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28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485334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PPTX
  • 页数:28
  • 大小:3.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28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中语文 1.1 西华 ppt 课件 28 统编 必修 下册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论语我们在初中时曾学过论语十二章,其中有一章是这样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由此可见,志向的确立和坚守非常重要,一个人不能没有志向。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听他们谈论各自的志向。我们也去听一听,看看他们的志向是什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相关文言知识。2.感知人物的个性和志趣,初步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3.学习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表现人物形象、反映其思想特点的写作方法。走近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在而立之年创办儒家私学,任教40余年,一生乐此不倦,虽然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但是从未停止教学,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在创办私学的时候,孔子主张无论是贵族或是平民,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于古代教育的一项伟大贡献。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孔子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孔子所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的古代文献,主要是

    3、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世称之为“六经”。还有偏重于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写作背景知识链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以老子论语和墨子为代表作。战国中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作。战国后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作。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诸子散文基础梳理1通假字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以”同“已”,是“止”的意思。“希”同“稀”,稀疏。“莫”同“暮”。2古今异义(

    4、1)且知方也(2)如五六十(3)如其礼乐(4)异乎三子者之撰古义:道,指是非准则。今义:方向;地方;方法。古义:或者。今义:如果。古义:至于。今义:如果。古义: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今义:写作。3一词多义(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认为)则何以哉(动词,做、为)加之以师旅(介词,用、拿)以俟君子(连词,表承接)(2)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4)言亦各言其志也(动词,说、谈)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名词,话语)(3)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比)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相当“于”,在)何伤乎(语气词,表疑问语气)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

    5、动词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此处都用作动词)鼓瑟希(用作动词,弹奏)风乎舞雩(用作动词,吹风)(2)形容词用作名词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事、大事)5熟语积累(1)沂水春风: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2)一日之长:才能比别人强;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3)沂水弦歌: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4)沂水舞雩: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5)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任务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活动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思考回答。1.这篇课文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文中哪句话提示了全文的内容?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行文的?“亦各言其志

    6、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开头,孔子让大家谈谈各自的志向。然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分别谈了自己的志向。最后在曾晳的追问下,孔子评价了各人的志向。【活动2】研读子路的志向。1.阅读文中相关内容,思考:子路的志向是什么?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子路的志向:“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由此可见,子路是一个志向远大、充满自信的人。子路的性格:子路是个急性子,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一词表现了他的轻率急躁。任务二:研读各人的志向2.孔子为何“哂之”?结合后文孔子的评价说一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认

    7、为子路不谦虚(即不合乎“礼”)且轻率急躁。事实上,子路是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他并非只会自我夸耀。孔子批评的是他的不谦虚,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仪就没有一切,纵然有治理天下的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活动3】研读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1.冉有的志向是什么?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公西华的志向是什么?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冉有的志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由此可见,冉有是一个谦虚的人。公西华的志向:“非曰能之,愿学焉。”公西华说得更委婉、谦逊,说自己愿意学习,愿意做一个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3.孔子是如何评价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的?评冉有:

    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言外之意冉有谈的也是国家大事,但他的态度很谦虚,孔子很满意。评公西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外之意公西华谈的也是国家大事,凭他的才德完全可以胜任一个大司仪,但他的态度很谦虚,表达也很委婉,孔子很满意。朗读提示:朗读冉有、公西华的话,语速要平缓,语气稍轻一些,表现出谦逊之态。【活动4】研读曾晳的志向。1.曾晳的志向是什么?为什么对他的描写比较详细?曾晳所向往和描绘的则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一幅老少同乐的春游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可见,曾晳是个酷爱自然之人,向往人间的和

    9、谐安宁生活。因为曾晳的志向特殊,与子路等三人的志向不同。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讲的都是国家大事,都是从政。孔子又非常赞同曾晳的观点,所以对曾晳的描写比较详细。2.孔子对曾晳的理想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面上看来,曾晳没有谈论治理国家的大事,只是谈游玩,但实际上他所描绘的美好的春游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非常感慨和赞同。背景补充: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孔子55岁起周游列国,想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够施行仁政,实行礼仪,感化他人,不要战

    10、争,但没有成功。晚年则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3.你欣赏谁的志向?你的志向是什么?(自由发言,和你的同桌谈谈彼此的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任务三:研读孔子的思想观点【活动5】阅读描写孔子言行的文段,总结概括这些文段所体现的孔子的形象特点和思想观点。1.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何以哉?”写出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为他们的谈话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氛围,再慢慢诱导学生谈各自的理想。(2)孔子对子路的哂笑,对冉有、公西华的回答不作任何评论,而对曾晳的对答表示

    11、赞同、欣赏,表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足以表明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性格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3)文中三个“尔何如”及文章最后一段孔子的总结评论,充分体现了孔子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2.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宽、恭、谦、让”的德育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孔子对子路“率尔而对”的态度上:一方面,孔子对弟子的不谦让虽有不悦,但因怕伤其自尊而一“哂”了之,不当面指责,只在最后才委婉含蓄地向曾晳说出,体现了其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孔子希望弟子做人要“恭、谦”。而这两者也正好体现了古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德育理念。3.反映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曾晳描写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这似乎正是儒家礼乐治国

    12、的盛世图景和美好愿望,而这正好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思想相吻合。所以,得到了孔子的赞誉、欣赏。任务四: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活动6】品读全文,思考本文在写法方面有哪些特色。1.结构独具匠心。文章总体上按照询问志向述说志向评价志向的顺序行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层次清晰,主旨鲜明。具体来看,言志之时没有严格按照文章开头介绍侍坐的四子顺序,先是子路言志,接着是冉有、公西华,最后写曾晳如何言志。把曾晳放在最后,篇末点题,有卒章显志之妙。文章如此安排结构,看似浑然天成,无斧凿之痕,却有着笔者的艺术匠心。2.语言简练准确、句式灵活 论语在语言上不求辞藻华丽,但求简练准确,不乏生动性。

    13、词汇运用方面: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从“各言其志”,我们可以创造出“各抒己见”“各抒其怀”等短语,表达精练。句式表达方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等,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相同,分别是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有强调突出谓语或状语的表达效果,前者强调“师旅”“饥馑”与“异乎”,后者强调中心语“冠者”和“童子”。3.运用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情绪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些动作表现了曾晳从容,淡泊,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不俗之人。课堂小

    14、结本文是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理想的一次学习活动,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体现了循循善诱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孔门教育的重要方式。学习本文,明确儒家的有关思想主张,体会文章鲜明的语言特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因材施教)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哂之(其言不让)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吾与点也随堂练习u同桌互助,翻译下列句子。(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28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85334.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