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与馆教结合科技博物馆课程交流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科学课程与馆教结合科技博物馆课程交流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课程 结合 科技 博物馆 交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科学课程标准与馆校结科学课程标准与馆校结合合01科技 创新 人才 成长 规律 及现 状02围绕核心概念构建内容体系C目目 录录O N T E N TS03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学段分布基于核心素养确定目标体系0405基于领域整合实施STEM教育0505实施基于思维的探究式教学促进STEM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教育效果的有效评价构建 校内 外结 合的 科技 教育 体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现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9-15岁青岁青少年少年创造创造性性产产品品设设计计能能力力逐逐渐渐下降下降学生学生自身自身创创新素新素养养发发展展不不完善完善、不均衡不均衡1-8年级年级学学生生课课业业负负担担
2、逐逐年年增增加加,创造创造性人性人格格不断不断下下降降12-17岁青少年岁青少年创造创造性性技技术术产产品品设设计计能能力力逐逐渐渐下降下降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的现状堪忧2009年数据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2010年数据Creative learning behaviorCreative learning motivationCreative tendencyCreative environment2017年数据年数据儿童青少年创新素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质的的现状现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现有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学校环境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处于培养处于 理想状态理想状态优越环境优越环境实质利用实质利用
3、效率低效率低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不甚理想不甚理想学业负担过重学业负担过重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忽忽视视思维思维教学环节质疑精神有质疑精神有待待加加强强实践探究能力弱实践探究能力弱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学校环学校环境境限制限制创造性人才发展创造性人才发展教学环教学环节节不利于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喜爱的学教师喜爱的学生生 创造性学生创造性学生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成长规律教学的教学的本质及规律本质及规律如何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研究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和活有效的教学和活动动?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素教师的创新素质质?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础研基础
4、研究究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心理特质心理特质成长阶段成长阶段影响机制影响机制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维 度内 容动动 机机求知欲强、乐于钻研、喜欢交流合作、追求卓越、兴趣广泛、喜欢创新、有理想、质疑能能 力力一般智力强、自控力强、思维独特、思维灵敏、洞察力强、具有批判性 思维、善于分析、联想与想象力好风风 格格自我反思总结、解决问题讲策略、严谨认真性性 格格勤奋努力、乐观开朗、喜欢接受挑战、执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怕 困难、自信、谦虚、精力充沛、真诚、耐挫力强知知 识识知识广博基础研基础研究究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5个维度31项特质创造后期创造后期工作阶段工作阶段创造期创造期
5、工作阶段工作阶段才华展示与领域定向期才华展示与领域定向期大学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大学及研究生教育阶段集中训练期集中训练期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自我探索期自我探索期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0504030201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成长阶段成长阶段基础研基础研究究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影响机制影响机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础研基础研究究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脑电研究证实:“学思维”课程显著提升儿童的大脑功能。“学思维”课程促进创造力发展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的技术路线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础研究基础研究1: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功能:展览内容:展品活动:参
6、观目标:知识教育 课程 活动 素养科技场馆工作的转型科技场馆工作的转型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确定目标体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20世世纪纪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年代以来,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和 基于核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关于核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大致有两种类型心素养的界定,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合一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合;二是界定为关键能力二是界定为关键能力。美美国国英英国
7、国加拿加拿大大芬芬兰兰法法国国匈牙利匈牙利澳大利澳大利亚亚新西新西兰兰新加新加坡坡日日本本中国香中国香港港中国中国台湾台湾经合经合组织组织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欧欧 盟盟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 力。学生发学生发展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的构成构成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世世界界各各国普国普遍遍关注的核心素关注的核心素养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学会
8、学习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念系统分系统分析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2008年以来SE、IJSE、RISE、JRST等科学教育期刊刊载的文献(国际科学教学 心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63-70.)。我们与英国团对科学素养7年的研究成果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观念与应用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观念与应用”是从科学视角形成的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科学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运用科学知识和 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8/11/5 Monday科学
9、思维与创新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思维与创新”是从科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对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理想模型和 经验事实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 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 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主要 包括模型建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证、质、质疑疑创新创新等等要要素素。科科学学探究与交探究与交流流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探究与交科学探究与交流流”是指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在真 实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 法获取和处理信息,形成结论,以及对
10、实验探究过程和 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问题问题、证证 据、解释、交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2018/11/5 Monday科学态度与责科学态度与责任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 态度以及责任心。具有学习科学和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 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善 于反思的创新精神,以及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尊重自然、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科学本质、科 学态度、社会责任等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课程目
11、标课程目标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第一,科学知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第二,科学探究(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第三,科学态度(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第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围绕核心概念构建内容体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围围绕绕核心概念构建内容体核心概念构建内容体系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提出科学教育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领域最核心的概念,世界 主要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也多以主要概念为主线,选择科学课程内容。2013年颁布了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Next Gener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框架和标准整合的思想特别明显,强调学科核心
12、概念(big ideas)、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科学和工程实践(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TEM+Art发展了STEM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数学为基础,通过工程和艺术理解科学和技术”的跨学科的、整合的STEAM教育。课标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遴 选了学生容易感知、乐于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并进一步分解细化为75个 学习内容。科学知识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 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
13、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 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 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珍惜的家园。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物质科学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生命科学领域
