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十六章创伤感染细菌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442131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PPT
  • 页数:68
  • 大小:2.4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六章创伤感染细菌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十六 创伤 感染 细菌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创伤感染细菌创伤感染细菌第一节第一节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较大通常G+葡萄球菌固体培养物呈典型排列葡萄球菌固体培养物呈典型排列脓液直接涂片常呈双球或短链脓液直接涂片常呈双球或短链状状(二)培养特性(二)培养特性1.营养要求不高,兼氧2.菌落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直径2mm左右3.菌落可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4.血琼脂平板上,致病菌株菌落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5.在肉汤培养基中,呈现均匀混浊生长。金黄色葡萄金黄色葡萄球菌普平板球菌普平板金黄色葡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球菌血平板(三)

    2、生化反应(三)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多数菌株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四)抗原构造(四)抗原构造1.葡萄球菌A蛋白2.荚膜3.多糖抗原葡萄球菌葡萄球菌A蛋白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1.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2.在体外,协同凝集试验。3.在体内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五)分类(五)分类按色素、生化反应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 S.aureas 多为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 S.epidermidis

    3、 偶尔致病 腐生葡萄球菌 S.sarophyticus 一般不致病按有无凝固酶分类:凝固酶阳性菌株 致病菌 凝固酶阴性菌株 偶而致病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性状性状金葡菌金葡菌表皮葡球菌表皮葡球菌腐生葡球菌腐生葡球菌菌落色素菌落色素金黄色金黄色白色白色白、柠檬色白、柠檬色凝固酶凝固酶+葡萄糖葡萄糖+甘露醇甘露醇+溶血素溶血素+耐热核酸酶耐热核酸酶+A蛋白蛋白+磷壁酸类型磷壁酸类型核糖醇型核糖醇型甘油型甘油型两者兼有两者兼有噬菌体分型噬菌体分型多数能多数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致病性致病性强强弱弱无无(六)抵抗力(六)抵抗力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耐盐性强,10%

    4、-15%。NaCl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对碱性染料敏感,龙胆紫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二、二、致病性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一)致病物质1、酶: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2、毒素: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3、其他: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耐热酶。是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致病机理: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使感染病灶具有局限化、脓汁粘稠和形成血栓等病理特性。凝固酶(凝固酶(

    5、coagulase)为损伤细胞膜的外毒素,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对人类致病的溶素,主要是溶素。使多种哺乳动物RBC溶血,对白细胞、肝细胞等均有损伤作用。杀白细胞素(杀白细胞素(panto-valentine)一种破坏白细胞的外毒素主要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功能。葡萄球菌溶素(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是一种较耐热(10030mim)的外毒素。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又称表皮溶解毒素能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患者皮肤呈弥漫性红斑并形成水疱,继以表皮上层大片脱落,炎

    6、症反应较轻微。肠毒素(肠毒素(enterotoxin)TSST-1可引起机体发热,增加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血管功能紊乱而导致休克。可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二)所致疾病(二)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尿路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毒素性疾病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色素,溶血 血浆凝固酶 生化反应

    7、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毒素检查 幼猫试验三、微生物检查法三、微生物检查法第二节第二节 链球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又称草绿色链C,甲型溶血(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溶血,致病力强。菌落周围无溶血环,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可分为20个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株90%左右属A群。(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形态与染色 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中等大小 排列: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特殊结构:多

    8、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h)可形成荚膜,随培养时间延长,荚膜消失。染色性:通常是G+。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 链球菌链球菌2、培养特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或血液、葡萄糖等培养基上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同菌株溶血不一。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3、生化反应、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又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4、抗原构造、抗原构造 5、抵抗力、抵抗力抵抗力弱。有耐药性

    9、者少见,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M蛋白蛋白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致热外毒素(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SPE)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作用:SPE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也能使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链球菌溶素(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作用: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按对氧的稳定性分为SLO和SLS:SLO:为含SH的蛋白质,抗原性强,对O2敏感。测定SLO抗体含量,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SLS:为小分子多肽,抗原性弱,对O2稳定

    10、。透明质酸酶又名扩散因子透明质酸酶又名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链激酶(streptokinase;SK)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十分有效。链道酶(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亦称链球菌DNA。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现已将SK、SD制成酶制剂,临床上用以液化脓性渗出液。由于这几种酶的作用链球菌感染的病状特点:脓汁稀薄,病灶扩散,边界不清。(二)所致疾病(二)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超

    11、敏反应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三、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接种在血琼脂平板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Otest,ASOtest),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四、防治原则四、防治原则预防:减少传染源,注意消毒。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第三节第三节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形态与染色G+,菌体细长呈杆状,有周鞭毛,形成芽胞后,使细菌呈鼓槌状2.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严

    12、格厌氧,血平板上,48h后见薄膜状爬行生长,伴溶血3.抵抗力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十年1.致病条件致病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脏);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2.致病物质致病物质v 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v 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主要致病物质,属神经毒素,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对脊髓前角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酶破坏。二、致病性二、致病性3、所致疾病、所致疾病破伤风破

