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明代部分第一讲).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通史(明代部分第一讲).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通史 明代 部分 第一
- 资源描述:
-
1、中国通史(明代部分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 朱元璋与明初历史朱元璋与明初历史 第一节 明史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明初的政治与社会 第三节 明初的经济第一节 明史的基本问题明朝概况明朝概况明代(明代(1368-1644)存续近)存续近300年,年,共历共历16帝帝17朝朝 太祖洪武朱元璋(在位1368-1398,享年70岁)惠帝建文朱允炆(1398-1402,25)太宗/成祖永乐朱棣(1402-1424,64)仁宗洪熙朱高炽(1424-1425,48)宣宗宣德朱瞻基(1425-1435,37)英宗正统、天顺朱祁镇(1435-1449、1457-1464,37)景帝/(代宗)景泰朱祁钰(1449-145
2、7,29)宪宗成化朱见深(1464-1487,40)孝宗弘治朱佑樘(1487-1505,35)武宗正德朱厚照(1505-1521,30)世宗弘治朱厚熜(1521-1566,59)穆宗隆庆朱载垕(1566-1572,35)神宗万历朱翊钧(1572-1620,57)光宗泰昌朱常洛(1620,38)熹宗天启朱由校(1620-1627,22)(思宗/毅宗/威宗/怀宗/庄烈帝)崇祯朱由检(1627-1644,34)明史分期明史分期歙县风土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国家厚泽深仁,重熙累洽,至于弘治至于弘治,盖綦隆矣。于时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催科不扰,盗贼不生,婚媾依时,闾阎
3、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诚哉一时之三代也,岂特宋太平、唐贞观、汉文景哉?诈伪未萌,讦争未起,芬华未 染,靡汰未臻,此正冬至以后、春分以前冬至以后、春分以前之时也。寻至正德末、嘉靖初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资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于是诈伪萌矣,讦争起矣,芬华染矣,靡汰臻矣,此正春分以后、夏至春分以后、夏至以前以前之时也。迨至嘉靖末、隆庆间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益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起者独雄,落者辟易。资爰有厉,产自无恒。贸易纷纭,诛求刻覈。奸豪变乱,巨
4、猾侵牟。于是诈伪有鬼蜮矣,讦争有戈矛矣,纷华有波流矣,靡汰有邱壑矣。此正夏至以后夏至以后,秋秋分以前分以前之时也。迄今三十余年迄今三十余年,则夐异矣。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者,少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受享于身,不堪暴殄。因又作报,靡有落止。于是鬼域则匿隐矣,戈矛则连兵矣,波流则襄陵矣,丘壑则陆海矣。此正秋分以后,冬至以前秋分以后,冬至以前之时也。嗟夫!后有来日,则惟一阳之复,安得立政闭关,商旅不行,安静以养微阳哉。第一期:洪武弘治第二期:正德第三期:嘉靖隆庆第四期:万历一般的分期:前期:洪武宣德 中期: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嘉靖 晚
5、期: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之死)崇祯 (吴晗说:以嘉靖前后为两期)明朝的疆域明朝的疆域明史卷四十地理志一: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明时期全图(一)明时期全图(一)明时期全图(二)明时期全图(二)明史卷四十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终明之
6、世,为直隶者二:曰京师,曰南京。为布政使司者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湖广,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其分统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县千一百三十有八。羁縻之府十有九,州四十有七,县六。明朝的首都:北京(京师、顺天府)南京(南都、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南京明故宫遗址明中都凤阳明皇陵盱眙明祖陵明朝的时代特征明朝的时代特征传统观点: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一个 王朝 弘治五年(1492)哥伦布到达美洲,西欧进入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时代;宣德五年(1430),郑和船队结束第七次下西洋 正德(1506-1521)年间起,葡萄牙(佛郎机)开始入侵
7、中国东南海域,从事走私贸易和海盗活动。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获准在澳门暂时居住,从此进入澳门 天启四年(1624)和六年(1626),荷兰和西班牙分别侵占台湾的南北各半。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独占台湾。热兰遮(Zeelandia)城(台南安平)京都学派:中国近世最无聊的一个朝代?内藤湖南(1866-1934)宫崎市定(1901-1995)唐宋变革论和宋以后近世说宫崎市定中国史:明代的历史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重复明代的历史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重复明代以前、特别是宋代的历史。明代以前、特别是宋代的历史。自然地理环境没有什么变化,在文化方面也由于宋代时过于进步,而导致其后其后没有出现什么
