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教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课第六课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知识整理知识整理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6.1维护我国的国家统一维护我国的国家统一 6.11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 6.12贯彻执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方针 6.1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6.2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6.2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6.2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4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6.11维护我国的国家主
2、权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 一、一、国家主权的内涵国家主权的内涵 二、二、国家主权的特征国家主权的特征 三、三、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系 四、四、主权原则主权原则 五、五、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 六、六、要有整体的国家安全观要有整体的国家安全观一、国家主权的内涵一、国家主权的内涵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是国家的中央政权中央政权机关机关这一特殊的社会政治组织这一特殊的社会政治组织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的最高最高权力。国家凭借这种最权力。国家凭借这种最高权力,行使国家的对内对外高权力,行使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职能。二、
3、国家主权的特征二、国家主权的特征 1、对内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至高无上性。2、对外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的独立性。独立性。3、两个特征紧密相联。只有紧、两个特征紧密相联。只有紧密结合,才有真正的国家主权密结合,才有真正的国家主权三、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三、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1、国家的、国家的政治独立政治独立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行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统治权,独立自主地决定其使最高统治权,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对内对外事务)事务)2、国家的、国家的经济自主经济自主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受其他国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受其他国家的控
4、制。家的控制。3、国家的、国家的领土完整领土完整 国家以一定的地域国家以一定的地域(领土、领领土、领海、领空海、领空)为其存在的基础和活动范围)为其存在的基础和活动范围(管辖权管辖权)。4、三者关系三者关系(1)政治独立与经济自主密切相关:)政治独立与经济自主密切相关:a:政治独立是经济自主的前提。:政治独立是经济自主的前提。b:经济自主是政治独立的保证。:经济自主是政治独立的保证。(2)领土完整与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是密)领土完整与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是密切相关的:切相关的:国家在其领土内享有完整的、排他的政治上、经国家在其领土内享有完整的、排他的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管辖权,破坏
5、国家的领土完整就是济上、文化上的管辖权,破坏国家的领土完整就是侵犯国家的主权。侵犯国家的主权。四、主权原则四、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作为对内最高、对外独作为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权力,是立的权力,是以国家为范围以国家为范围的。的。国家主权是国家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分割的。一个国的。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只有国家的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家主权的实体。五、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五、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
6、展的存与发展的基础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往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维护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家的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六、要有整体的国家安全六、要有整体的国家安全观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除除领土安全领土安全外,外,经济安全经济安全、生生态安全态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人才安全人才安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6.12贯彻执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方的方针针 一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科学
7、构想的提科学构想的提出出 二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方针的科学内涵涵 三、三、实行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重大意的重大意义义一、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科学构想的提出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的原则性原则性,又充分考虑香港、,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现了高度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推进祖,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方针的科学内涵涵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
8、一第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的前提是“一国一国”。世界上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的主权实体。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的主权实体。第二、第二、两种制度并存。两种制度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我国的主体;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第三第三、“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
9、有高度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自治权。除了除了外交权外交权和和国防事务权国防事务权属属中央人民政中央人民政府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的独立,可以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的独立,可以“中国香中国香港港”、“中国澳门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省中国台湾省”名义同外国名义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政治不允许)。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政治不允许)。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三、实行三、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重大意的重大意义义(1)有利于实现有利于实现祖国祖
10、国的统一。的统一。(2)有利于推动)有利于推动大陆大陆对外开放和社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有利于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香港、澳门、台湾的稳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定、繁荣和发展(4)有利于)有利于世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和平与发展。6.1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摇。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弃。三、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三、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针绝不改变。四、反对四、反对“台独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妥协。6.2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
11、族国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型民族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型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内部内部关系关系;是完全是完全新新型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是平等(基基石石)、团结()、团结(主线主线)、互助()、互助(保障保障)、)、和谐(和谐(本质本质)的关系的关系。6.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则 1、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繁荣 2、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加强民族
12、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的事业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三者关系:、三者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前提。(2)民族团结的)民族团结的核心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6.2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含义:是指在是指在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 领导下,各少数民族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聚居的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地
