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震 减灾 基础科学 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一)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一、什么是地震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是指地壳中因岩体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约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七级以上的地震约10次左右。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的形状、内部结构极其图象A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呈梨形,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两极半径约为6356公里(见图)。地表最主要地形区划是陆地和海洋。陆地又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裂谷等地形单元。海洋 也分为洋脊、海
2、沟、大洋盆地、岛屿与海山、大陆边缘等地形单元。B 地球的内部结构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如果我们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对直挖通,不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了吗?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所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还是很不准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
3、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见下图)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是康拉德面,在10公里左右。上部地壳只有大陆有,海洋基本缺失。上部地壳主要为花岗岩层,下部地壳主要为玄武岩层。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分界面约在1000公里左右。上地幔主要由超基性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高压矿物组成的超基性岩构成。在上地幔分布着
4、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是固体物质。地核的物质成分同铁陨古相似,所有有时又叫“铁镍核心”。板块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是:岩石圈由几个大而相当稳定的板块,即相对刚性的固体岩石块体组成,它们覆盖在地球表面上,尤如圆球上的弯曲便帽。大的板块有7块,诸如太平洋板块等,还有许多小的,如北加利福尼亚外的哥尔达板块,它们都彼此相对运动。见下图
5、:由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构成边界的主要构造板块由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构成边界的主要构造板块 岩石圈深达100200千米,它们构成板块。每一板块都坐落在其下的软流层上,相对于其相邻的板块水平运动。在与相邻板块接触的边缘,板块运动产生大的拖曳力。这些力作用于岩石圈的岩石上,引起其物理的甚至化学的变化。因为岩石圈板块一般刚性和强度大,可以通过它传导力而自身不弯曲。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几乎全沿板块边界发生,不过边界自身可以有相当宽度。在这些板块边缘,地球的地质构造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大量激烈地质变化的发源地。板块边缘很清楚地是地震多发带。板块边界和地震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彩图(见下图)中
6、沿太平洋与北美板块的地震活动图看得很清楚。震中的集中线状分布与大的活动断层,如圣安德烈斯断层,是吻合的。只有少量地震散布在绘出的主要断层之外。大断层带是地壳中的软弱带,板块间的相对运动沿它们发生。沿圣安德烈斯断裂的滑移速率是5厘米/年这是板块边界大型断裂滑移速率的典型数值。(如下图 在板块碰撞的地方,如印度板块向南亚推挤,按板块构造原理预测大规模逆冲将建造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这种预测被沿喜马拉雅山南麓野外地质填图发现许多逆冲断层所证实。沿这些断层的滑移继续反抗着重力的下拉力而推起这条巨大山脉。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山北缘挤入中国西部,这一碰撞把亚洲向东推移,很像钢楔打入未固结的混凝土使软物质挤出一
7、样。水平力驱动亚洲向东,形成上千千米长的东西向的走滑断层。印度和缅甸北边的板块接合部是地球上最强的地震活动区。高原下边有较深源地震发生,表明印度板块向下潜行到了亚洲板块之下。冰岛的辛格韦德利地堑是一条裂谷(实际是大西洋中脊出露在海平面上的一部分)冰岛的辛格韦德利地堑是一条裂谷(实际是大西洋中脊出露在海平面上的一部分)正断层运动产生了起伏的地形和陡峭的岩壁正断层运动产生了起伏的地形和陡峭的岩壁 因为横过一个板块的力的方向是变化的,地震形成机制和地震大小在同一板块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世界上仅有约10%的地震沿大洋中脊系统发生,它们都是浅源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仅构成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约5%。相反,发
8、生在板块汇聚边界如海沟上的地震既有浅源地震,也有中源和深源地震,它们释放的能量构成世界地震释放能量的90%以上。最大的地震,如1960年和1985年智利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和1985年墨西哥地震,大多数发生在俯冲区域,是一板块向另一板块下俯冲的结果。地震的产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或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而形成的建筑物破坏、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因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
9、财产造成的灾害。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此,社会公众普遍怀有恐震心理,甚至谈震色变。三、地震带的划分三、地震带的划分四、中国地震带分布四、中国地震带分布五、地震的分类五、地震的分类六、地震的基本参数六、地震的基本参数七、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七、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
10、,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地震规模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
11、定。一般地,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便能造成各种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震级与发生频率 下面列出的是不同里氏震级(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估计每年6,20
12、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每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影响还受当地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中描述的是极端影响)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里氏规模震级(ML)8.9级,地震矩规模(MW)9.5级。震级与能量震级与能量 由
13、于里氏地震规模是常用对数,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1倍。下面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里氏震级 大致相应的TNT当量 实例实例 -1.5 6磅 手榴弹爆炸 1.0 30磅 建筑爆破 1.5 320磅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0 1吨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5 4.6吨 二战期间的Cookie 巨型炸弹 3.0 29吨 2019年大型燃料空气炸弹(MOAB)3.5 73吨 1957年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核事故 4.0 1千吨 小型原子弹 4.5 5.1千吨 常见的龙卷风 5.0 32千吨 投放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 5.5 80千吨 199
