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技术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应急处置技术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处置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课程内课程内容提要容提要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概述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恢复应急恢复销售企业事故类型销售企业事故类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一 应急管理定义应急管理定义 应急管理是应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概述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危险危险 包括人的危险人的危险、物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责任危险三
2、大类。危险人的危险责任危险物的危险应急管理概述 生命危险 健康危险人的危险 威胁财产和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物的危险 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责任危险应急管理概述突发事件突发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事故灾事故灾难难、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事件事件。应急管理概述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分类分类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3、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应急管理概述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应急管理概述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性质的性质突发事突发事件性质件性质突发突发性性复杂复杂性性破坏破坏性性持续持续性性可控可控性性机遇机遇性性应急管理概述(1 1)突发性。)突发性。对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方式、爆发程度等都是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来源于三方面因素:有些突发事件
4、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有些爆发于人们的知觉盲区;有些爆发于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2)复杂性。复杂性。往往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总是呈现出一果多因、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状态。应急管理概述(3 3)破坏性)破坏性。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4 4)持续性)持续性。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突发事件从未停止过。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次数,减轻其危害程度及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总会持续一个过程,表现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表现为
5、蔓延性和传导性,一个突发事件经常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急管理概述(5 5)可控性。)可控性。控制指掌握住使之不超出范围。从系统论看控制是对系统进行调节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之达到所需要状态的活动过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应急管理概述(6 6)机遇性。)机遇性。突发事件存在机遇或机会,但不会凭空掉下来,需要付出代价。机遇的出现有客观原因,偶然性之后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才能捕捉住机遇。但突发事件毕竟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不应过分强调其机遇性。是机遇,也需要有忧患意识。应急管理概述(一一)应急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
6、下几种认识应急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1.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概述2.应急管理是指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实施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过程。3.应急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的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应急管理概述
7、(二)(二)突发突发公共应急管理应公共应急管理应强调对潜在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即由预防、准备预防、准备、响响应应和恢复恢复4个阶段组成。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管理概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个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相关联,构成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1.1.预防预防 预防称缓解、减少,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工作。应急管理概述2.2.准备准备 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
8、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3.3.响应响应 响应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应急管理概述4.4.恢复恢复 恢复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管理概述二二 应急应急管理原则管理原则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了六项工作原则,即:以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统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领导,分级负责;依法依法规范,加强管理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快速反应,协
9、调应对反应,协调应对;依靠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科技,提高素质。应急管理概述三三 应急应急管理方针管理方针“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是应急管理的方针。预防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最理想的境界是少发生,不发生突发事件,不得已发生了那就要有力、有序、有效地、加以处置。做到平时重预防,事发少损失,坚持和贯彻好这个方针是十分重要的。应急管理概述四四 应急管理指导思想应急管理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
10、,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急管理概述五五 应急管理工作内容应急管理工作内容1.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2.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3.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4.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5.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应急管理概述应急响应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情况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结合的原则。应急响应控制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组织群众撤离清理现场清理现场
11、,消除危害后果,消除危害后果事故应急响应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响应的基本任务:应急响应控制危险源控制危险源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事故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在响应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伤员对挽救受害人的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率以及减少受害人的痛苦等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群众防护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组织群众撤离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性以及波及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清理现场消清理现场消除危害后果除危害后果对事故造成的对人体、土壤、水源空气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
12、、隔离、洗消。应急响应应急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响应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 总部应急响应流程图总部应急响应流程图应急响应(一)事故(一)事故报警报警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发生事故的单位,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重特大事故,以及不能及时控制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二)应急(二)应急响应行动的过程响应行动的过程应急响应行动一般按以下的基本步骤进行。1 1 接接报报 接报指接到执行救援的指示或要求救援的请求报告。接报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对成功实施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应急响应接报人一般应由总值班担任,接报人应做好以
13、下几项工作:(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应急响应(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应急响应(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保持与应急救援队伍的联系,并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给予增援。应急响应2 2 设点设点 设点指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各救援点的位置选择关系到能否有序地开展救援和保护自身的安全。救援指挥部、救援和医疗急救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应急响应地地点
