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1-糖尿病(北医2016).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科大学精品课件:1-糖尿病(北医2016).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科大学 精品 课件 糖尿病 北医 2016
- 资源描述:
-
1、1,糖 尿 病 (Diabetes Mellitus, DM),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李东晓,2,内容,第一部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及分型 第二部 并发症 第三部 治疗,第一部,概 述: 糖尿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2-3千年前就有关于糖尿病的历史记载,主要症状描述为多尿、多饮、尿有甜味等,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直到18世纪将其命名为Diabetes Mellitus(前者希腊文意为多尿、排出的意思,后者拉丁文意为极甜、蜜剂),此名延续至今。,3,4,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抵抗),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
2、、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并发症)。,定 义,胰腺和胰岛细胞,5,6,糖尿病作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及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2010年全球11.6%的医疗支出用在糖尿病防治。 2000年全球糖尿病1.5亿,2011年达3.7亿,预计2030年将突破5亿. 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其中80%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3。 糖尿病控制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仅有1/4患者控制达标。,现状与趋势,7,近30 年,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30万全人群 兰州标准,0.67%,1994年 21万 2564岁 WH
3、O1985,9.7%,2002年 10万 18岁 WHO1999,城市4.5% 农村1.8 %,糖尿病患病率,2007-08年 4.6万18岁 WHO1999,11.6%,2.28%,2010年ADA,8,流行特点,我国糖尿病人群中,2 型占 90以上,1 型约占 5,其它类型占 0.7。 发达地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高收入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 2-3 倍。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 26%,大学以下人群发病风险增加 57%。 我国2型患者平均BMI25kg/m2 ,餐后高血糖比例高。 近年来 20 岁以下人群 2 型患病率
4、显著增加。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常见。,9,可能原因,城市化 老龄化 生活方式改变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筛查方法 中国人的易感性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10,诊断,症状 血糖测定 1.空腹血糖 2.餐后血糖 3.随机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OGTT、血浆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1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下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变迁,12,诊断标准(WHO 1999年),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 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 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14,诊断注意点,除非显著高血糖伴典型症状,否则应改日复查。 随
5、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除外应激性高血糖。 诊断糖尿病需依据静脉血浆血糖。,15,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确立: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FPG 2hPG HbA1c,FPG(mg/dl) 42- 87- 90- 93- 96- 98- 101- 104- 109- 120- 2hPG (mg/dl) 34- 75- 86- 94- 102- 112- 120- 133- 154- 195- HbA1c(%) 3.3- 4.9- 5.1- 5.2- 5.4- 5.5-
6、5.6- 5.7- 5.8- 8.2-,(cutoff point),16,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 包括: 1.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 2.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17,WHO血糖指标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Haemoglobin(RBC)+Glucose HbA1c 反映近期(2-
7、3月)平均血糖水平。 联合血糖监测可全面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参考标准之一。 应用方便,可非空腹状态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取血检测。 每隔36个月检测。 国内检测方法尚未统一,各实验室正常值不同。,HbA1c的影响因素,19,输血后 失血 各种贫血Anaemias 红细胞增多症 镰刀形红细胞病、溶血性贫血、移植后贫血, 缺铁性贫血* 异常血红蛋白病 肝、肾疾病 药物:促红素,某些抗病毒药等 酗酒 * Causes an increase in HbA1c,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OGTT+IRT),20,21,糖尿病的分型 (WHO1999年),22,I、1型糖尿病 A.免
