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机械技术知识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47772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PPT
  • 页数:42
  • 大小:77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械技术知识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机械 技术 知识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机械技术知识培训机械技术知识培训技术要求 由于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因此,它除了有图形和尺寸外,还必须有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应该达到的一些质量要求,称为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 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一、表面粗糙度 这种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表面粗糙度糙度。1、表面粗糙度概念、表面粗糙度概念2.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及其数值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有Ra、Ry、Rz,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

    2、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10-32所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国家标准作了规定,见表10-3,一般应优先选用第1系列。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国家标准(GB/T131-1993)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见表10-4。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中标注有关参数及其他有关规定,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中标注有关参数及其他有关规定,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意义,见表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意义,见表10-5。4、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二、极限与配合 1零件的互换性 在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个,不需修配便可装到机器上,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质,称为互换性称为互换性。2极

    3、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就必须将零件尺寸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规定了极限尺寸。另一方面,对于相互结合的零件,这个范围还必须保证其配合达到一定的松、紧程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极限与配合的概念。由此可见,极限极限用于协调机器零件使用要求与用于协调机器零件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配合配合则反映零件组合时相互之间的松、紧关系。则反映零件组合时相互之间的松、紧关系。结合图10-33,用图解的方式介绍相关的术语和定义。a)尺寸 1)基本尺寸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结构及使用要求而确定的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如图10

    4、-33中,孔、轴的直径尺寸4为基本尺寸。2)实际尺寸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所指的孔、轴可以是圆柱形内、外表面,也可以是非圆柱形内、外表面)。3)极限尺寸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图中孔为40.064、轴39.975);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图中孔为40.025、轴为39.950)。极限尺寸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4)偏差偏差 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统称为极

    5、限偏差。孔的上、下偏差代号分别用大写字母ES、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代号分别用小写字母es、ei表示。a)尺寸 5)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简称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恒为正值。图10-33中孔、轴的公差可分别计算如下:孔 公差=40.064-40.025=0.039或公差=(+0.064)-(+0.025)=0.039 轴 公差=39.975-39.950=0.025或公差=(-0.025)-(-0.050)=0.025 公差是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的一种度量。公差越小,零件的精度越高,实际尺寸的允许变动量也越小;公差越小,配合间隙或

    6、过盈的允许变动量越小,配合的精度越高。6)公差带公差带 在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7)零线零线 在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如图10-33a所示。为简化起见,在实用中常不画孔和轴,只画出放大的孔和轴的公差带来分析问题,这就是如图10-33b所示的公差带图。画公差带图时,习惯上先画一横坐标代表基本尺寸,这条线就是零线。然后根据上、下偏差分别画出孔或轴的公差带。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二、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称为配合。根据使用要求不同,孔和轴之

    7、间的配合有松有紧,松则出现间隙,紧则出现过盈。间隙与过盈间隙间隙:孔的尺寸与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过盈过盈:孔的尺寸与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根据孔、轴之间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可将配合分为三类: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过渡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盈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I)标准公差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是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IT”是标准公差的代号,阿拉伯数字表示

    8、其公差等级。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内规定了IT01、IT0、IT1、IT2、IT18共20个标准公差等级。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依次增大。各级标准公差的数值,可查阅附表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钱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反之,则为上偏差,如图10-38所示。基本偏差共有28个,它的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孔、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22、23。基本偏差系列如图10-39所示,其中,在轴的基本偏差中,ah

    9、为上偏差,jzc为下偏差。js没有基本偏差,它的公差带对称地分布于零线两侧,表明其上、下偏差各为标准公差的一半,即es=+IT/2,ei=-IT/2,在基本偏差表中写成IT/2;在孔的基本偏差中,A-H为下偏差,JZS为上偏差JS没有基本偏差,它的公差带对称地分布于零钱两侧,表明其上、下偏差各为标准公差的一半,即ES=+IT/2,EI=-IT/2,在基本偏差表中写成IT/2。轴和孔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省略书写IT字母)组成。两种代号并列,位于基本尺寸之后,并与其字同,如图10-40所示 配合制度 根据使用要求,孔、轴之间应具有不同松紧程度的配合。从零件和工具统一化来

