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6章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心理 辅导 中的 会谈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第六章 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会谈中的基本问题会谈中的基本问题 波普:波普:“会谈是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会谈是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交流交流”。马塔若佐:会谈是马塔若佐:会谈是“为达到预定目标的两个人为达到预定目标的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是通过言语或更多的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是通过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形式进行的的和非言语的形式进行的”。心理辅导中的会谈与一般会谈相比的独特之处:心理辅导中的会谈与一般会谈相比的独特之处:(1)会谈双方的角色是明确的,辅导员是提供帮)会谈双方的角色是明确的,辅导员是提供帮助的一方,来访者是接受帮助
2、的一方;助的一方,来访者是接受帮助的一方;(2)它是在辅导双方共同建立的特定情景当中进)它是在辅导双方共同建立的特定情景当中进行的;行的;(3)会谈中围绕的话题是来访者的求询问题;)会谈中围绕的话题是来访者的求询问题;(4)整个会谈过程是有目的、有规律、有控制地)整个会谈过程是有目的、有规律、有控制地进行的。进行的。一、会谈的目的、作用和意义一、会谈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按其作用划分,可以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按其作用划分,可以分为:分为:1、收集资料式会谈收集资料式会谈的目的是要收集与来的目的是要收集与来访者问题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访者问题有关的资料和信息。2、诊断式会谈诊断式会谈的目
3、的是要区分来访者是的目的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否适合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来访者的主要问题。3、心理辅导式会谈心理辅导式会谈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种改变。心理辅导中的会谈的作用和意义心理辅导中的会谈的作用和意义 1、会谈是收集来访者资料的基本形、会谈是收集来访者资料的基本形式。式。2、会谈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手段。、会谈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手段。3、会谈是帮助来访者澄清事实、确、会谈是帮助来访者澄清事实、确定辅导目标的途径。定辅导目标的途径。4、会谈是使来访者发生改变的重要
4、、会谈是使来访者发生改变的重要媒介。媒介。5、会谈可以使辅导员受益。、会谈可以使辅导员受益。二、会谈的要求二、会谈的要求 1、在会谈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神贯注。、在会谈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神贯注。2、辅导员必须具备同感、尊重、真诚等、辅导员必须具备同感、尊重、真诚等心理辅导特质。心理辅导特质。3、辅导员要熟练掌握各种会谈技术并能、辅导员要熟练掌握各种会谈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够灵活运用。4、辅导员要善于把握会谈的方向,控制、辅导员要善于把握会谈的方向,控制会谈的节奏。会谈的节奏。5、辅导员要把握会谈重点,分清主次。、辅导员要把握会谈重点,分清主次。6、辅导员要做好会谈记录。、辅导员要做好会谈记录。三、影
5、响会谈的因素三、影响会谈的因素 1、辅导员和来访者、辅导员和来访者 辅导员要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在面对来访者辅导员要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在面对来访者时其实也在表现他们自己;对来访者的指导应因人时其实也在表现他们自己;对来访者的指导应因人而异;辅导员在会谈中的解释应视来访者的具体情而异;辅导员在会谈中的解释应视来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等。况灵活进行等。来访者自身的许多因素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会谈来访者自身的许多因素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会谈的内容与进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会谈及心理辅的内容与进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会谈及心理辅导抱有的期望不同,而不同性别的来访者对辅导员导抱有的期望不同,而不同性别的来访者
6、对辅导员所采用的会谈方式和方法也会抱有不同的期望;来所采用的会谈方式和方法也会抱有不同的期望;来访者在会谈中可能不能真正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本来访者在会谈中可能不能真正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来访者对辅导员也会抱有某种特定的角色期面目;来访者对辅导员也会抱有某种特定的角色期望。望。2、会谈的场所、会谈的场所 会谈的环境对会谈也具有影响作用。会谈的环境对会谈也具有影响作用。辅导员与来访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会辅导员与来访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辅导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辅导双方适度的距离平均在双方适度的距离平均在75厘米到厘米到100厘米之厘米之间。间。会
