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课件-组织行为学.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课件-组织行为学.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课件 组织 行为学
- 资源描述:
-
1、完整课件-组织行为学本章要点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及其与管理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学(一)组织的含义(一)组织的含义任何社会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所采取的一切群体行动,都必须采取组织形式。可见,组织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特征。学校是一个组织,学校里的一个学院或一个系是一个组织,商店、饭店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组织,政府、企业、社团等都是各种各样的组织。组织随处可见。它们由一群人构成。很多组织又构成了社会。组织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单位,又是人们进行交往互动的环境和框架。本书要研究的组织,是指
2、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本书要研究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运用态度、知识、技能和其他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运用态度、知识、技能和其他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组织、军事组织等。会组织、企业组织、军事组织等。(二)组织的特点(二)组织的特点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组织的根本特征是人,正是由于人的存在,才使组织具有了生命的意义。组织有自己的目标组织的存在一定是为了某个目标的实现。当一个目标靠个人无法完成时,组织就出现了。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个人不
3、能完成所有的活动和功能,而这些活动和功能对于实现其目标又是必需的。为了完成这些活动或功能,组织中的人就需要有所分工,每个人或一部分人都在实现复杂目标的过程中承担一部分工作或任务。(一)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内涵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认为:“管理工作是一切人类活动中最广泛的、最苛求的活动,毫无疑问,它也是最全面、最敏锐的活动,并且是最重要的活动。”我们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不同人的活动朝向共同的目标,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二、组织与管理的关系二、组织与管理的关系v第一,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4、通过其他人的活动来收到工作效果。v第二,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v第三,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考虑两个问题:其他人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也就是说,有效的管理者,既要了解下属,也要了解下属的工作。组织是一个整体,它由要素组成,要素的协调需要管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想要有效运作,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就必须依赖其他的要素。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有效的相互作用需要管理 首先,组织要从环境中获得投入,也就是资源,如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其次,组织为环境提供产出,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有购买者。(二)组织需要管理(二)组织需要管理二、组织与管理的关系二、组织与管理的关系三、组织行为学的
5、定义与内容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内容广义地讲,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狭义的组织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的工作行为。本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的狭义范畴。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内容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对组织情境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组织中的人不仅是个体,同时还是群体成员,所以,定义中的人是广义的,包括个体和群体。组织行为学定义组织行为学定义 把组织作为一个系统,首先是组织内部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也就是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于系统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组织运作的效果,不是单个组织成员个人效果的简单叠加。组织行为学具有系统性研究内容 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伦理学组织行为学具有系统性构成学科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内容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内容(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因变量 生产率 缺勤 流动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满意度主要自变量 个体水平 群体水平 组织水平最新进展 积极组织行为学 组织神经科学 关注组织行为的整体性 跨文化组织行为学四、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四、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中国企业的
7、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学习组织行为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认识的进步奠定基础。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利于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组织行为学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学派,也有人将其作为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行为学派、权变学派、系统学派。一、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20世纪初,工业心理学的萌芽与发展为组织行为学乃至整个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人物和事件包括:190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将心理学相关知识应用于企业,并首次提出“心理技术学”这个概
8、念。1913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在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中首次指出,只有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鉴别一般模式和解释人的个体差异。1914年,美国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莱斯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一书,强调工人的个性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前提。一、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业心理学尤其是人员测评研究的发展。一战期间,大量的美国心理学家被征召从事兵源选拔的人事测评工作。一战之后,人事测评的技术与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界,成为企业选拔工人的有力工具。20世纪20年代开始,心理学在工作环境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工业心理学开始全面兴起。20世纪初工会化运动影响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公司
9、纷纷设立了“福利秘书”职位,用以协调组织与雇员的关系。二、行为学派(一)前期的思想和实践准备(一)前期的思想和实践准备 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经济大萧条,迫使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来协调工人、工会与雇主的关系,劳资矛盾有所缓和 芒斯特伯格和吉尔布莱斯等人从心理学角度对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为行为科学学派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二、行为学派(二二)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梅奥(1880-1949)卡耐基(1888-1955)马斯洛(1908-1970)麦戈里格(1906 1964)霍桑研究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五需求层次模型X理论和Y理论二、行为学派(二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10、斯金纳(1904-1990)麦克利兰(1917-1998)赫兹伯格(1923-2000)海克曼(1940 2013)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双因素”理论工作特征模型三、权变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实证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派管理理论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有效的模式或方法,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随机应变。四、系统学派系统学派是指将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企业是
11、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组织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各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所谓的研究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或判断的合理性,或者真假。学习研究方法,将有助于增强我们凭事实说话的意识,提高我们评价有关研究结论的能力,使我们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包括接受知识,还能够使我们在阅读商业或专业期刊中关于组
12、织行为学的研究报告或有关论述时,做出更有经验的判断。一、研究术语研究术语是指研究人员在彼此之间或同外界交流时的专业常用词汇。在行为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术语有:变量:变量是能被测量的,可能在数量、强度的任一方面或两方面都发生变化的一般特征。假设:对于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所做的试探性解释称之为假设。因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是假设中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连接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量。调节变量:如果变量X与变量Y有关系,但是X与Y的关系受到第三变量Z的影响,那么变量Z就是调节变量。理论:理论是一套系统的、相互关联的概念或假设的陈述,旨在解释或预
13、测某些现象。二、常用的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问卷调查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可以分为开放式、封闭式两大类。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一般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用于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或对新问题做探索性的研究。访谈法可以分为深度访谈、小组访谈等。访谈法访谈法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或无关变量,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其中处理(也叫操纵)的因素叫自变量,观察的因素叫因变量。(二)(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或适度控制的情境下,依据研究目的
