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收规划.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个人税收规划.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 税收 规划
- 资源描述:
-
1、个人税收规划税收规划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只有两件事情无法避免:只有两件事情无法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纳税。一是死亡,二是纳税。”“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所得税规划不是逃税、漏税所得税规划不是逃税、漏税 考虑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考虑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权利:权利:延期申报税、延期申报税、延期纳税权、延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税、依法申请减税、免税权免税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索取完税凭证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索取完税凭证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取诉讼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取诉讼权。义务义务 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义务、纳税
2、申请义务、按时纳税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义务、纳税申请义务、按时纳税义务义务 合理合法进行所得税规划合理合法进行所得税规划充分考虑应纳税额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应纳税额的影响因素充分应用税法对税收优惠的规定充分应用税法对税收优惠的规定对收入期间正确划分对收入期间正确划分第九章 个人税收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收入所得税基础知识个人收入所得税基础知识 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筹划实务税收筹划实务 第四节第四节 遗产筹划遗产筹划税收规划又称节税税收规划又称节税 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经济活动的事围内,通过经济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
3、排,充分利用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优惠和差别待遇,以减轻优惠和差别待遇,以减轻税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税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最大化。个人税收规划个人税收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应该就其来源于境内、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应该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外的所
4、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有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p中国境内的所得:中国境内的所得:因任职、受雇、履约等由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因任职、受雇、履约等由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得的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而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而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
5、用而取得的所得。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征税范围及依据征税范围及依据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2000元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成本、费用、损失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得的所得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
6、得 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偶然所得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税率税率 工工资资、薪薪金金个个人人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表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全月不含税收入级距 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不超过475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
7、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税率个体工商户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适用税率个体工商户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
8、租经营适用税率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成本
9、、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税率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减除费用元的,减除费用2000元,应纳税额的元,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稿酬收入(稿酬收入-2000)20%(1-30%)-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50000元的,减除元的,减除20%费用,应纳税额的计算费用,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稿酬收入稿酬收入(1-20%)20%(1-30%)第一节 基础知识税率税
10、率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 20000 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 20000 元至 50000 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 50000 元的部分 40 7000 一次性收入不超过一次性收入不超过4000元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2000元)元)20%一次性收入超过一次性收入超过4000元的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1-20%)20%一次性收入按上述规定扣除费用以后,其余额超过一次性收入按上述规定扣除费用以后,其余额超过20000元,应加成征收元,应加成征收
11、 超过超过20000元至元至50000元的部分,加征元的部分,加征5成,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成,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1-20%)20%+纳税人每次劳务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报酬收入(1-20%)-2000020%50%超过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元的部分,加征10成,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成,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1-20%)20%+(50000-20000)20%50%+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1-20%)-5000020%100%劳务
12、报劳务报酬所得酬所得适用税适用税率表率表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元的,减除费用2000元,应纳税额元,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2000)20%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元的减除20%费用。应纳税额的计算费用。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20%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税率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该项
