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第五版)》课件 - 副本 (1).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法学概论(第五版)》课件 - 副本 (1).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概论第五版 法学概论第五版课件 副本 1 法学 概论 第五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法律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 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理论总总 则则第一节法律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个人没有能力同自然界作斗争,人们只有联合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共同劳动,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和劳动果实只能共同所有,并实行平均分配。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奴役,激起了奴隶的强烈反抗。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斗争,奴隶主建立了一系列的暴力机构来代替氏族组织,于是,国家应运而生了。一、法律的起源(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律是统治阶级
2、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三)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二、法律的本质(一)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三、法律的基本特征第一节法律的起源、本质和作用u(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诉人们行为的模式与标准,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u(二)法律的社会作用1.维护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秩序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四、法律的作用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从广义上讲,法制是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制
3、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从狭义上讲,法制是指有法律而被严格遵守,即依法办事。广义狭义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1)法律,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和法规,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条例、章程、命令等;(2)制度,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建立起来的国家基本制度,如根据宪法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3)法律秩序,即通过法律和制度建立起来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等。(一)法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处理与公民及其团体的关系,必须依法。也就是说,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不得滥用国家权力。二是指社会关
4、系参加者的普遍守法原则,即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合法。(二)法制主要有两层含义: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是依法办事和健全法制的根本前提有法必依,是普遍守法的原则执法必严,是依法办事和健全法制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依法办事和健全法制的有力保障01020304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关系(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u 首先,只有人民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才能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制定为法律并建立起符合自己意志的制度。u 其次,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制定出真正反映广
5、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u 最后,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实施。u 首先,社会主义法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制度的体现和保障。u 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运用国家权力实现自己意志的体现和保障。u 最后,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体现和保障。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1)确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社会主义原则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二)民主原则(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2)任何公民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6、务;(3)任何公民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平等地予以追究和制裁。(三)平等原则要求立法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统一行使,或由它依法授权的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统一行使,不允许违背宪法和法律。(四)统一原则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四、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一)法律创制的概念法律的创制,也叫立法,是指国家专门机关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一、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二)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群众路线原则3.原
7、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程序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议案的审议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01011.1.法律规范的结构和种类02022.2.法律规范的形式u一般来说,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结构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部分构成。u法律规范进行分类:(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2)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可分为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和委任性规范。(3)按照法律规范所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它包括基本法律和其
8、他法律。(3)行政法规。它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发布的决定、命令、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四)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及其形式(3)行政法(2)民商事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五)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 法律的适用,就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把法律运用于具体的案件,使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的专门活动。(一)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概念1.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3.3.司法机关
9、独立行使职权、只服从法律原则(二)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二、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1.法律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1)全国的(2)地方的(3)特定范围的(三)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范围2.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1)宪法公布之后,凡与宪法有抵触的法律、法令一律失去效力;(2)新的立法公布后,相应的旧法即失去效力;(3)由于立法时的特殊条件消失,法律的效力也就自然消失;(4)国家颁布特别的决议、命令,宣布废除某项法律,该项法律就从宣布之日起终止生效。3.法律对人的适用范围由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也有所不同,有的法律
10、适用于全国的公民,有的只适用于部分公民,有的则只适用于外国人。法律对人的适用范围一般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法律解释,是指有关机关或个人对法律规范的内容、含义、精神和技术要求等所作的说明。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解释作出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将其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方法可以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三种。1.法律解释的概念2.法律解释的分类3.法律解释的方法(四)法律解释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 守法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守法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既
11、保障公民享有法定的权利,又要求公民履行应尽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只有人人守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民民主专政才有坚实的基础。(一)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公民除自觉遵守法律外,还要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此,每个公民都必须要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就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和其他法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应受惩罚的行为。根据违法的性质、情节及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违法,包括犯罪和一般违法;狭义的违法,只是就
12、一般的违法而言,不包括犯罪在内。(二)要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三、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0101(一)概念0202(二)特征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它是人们相互之间结成的诸种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由于法律关系是基于国家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而每一法律关系的形成也总要通过它的参加者的意思表示,因此,法律关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主体间的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一、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概
13、念和特征(1)自然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我国公民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2)法人。包括两类:一类是机关法人,另一类是社会组织法人。(3)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4)国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来说,它包括财物、行为、智力成果。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一)法律关系的主体(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法律关系的内容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1)法律规范,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是抽象的、一般的条件;(2)权利义务主体,即权利义务的承担者
14、,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主体条件;(3)法律事实,即出现法律规范所假定的那种情况。(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法律事实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二)法律事实的种类三、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社会主义国家2.意义1.提出(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只能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宪法和法律。(3)依法治国之所“治”的具体内容是指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也就是国家的各项工作。第一,这是发展社
15、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第三,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第四,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第五,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及其意义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BC 具有完备的、反映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法律体系 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 具有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成要
16、素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两者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4)两者有共同的历史使命,都是管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一)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相同点(2)两者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即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3)两者有共同的指导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制定的,因而都具有科学性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两者制定的组织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而政策是由党组织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4)两者所
17、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法律只调整那些有关国家和社会制度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而党的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法律广泛得多。(二)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区别(2)两者实施的方法不同。社会主义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党的政策的规范效力一般只限于党组织和党员.(3)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以条文形式公布实施的,并具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党的政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密切关系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直接依据。这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和政
18、策的性质、特点决定的。其次,法律是贯彻党的政策的重要工具,因为法律能够把政策中需要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内容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其获得普遍遵守的效力。第五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精辟概括并深刻阐述的“十一个坚持”。(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又是总抓手。法治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形成的,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督法、法治保障及与依规治党相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