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课件5第五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文化传播学》课件5第五章.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传播学 文化 传播学 课件 第五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文化传播效果研究本章概要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传者后,使得受传者在思想观念、态度立场以及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的变化。传播效果是最受瞩目、成果最丰富、最具现实意义,也是争论最大的传播研究领域。同时,它也是传播学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为这些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开展的研究,最终都指向大众传播的根本问题效果问题。学习指导学习重点有限效果论 培养理论学习难点两级传播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第一节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以及制约因素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以及制约因素 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子弹论(一)社会背景一方面,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大众传媒
2、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报刊迅速普及,电影、广播等媒介相继问世,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传播媒介的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状态。交战各方利用媒介展开心理战,把经过缜密设计的宣传信息不断推到报纸的头版头条。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子弹论(二)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学说都对子弹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学者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认为决定人“反应”的只有人的遗传生理机制,进而认为受众的反应体应是相同的,只要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人们大致相同的反应。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关于自我、本我、超我的学说,强调人的非理性
3、成分,这也为子弹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从侧面支持了对“子弹论”传播效果的估计。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子弹论(三)客观评价“子弹论”是传播学萌芽阶段的重要理论,它开始关注到大众传媒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生活的变革性作用,具有前瞻性。但是它很明显夸大了传播的效果,所以到20世纪40年代,人们也开始逐渐质疑该理论。首先,“子弹论”的错误性在于,它将传播效果绝对化,把传播过程简单地看作甲对乙的线性式封闭体系,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它没有考虑到受众的自主意识、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传播环境的不同,就认为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产生几乎相同的反应。其次,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虽然在
4、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但是密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各种团体、阶级的形成,使人际传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不单单是由媒体唱“独角戏”。因此,它也忽略了时空、环境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另外,很多学者也认为“子弹论”的研究大都建立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进行严密的科学调查与论证,因此在短短10年后它便被“有限效果论”取而代之。二、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一)“有限效果论”的概念限效果论(the limitedeffects model)又称“最低效果法则”,是继“子弹论”之后出现的第二代传播效果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传
5、播媒介的性质、个人的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并不像子弹论中所认为的传播效果是直接的、准确的、威力无比的。有限效果论的代表学者有拉扎斯菲尔德、卡茨、克拉帕等人,他们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过程中的诸多制约因素,丰富和完善了传播效果理论的研究。二、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二)“有限效果论”的发现过程有限效果论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两次著名的研究:一是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二是霍夫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士兵开展的一系列心理实验。二、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三)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效果微弱的原因:(1)大众传播媒介是通过一些中介因
6、素而起作用的。(2)这些中介因素对信息的接收与消化有着阻碍、回避、歪曲、过滤和抑制的功能。(3)大众传播最容易发挥作用的不是“改变”受众态度,而是“强化”受众既有的态度。(4)大众传播能够对现状起改变作用,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中介因素不起作用而媒介的效果是唯一的;二是媒介作用起到了强化大众传播的效果而不是相反的作用。二、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四)对有限效果论的总结及评价大众传媒并非如“子弹论”所指出的那样直接现实、威力无比,因为在媒介和个人行为之间,并不存在那种即时的、普遍的因果关系,而是需要通过一些中介环节才能起作用。不过有限效果论只研究了传播活动具体的短期影响,而忽略了传播媒介所
7、产生的长期的、持久的、宏观的、潜在的效果。同时,有限效果论过度强调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走向了与“子弹论”相反的极端,因此使得很多人对大众传播效果持有悲观的观点,并认为传播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但是即便在“有限效果论”盛行的美国,大多数传播学者依然没有放弃对传播学的持续研究。三、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及70年代后:宏观效果论(一)“宏观效果论”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以“适度效果论”为代表。相比于“子弹论”过度夸大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过度贬低大众传播效果,“适度效果论”更加全面。它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受众态度和意见的改变来衡
8、量大众传播的效果,有时候大众传播的影响要通过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效果才能检验出来。在这一效果论中,“知识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使用和满足理论等都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成果。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以“强大效果论”为代表。它强调了大众传播的巨大效果,并且与“子弹论”不同的是,强调的效果并不是短期的、直接的而是长期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传播并不能普遍地或者简单地产生,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正确的传播技巧,它才可能产生。三、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及70年代后:宏观效果论(二)研究背景适度效果论最先是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提出
