的单质, 所以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 化物来制取金属钛,故 A 项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 B 项错误;用谷物酿造出 酒和醋,涉及多糖的水解、葡萄糖及乙醇的氧化等反应,故 C 项错误;瓷器由黏土烧制而 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 D 项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乙烯塑料能使溴水褪色 B纯棉面料主要含 C、H、O 三种元素 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属于酯类物质 D聚碳酸亚乙酯的降解过程中会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A 解析 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则不能使溴水褪色,故 A 项错误;纯棉面料主要成分为纤维 素,主要含 C、H、

    23、O 三种元素,故 B 项正确;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 于酯类,故 C 项正确;聚碳酸亚乙酯的降解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故 D 项正 确。 3下列所选装置及试剂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应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A 项错误;实 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所用试剂为乙酸、 乙醇和浓硫酸, B 项错误;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气体应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C 项正确;过滤时,为防止滤液飞溅,漏斗下端尖嘴部分应紧 贴烧杯内壁,D 项错误。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1 L 0.1 mol L

    24、 1 Na 2CO3溶液中含 0.1NA个 CO 2 3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 NA个分子 C常温下 100 mL 0.1 mol L 1 醋酸溶液中含 0.01NA个醋酸分子 D0.1 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 0.1NA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CO2 3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碳酸根的个数小于 0.1NA个,故 A 项错误;标况下 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B 项错误;醋酸是弱电 解质,在溶液中会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醋酸分子小于 0.01NA个,故 C 项错误;过氧化钠 和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 氧元素由1 价歧化为 0 价和2 价

    25、, 故 0.1 mol 过氧化钠转移 0.1NA 个电子,故 D 项正确。 5桥环烷烃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 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 1,3- 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共有 4 种 C碳碳键只有单键且彼此之间的夹角有 45 和 90 两种 D每一个碳原子均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内部 答案 C 解析 分子式均为 C4H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项正确;Cl 原子可在相同的碳 原子上,也可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二氯代物为 4 种,故 B 项正确;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 甲烷的结构特征,为立体结构,

    26、 四个碳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大于 45 ,故 C 项错误; 每个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均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内部, 故 D 项正确。 6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 和 D 的质子数之和等于 E 的 核外电子数,B 和 D 同主族,C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A 和 E 组成的化 合物 AE 是常见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BC B热稳定性:A2DAE CCA 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D实验室制备 AE 时可选用 D 的最高价含氧酸 答案 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 的原

    27、子序数依次增加,C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 元素中最大的,则 C 为 Na 元素;A 和 E 组成的化合物 AE 是常见强酸,则 A 为 H,E 为 Cl 元素;A 和 D 的质子数之和等于 E 的核外电子数,则 D 的质子数17116,则 D 为 S 元素;B 和 D 同主族,则 B 为 O 元素。氧离子和钠离子都含有 2 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 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BC,故 A 项正确;非金属性:SCl,则简单氢化 物的热稳定性:H2SHCl,故 B 项错误;NaH 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所得溶液呈碱性,故 C 项正确;AE 为 HCl,D 的最高价含氧酸为硫

    28、酸,实验室可用浓硫酸 制备 HCl,故 D 项正确。 7 常温下, 向 1 L 0.1 mol L 1 一元酸 HR 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 NH3 H2O 的电离 平衡常数 K1.7610 5),使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混合溶液的 pH 与粒子浓度比值的 对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 L 1 HR 溶液的 pH 为 5 BHR 为弱酸,常温时随着氨气的通入, cR cOH cHR逐渐增大 C当通入 0.1 mol NH3时,c(NH 4)c(R )c(OH)c(H) D当 c(R )c(HR)时,溶液必为中性 答案 C 解析 pH5 时 c(H

    29、)105 mol L1, 由图可知此时 lgcR cHR0, 又因为一元酸 HR 溶液浓 度为 0.1 mol L 1, 所以 c(R)c(HR)0.05 mol L1,此时 c(R)c(H), 则 0.1 mol L1 HR 溶液的 pH 不是 5,故 A 项错误;由图可知 HR 溶液中存在 HR 分子,所以 HR 为弱酸, cR cOH cHR cR cH cOH cH cHRKaHR Kw ,温度不变时KaHR KW 的值不变,故 B 项错误; pH5 时c(H )105 mol L1,此时lgcR cHR0,则Ka(HR) cR cH cHR 10 5,当通入0.1 mol NH3时,