7、谈场所的家具如何摆设,完全依赖于会谈场所的家具如何摆设,完全依赖于辅导员本人的想法和审美观。如有可能,来辅导员本人的想法和审美观。如有可能,来访者的座位应放在靠墙位置,两个座位的角访者的座位应放在靠墙位置,两个座位的角度一般为度一般为90度度。会谈时对会谈场所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会谈时对会谈场所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会谈期间,应排除一切外部的干扰会谈期间,应排除一切外部的干扰。第六章第六章 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会谈中的基本问题会谈中的基本问题 四、无效的会谈四、无效的会谈 1、劝告、劝告 自愿助人者有自愿助人者有70%90%的行为是在给别人的行为是在给别人以劝告,
8、但当辅导员如此行为时,尤其是在第一以劝告,但当辅导员如此行为时,尤其是在第一次辅导(或会谈)时,劝告会妨碍来访者用自己次辅导(或会谈)时,劝告会妨碍来访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来暴露自己的机会,而且可能会因的思想和感受来暴露自己的机会,而且可能会因此剥夺来访者的基本能力使之难以做出准确的决此剥夺来访者的基本能力使之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所以,劝告行为在首次辅导中是应该尽力予策,所以,劝告行为在首次辅导中是应该尽力予以避免的。以避免的。当然,劝告并不都是伤害性的,因为在一些紧当然,劝告并不都是伤害性的,因为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来访者具有明显的自杀倾向等时,急情况下,如来访者具有明显的自杀倾向等时,就显
9、得非常恰当了。就显得非常恰当了。2、说教、说教 说教在本质上是劝说的一种伪装形式。如果辅说教在本质上是劝说的一种伪装形式。如果辅导员对来访者连续说上三个完整的句子,就可能是导员对来访者连续说上三个完整的句子,就可能是在说教了,有效的辅导员总是跟随着来访者的引导。在说教了,有效的辅导员总是跟随着来访者的引导。3、过多提问、过多提问 过多提问使得来访者感到自己像是在被审讯,过多提问使得来访者感到自己像是在被审讯,而不是在辅导,来访者根本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而不是在辅导,来访者根本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讲述或讨论问题,这必然会使来访者产生更加愿去讲述或讨论问题,这必然会使来访者产生更加强烈的防御和
10、反感。辅导员应当严格限制自己连续强烈的防御和反感。辅导员应当严格限制自己连续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而且,提问的问题应当是开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而且,提问的问题应当是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放性而非封闭性的。过多提问产生的消极后果过多提问产生的消极后果(1)产生依赖性。)产生依赖性。问题提得过多,往往使来访者在叙述问题提得过多,往往使来访者在叙述自己的问题时出现依赖性,不问就不说话自己的问题时出现依赖性,不问就不说话或者很少说话,形成自我封闭。或者很少说话,形成自我封闭。(2)责任的转移。)责任的转移。在心理辅导中,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在心理辅导中,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来访者自身而不是辅导员。如果问题提得
11、来访者自身而不是辅导员。如果问题提得过多,解决问题的责任就会转移到辅导员过多,解决问题的责任就会转移到辅导员身上,从而减少了来访者参与解决问题的身上,从而减少了来访者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机会。(3)减少自我探索。)减少自我探索。过多提问使得来访者等待辅导员来发过多提问使得来访者等待辅导员来发掘自己的问题,而不再积极地进行自我探掘自己的问题,而不再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限制了来访者发挥自身能力的活索,从而限制了来访者发挥自身能力的活动。动。(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产生不准确的信息。过度提问使辅导员的主观性增加,它过度提问使辅导员的主观性增加,它很可能通过暗示作用影响来访者,使他们很可能通过暗
12、示作用影响来访者,使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按照辅导员的意图回答问题,有意或无意地按照辅导员的意图回答问题,从而掩盖了真实的情况。从而掩盖了真实的情况。(5)产生防卫心理。)产生防卫心理。过多提问使来访者处于被审问的地位过多提问使来访者处于被审问的地位而产生心理防御,使谈话难以深入进行下而产生心理防御,使谈话难以深入进行下去。去。(6)影响对会谈的概括。)影响对会谈的概括。如果提问过多,问题会显得零碎、分如果提问过多,问题会显得零碎、分散,影响辅导员对会谈的内容做出必要的散,影响辅导员对会谈的内容做出必要的概括和说明。概括和说明。第二节第二节 倾倾 听听 反反 应应 一、倾听及其过程一、倾听及其过程(
13、一)倾听及倾听反应(一)倾听及倾听反应 倾听是辅导员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是倾听是辅导员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是指辅导员专心地听取来访者对求询问题的诉指辅导员专心地听取来访者对求询问题的诉述。述。辅导员在倾听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辅导员在倾听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好的倾听是一种艺术,它要求倾听者的好的倾听是一种艺术,它要求倾听者的全神全神贯注贯注。倾听是所有辅导反应和策略的倾听是所有辅导反应和策略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倾听反应主要是指从来访者的角度或倾听反应主要是指从来访者的角度或参照体系出发,对来访者发出的信息进行参照体系出发,对来访者发出的信息进行反应。反应。倾听反应倾听反应间接间接地影响来