9、的,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有关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研究的特点,到70年代末很多学者提出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与假说,但基本上都基于以下几点:(1)有限效果论过度贬低了大众传播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大众传播会有相当明显的效果。(2)以往的研究只关注大众传播对于受众态度和意见的影响,忽视了对认知的影响。如果探求其他变量,会发现大众传播有更大的效果和影响。(3)以往的研究关注“大众传播对于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却忽视了“受众要大众传播做什么”。(4)以往的研究只关注大众传播的短期效力,却几乎不研究它的长期效果。三、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及70年代后:宏观效果论(三)评价与总结(1)“适度效果论”的进步意义在
10、于,它指出了“有限效果论”对大众传播效果的贬低,并且认识到以往研究太过注重大众传播对于公众态度和意见的影响,忽视了受众对于大众传播的作用。它摆脱了受众者中心论的局限,开始从受众视角进行研究,并着力研究长期效果。(2)“强大效果论”的理论贡献在于,它对传播效果持更加客观、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传播效果是复杂的、间接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大众传播可以长期、间接地作用于受众,从而实现改变受众态度的强大效果,这与“子弹论”直接产生强大效果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它认识到传播效果是宏观的、社会的,纠正了从个体角度出发的有限效果论的消极观念,提出了效果研究的宏观视角。案例链接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
11、道 在歌唱类选秀节目大行其道之际,短短9期的爸爸去哪儿却脱颖而出,意外地成为内地综艺节目的热门话题。从2013年第一季到2017的第五季,无论是节目中还是节目外,萌宝与爸爸们的表现都引发了公众热烈的讨论。近几年,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选秀节目的市场也已经基本达到饱和,随之观众也逐渐厌倦了这种千篇一律的节目形式。而爸爸去哪儿的出现,则以其“户外+亲子互动+真人秀”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抓住观众眼球,抢占市场先机。而且,它摒弃了部分电视节目中虚假的煽情、残酷的竞争,不制造噱头,没有比赛结果,没有投票,以一种更加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真实的户外环境、小孩子们的真情流露,使得节目更加符合
12、大众审美。再加上网民的积极讨论,使得很多从来没有看过这档节目的人,纷纷加入综艺大军。一时间大街小巷里的各类人群都在聊着同一个话题“萌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组每期都会将节目的看点做成话题点,在微博上做话题营销,引起观看者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同时,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做广泛宣传并播放每期宣传预告片,以提示观看者播出信息以及播出时间。从中不难看出,大众传媒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也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第二节几 种 主 要 的 文 化 传 播 效 果 理 论几 种 主 要 的 文 化 传 播 效 果 理 论 一、沉默的螺旋(一)发现过程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13、 silence)是宏观效果论的代表性理论,由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为了防止因为意见与主流意见不同而被孤立,在表达重要意见时总会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者是“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派时,就会迫于压力而选择沉默或者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 一、沉默的螺旋(二)主要观点及理论内涵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第二,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
14、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因此,持主流意见的人越来越多,而持非主流意见的人则越来越少,最终意见表达变成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埃勒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一、沉默的螺旋(三)“沉默的螺旋”下的公共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有以下四条假设:(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立感。(2)个人总有被孤立的恐惧感。(3)对孤立的恐惧使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这种
15、估计的结果会影响公众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在决定是公开表达还是隐藏自己观点的时候。一、沉默的螺旋(四)对“沉默的螺旋”的评价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得信息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加上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也逐渐增加,面对海量信息会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而且,“沉默的螺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见气候”未必反映的就是社会上事实存在的全部意见,很可能只是大众媒体上表面的多数意见。但是,由于无法全方位地了解到完全真实的主流意见,在受众眼中,媒介上的主流意见也相当于真实的主流意见,这才是它真正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对该理论提出质疑。学者索沙在1991年对于人们是否真的害怕“意见气候”持怀疑态
16、度,并且进行了一项研究。他考察了对于政治的直言不讳是否不仅受“意见气候”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经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人们面对公共舆论时,并不像“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说的那样被动,而是存在一些其他条件,像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个人实力大小、对新闻信息的关注程度等。因而,问题涉及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时,“意见气候”可以产生巨大的压力;但是当涉及技术性和程序性的问题时,“意见气候”未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当问题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时,人们更加倾向于去寻求意见的支持;当问题对自己来说无关紧要时,发生从众行为的概率也明显降低。二、“知识沟”理论(一)发现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领导的“明尼苏达
17、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提出了“知识沟”理论。有趣的是,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然而,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它播出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显然富裕儿童的进步更大。显然,这一举措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并且总的实际效果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富裕儿童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环境接触大众媒介的节目,所以比起贫困儿童,他们对节目的接触率和利用率也会更高。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