14、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 分来维持生存。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 的关系。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 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 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 和地核。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技术与工程领
15、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 主要概念:16人们为了使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 世界。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 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 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学段分布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基于学习进阶的科学课程目标的学段分布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 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
16、方面的目标,每个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 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 要概念,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境的内容融入其中。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 的课程内容中。科学知识目标的学习进阶如如(三)基于学习进阶确定STE
17、A: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物物M内容的年级分布质科质科学学领域领域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探究目标的学习进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态度目标的学习进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维度科学态度学段目标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探究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 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 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 现出探究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 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 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 的探究兴趣。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 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 科学探究的兴趣。实事求是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 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 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 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
18、实为 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 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 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 的观点。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 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 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 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 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 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 断。追求创新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 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 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 事物。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 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 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 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 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 养创新精神。合作分享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 信息;乐于表达、讲述 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接纳他人的观点,
19、完善 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 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 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 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的学习进阶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科学技 术与日 常生活 的联系了 解 生 活 中 常 见 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 活带来的便利。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 解 科 学 技 术 可 以 减 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 在 科 学 研 究 与 技 术 应 用 中 必 须 考
20、 虑 伦 理 和 道 德 的 价 值取向。科学技 术与社 会发展 的联系了 解 人 类 可 以 利 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 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了解 并意识到 人类对 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 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 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 键因素。了 解 人 类 的 好 奇 和 社 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 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 社会发展。人类与 自然和 谐相处了 解 人 类 的 生 活 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 资源,同 时 会 产 生 废 弃 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 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 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了解 人类的生 活和生 产可能造 成对环境 的破
21、坏,具 有 参 与 环 境 保 护 活 动 的 意 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 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 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 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 动,保护环境。基于领域整合实施STEM教育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S T E M 教育的变化STEM,30年STEM+COMPUTERSTEM教育法(教育法(2015)STREAMSTEAM,21世纪初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STEM+ArtSTEAM+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制定融入STEM
22、的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技术与工程核心概念实现基于现有课程体系发展STEM课程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CCSSM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2013年颁布了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标准整合的思想特别明显,强调学科核心概念(big ideas)、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科学和工程实践(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课程标准融入技术与工程教育内课程标准融入技术与工程教育内容容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使其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达到这
23、一目标,国际科学教育界日益关 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教育(即STEM教育)的交叉融合,提出以整合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现实问题。修订工作组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标准(送审稿),首次在我国将“技 术与工程”纳入科学课程标准,将其列为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 宙科学并列的专门领域。突出科学课程的综合突出科学课程的综合性性聚合交叉 协同创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 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
24、现象,从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 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 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 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 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 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都离不开数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探究的 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例如,通过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绘制曲线图
25、。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科学课有很多听、说、读、写的机会,教师应多提供这些机会,并设法使之 带有科学色彩。例如,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阅读科普书籍,按科学探究的线索重组科学家传记中的信 息,撰写科学小论文,编写与表演科普剧等。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联与互与互动动。科学探究的许多课题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对这些课题的研 究可因其情境的真实性和时间的机动性而使学生获益;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因科学与社会问题的交织而相 得益彰。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较为容易实现两者的互动与整合。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cienc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