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离散控制系统.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离散控制系统.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 原理 第七 离散 控制系统
- 资源描述:
-
1、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离散控制系统教学重点l 了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把握线性连续系统与线性离散系统的区别与联系;l 熟练掌握Z变换的方法、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l 了解差分方程的定义,掌握差分方程的解法;l 了解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开环与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l 与线性连续系统相对应,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和原则。2022-10-62教学难点 离散时间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及采样定理,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与脉冲传递函数,采样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采样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2022-10-63概述:概述:近年来,随着脉冲技术、数字式元器件、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
2、处理器的迅速发展,数字控制器在许多场合取代了模拟控制器,比如微型数字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离散系统理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因此,深入研究离散系统理论,掌握分析与综合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从控制工程特别是从计算机控制工程角度来看,是迫切需要的。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既有本质上的不同,又有分析研究方法的相似性。利用z变换法研究离散系统,可以把连续系统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推广应用于离散系统。本章内容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信号采样和保持的数学描述。然后介绍z变换理论与性质以及脉冲传递函数。接着研究线性离散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3、并介绍最少拍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进行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2022-10-647.1 7.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连续系统:如果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变量的连续函数,也就 是说,这些信号在全部时间上都是已知的,则这样的系统称为 连续时间系统,简称连续系统。2.离散系统:如果控制系统中有一处或几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码,则这样 的系统称为离散时间系统,简称离散系统。采样控制系统:系统中的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形式的离散系统,称为采样控制系统或脉冲控制系统。包括 数字控制系统:把数字序列形式的离散系统,称为数字控制系统或计算机控制系统。注:注:在理
4、想采样及忽略量化误差情况下,数字控制系统近似于采样控制 系统,将它们统称为离散系统。这使得采样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在理论上统一。2022-10-657.1.1 7.1.1 采样控制系统采样控制系统一般来说,采样控制系统是对传感器所采集的连续信号在某些规定的时间上取值,然后通过对这些值的比较、计算和输出,来达到控制目标的系统。采样控制系统结构构成:主要由采样器、数字控制器、保持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测量变送器构成,如图7-1所示。图7-1 采样控制系统方框图2022-10-661.1.信号采样信号采样()e t()e t在采样控制系统中,把连续信号转化为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采样。如图
5、7-2所示。图7-2 采样过程T1/sfT22/ssfT采样周期采样周期采样角频率采样角频率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2.2.信号复现信号复现在采样控制系统中,把脉冲序列转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复现。实现复现过程的装置称为保持器。()e t()he t最简单的保持器是零阶保持器,它将脉冲序列复现为阶梯信号 如图7-3所示。2022-10-67图7-3 信号复现过程7.1.2 7.1.2 数字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是一种以数字计算机为控制器去控制具有连续工作状态的被控对象的闭环控制系统。其原理方框图如图7-4所示。图7-4 数字控制系统方框图2022-10-68过程分析:A/D转换器将连续
6、信号转换成数字序列,经数字控制器处理后生 成离散控制信号,再通过D/A转换器转换成连续控制信号作用于 被控对象。1.A/D1.A/D转换器转换器A/D转换器是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装置。A/D转换包括采样过程和量化过程。T()e t()e t采样过程 是每隔 秒对连续信号进行一次采样,得到采样信号 。量化过程 是计算机中任何数值都用二进制表示,因此,幅值上连续的离散信号()e t 信号,此过程称为量化过程。须经过编码表示成最小二进制数的整数倍,成为离散数字2022-10-692.D/A2.D/A转换器转换器D/A转换器是把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模拟信号的装置。包括解码过程和复现