14、访者。地影响来访者。(二)倾听的过程(二)倾听的过程 1、接收信息、接收信息 信息的接收是一个隐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接收是一个隐蔽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看到辅导员如何接收和接收到说,我们不能看到辅导员如何接收和接收到什么信息。什么信息。2、加工信息、加工信息 信息加工是一个内隐的过程,它包括对信息加工是一个内隐的过程,它包括对信息及其意义的思索。信息及其意义的思索。3、传递信息、传递信息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三)辅导员在倾听时的注意事项(三)辅导员在倾听时的注意事项 1、全神贯注。、全神贯注。2、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持非批判、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持非批判性的态度。性
15、的态度。3、留意来访者诉述时所表露出来、留意来访者诉述时所表露出来的非言语信息。的非言语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倾倾 听听 反反 应应 二、倾听反应的技巧二、倾听反应的技巧(一)澄清(一)澄清 1、澄清及其目的、澄清及其目的 澄清是在来访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澄清是在来访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辅导员向来访者提出问题的反应。它开始于辅导员向来访者提出问题的反应。它开始于“你的意思是你的意思是”或或“你是说你是说”等这样等这样的问句,然后重复来访者先前的信息。的问句,然后重复来访者先前的信息。澄清反应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而模棱两澄清反应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可、或意
16、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澄清的目的:澄清的目的:一、使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一、使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辅导员对来访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确认辅导员对来访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只要当辅导员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来只要当辅导员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来访者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就应该访者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就应该使用澄清反应。使用澄清反应。二、检查辅导员从来访者信息中听到的二、检查辅导员从来访者信息中听到的内容。内容。特别是在辅导的开始阶段,在做出任何特别是在辅导的开始阶段,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一定要求证来访者的信息内容。结论之前,一定要求证来访者的信息内容。例:例:来访者来访
17、者: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辅导员辅导员:听起来好像你要与什么分:听起来好像你要与什么分开并独处。开并独处。来访者来访者:不,不是那样。我不是要:不,不是那样。我不是要独处,我只是希望能从不得不去做的所独处,我只是希望能从不得不去做的所有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工作中解脱出来。例:例:来访者来访者: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辅导员辅导员:你能为我描述:你能为我描述“彻底地摆彻底地摆脱它脱它”的意思吗?的意思吗?来访者来访者: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总感到落在别人的后面,压力很大。我总感到落在别人的后面,压力很大。我想摆脱这种难受的感觉
18、。我想摆脱这种难受的感觉。2、澄清的步骤、澄清的步骤 (1)确认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确认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内容。内容。(2)确认来访者的任何需要检查的含糊)确认来访者的任何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或混淆的信息。(3)确定恰当的开始语,如)确定恰当的开始语,如“你能描你能描述述”、“你的意思是你的意思是”或或“你是说你是说”等,要用疑问口气而不是陈述口气进行澄清等,要用疑问口气而不是陈述口气进行澄清反应。反应。(4)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估澄清反应的效果。估澄清反应的效果。心理辅导员在掌握澄清技术时需要认心理辅导员在掌握澄清技术时需要认
19、真思考的认知学习策略:真思考的认知学习策略:来访者告诉了我什么?来访者告诉了我什么?来访者信息中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来访者信息中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核实或遗漏的内容?如果有,它们是核实或遗漏的内容?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如果没有,则决定下一步更适什么?如果没有,则决定下一步更适合的反应。合的反应。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我如何知道我的澄清反应是起作我如何知道我的澄清反应是起作用的?用的?练习:练习:来访者来访者(一名(一名11岁的小学生):我的成岁的小学生):我的成绩正在走下坡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任绩正在走下坡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失望。何事情都感到失望。