    10、说,构成配合的最合理方法是在各种配合中,使一个零件(孔或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该零件为基准件),用选择配合中另一零件(相应为轴或孔)的公差带位置来达到所要求的配合特性。为此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度,即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1)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配合(图10-41)。(2)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配合(图10-42)。基孔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孔称为基准孔,用基本偏差代号H表示,其下偏差为零。在基孔制配合中,轴的基本偏差ah用于间隙配合

    11、;jzc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例如,H9/d9为基孔制间隙配合;H7/k6、H8/n7为基孔制过渡配合;H7/S6为基孔制过盈配合。基轴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轴称为基准轴,用基本偏差代号h表示,其上偏差为零。在基轴制配合中,孔的基本偏差AH用于间隙配合;JZC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例如,G7/h6为基轴制间隙配合;K7/h6、N7/h6为基轴制过渡配合;S7/h6为基轴制进盈配合。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与识读(1)标注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在装配图上标注极限与配合时,其代号必须在基本尺寸的右边用分数形式注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如图10-43所示。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

    12、标注与识读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图,可只注公差带代号,如图10-44a所示。用于单件、中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图,一般可只注出极限偏差,如图10-44b所示。如需要同时注出公差带代号和对应的偏差值时,则其偏差值应加上圆括号,如图10-44c所示。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与识读 标注极限偏差时应注意: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其字高要比基本尺寸的字高小一号;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位数必须相同,如偏差为零时,应标注0,并与下偏差或上偏差的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如图10-44所示;当上、下偏差数值相同时,其数值只需标注一次,其字高与基本尺

    13、寸相同,如800.030。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与识读(2)识读 50H9/d9应读作:基本尺寸为50、标准公差等级为IT9的基准孔,与相同基本尺寸、标准公差等级为IT9、基本偏差为d的轴组成的间隙配合;40s6应读作:基本尺寸为40、标准公差等级为IT6、基本偏差为s的轴;35K7应读作:基本尺寸为35、标准公差等级为IT7、基本偏差为K的孔。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为了提高产品精度,使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除了对零件提出恰当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公差外,还要对零件要素(点、线、面)的形状和位置的准确度提出适当要求。为此,国家标准又规定了一项技术指标-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简称形

    14、位公差公差)。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1形位公差的一般知识(1)形位公差分类、特征项目及符号 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形状公差公差和位置公差位置公差两大类共14项。形位公差的分类、特征项目及符号,见表10-7。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2)形位公差的术语 要素要素 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点、线或面。这些要素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中心平面。被测要素被测要素 给出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基准要素基准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基准。形状公差形状公差 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位置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

    15、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2形住公差的标注(1)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要求在矩形方框中给出,该方框由两格或多格组成。框格内从左到右填写以下内容(图10-45):1)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2)公差值用线性值,如公差带是圆形或圆柱形的则在公差值前加注,如是球形的则加注S。3)如需要,用一个或多个字母表示基准要素或基准体系。当一个以上要素作为被测要素(如六个要素),应在框格上方标明,如6x、6槽(图10-46a)。对同于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为方便起见,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面(图10-46b)。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2)被测要素的标注 1)用指

    16、示箭头指向被测轮廓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用指引线(细实线)与形位公差框格相连。指示箭头的方向应与形位公差值的方向(即形位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一致。2)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示箭头的指引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如图10-48所示;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轴线、中心平面、中心点等)时,指示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如图10-49所示。3)几个被测要素具有相同公差项目和数值的要求时,可以用一个形位公差框格表示,并用指示箭头分别指向各被测要素。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3)基准要素的标注 1)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由基准字母表示。带小圆的大写字母周

    17、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在公差框格内。2)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符号(加粗的短画)应放置在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其延长线上,并与该轮廓要素的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如图10-55所示;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则基准代号的连线应与该中心要素的相应轮廓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必要时,基准符号可以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如图10-52所示。3)单一基准、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和多个要素组成的基准体系,标注方法如图10-53a、b、c所示。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4)任选基准的标注方法如图10-54所示。(4)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 图10-55中各形位公差的含义: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表示们100h6外圆柱面对45P7孔的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5。表示100h6外圆柱面的圆度公差为0.004。表示机件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机械技术知识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777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