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专题讲座.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专题讲座.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农业政策 法律法规 专题讲座
- 资源描述:
-
1、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专题讲座讲座结构安排讲座结构安排 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 主要农业法律法规的构成主要农业法律法规的构成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二)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特征(二)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特征(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意义 市场、政府与政策市场、政府与政策 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 市场、政府与政策市场、政府与政策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一些固有
2、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垄垄断断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外部性外部性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政府失灵(有限政府)政府失灵(有限政府)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经济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生活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对宏观经济进行总
3、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有限信息有限信息有限决策有限决策 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农业和农产品所具有的高度不可替代性农业和农产品所具有的高度不可替代性农业和农产品生产经营所具有的风险性农业和农产品生产经营所具有的风险性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二)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特征(二)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特征 全方位的农业管理与监控全方位的农业管理与监控表现为由单一种植业向大农业领域的扩展与表现为
4、由单一种植业向大农业领域的扩展与延伸。延伸。全过程的农业管理与监控全过程的农业管理与监控表现为由单纯的生产过程向产前、产中、产表现为由单纯的生产过程向产前、产中、产后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与规范。后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与规范。全球化的农业管理与监控全球化的农业管理与监控表现为对农业生产要素及其产品进出口,按表现为对农业生产要素及其产品进出口,按照世界市场的规范要求。照世界市场的规范要求。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一)历史沿革(一)历史沿革(二)时代特征(二)时代特征(三)战略举措(三)战略举措(一)历史沿革(一)历史沿革1、在国外、在国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5、:一般称其为一般称其为“乡村建设(发展)乡村建设(发展)”,把乡村发把乡村发展的意义看成技术、社会、文化与政治等因素改进、采纳展的意义看成技术、社会、文化与政治等因素改进、采纳等的过程。等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韩国以韩国 的的“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实践为典型实践为典型政政府支持,农民教育与参与(勤勉、自助、合作)。府支持,农民教育与参与(勤勉、自助、合作)。2、在国内、在国内解放前的乡村建设解放前的乡村建设毛泽东在湘江之滨:提出要投入毛泽东在湘江之滨:提出要投入“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平民教育社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平民教育社文艺文艺教育救愚、生计
6、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私。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团体组织、科学技术。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农民教育。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农民教育。解放后的解放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50提出,提出,高级农业合作社章程高级农业合作社章程为农业为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提出了目标;的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提出了目标;1955年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业发展纲要农业发展纲要(试(试行),即农业行),即农业40条,条,1960年通过了年通过了纲要纲要,当时的当时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论及谭震林
7、认为是建社论及谭震林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概念,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内容之一。1999年林毅夫提出,为启动内需建设新农村。年林毅夫提出,为启动内需建设新农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社会主义新农村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二)时代特征(二)时代特征1、现实
8、困境:新时期、现实困境:新时期“三农三农”问题突出问题突出农业效益太低:规模小、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农业效益太低:规模小、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弱,涉及到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度低、竞争力弱,涉及到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问题。问题。农村发展太慢: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环境农村发展太慢: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环境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涉及到农村公共服务与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涉及到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农民收入太少:整体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农民收入太少:整体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太大,涉及到农民经济福利与政治权益问题。距太大,涉及到农民经济福利与政治权益问题。农民市民化滞后:进
9、城农民身份与地位没有真农民市民化滞后:进城农民身份与地位没有真正转变,流动人口正转变,流动人口1.5亿亿,“拉美陷阱拉美陷阱”严重。严重。2、时代要求、时代要求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中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长期性、动态性史任务:长期性、动态性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3、内涵本质、内涵本质不同于以往的不同于以往的“丰衣足食丰衣足食”、“楼上楼下、电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话”等,涉及到农村的
10、全面发展等,涉及到农村的全面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村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村物质文明(经济建设)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村容整洁:农村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村容整洁:农村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管理民主:农村政治文明(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管理民主:农村政治文明(政治建设、党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农村的“新新”是指是指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各项制度的创新农村各项制度的创新农村基本建设创新农村基本建设创新本质是本质是城市工业支持农村城市工业支持农村财政转移支持农民财政转移支持农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1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两个趋向”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性理论,认为人均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