    13、伤风v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七日风、脐风)v典型的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吞咽困难等症状三、免疫性三、免疫性v破伤风免疫属抗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v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v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四、微生物学检查法四、微生物学检查法v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v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五、防治原则五、防治原则v特异性预防:白百破三联疫苗(DPT)v正确处理伤口:清创扩创、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v特异性治疗:对已发病者,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第四节第四节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v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14、1.G+粗大杆菌2.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3.在体内有明显的荚膜培养特性培养特性 厌氧,其最适生长温度45,血琼脂平板上,双层溶血环(靶形溶血环);牛奶培养基中,可出现“汹涌发酵”。代谢十分活跃在牛奶培养基内可分解乳糖产酸使酪在牛奶培养基内可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凝固,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蛋白冲成蜂窝状。汹涌发酵汹涌发酵二、致病性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一)致病物质10余种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毒素毒素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造成各种细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

    15、中起主要作用。、毒素毒素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肠毒素肠毒素不耐热的蛋白质,100瞬时被破坏。引起腹泻。(二)所致疾病(二)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造成气肿、水肿及组织坏死,组织胀痛剧烈,水气夹杂,触摸有捻发感,并有恶臭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坏死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由C型引起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G粗大杆菌 WBC且形态不典型 伴其他杂菌生长可初步快速诊断第五节第五节 无芽胞厌氧菌无芽胞厌氧菌v正常菌群v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绝对优势,是其他非厌氧菌的101000倍v内源性感染1.G厌氧杆菌类杆菌属中脆弱类杆菌最

    16、重要:两端钝圆而浓染,由于它的内毒素的化学结构与典型内毒素不同,所以毒性比一般内毒素为低2.G厌氧球菌韦荣氏球菌属,咽部3.G+厌氧球菌消化链球菌属,阴道4.G+厌氧杆菌双歧杆菌属,控制pH丙酸杆菌致病性及所致疾病致病性及所致疾病特征:1.内源性感染,遍及全身,多呈慢性2.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3.脓液黏稠,有恶臭、血腥味4.使用氨基糖苷类长期无效常见感染类型:常见感染类型:1.腹腔感染2.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3.口腔感染4.呼吸道感染5.败血症6.CNS感染治疗治疗甲硝唑、替硝唑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细菌其他细菌v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G+,不运

    17、动。v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大部分是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v放线菌菌落中的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生长,并由此得名。放线菌属放线菌属 多数:腐生菌(土壤)少数:寄生菌(人类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致病菌:牛放线菌(A.bovis)衣氏(以色列)放线菌(A.israelli)内氏放线菌(A.naeslundii)粘液放线菌(A.viscous)龋齿放线菌(A.odontolyticus)放线菌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 丝状杆菌菌丝1.细长,无隔,有分枝2.在24h断裂成链球状或链杆状3.不形成气生菌丝,孢子革兰染色阳性,非抗酸性。放线菌放线

    18、菌硫磺样颗粒(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病灶组织和脓性分泌物中肉眼可见,可至1mm,黄色放线菌、巨噬细胞、其他组织细胞、纤维蛋白组织(压片或组织切片)1.核心部分是分枝状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向四周放射状排列,形成菊花状“放线菌”2.菌丝末端:胶质样物质组成鞘包围,膨大呈棒状,折光性强3核心:阳性周围长丝末端:阴性4.核心:紫色(苏木精伊红)末端棒状体:红色厌氧或微需氧,5CO2灰白色或淡黄色,粗糙、微小圆形菌落:1824h形成微菌落有助于鉴定放线菌。观察可见菌落由长度不等的蛛网状菌丝所构成,称蛛网状菌落。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放线菌:正常菌群多发部位:面颊、舌和下颌其他

    19、部位:胸部、腹部、盆腔和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疾病:1.抵抗力降低-内源性感染(放线菌病)-软组织肉芽肿性炎症(慢性,无痛,多发性瘘管,排出硫磺样颗粒)2.龋齿和牙周炎:病原菌:粘液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粘附在牙齿釉质-菌斑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主要:硫磺样颗粒(脓汁,痰,分泌物)有颗粒:压片镜检:菊花状排列的菌丝 无颗粒:分枝菌丝,断裂的菌细胞必要:厌氧培养(缓慢,37培养2w以上)防治原则防治原则1.口腔卫生,治疗牙病及口腔破损2.脓肿和瘘管:外科清创3.药物:大剂量,长时间:青霉素或磺胺类(四环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v直或微弯杆菌,有荚膜,单端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v需氧,4不生长,42生长v带荧光的绿色水溶性色素v溶血环v抵抗力强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v广泛存在自然界与人体,为人体内的正常菌群v多见于皮肤粘膜损伤与机体免疫力下降病人v几乎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v表现为局部和全身化脓性炎症。多见于烧伤和创伤后感染。v婴儿:流行性腹泻诊断与防治诊断与防治v标本取炎症分泌物、脓液、血液等分离培养v预防:伤口、手术器械等严格消毒v疫苗v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十六章创伤感染细菌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4421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