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467018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PPT
  • 页数:113
  • 大小:5.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三 课件
    资源描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性及特殊形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性及特殊形式式 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类社会是怎样产人是从哪里来的?人

    2、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人类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何处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何处?每个人在历史每个人在历史发展中能起什么作用?等等。发展中能起什么作用?等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从社会意主要缺陷: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

    3、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social being)(social being)是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境和人口因素。(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4、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孟德斯鸠的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地理环境决定论定论”把地理环境看成是社把地理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甚至认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甚至认为自然条件决定社会的政治为自然条件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土壤因素同居民的性制度。土壤因素同居民的性格塑造也十分密切,就土壤格塑造也十分密切,就土壤因素而言,因素而言,“土地贫瘠使人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勤劳和适宜于勤奋、简朴、勤劳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肥沃则会使人因战争,土地肥沃则会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懒惰和贪生活富裕而柔弱、懒惰和贪生怕死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下的的国家常常是

    5、单人统治下的政体,而土地贫瘠的国家则政体,而土地贫瘠的国家则往往是数人统治下的政体。往往是数人统治下的政体。(2 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人口的迁徙成、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人口的迁徙等状况。等状况。“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率增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率增加加”;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两种办法:一种叫做两种办法:一种叫做“预防预防的抑制的抑制”,即要求人们节欲,即要求人们节欲和独身;另一种叫做和独身;另一种叫做“积极积极的抑制的抑制”,即通过失业、贫,即通过

    6、失业、贫困、饥饿、瘟疫和战争等办困、饥饿、瘟疫和战争等办法来消灭过剩人口。而且马法来消灭过剩人口。而且马尔萨斯认为尔萨斯认为“积极抑制积极抑制”措措施是恢复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施是恢复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平衡的最有效手段。料增长平衡的最有效手段。(3 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Mode of production)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物质资料(生产资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物质资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关系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1 1)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的反映(2 2)结构)结构 A A、从意识的主体角度看,、从意识的主体角度看,社会意识包括个体社会意识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意识和群体

    8、意识。B、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社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会意识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主体为个人的社会意识,它是主体为个人的社会意识,它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个人与环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个人与环境关系意识等内容。境关系意识等内容。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群体意识包括:家庭意识、集体

    9、意识、的反映。群体意识包括:家庭意识、集体意识、团体意识、行业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团体意识、行业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等。民族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等。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它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不定型的社会意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业心理、时代心理等。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意识,主要

    10、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C C、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 看,看,社会意识划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划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学等。

    11、它不具有阶级性。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 1)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存在 (2 2)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 变化变化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越多越反知识越多越反动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2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其二,其二,德国德国 落后于落后于 法国法国英国英国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德国德国英国英国 (2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

    12、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得各种社会意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线识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线索。索。艺术艺术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道德宗教宗教 宗教宗教:A A、组成:由宗教教义、宗教制度、宗教组、组成:由宗教教义、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及宗教信徒等要素组成织、宗教活动及宗教信徒等要素组成 B B、宗教的作用、宗教的作用 第一、主要社会作用:麻痹人的进取心和第一、主要社会作用:麻痹人的进取心和革命意志革命意志 第二、积极意义第二、积极意义:劝导人们淡泊名利、善待劝导人们淡泊名利、善待他人、助弱救难、

    13、爱护自然等他人、助弱救难、爱护自然等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 1、生产力、生产力(productive forces)(productive forces)的含义与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构成要素(2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生产力劳动劳动资料资料劳动劳动对象对象劳动劳动者者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科科学

    14、学管管理理实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智能性要素智能性要素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入生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入生 产过程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地下矿藏、原始产过程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地下矿藏、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等。森林、野生动植物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内容的含义及其内容 relations of production)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含包含: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生产产资资料料原 始 社 会原 始 社 会