14、2年美国内达华Little Skull Mtn.地震 6.0 10万吨 1994年美国内达华Double Spring Flat地震 6.5 50万吨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7.0 320万吨 目前最大型的原子弹 7.5 1600万吨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 8.0 10亿吨 19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地震 8.5 50亿吨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稣受难日地震 9.0 320亿吨 2019年印度洋大地震 10.0 1万亿吨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挤压地面(circling Earth)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烈度烈度 在地面上人的感觉在
15、地面上人的感觉 房屋震害程度房屋震害程度 其他震害现象其他震害现象 水平向地面运动水平向地面运动 震害现象震害现象 平均震害指数平均震害指数 峰值加速度峰值加速度m/s2 峰值速度峰值速度m/s 无感无感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门、窗轻微作响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悬挂物微动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作响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多数人梦中惊醒 门
16、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烈缝,有檐瓦掉微细烈缝,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砖 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 0.31(0.220.44)0.03(0.020.04)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户外 损坏墙体出现裂缝,檐瓦损坏墙体出现裂缝,檐瓦掉落,少数屋顶烟囱掉落,少数屋顶烟囱裂缝、掉落裂缝、掉落 00.10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裂缝 0.63(0.450.89)
17、0.06(0.050.09)大多数人惊逃户外,骑自行车大多数人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的的人有感觉,行驶中的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继续使用 0.110.30 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土见喷砂冒水,松软土地上地裂缝较多;大地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破坏破坏 1.25(0.901.77)0.13(0.100.18)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结构破坏,需要中等破坏结构破坏,需要修复才
18、能使用修复才能使用 0.310.50 干硬土上亦出现裂缝;大多干硬土上亦出现裂缝;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严重破数独立砖烟囱严重破坏;树稍折断;房屋坏;树稍折断;房屋破坏导致人畜伤亡破坏导致人畜伤亡 2.50(1.783.53)0.25(0.190.35)行动的人摔倒行动的人摔倒 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局部倒塌,修复困难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0.510.70 干硬土上出现地方有裂缝;干硬土上出现地方有裂缝;基岩可能出现裂缝、基岩可能出现裂缝、错动;滑坡坍方常见;错动;滑坡坍方常见;独立砖烟囱倒塌独立砖烟囱倒塌 5.00(3.547.07)0.50(0.360.71)骑自行车的人会摔
19、倒,处不稳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有抛起感 大多数倒塌大多数倒塌 0.710.90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拱桥破坏;大多数上拱桥破坏;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从根部破独立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坏或倒毁 10.00(7.084.14)1.00(0.721.41)普遍倒塌普遍倒塌 0.911.00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大量山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大量山崩滑坡崩滑坡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注:表中的数量词:“个别”为10%以下;“少数”为10%50%;“多数”为50%70%;“大多数”为70%90%;“普遍”为9
20、0%以上。八、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八、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
21、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位住在楼房里的干部突然被地震惊醒。由于这位干部平时懂点地震知识,所以当他感到地震颠簸时,迅速钻到桌子底下,五、六秒种后,房顶塌落。直到中午,他被救出后,深深感到要不是自己果断钻到桌子底下,早就没命了。他说是地震知识救了他的命。地震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人们完全了解了地震波被激发的机制。在上个世纪末,一位地震学者评述地震时写道:“地震的原因还仍隐匿于朦胧之中,可能是永恒之谜,因为这些强烈震动发生的处所,远距人类观察领域之下。”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认为,火山作用是地震的首要原因,而另一些人倾向于地震源于高大山脉造成的巨大重力差。九、地震
22、观测九、地震观测十、地震是怎样记录到的十、地震是怎样记录到的十一、地震仪器十一、地震仪器十二、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十二、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十三、十三、GPS技术技术十四、地震预报类型十四、地震预报类型(二)(二)如何应对地震来临,平时的准备工作如何应对地震来临,平时的准备工作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一)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制定家庭防震计划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检查和加固住房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
23、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二)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二)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重在下、轻在上”。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加固睡床。加固睡床。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三)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三)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好必要的
24、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进行家庭防震演练进行家庭防震演练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三)(三)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大震时人们的感受地光明亮而恐怖。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地声强烈而怪异 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