18、和每一个角落,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二、“知识沟”理论(二)理论阐释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布,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和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均能增长知识,但是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获取的知识更多。这就意味着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相对知识差距会扩大。在人们都感兴趣的领域,如公共事务领域,“知识沟”不大容易出现;而在某些基于兴趣的特定领域,如体育、园艺,知识沟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除了这一点外,造成“知识沟”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在这一能力上明显更强。(2)知识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
19、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因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理解更深入。(3)社会交往: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好的人,就会有更多相关和相应的社会联系,人际关系的交往范围也会更广,获得知识的速度也会更快。(4)媒介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倾向于主动接收信息,态度和受教育程度联动,从而吸收更多的知识。二、“知识沟”理论(三)评价蒂奇纳提出的“知识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信息沟”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
20、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造成“知识沟”“信息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三、议程设置理论(二)理论内涵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一议题的报道量和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认知。该理论一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作为大众传播学经验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生命力的亮点之一。议程设置理论获得的广泛肯定和不断发展,使得麦库姆斯成为继施拉姆、拉斯韦尔等美国第一代传播学者之后的新一代传播学代表人物。在现实当中,媒介也越来越重视议程设置的重要作用,经常会通过集中报道某些议程或者淡化某些议
21、程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传播价值观念。举例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媒体全面报道奥运盛况,在媒体上积极组织各种有关的奥运议题,这样就极大促进了受众对于奥运会的关注度和了解度,有效影响了中国社会舆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主要议程,也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抑制了国际上针对北京奥运会的抵制声音。三、议程设置理论(三)理论应用时至今日,议程设置已经是国际传媒界通用的一种报道手段,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有时一些媒体会利用议程设置的强大影响力来吸引受众的视线甚至歪曲事实,这就违背了议程设置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初衷。对于媒体在议程设置上责任感丧失的问题,很多传播学者都予以关注并加以进一步研究。麦库姆斯也一直关注议
22、程设置理论在大众传媒当中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并于199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的论文。该文公布了他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新闻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四个角度加以区分,设定议题通过四种形式:专业的不偏不倚,有目标运作,宣传,公众新闻。这个研究理论从一个侧面重新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专业性和公众性原则。无论怎样,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大大纠正了有限效果论对于“传播无效果”的错误观念,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营造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如今看来,它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发现了大众传媒的基本作用,凸显事物引起公众关注,同时还理智地认识到受众对于该事物如看待评价需要有受众独立做
23、出判断。四、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一)背景介绍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是著名的奥裔美籍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1933年,拉扎斯菲尔德逃亡到美国后,幸运地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得以开展大量的社会学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政治竞选、政治宣传、社会现象。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再次接受资助,成立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开始对当时的新生传播媒介广播进行研究。他研究了广播节目的内容,分析了收听率和其他种类的第二手资料,并且比较了广播听众和印刷媒体读者,促使广播研究朝着精确的、量化的经验研究方向发展。四、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二)研究过程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并带头建立了传播
24、研究历史上著名的应用社会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不仅为他提供了研究基地和革新方法论的工具,还为培养新一代年轻的定量研究者提供了正规教育的场所。同年,在时代生活公司的赞助下,拉扎斯菲尔德用其独特的方法(也称为“拉扎斯菲尔德指数”的数学模型)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4年后,拉扎斯菲尔德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发表了人民的选择和选举这两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就已做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约8%的人改变了投票意向,而且其直接原因也并不是大众传媒的宣传,事实上媒体只能通过宣传去说服一些关键个人,再通过这些关键个人的个人传播渠道影响到普通
25、受众。调查中所发现的在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个人就被称为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而大众传媒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的传播过程就称为“两级传播”的过程。1955年,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个人影响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两级传播理论。四、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三)理论阐释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人际传播的影响似乎并不比大众媒介更有效,因为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两级传播的信息往往比直接的大众传播信息更具有说服力,因为经过意见领袖的加工,信息的针对性更强,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级传播的概念,是指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到受众,再从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