8、疫介导性 B.特发性 II、2型糖尿病 III、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 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MODY123,线粒体糖尿病等 B.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A型胰岛素抵抗、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 C. 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肿瘤,囊性纤维化、血色病等 D. 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库兴综合征、甲亢、醛固酮瘤等 E.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糖皮质激素、Vacor、烟酸等 F. 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G. 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等 H.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Turner、Down综合征等 IV、妊娠糖尿病,23,1型糖尿病的特征,起病急,症状重,常有
9、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 发病年龄通常30岁,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体型消瘦 空腹或餐后血浆C-肽明显降低或缺如。 胰岛抗体多为阳性(GADA、ICA等) 常伴发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24,2型糖尿病的特征,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血浆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升高 胰岛素的效应相对不好 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 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 (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25,1、2型糖尿病遗传、免疫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的比较,1型 2型 患病率(DM%) 约0.5% ( 10) 约5%-10%(90) 发病年龄 40岁,高峰60-65岁 营养状态 消
10、瘦、不胖 80%超重或肥胖 起病情况 急、症状明显 缓、可无症状 酮症倾向 常见 少见 遗传表现 与HLA系统有关联 与HLA系统无关联 孪生子患病一致 孪生子患病一致 性35-50% 性95-100% 免疫学改变 有自身免疫性胰岛炎 无 胰岛病理 有胰岛炎及B细胞破 无 坏减少 胰岛素/C肽水平 绝对低 正常或高于正常 胰岛素治疗 必须 部分需要,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胰岛B细胞功能基因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3代或3代以上家系遗传史。 起病年龄早,至少有一位起病年龄25岁。 确诊后至少2-5年不需要胰岛素控制血糖。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但无胰岛素抵抗 多数体型消瘦或不胖
11、。,26,27,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母系遗传:仅女性患者传递给下代。 起病早 常伴神经性耳聋,可有其他器官损害。 最终常需用胰岛素治疗。,28,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缓发型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1型糖尿病 年龄一般30岁 非肥胖者居多 至少有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发生。,29,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2013年WHO将妊娠期间高血糖分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两类,前者诊断标准同1999年WHO。我国2011年发布GDM标准如下: 75g OGTT 血糖(mmol/L) 空腹 5.1 服糖后1h 10.0 服糖
12、后2h 8.5 1个以上时间点高于此标准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GDM),病因和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30,31,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下,由T淋巴细胞介导以免疫性胰岛炎和选择性B细胞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T1DM发病有一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不同地区差异巨大,北欧最高,东南亚相对较低。,32,33,34,遗传因素,对T1DM的单卵双胞胎随访,发病一致率为30-50% 父亲是T1DM对后代的影响比母亲更为显著 与发病有关基因位点共17个,分布在不同染色体 现将T1DM基因(即HLA基因,于6p21)定为1型糖尿病的主效基因,其
13、余皆为次效基因。,遗传因素,35,正常胰岛, 非糖尿病患者.,36,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Islet of a patient with type 1 diabetes. An islet of a patient recently diagnosed with type 1 diabetes is shown, demonstrating a diffuse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insulitis),37,Pancreatic islet section from patient with type 1 diabetes,Lymphocytic infi
14、 ltration can be seen throughout the pancreatic islets with residual islet cells,38,Pancreatic islet section from patient with type 1 diabetes,showing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in the pancreatic islets, particularly the peripheral islets。,39,40,胰岛自身抗体,1970s-胰岛细胞抗体(ICA)75%(0.4%) 1980s-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199
15、0s-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 2000s-锌转运体8抗体(ZnT8A),1型糖尿病的风险预测,T1DM患者一级亲属同时检测GAD、ICA和IAA三种抗体: 1.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者,发生T1DM的危险性3年内为39%,5年内为68%. 2.三种抗体阳性者,5年内发生T1DM的危险性估计高达100%. 3.抗体联合检测可大大增加T1DM的预测价值。,41,42,环境因素,病毒 B细胞毒性物质 其他 腮腺炎病毒 苯异噻二嗪 牛奶蛋白 风疹病毒 噻唑利尿酮 精神应激 柯萨奇病毒B4和B5 四氧嘧啶 不良生活方式 巨细胞病毒 链脲霉素 脑心肌炎病毒 戊双咪 Va