    15、封 建 社 会封 建 社 会私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归归 所有形式所有形式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平等关系平等关系全人身依附关系全人身依附关系半人身依附关系半人身依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平等互助关系平等互助关系平均分配平均分配全部占有全部占有贡赋、地租贡赋、地租利润利润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分配 原始工具原始工具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二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二青铜器青铜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三生产力状况决定生

    16、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三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四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之四石器工具石器工具青铜器青铜器铁器铁器大机器大机器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2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力 真舒服!真舒服!真难受!真难受!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力发展起着阻碍阻碍作用。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发展起着促进促进作用。

    17、作用。生生产产关关系系(2)生生 产产 力力决定决定反作用于反作用于(1)生产生产力的力的状况状况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方向和形式 (2 2)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重要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B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我国的

    1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因素和环节,因此,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因素和环节,因此,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进行改革。C C、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生产力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指导下进行的。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指

    19、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繁荣、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经济繁荣、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了优越性。化生活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了优越性。(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含义:含义:(注:国家政权是注:国家政权是的核心的核心 (2 2)上层建筑的外延)上层建筑的外延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观念或思想上层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建筑(意识形态)A A、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

    20、统治另一个阶级、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的工具 B B、国家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家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地主阶地主阶级专政级专政无产阶无产阶级专政级专政 政体政体君主君主制制共和共和制制君主专制制君主专制制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总统制议会制议会制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服务时,就会成为 (1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 A、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B B、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决定上层建筑的调、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决定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整或变革。(2 2)上层建筑的

    21、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一)社会形态的内涵(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在于,人类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社会发展一般规律)2、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于,不同民族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三)社

    22、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一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 新生事物成长的复杂性,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暂时倒退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历史

    23、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含义: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含义: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同义语。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同义

    24、语。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以划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主要把握四点: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主要把握四点:1、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直接表现。表现。2、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立和斗争。4、根源于、根

    25、源于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用(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1 1、是实现社会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是实现社会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 2、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大作用3 3、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广大人民群众4 4、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121世纪世纪“是高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的世纪 ”,“中国必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在世界

    26、高科技领域占有一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席之地”(三)正确认识(三)正确认识“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1 1、“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 2 2、科学技术应用带来消极后果的原因、科学技术应用带来消极后果的原因(1 1)观念上的错误。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急)观念上的错误。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二是过分强调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二是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区别,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 2

    27、)盲目滥用或误用科技成果,缺乏对科学)盲目滥用或误用科技成果,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唯心史观唯心史观 恩格斯恩格斯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1 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2 2、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现实的、历史、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现实的、历史的的 A A、现实的:指人

    28、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指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出于某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是出于某种社会关系中的人 B B、历史的:指人的本质随着人类历史向前、历史的:指人的本质随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而变化发展而变化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事物质财富生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1、(1 1)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财富的源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许多伟大

    29、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来自于中下层群众来自于中下层群众 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英国发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美国电学理论家富兰克林、明蒸汽机的瓦特、美国电学理论家富兰克林、德国哲学家狄慈根和俄国文学家高尔基德国哲学家狄慈根和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詹姆斯詹姆斯.瓦特瓦特富兰克林富兰克林高尔基高尔基北宋毕升北宋毕升 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 孔繁森在阿里孔繁森在阿里 1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2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3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是历

    30、史进程的影响者。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1 1)“时势时势”即时代条件,它为英雄人即时代条件,它为英雄人物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历史舞台,为英物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历史舞台,为英雄人物提供了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时势雄人物提供了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时势锻炼了英雄人物、时势筛选了英雄人物,锻炼了英雄人物、时势筛选了英雄人物,时势召唤了英雄人物。时势召唤了英雄人物。(2 2)任何英雄人物,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任何英雄人物,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动历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史前进的积极作用。时势锻炼英雄时势锻炼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1、 1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力量?2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 3、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义。4 4、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论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5 5、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如何评价人民群众和、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如何评价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6 6、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670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