13、所得适用的比例税率,但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财产转让所得的该项所得适用的比例税率,但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该用转让财产的收入减除财产原什和合理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该用转让财产的收入减除财产原什和合理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转让财产的收入(转让财产的收入-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这算,这5类所得均适用类所得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均无减除费用的规的比例税率,并均无减除费用的规定,故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一样。定,故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4、一样。-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20%(银行利息所得税为(银行利息所得税为0%;上市公司红利所得税为;上市公司红利所得税为10%)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减税规定-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
15、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其中,国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其中,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按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按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福利券、抚恤
16、金、救济金。其中,福利券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福利券、抚恤金、救济金。其中,福利券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保险赔款。保险赔款。-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离休工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离休工资、离退休、生活补助费。离退休、生活补助费
17、。-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馆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即依照代表、领事馆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规定 免税的所得。免税的所得。-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一、税收筹划的原则一、税收筹划的原则-合法性合法性-规范性规范性-财务利益最大化财务
18、利益最大化-稳健性稳健性-综合性综合性-便利性便利性-节约性节约性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二、税收筹划的方法二、税收筹划的方法-(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二)递延纳税时间(二)递延纳税时间-(三)缩小计税依据(三)缩小计税依据-(四)利用避税的降低税负(四)利用避税的降低税负最大化税收减免最大化税收减免合适的扣除时机合适的扣除时机最小化税率最小化税率递延收入实现时机、加速费用摊递延收入实现时机、加速费用摊销、选择合理的预缴方式销、选择合理的预缴方式不开抵扣的费用最小化不开抵扣的费用最小化扩大税前可扣除范围扩大税前可扣除范围避税地避税地虚构
19、避税地营业虚构避税地营业虚构避税地信托财产虚构避税地信托财产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规划实务税收规划实务 一、纳税人身份设计筹划 二、从征税范围角度筹划 三、从计税依据角度的筹划 四、税率筹划 五、税收优惠利用 六、合理安排预缴税款 一、纳税人身份设计筹划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转移住所 纳税人把自己的居所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纳税人把自己的居所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从而躲过所在国对其纳税身份的确认,进而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纳从而躲过所在国对其纳税身份的确认,进而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税义务p将个人住所真正迁出高税国,或者利
20、用有关国家居民身份界限的不将个人住所真正迁出高税国,或者利用有关国家居民身份界限的不同规定或模糊不清实现虚假迁出,即仅在法律上不再成为高税国的同规定或模糊不清实现虚假迁出,即仅在法律上不再成为高税国的居民,或者通过短暂迁出和成为别国临时居民的办法,以求得对方居民,或者通过短暂迁出和成为别国临时居民的办法,以求得对方国家的特殊税收优惠。国家的特殊税收优惠。p通常采用住所迁移的人多是已离退休的纳税人和在一国居住而在另通常采用住所迁移的人多是已离退休的纳税人和在一国居住而在另一国工作的纳税人。一国工作的纳税人。离退休的纳税人从高税国居住地搬迁至低税国居住地,以便在支离退休的纳税人从高税国居住地搬迁至
21、低税国居住地,以便在支付退休金和财产、遗产税收方面获得好处,如将住所迁移到避税付退休金和财产、遗产税收方面获得好处,如将住所迁移到避税港或自由贸易区、经济开发区等;港或自由贸易区、经济开发区等;在一国居住而在另一国工作的纳税人以躲避高税赋为目的。以住在一国居住而在另一国工作的纳税人以躲避高税赋为目的。以住所转移或移民方式实现节税的纳税人必须使自己成为所转移或移民方式实现节税的纳税人必须使自己成为“真正真正”的的移民,避免给政府一个虚假移民或部分迁移的印象。移民,避免给政府一个虚假移民或部分迁移的印象。一、纳税人身份设计筹划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税
22、收流亡 纳税人可以不停地从这个国家向哪个国家流动,确定自己成纳税人可以不停地从这个国家向哪个国家流动,确定自己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居民,既能从这些国家取得收入,又可以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居民,既能从这些国家取得收入,又可以避免承担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居民纳税义务。上述行为,在避免承担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居民纳税义务。上述行为,在国家税收领域里通常称为国家税收领域里通常称为“税收流亡税收流亡”或或“税收难民税收难民”。甲国规定凡在该国连续或累计逗留时间达甲国规定凡在该国连续或累计逗留时间达1 1年以上者,为其年以上者,为其居民。而乙国对这一居住时间的规定也为居民。而乙国对这一居住时间的规定也为1 1年。丙
23、国则规定年。丙国则规定为半年。这样,纳税人就可以通过在这些国家之间调整居住为半年。这样,纳税人就可以通过在这些国家之间调整居住时间,即把在这些国家停留的时间压缩到短于征税规定的天时间,即把在这些国家停留的时间压缩到短于征税规定的天数,在甲国居住数,在甲国居住1010个月,在乙国居住个月,在乙国居住9 9个月,然后再到丙国个月,然后再到丙国逗留逗留5 5个月或更短的时间,从而可以合法地避免成为这些国个月或更短的时间,从而可以合法地避免成为这些国家的居民。甚至有些纳税人根本不购置住所,而通过旅游的家的居民。甚至有些纳税人根本不购置住所,而通过旅游的方式,如在旅馆、船舶、游艇等场所,以躲避成为有关国
24、家方式,如在旅馆、船舶、游艇等场所,以躲避成为有关国家的居民的居民 一、纳税人身份设计筹划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合理安排居住时间 在实行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国家,对临时入境者和非在实行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国家,对临时入境者和非居民大多提供税收优惠。居民大多提供税收优惠。中国规定,中国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者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或者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过183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中国境外雇主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
25、主设在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设在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免于缴纳所得税。所得免于缴纳所得税。通过流动来降低税负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取得适当的收入之通过流动来降低税负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取得适当的收入之后,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负地区,人则到高税负但生活费后,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负地区,人则到高税负但生活费用较低的地方生活,以取得低税负、低费用的双重好处。如用较低的地方生活,以取得低税负、低费用的双重好处。如香港的收入高,税收负担低,生活费用高,于是有的香港人香港的收入高,税收负担低,生活费用高,于是有的香港人在取得收入后,就到内地来消费,既不承担内地的高税收负在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