14、,对某种现象或某个行为做有计划和系统的观察,依据所记录的信息,通过客观的分析和解释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三)(三)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二、常用的研究方法(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也叫个案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质化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某个复杂问题或新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发生的现象或事件,当然也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这些现象或事件往往还没有被人们所完全认识,现象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边界不清晰或者还难以区分。三、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生物特性。在马克思
15、看来,尽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社会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加总。社会是按特殊的规则和特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单个个人所不具有的属性。三、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二)个人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研究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个人,而是处在现实的、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个人。马克思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并不是否认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他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的能动作用,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反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上,
16、更重要的是能认识到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些思想,在目前的组织行为学中体现不多。三、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三)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变化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中单个人的欲望、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人的具体行为也受着不同的主观动机的支配,但是,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组织行为学中介绍的X 理论、Y理论等,基本把人性作为相对稳定的属性加以研究,似乎人性就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忽视了人的本质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发展的特性。(四)辩证地看待人的需要2.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三、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3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4.人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1.需要
17、是人的本性三、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科学地认识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任何束缚和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制度与社会形态都必然被淘汰。这正是马克思揭示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动力。马克思强调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二者发展的一致性又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管理实践的有效法宝,不可能从西方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中找到。思考题1.简述劳动分工理论对组织行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2.什么是科学管
18、理?科学管理与当前的管理实践有关系吗?3.组织行为学不同理论学派的演进过程告诉我们什么?4.马克思对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观点对于今天的组织管理有什么启发?5.尝试用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分析新闻媒体中有关中国组织管理的消息。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本章要点认知的含义及其规律归因过程与相关的理论 决策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与意识的思想 价值观的含义与类型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态度与工作态度 能力与人格 工作场所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 工作压力及其应对第一节 认知与决策知觉(perception)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
19、象的过程。知觉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知觉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3第一,知觉具有选择性,即个体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2第二,知觉具有整体性,即个体常常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整合,使知觉保持完整。1第三,知觉具有理解性,即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对知觉对象做出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第四,知觉具有恒常性,即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4一、知觉的含义与过程(一)知觉的含义一般而言,我们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就是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
20、、化学、生物等种种现象的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则是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p 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比如言语、外表等的知觉,进而获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p 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知觉。p 自我知觉: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内在特质等心理状态的认识。p 角色知觉:人们对在某个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应该做出的行为模式的期待。一、知觉的含义与过程(一)知觉的含义(二)知觉的过程 根据达夫特等的观点,知觉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注意、组织
21、、解释、检索、判断。一、知觉的含义与过程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在这一阶段,人们会通过使用参考框架将多种琐碎的信息加以组块,使之成为较高水平、较为抽象的概念这个阶段是从背景中分离出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者会对与当前事件相关的过去事件的一些信息进行回忆 在这一阶段,人们会对经过组织的抽象概念加以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在这个阶段,知觉者会对所解释的信息给予聚合和加权处理,并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二、归因的含义及主要理论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一)归因的含义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表现时,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如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内部特质与态度等个人因素的影
22、响。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当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等外部环境因素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人们常常会在归因过程中出现导致归因失真的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包括基本归因错误和自我服务偏见。(二)归因的主要理论 二、归因的含义及主要理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1.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
23、提出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对周围的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推断,并且有预测和控制环境的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或线索来推断事件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控制环境的目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内部因素 即属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个人因素,包括努力程度、态度、人格、动机和能力等外部因素 即属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一些情境因素,包括工作的难易程度、外界压力、天气的变化等(二)归因的主要理论 二、归因的含义及主要理论2.对应推断理论 该理论主张,外在行为同个体的内在品质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从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可以推断出他对应的动机、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当人们进行个体
24、归因时,就是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非共同性效应 即当个体的行为结果跟大多数人不同时,知觉者常常会推断这种行为是由内在品质决定。社会期望 即当个体表现出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时,我们通常很难推断出他的内在品质,但当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时,我们更容易将该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品质。选择自由性 即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强迫,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种行为与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对应的。(二)归因的主要理论 二、归因的含义及主要理论3.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过程总是涉及三个因素,即客观刺激物、行动者和情境。其中,客观刺激物
25、和情境属于外部因素,行动者属于内部因素。对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以下三个变量:区别性(distinctiveness)一致性(consensus)一贯性(consistency)(二)归因的主要理论 二、归因的含义及主要理论4.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等在20世纪70年代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研究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倾向。该理论认为,影响归因的因素总体上可归为以下三个维度:影响归因的因素原因源(内因-外因)维度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维度可控性(可控-不可控)维度 维纳进一步提出,个体对自己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会对今后的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决策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