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基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一章基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基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经典的基因概念lMendel的“遗传因子”lMorgan的基因概念P156(1)基因是结构单位,不能由交换分开。(2)基因是突变单位。(3)基因是一个作用单位,能产生一种 特定的表型效应。(4)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二、生化突变型与一个二、生化突变型与一个 基因一个酶说基因一个酶说(一)、链孢霉的精氨酸依赖型:(由几个非等位基因控制)生化突变型:某一基因突变 导致酶不能产生,或形成的 酶活性改变。(二)、人的先天代谢缺陷苯丙氨酸代谢缺陷引起的疾病1.苯丙酮尿症(PKU)(AR)1934年首次发现,欧美地区发病率为1/16000。杂合子频率为1/50-1/70。主要症状:智力发育障碍,易激动,
2、好动,肌张力高,共济失调,小便和汗液有特殊气味等。早期确诊后,应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并维持终生。2.尿黑酸尿症(AR)大量尿黑酸产生。机体中也积存了大量的尿黑酸,在结缔组织中沉积,导致褐黄病,发展为关节炎。基因定位于3q21-23。发病率为1/250000。3白化病(AR)皮肤、毛发呈白色。眼呈浅兰色。畏光,眼球震颤。暴露皮肤易生皮肤癌。I型酪氨酸酶阴性。II型酪氨酸酶阳性。能合成褐黑色素,不能合成真黑色素,病因不明。两个白化病人婚配可能生出正常儿,因为一个是I型,另一个为II型:aaBBAAbbAaBb苯丙氨酸代谢缺陷引起的疾病莱一尼二氏症(莱一尼二氏症(Lesch-Nyhan syndro
3、me)(自毁容貌综合征),一种核酸代谢病表明:基因决定酶的形成,表明:基因决定酶的形成,控制生化反应,从而控制控制生化反应,从而控制代谢,这即一个基因一个代谢,这即一个基因一个酶说(酶说(one gene one enzyme”hypothesis)。)。Beadle and Tatum1941 Beadle&Tatum 证实了这一代谢途径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说一个基因一个酶说”Beadle and Tatum:一个基因一个基因-一种酶一种酶 One Gene-One EnzymeX raysMMCMMMVitaminsAmino acids Purines and pyrimidines
4、 用X射线诱导处理红色面包霉,筛选出被诱导的突变体来进行实验。根据遗传分析和大量研究,他们认为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导致酶活性的丧失。红色链孢霉实验 突变品系 基本 基本培养基加 培养基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I II III 结果表明:菌株III:自前体到鸟氨酸的反应受阻。菌株II:自鸟氨酸到瓜氨酸的反应受阻。菌株I:自瓜氨酸到精氨酸的反应受阻。表明:基因决定酶的形成,控制生化反应,从而控制代表明:基因决定酶的形成,控制生化反应,从而控制代谢,这即一个基因一个酶说(谢,这即一个基因一个酶说(one gene one enzyme”hypothesis)。)。现在认为一个基因控制一个多肽。现在
5、认为一个基因控制一个多肽。概括起来:arg1 酶1arg2 酶2arg3酶3前体(N-乙酰瓜氨酸)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1.苯丙酮尿症(PKU)(AR)1934年首次发现,欧美地区发病率为1/16000。杂合子频率为1/50-1/70。主要症状:智力发育障碍,易激动,好动,肌张力高,共济失调,小便和汗液有特殊气味等。早期确诊后,应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并维持终生。2.尿黑酸尿症(AR)大量尿黑酸产生。机体中也积存了大量的尿黑酸,在结缔组织中沉积,导致褐黄病,发展为关节炎。基因定位于3q21-23。发病率为1/250000。3.白化病(AR)皮肤、毛发呈白色。眼呈浅兰色。畏光,眼球震颤。暴露皮肤易
6、生皮肤癌。I型酪氨酸酶阴性。II型酪氨酸酶阳性。能合成褐黑色素,不能合成真黑色素,病因不明。两个白化病人婚配可能生出正常儿,因为一个是I型,另一个为II型:aaBBAAbbAaBb 2.2.半乳糖血症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一种糖代谢缺陷病,具三种亚型:I;II;III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编码基因具有多态性:G+;GD;GI;GR;GG,各种等位基因的组合酶活性不同。基因型 酶活性(%)临床表现G+G+100 正常G+GD 75 正常GD GD 50 正常GD GG 25 正常GI GI (35)中度半乳糖血症GR GR 10 半乳糖血症GG GG 0 严重半乳糖血症 3.
7、莱一尼二氏症(莱一尼二氏症(Lesch-Nyhan syndrome)(自毁容貌综合征),一种核酸代谢病。鸟苷酸 次黄苷酸 HGPRT 鸟苷 次黄苷 鸟嘌呤 次黄嘌呤 HGPRT:次黄嘌呤鸟 黄嘌呤 嘌呤 磷酸核苷转移酶 尿酸 (一)、位置效应位置效应反式(trans)顺式(cis)三、基因的精细结构和顺反测验 位置效应表明:位置效应表明:染色体并非基因的简单容染色体并非基因的简单容纳器,纳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具有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具有功能意义意义。所以所以“念珠理论念珠理论”的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系)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发展。(二)顺反子 Benzer于1953
8、年发现T-偶数噬菌体rII突变型。他对不同rII突变型重组的深入研究阐明了基因的精细结构,并提出了近代的基因概念。1.T4噬菌体rII突变型及其检测2.双重感染法绘制rII区段连锁图 操作方法:用两种rII突变型双重感染B品系,收集溶菌液;分别接种到B品系、K()品系菌苔上;考察两个品系菌苔上的噬菌斑数目,就可以计算两个突变位点间的重组值;绘制连锁遗传图。双重感染试验(p161)结果分析:回复突变的频率很小,不会产生如此高频率的野生型噬菌体(斑);所以野生型只能由重组产生。Benzer先后分离到100多个不同的rII突变。在rII区段内存在如此多的基因显然是不可能的。结论:这些基因就是rII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