20、自问自问1:这个来访者告诉我什么?:这个来访者告诉我什么?自问自问2:有没有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有没有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查?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做不同的反应)做不同的反应)自问自问3:我怎样开始进行澄清反应?:我怎样开始进行澄清反应?第二节第二节 倾倾 听听 反反 应应 二、倾听反应的技巧二、倾听反应的技巧(二)释义(二)释义 1、释义及其目的、释义及其目的 辅导员将来访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辅导员将来访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有效的释义不是有效的释义不是“鹦鹉学舌鹦鹉
21、学舌”。辅导员。辅导员在重新编排时应十分小心地选词,以便能够在重新编排时应十分小心地选词,以便能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或增加对来访者信息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或增加对来访者信息认认知部分知部分的了解。的了解。例:例:来访者来访者:我知道整天坐着或躺:我知道整天坐着或躺在床上并不能消除我的抑郁情绪。在床上并不能消除我的抑郁情绪。辅导员辅导员:你知道,你要避免整:你知道,你要避免整天躺着或坐着,以减轻你的抑郁天躺着或坐着,以减轻你的抑郁情绪。情绪。有效的释义反应:有效的释义反应:你已意识到,你需要离开床铺到你已意识到,你需要离开床铺到外面去走走以便减少你的抑郁。外面去走走以便减少你的抑郁。释义反应的目的
22、:释义反应的目的:一、通过释义可以让来访者知道,辅导一、通过释义可以让来访者知道,辅导员已经理解了他们的信息,如果辅导员的理员已经理解了他们的信息,如果辅导员的理解是完整的,来访者就会进一步澄清自己的解是完整的,来访者就会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想法。想法。二、可以鼓励来访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二、可以鼓励来访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思想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话题。重要话题。三、可以帮助来访者更集中注意具有重三、可以帮助来访者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境、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要性的特殊情境、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至于分心。至于分心。四、可以帮助来访者做决
23、定。四、可以帮助来访者做决定。2、释义的步骤、释义的步骤(1)辅导员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来访者的信息,)辅导员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来访者的信息,即:他告诉了我什么?即:他告诉了我什么?(2)辅导员要问自己)辅导员要问自己“在来访者的信息中存在什在来访者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或思想?么样的情境、人物或思想?”,这样来辨别信息中,这样来辨别信息中的内容部分。的内容部分。(3)选择适当的语句进行释义。)选择适当的语句进行释义。(4)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来访者信息的主要内容)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来访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尽量使自己的语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尽量使自己的语
24、调听起来像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调听起来像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5)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行释义的效果。行释义的效果。心理辅导员在掌握释义技术时需要认真心理辅导员在掌握释义技术时需要认真思考的认知学习策略:思考的认知学习策略:来访者告诉我什么?来访者告诉我什么?来访者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来访者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即来即来访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境或什访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境或什么思想?么思想?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怎样将来访者的主要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怎样将来访者的主要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达?表达?如何
25、知道我的释义是有用的?如何知道我的释义是有用的?练习:练习:来访者来访者(一名六年级学生):快毕业了,(一名六年级学生):快毕业了,对我来说,如何安排好时间实在很艰难。要对我来说,如何安排好时间实在很艰难。要工作,要坚持学习,还要花时间与同学、朋工作,要坚持学习,还要花时间与同学、朋友在一起。我不断告诉自己,这种紧张的生友在一起。我不断告诉自己,这种紧张的生活总有一天会慢下来的。活总有一天会慢下来的。自问自问1:来访者对我说了什么?:来访者对我说了什么?自问自问2:信息的内容是什么?: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来访者来访者讨论的是什么人、物、思想或情境?讨论的是什么人、物、思想或情境?自问自问3: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