12、性理论,认为人均1,000美金美金是工业化的转型期,是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关是工业化的转型期,是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已经达到这一阶段。统计资料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已经达到这一阶段。统计资料表明,表明,2005年年GDP超过超过18万亿元,农业与非农产业万亿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2 88,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结构大约为50 50,城镇化水平为,城镇化水平为40,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约约3万亿元。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万亿元。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
13、、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三)战略举措(三)战略举措1、总体目标:用、总体目标:用15到到20年时间年时间农村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农村各种面貌要有明显改变农村各种面貌要有明显改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明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明显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明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明显推进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2、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3、政策取向、政策取向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
14、发展(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提出思想的提出2002年年11月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指出“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的思想,的思想,并就城乡统筹进一步阐述到:并就城乡统筹进一步阐述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年10月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的发展战略方
15、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其中,统筹城乡为五统筹之首。统筹城乡为五统筹之首。2005年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农
16、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十一五”规划中解决规划中解决“三农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问题的战略方向。2006年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持科学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五统筹五统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07年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
17、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08年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此外,此外,2004年以来的连续年以来的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个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思想加以提出并落实到政府具体工作之中。要思
18、想加以提出并落实到政府具体工作之中。(2)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质量和水平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工业消费资料,为城市的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工业消费资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克服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克服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资源短缺等约束。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资源短缺等约束。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产业比较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产业比较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19、而且各大部类之间、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统筹城乡文化、政治发展统筹城乡文化、政治发展(3)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 分配统筹分配统筹重要手段重要手段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享有生是调节城乡居民
20、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享有生存权、福利权、共享公共服务权、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存权、福利权、共享公共服务权、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权的关键权的关键 发展统筹发展统筹基本动力基本动力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推动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推动产业互动、工农互补、城乡共荣产业互动、工农互补、城乡共荣 市场统筹市场统筹主要方式主要方式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尽量用市场手段来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尽量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制度统筹制度统筹重要保障重要保障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要把城市
21、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实现。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实现。4、根本方针、根本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少取放活”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中央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中央1号文件:号文件:1982-1986连续五连续五年共五个年共五个1号文件,解决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号文件,解决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三三农农”问题。问题。新世纪的新世纪的1号文
22、件号文件2004年年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年1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年1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年1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年1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年1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年1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1年年1号文件:加强水利建号文件:加强水利建2012年年1号文件:农业科技发展号文件:农业科
23、技发展2013年年1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新世纪新世纪1号文件的主要政策号文件的主要政策体现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体现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故事一:农业补贴的尴尬故事一:农业补贴的尴尬时间地点:时间地点:2007年冬,西部某县年冬,西部某县事件:当地政府和农民关于油菜良种补贴发放的苦恼。事件:当地政府和农民关于油菜良种补贴发放的苦恼。年底了,县里剩余几十万油菜良种补贴发不出去又不敢年底了,县里剩余几十万油菜良种补贴发不出去又不敢挪用挪用由于每亩由于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无法确认谁真正采用元的良种补贴无法确认谁真正采用了油菜
24、良种,基层上报的数字又远大于油菜种植总面积,了油菜良种,基层上报的数字又远大于油菜种植总面积,县政府只好按农户人头补贴,人均县政府只好按农户人头补贴,人均2元,需要到镇政府元,需要到镇政府办领手续。农民为此支付的办领手续。农民为此支付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时间、交通、(时间、交通、餐饮等成本)往往大于所获的补贴数,许多人就干脆不餐饮等成本)往往大于所获的补贴数,许多人就干脆不去领!去领!扩大产出的政策努力就这样失效了!扩大产出的政策努力就这样失效了!思考:思考: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制定者的“父爱主义父爱主义”成本几何?效果咋样?成本几何?效果咋样?三、主要农业法律法规的构成三、主要农业法律法规的
25、构成(一)农业综合类法律法规(一)农业综合类法律法规(二)种植业法律法规(二)种植业法律法规(三)林业法律法规(三)林业法律法规(四)养殖业法律法规(四)养殖业法律法规(五)渔业法律法规(五)渔业法律法规(六)主要农业法律法规介绍(六)主要农业法律法规介绍(一)农业综合类法律法规(一)农业综合类法律法规 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中华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