8、革命性的进展没有出现什么革命性的进展,因而历史出现重复不如说是必然的结果。从来之所以觉得明代的历史没有意思,也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果事先考虑到这一因素再来读明代的历史,便自然会发现相应的有趣之处。盖 因就算舞台布置大体一样,换了演员之后,表演的内容也自会有所变化。就算明代的历史有将宋代的历史作为底本加以模仿的倾向,其最后的作品从模样到音色都有所不同,终究还是一代王朝的独特的历史。明代的历史地位(个人意见)明代的历史地位(个人意见)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或者近世社会)的成熟期 清代在制度、社会、经济、思想上的历史渊源(明清的连续性)在史料种类、范围和细致程度上要大大超越前代(地方志、民间文书、
9、日常百科书、官方档案等)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考選庶吉士者,皆為翰林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太常、國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官。清史稿卷一百八选举志三:一甲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進士授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有差。明代的历史特征明代的历史特征 政治上,中央集权、天子独裁/君主专制的强化以及皇权滥用和畸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宦官专权、内阁问题以及对士人、官僚的严酷压制)经济上,中后期(尤其是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大规模商业资本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对外关系上,锁国政策与和周边
10、国家间贸易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维持以本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朝贡体系)的努力与周边民族军事压力间的矛盾 思想上,明初对思想的钳制在中期以后逐渐放松,新思潮不断出现(阳明学等),并开清朝考证学风气之先 艺术上,中期以后文学、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领域均出现繁荣状态,白话小说创作活跃第二节 明初的政治与社会朱元璋简介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父母兄长相继在饥荒中死去,遂入皇觉寺为僧,并游食四方。至正十二年在濠州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十六年攻占集庆路(今南京),将其改为应天府 ,并
11、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相继击破周边的反元割据势力后,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其后北伐击败元朝割据武装,并将顺帝逐出大都,随后平定四川、云南等地。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庙号太祖。明太祖明太祖元末动乱与农民起义(?)元末动乱与农民起义(?)导致元末动乱的原因:贫富分化、通货膨胀、吏治腐败、天灾不断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在开河民夫中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在民夫外出其预先埋下的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单眼石人后,率众起兵反元,即北方红巾军。其后南方各地也纷纷起兵响应。元末主要反元势力元末主要反元势力 红巾系(与白
12、莲教混合的)明教系):韩山童、韩林儿、刘福通(宋、龙凤)郭子兴、朱元璋(东系)徐寿辉陈友谅(西系)明玉珍 盐业人员:张士诚 海上势力:方国珍 (明朝国号由来、朱元璋后来对明教的态 度、儒生集团的影响)至正16年(1356)朱元璋攻占集庆路(今南京)统一江南:先后击败陈友谅(1365)、张士诚(1366)、降方国珍(1367)至正26年(1366)韩林儿死,1368年朱元璋称帝 北伐(至正27、1367),击败元朝割据武装(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元顺帝从大都出逃(洪武元年,1368)攻灭明氏(洪武14)、征讨云南(洪武14-15)恢复中华(?)谕中原檄(太祖实录吴元年十月丙寅):檄谕齐鲁河洛燕
13、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屦倒置之叹。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续编:明祖开国,虽曰复汉唐之旧统,光华夏之文物,后人重其为民族革命,然在当时文学从龙诸臣,意想似殊不然。或则心存鞑庭,或则意蔑新朝。虽经明祖多方敦迫,大率怯于进而勇于退。(刘浦江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中国史研究2014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