14、点位位置置路路段段条条件件标标志志应急响应(1 1)地点)地点:应选在上风向的未污染区域,需注意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便于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实施。(2 2)位置)位置:各救援队伍尽可能在靠近现场指挥部的地方设点并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应急响应(3 3)路段)路段:应选择交通路口,利于救援人员或送伤员的车辆通行。(4 4)条件)条件:指挥部、救援或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外,应便于人员行动或伤员的抢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通讯、水和电等资源,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实施。应急响应(5 5)标志:)标志:指挥部、救援或医疗急救点,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悬挂的旗帜应用轻质面料制作,以便救援人员
15、随时掌握现场风向。3 3 报到报到 报到指各救援队伍进入救援现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接受任务,了解现场情况,便于统一实施救援工作。应急响应4 4 救援救援 进入现场的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1)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2)侦查队: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应急响应(3)工程救援队:应尽快控制危险;将伤员救离危险区域;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疏散;做好毒物的清除工作。(4)现场急救医疗队:尽快将伤员就地简易分类,按类别进行急救和做好安全转送。同时应对救
16、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并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应急响应(5 5)撤点)撤点 撤点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离开现场或救援后的临时性转移。(6 6)总结)总结 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后都应做好救援小结,总结经验与教训,积累资料,以利再战。应急响应(三)应急(三)应急响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响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1 1 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佩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应急响应2 2 救援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 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17、,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应急响应3 3 工程工程救援中注意事项救援中注意事项(1)工程救援队在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救援工作的实施。应急响应(2)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除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实施。(3)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应急响应4 4 现场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医疗急救中需注意问题问题应急响应(1)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2)合理调用救护车辆。(3)合理选送医院。(4)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5)统计工作。应急响应5 5 组织和指
18、挥群众撤离现场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在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的过程中要注意:(1)在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和指导污染区的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应急响应(2)防止继发伤害。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伤害。(3)发扬互助互救精神。发扬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精神,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做好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要的作用。应急响应事故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的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
19、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事故应事故应急处置急处置一一 事故现场控制与事故现场控制与安排安排应应遵循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原则1 1 快速快速反应原则反应原则 无论是火灾、爆炸还是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事故所具有的突发性等特点,决定了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事故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
20、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2 2 救助原则救助原则 事故发生后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事故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3 3 人员人员疏散原则疏散原则 在大多数事故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与安排中,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难性后果,是一
21、项极其重要工作。在很多伤亡惨重的事故中,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疏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有:(1)是否可能对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2)事故的危害范围是否会扩大或者蔓延。(3)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4 4 保护保护现场原则现场原则 按照一般的程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或在应急处置过程的适当时机,调查工作就需要介入,以分析事故的原因与性质,发现、收集有关的证据,澄清事故的责任者。现场处置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利于日后对事故的调查。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5
22、5 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 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应当明确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既包括受害人和潜在的受害人,也包括应急处置的参与人员,而且首先要保证应急参与人员的安全,不能为了执行一个不负责任的命令而牺牲无辜的应急人员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二二 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 在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作出一系列的应急安排,其目的是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1 1 警戒线控制法警戒线控制法 警戒先控制法是指由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人员对需要保护的重大或者特
23、别重大的事故现场站岗警戒,防止非应急处置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现场,干扰应急处置工作正常进行的特别保护方法。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2 2 区域区域控制法控制法 在有些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可能点多面广,需要处置的问题比较多,处置工作必然存在优先安排的顺序问题,也可能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某些局部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3 3 遮盖控制法遮盖控制法 遮盖控制法实际上是保护现场与现场证据的一种方法。在事故的处置现场,有些物证的实效性要求往往比较高,天气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取证和检查的真实性;有时由于现场比较复杂,破坏比较严重,再加上应急处置人
24、员不足,不能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处置,因此需要用其他物品对重要现场、重要物证和重要区域进行遮盖,以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4 4 以以物围圈控制物围圈控制法法 为了维持现场处置的正常秩序,防止现场重要物证被破坏以及危害扩大,可以用其他物体对现场中心地带周围进行围圈。5 5.定位控制法定位控制法 有些事故现场由于死伤人员较多,物体变动较大,物证分布范围广,采取上述几种现场控制方法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三三 现场状态与情景的评估现场状态与情景的评估 任何处置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对现场形式的准确评估为前提,快速反应的原则并不是单纯强调速度快,而是要保证处置工作的高效率。因此,事故
25、的应急处置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如果不了解现场基本情况就盲目进行处置是不可取的,这不仅无法实现防止事态蔓延扩大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造成更大的损失。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1.评估事故的性质2.现场潜在危害的监测3.现场情景与所需的应急资源4.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5.经济损失的估计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6.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四四 现场应急处置安排现场应急处置安排 事故的现场处置需要根据类型、特点和规模做出紧急安排。尽管不同的事故所需的安排不同,但大多数事故的现场处置都应包括设置警戒线、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人员安全疏散、现场交通管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