    30、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H4R, 又因为常温下 NH3 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1.7610 5, 所以 NH4R 溶液中 R 的水解程度大于 NH 4的水解程度, NH4R 溶液呈碱性, 则 c(NH 4)c(R )c(OH)c(H),故 C 项正确;由图可知,当 c(R)c(HR)时,溶液 pH5 呈酸性,故 D 项错误。 82018 年 8 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多地连降暴雨,造成严重水灾。为确保水灾后 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消毒剂亚氯酸钠(NaClO2)。某化学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工 业上常利用反应: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来制备亚氯酸钠;该小组

    31、 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完成亚氯酸钠的制备。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 38 时析出的晶体是 NaClO2 3H2O,高于 38 时析出 晶体是 NaClO2,高于 60 时 NaClO2分解成 NaClO3和 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的作用是_,装置图 C 中 a 的名称为_。 (2)工业上 ClO2常用 NaClO3和 Na2SO3溶液混合并加 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其中 Na2SO3 被氧化为 Na2SO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3)装置 C 吸收 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4)从装置 B 反应后的溶液获得 NaCl

    32、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a.减压,55 蒸发结晶;b.趁热 过滤;c.温水洗涤;d.低于 60 干燥,得到成品。 步骤 b 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 步骤 c 中洗涤固体的操作是_。 (5)目前已开发出电解法制取 ClO2的新工艺,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在_极(填 “阴”或“阳”)生成 NaClO3,然后用 HCl 作还原剂生成 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将反应后的残液(含少量 NaClO3和较多的 NaCl)置于_中蒸发浓缩,放到电解槽中, 将 NaCl 再电解成 NaClO3,聚集成 NaClO3的浓溶液进行循环使用,反应效率达到 87.5%。 (6)下图是用石墨作电极,一定条

    33、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ClO2的示意图: 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112 mL(标准状况下)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 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 pH 增大的原因: _ _。 答案 (1)安全瓶,防止倒吸 干燥管 (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3)2ClO22OH =ClO 2ClO 3H2O (4)防止析出 NaClO2 3H2O 晶体,影响产品纯度 在过滤器中加 3860 的温水浸没沉淀物,等液体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 23 次 (5)阳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

    34、2O 蒸发皿 (6)0.01 阴极上水电离出的 H 放电,导致 H 2O 的电离平衡右移,OH 浓度增大,pH 增大 解析 (1)装置 A 作安全瓶,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仪器 a 的名称为干燥管。(2)在反应中 NaClO3ClO2,其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a2SO3Na2SO4,其中硫元素化合价升 高作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和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2NaClO3Na2SO3 H2SO4=2ClO22Na2SO4H2O。 (3)用 NaOH 吸收多余的 ClO2, 在反应中 ClO2发生歧化 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 =ClO 2ClO 3H2O。(4)步骤 b

    35、 中趁热过滤的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析出 NaClO2 3H2O 晶体,影响产品纯度;洗涤沉淀时,应用 3860 的温水浸没沉淀物,等液体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 23 次。(5)由 NaClNaClO3,发生氧 化反应,故在阳极产生;在反应中 NaClO3氧化 HCl,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则,可知 NaClO3ClO2,HClCl2,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和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2NaClO3 4HCl=2ClO2Cl22NaCl2H2O;实验室中蒸发浓缩溶液在蒸发皿中进行。(6)阴极产生 标准状况下 112 mL H2,转移电子 0.01 mol,消耗的 n(H )0.01 mol,为保持溶液呈电中性,

    36、 故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Na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阴极上 H 2O 电离出的 H 放电,导致 H2O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OH 浓度增大,溶液 pH 增大。 B 组(20 分钟) 1古往今来,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是蒸发 B“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这里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我国成功实施煤改气工程后,可有效提高空气质量 D生物柴油与从石油中分馏得来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 答案 C 解析 该操作是蒸馏,故 A 项错误;缣帛为丝织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 B 项错误;实 施煤改气工程后,提高燃料利用率,有效提高

    37、空气质量,故 C 项正确;生物柴油是含氧衍 生物,而柴油为烃,故 D 项错误。 2X、Y、Z 三种有机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X 的分子式为 C5H12O,则 Z 的分子结构最多有(不含立体异构)( ) A4 种 B8 种 C12 种 D16 种 答案 A 解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X 是能被氧化成羧酸的醇(C4H9CH2OH),有 4 种;Y 是醇 X 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的羧酸(C4H9COOH), 也有 4 种; 由于羧酸 Y 与醇 X 的碳链结 构必须相同,故对应的酯 Z 的分子结构最多也只有 4 种。 3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过程探究 Na2O2与 H2O 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的大量气泡是氧气 B中溶液变红,说明有 NaOH 生成 C中现象是由于溶液中含有 Na2O2造成的 D中 MnO2起催化作用 答案 C 解析 中现象是由于溶液中含有 H2O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逐空特训.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928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