13、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行使自治权 的一种政治制度。的一种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1)历史依据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2)政治基础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3)现实条件现实条件-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布局,各各民族小聚
14、居、大杂居的布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6.2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前提是是“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第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的的范围范围是是“各少数民族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居的地方”;第三,民族区域自治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的的核心核心是是“设立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行使行使自治权自治权”。4 4、(1)保证了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保证了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 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15、民主权利(2)有利于捍卫)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国家的统一和安全(3)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经济文化建设6.24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一、要履行一、要履行宪法宪法规定的关于维护民规定的关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公民族团结的公民义务义务。二、要克服二、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主义的错误倾向。的错误倾向。三、要尊重各民族的三、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教信仰。第三节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烟台每人每月限量烟台每人每月限量2m2m3 3,用水,用水超过限量实行惩罚性水价超过限量实行惩罚性水价4040
16、元元/m/m3 3;工业用水不得不实;工业用水不得不实行保重点和强制性措施,以水行保重点和强制性措施,以水定产,关停部分高耗水的工矿定产,关停部分高耗水的工矿企业,估计每年因供水不足造企业,估计每年因供水不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50亿元。亿元。高楼林立的城市高楼林立的城市1.1.分析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分析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生态问题的危害,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灭绝等全球生态问题的危害,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难点难点)2.2.结合保护生物多
17、样性的措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结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意义。(重点重点)3.3.参与调查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参与调查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响。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1.成因:成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3.3.解决措施:解决措施:2.2.后果:后果:降低农业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能力;改变全球
18、降雨格局,扩大干燥区域;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扩大干燥区域;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抬升海平面;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抬升海平面;使得冻土带松动;使得冻土带松动;加速热带疾病的流行;加速热带疾病的流行;树种分布区变化,使产量下降。树种分布区变化,使产量下降。改善人类能源结构,减少煤、石油、改善人类能源结构,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使用;天然气的燃烧和使用;从生态系统固碳的角度出发,退田还从生态系统固碳的角度出发,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对森林资湖、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源的不合理利用。【例例1 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
19、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机的措施依次是()()A.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SOB.SO2 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吸 收收SOSO2 2的植物的植物C.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并限令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并限令 整改整改【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造成温室效应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
20、量COCO2 2,使自然界,使自然界COCO2 2平衡被破坏。平衡被破坏。【解析解析】选选A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CO2 2引起的,化石燃引起的,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料的燃烧排放COCO2 2,这是人类活动附加给生物圈的额外,这是人类活动附加给生物圈的额外排放导致的,成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缓解温排放导致的,成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室效应的最佳途径: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形式的没有污染的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风能及其他形式的没有污染的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燃料,减少COCO2 2的排放;营造森
21、林绿地,利用植物的光的排放;营造森林绿地,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合作用吸收COCO2 2。SOSO2 2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但它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但它能形成酸雨;含氟制冷剂的泄漏能够破坏臭氧层;汽能形成酸雨;含氟制冷剂的泄漏能够破坏臭氧层;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收取排污费不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收取排污费不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二、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二、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1.成因:成因:氟利昂等物质氟利昂等物质 臭氧量减少臭氧量减少2.2.危害:危害: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
22、系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3.3.解决措施:解决措施:检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检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严格控制氟利昂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严格控制氟利昂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消费。强紫外线的照射强紫外线的照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1.1.成因:成因:pHpH小于小于5.65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石我国的酸雨
23、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油和天然气等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2.2.现状:现状:我国酸雨区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和华我国酸雨区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和华南。南。三、全国各地普降酸雨三、全国各地普降酸雨3.3.危害:危害: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与钙、镁、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与钙、镁、钾等结合,使土壤贫瘠化;使湖泊、河流酸化,并钾等结合,使土壤贫瘠化;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重金属进入水中,
24、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溶解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难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难以定量确定的以定量确定的。4.4.解决措施:解决措施: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如原煤脱硫技术、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等。如原煤脱硫技术、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等。四、水体污染四、水体污染1.1.成因:成因: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
25、境,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2.2.现状:现状: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染,全国 1/3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1/4 的水体的水体不适于灌溉,不适于灌溉,90%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50%的城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60%70%70%是由水源污染造成是由水源污染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