7、过程。解码过程就是把离散数字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模拟信号。复现过程就是通过保持器,将离散模拟信号复现为连续模拟信号。2022-10-6107.2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信号的采样与保持7.2.1 7.2.1 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由图7-2可写出脉冲序列 的表达式为()e t0()(0)1()1()()1()1()()1()1()()1()1()ke tette TtTtTe kTtkTtkTe kTtkTtkT式(7-2)也可写作 0()()()ke te ttkT()e t 因此,采样过程从物理意义上可以看作是脉冲调制过程。此时,采样开关相当于理想单位脉冲发生器的作用,通过
8、它将连续信号 调制成脉冲序列。2022-10-611从频率特性的角度看:假设连续信号()e t的频率特性为()()j te je t edt,该信号的频谱|()|E j如图7-5所示。图7-5 连续信号频谱离散信号()e t的拉氏变换为1()()skEsE sjkT1|()|()|skEjE jjkT()e t的傅立叶变换为 1()()skEjE jjkT即 2022-10-612如图7-6所示max2s图7-6 采样信号频谱(时)max2s图7-7 采样信号频谱(时)2022-10-6137.2.2 7.2.2 采样定理采样定理香农采样定理:()e tmax如果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频谱具有有限
9、带宽,且频谱的最高角频率为,则只要采样角频率s满足:max2s或采样频率sf满足:max2sff则通过理想滤波器,由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能够可以不失真地恢复为原连续信号。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频率下限的选取规则,对于采样频率的上限,要依据易实现性和抗干扰性来统一确定。2022-10-6147.2.3 7.2.3 信号恢复信号恢复1.1.零阶保持器零阶保持器零阶保持器是工程实践上最常用的一种保持器,它把采样时刻kT的采样值恒定不变地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1)kT如图7-8所示。图7-8 零阶保持器的输出波形()he t()e t保持器的输出与连续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为0()()1()1(1)hke
10、kTe kTtkTtkT2022-10-615kT()tkT对于零阶保持器,在任意时刻输入单位脉冲信号,其单位脉冲响应为一个幅值为1的矩形方波。如图7-9所示。图7-9 零阶保持器的时域特性零阶保持器的频率特性为2sin12()2Tj TjhTeGjTeTjsin(0)2|()|0()2hsTTGjTTk0(0)()()2hsTGjkk 2022-10-616|()|hGj()hGj绘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7-10所示。图7-10 零阶保持器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2.2.一阶保持器一阶保持器其外推关系式为()(1)()()e kTe kTe kTte kTtT一阶保持器的输出波形如图7-
11、11所示。2022-10-617图7-11 一阶保持器的输出波形一阶保持器的脉冲响应如图7-12所示。图7-12 一阶保持器的脉冲响应2022-10-618 一阶保持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7-13所示。图7-13 一阶保持器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2022-10-6197.3 z7.3 z变换理论变换理论Z变换是从拉氏变换引申出来的一种变换方法,是研究线性离散系统的重要数学工具,因此又称为离散拉氏变换。7.3.1 z7.3.1 z变换的定义变换的定义()e tT*()e t连续时间函数经采样周期为的采样开关后,得到采样信号 ,即*0()()()ke te kTtkT进行拉氏变换可得*0(
12、)()()kTskEsL e te kT e,引入一个新变量 ,即zTszez()E z得到以为变量的函数,即*0()()()kkE zEse kT z()E z*()e t式中,称为离散信号的z变换,记为*()e t*()()E zZ e t2022-10-6207.3.2 z7.3.2 z变换的方法变换的方法常用的求取离散函数的z变换方法有级数求和法、部分分式法和留数计算法。1.1.级数求和法级数求和法()e tT根据z变换的定义,将连续信号按周期进行采样,级数展开可得 12()(0)()(2)()nE zee T zeT ze nT z例7-1 试求单位阶跃函数()1()e tt的z变换
13、。解:因为单位阶跃函数()1()e tt在所有采样时刻上的采样值均为1,即()1,0,1,2,e kTk则*00()1()()()kke tkTtkTtkT为一理想单位脉冲序列,因此120()1()1kkkE zkT zzzz 上式为一个等比级数,若满足1|1z,则级数收敛,可写成如下闭合形式:11()11zE zzz2022-10-621()ate te(0)a 例7-2 试求衰减指数函数的z变换。解:将ate在各采样时刻上的采样值代入展开式,得1220()1akTkaTaTkaTkkE zezezezez 1|1aTez|1aTez 若,即,则可写成闭合形式:11()1aTaTzE zez
14、ze例7-3 试求函数()ke ta的z变换。解:将 在各采样时刻上的采样值代入展开式,得ka1220()1kkkkkE za zaza za z 若|1az,则可写成闭合形式:11()1zE zazza2022-10-6222.2.部分分式法部分分式法()e t()E s将连续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 展开成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即12112()nniiniAAAAE sspspspsp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原时间函数:1()inp tiie tAe直接对上式进行z变换,得1()inip TiAzE zze()e t()()aE ss sa例7-4 已知连续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为,试求其z变换。()E s1
15、1()()aE ss sassa解:首先将展开成部分分式的形式:然后对上式逐项求取拉氏反变换,得()1()ate tte2022-10-623根据求得的时间函数再逐项写出相应的z变换,得2(1)()1(1)aTaTaTaTzzzeE zzzezeze例7-5 利用部分分式法求取正弦函数 的z变换。解:已知正弦函数 的拉氏变换为 ,将其分解成部分分式之和的 形式,得 利用拉氏反变换求出 的原时间函数为 ,利用已知的指数函 数z变换公式可求得相应的z变换,即sin tsint22s2211sin2()2()Ltsj sjj sj 1sj()jte 2sinsin2()2()(2cos)1j Tj
16、TzzzTZtj zej zezT z 2022-10-6243.3.留数计算法留数计算法若已知连续时间函数 的拉氏变换 及其全部极点,则 的z变换 可通过留数计算求得。由拉氏反变换可得 采样后,其采样值为而 的z变换为 最后得 若满足 ,则上式可写为 由此可通过拉氏变换直接求相应的z变换函数。应用留数定理计算上式中的积 分,可得()e t()E s()e t()E z1()()2cjstcje tE s e dsj 1()(),0,1,2,2cjkTscje kTE s eds kj 0()()kkE ze kT z()e kT101()()()2cjTskcjkE zE se zdsj|T
17、sze1()()2cjTscjE s zE zdsjze 1()()inTsisszE sE zresze2022-10-625(1)若 为 的单极点,则(2)若 为 的 重极点,则例7-6 试用留数法求取拉氏变换为 的连续时间函数e(t)的z变换。解:由题意可知,的极点均为单极点,即 ,。可计 算 ,即is()E s()()()iiiTsTssssszE szE sressszezeis()E s11()1()()(1)!iiiiirrirTsTsssssizE sdzE sressszerdszeir()()aE ss sa10s 2sa,()E z00()()()()()()1TsTss
18、saTsTsssaaTazazE zresress sa zes sa zeazazssas sa zes sa zezzzze()as sa2022-10-626例7-7 已知 ,求 的z变换。解:根据题意可知,其极点为重极点,即 ,。可计算 ,即()ate tte()e t21()()E ssa1sa 12r ()E z22211()()(2 1)!()()TssaaTaTdzE zsadssazeTezze常用函数的z变换及相应的拉氏变换见表7-1。()t()as sa1ate(1)(1)()aTaTezzzekTse()tkTkz22ssin t2sin2 cos1zTzzT1s1()
19、t1zz 22sscos t2(cos)2 cos1z zTzzT11()E s()e t()E z()E s()e t()E z表7-1 z变换表2022-10-62721st2(1)Tzz 21()saatTe2()aTaTTzeze32s2t23(1)(1)T z zz22()sasinatet22sin2cosaTaTaTzeTzzeTe1saateaTzze22()sasacosatet222cos2cosaTaTaTzzeTzzeTe7.3.3 z7.3.3 z变换的性质变换的性质1、线性定理 设连续函数 、的z变换分别为 、,为常数,则有 2、时移定理 若函数 的z变换为 ,则有
20、3、初值定理 若函数 的z变换为 ,且 时,则有1()e t2()e t1()E z2()Ez,a b1212()()()()Z ae tbe taE zbE z()e t()E z()()kz e tkTzE z10()()()kknnz e tkTzE ze kT z()e t()E z0t()0e t 0(0)lim()lim()tzee tE z2022-10-6284、终值定理 若函数 的z变换为 ,且 不含有 的二重以上的极点,以及 的 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则有7.3.4 z7.3.4 z反变换反变换 已知z变换表达式 ,求相应离散序列 的过程,称为z反变换,记为当 时,信
21、号序列是单边的,对单边序列常用的z反变换法有部分分式法、幂级数法和反演积分法。1.1.部分分式法部分分式法 部分分式法又称查表法,根据已知的 ,通过查z变换表找出相应的 或 。()e t()E z()E z1z()E z1()lim()lim(1)()tzee tzE z()E z()e kT1()()e kTZE z0n()0e kT()E z()e t()e kT2022-10-629例7-8 已知 ,试用部分分式法求z反变换。解:首先展开成如下部分分式形式:由此可得 由表7-1查得 因此2.2.幂级数法(长除法)幂级数法(长除法)Z变换函数可以直接通过长除法得到一个无穷项幂级数的展开式。
22、根据的系 数便可以得出时间序列的值。10()(1)(2)zE zzz()101010(1)(2)12E zzzzzz1010()12zzE zzz111zZz122kzZz()10(12)ke kT 0,1,2,k 0()10(12)()kke ttkT 2022-10-630例7-9 设 ,试用幂级数法求 。解:根据题意可得 利用长除法,得 由此可得3.3.反演积分法反演积分法 反演积分法又称留数法。的幂级数展开形式为:则有反演积分公式 式中,表示函数 在极点 处的留数。留数计算方法如下:若 为单极点,则 若 为m阶重极点,则 10()(1)(3)zE zzz()e t210()43zE z
23、zz01234()01040130400E zzzzzz()10()40(2)130(3)400(4)e ttTtTtTtT()E z0()()kkE ze kT z1111()()Re ()2ikkkzzie kTE z zdzs E z zj 1Re ()ikzzs E z z1()kE z ziziz(0,1,2,)ik11Re ()lim()()iikkzzizzs E z zzz E z z11111Re ()()()(1)!iimkmkzzimz zds E z zzzE z zmdziz2022-10-631例7-10 设 ,试用反演积分法求 。解:根据前式,可得例7-11 设
24、,试用反演积分法求z反变换。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函数有一个单极点,;有一个二重极点,得10()(1)(3)zE zzz()e kT11310()Re(1)(3)1010(1)(3)(1)(3)(1)(3)55 30,1,2,ikzzkkzzkze kTszzzzzzzzzzzk 32()(1)(5)zE zzz11z 25z 11111Re()lim(1)()16kkzzzzs E z zzE z z2111152 1212 1511Re()(5)()(1)!1(5)()(2 1)!(43)516mkmkmzzzkzkds E z zzE z zmdzdzE z zdzk2022-10-632
25、因此 相应的采样信号为总结:上述三种方法中,幂级数法最简单,但得到的z反变换是开式的,因此难以应用。而部分分式法和反演积分法得到的z反变换均为闭合形式。7.47.4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7.4.1 7.4.1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对于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一般可用n阶后向差分方程描述,即 同理,线性定常离散系统也可用n阶前向差分方程描述,即111(43)51(43)5()161616kkkke kT1001(43)5()()()()16()11(1)86(2)kkkke te kTtkTtkTttt11()()()nmiiijy ka y kibr kj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