16、cor (CN-3吡啶甲基 N-P-硝基苯尿素),43,病毒感染机理,病毒进入B细胞,直接迅速破坏。 病毒进入B细胞,长期滞留,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寿命缩短。 病毒抗原在B细胞表面表达,引发自身免疫应答,B细胞遭受自身免疫破坏(分子模拟引起自身免疫)。,44,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0,30,45,60,基因易感性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缺陷 肥胖 宫内生长迟缓,正常糖耐量,糖耐量减低,未诊断的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30-50 % 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已发生并发症,环境因素 后天获得性肥胖 久坐的生活方式 某些药物,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模式图,年龄(岁 ),诊断,2型糖尿病遗传及环境异质性的
17、 主要决定因素,胰岛素分泌缺陷,2型糖尿病,胰岛素作用缺陷,遗传 影响-细胞数量、发生 功能、免疫原性的基因及其它基因,遗传 肥胖基因, 胰岛素作用基因及其它基因,环境 母亲及胎儿的因素, 胰腺炎, “毒素”及其它,环境 食物摄入过量、缺少运动、年龄、妊娠 及胎儿因素及其它,遗传特征,有家族发病倾向 基因异常的异质性 在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中,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一致发病率 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 在同胞兄弟姐妹中 38%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中 33% 是普通人群的2-4倍,遗传基因异质性,48,环境因素(获得性)-胰岛素抵抗,超重、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饮食热量摄入过高(高脂低纤) 体
18、力活动减少 低出生体重 某些药物,49,50,肥胖-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51,52,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减低。 主要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能力减低。 包括胰岛素的敏感性、反应性,可分为以下两类: 1.组织器官水平的 IR 骨骼肌 脂肪 肝脏 血管内皮 2.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 IR 受体前(胰岛素抗体,分子结构异常,降解加速,拮抗激素) 受 体(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5种类型) 受体后(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及信号分子),53,胰岛素抵抗: 遗传性与获得性影响,细胞功能衰竭,Adapted from UKPDS 16: Diabet
19、es 1995: 44:1249-1258,细胞功能(%),诊断后年数,UKPDS,55,脂解作用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摄入降低以及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细胞功能异常,游离脂肪酸升高,葡萄糖毒性,脂毒性,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功能异常,56,胰岛素抵抗,肝脏葡萄糖,胰岛素分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Over diabetes,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自然发展的病理生理模型,糖尿病发生,NGT,57,第二部、糖尿病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2.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 3.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4.糖尿病性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20、1.糖尿病肾病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糖尿病神经病变 4.下肢血管病变 5.糖尿病足病,57,58,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 DKA),定义:由于胰岛素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需要诊治疗。,59,酮体的组成及代谢,葡萄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 脂肪酸 乙酰CoA X (TCA) 乙酰乙酸 -羟丁酸 丙酮,60,流行病学资料,1型糖尿病多见,2型糖尿病亦可发生。 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降低趋势。发达国家中总体死亡率为210,大于64岁
21、的患者死亡率达20,年轻人的死亡率为24。,61,诱 因,急性感染 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 CSII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 胃肠疾病(呕吐、腹泻等)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 有时可无明显诱因,62,临床症状,烦渴、多尿、夜尿增多 恶心呕吐 疲乏无力 视力模糊 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腹痛(特别是儿童) 精神混乱以及嗜睡 昏迷(发生率为10%),63,实验室检查,血糖明显升高(多在16.7mmol/L以上) HCO3-下降(失代偿期可降至15-10mmol/L以下) 血PH 下降 尿糖强阳性 尿酮体阳性 血酮体(有条件)定性强阳性,定量5mmol/L 电解质
22、紊乱,64,治疗原则,补液 胰岛素应用 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病因或诱因治疗(抗感染等) 注意预防,65,补 液,液体量:1升/小时3,此后根据需要调整,通常第一个24小时液体总量4-6升。 液体种类:通常使用等渗盐水,血糖降至13.9mmol/L,使用5%的葡萄糖。 补液速度:先快后慢,个体化原则。,66,胰岛素应用,初始剂量为0.1u/Kg/hr(平均1-12u/hr)直到血糖14mmol/L。随后调整输注5%葡萄糖时的胰岛素输注速度(通常为1-4u/hr)使血糖维持在10mmol/L左右,直到患者能进食,改为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少用,主要用于轻型DKA):初始剂量一般为8-10u/hr
23、,根据血糖调节剂量。,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67,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严重低血钾应立即补钾,至血钾升至3.5mmol/L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 (why)。 尿量40ml/h,血钾5.2mmol/L, 胰岛素应用同时开始补钾. 必要时考虑胃肠道补钾 如果血PH值6.9,补碱至7.0以上。,68,二、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 Hyperglycemia Hyperosmolar Syndrome ,HHS,特点: 老年及手术后多见,死亡率是DKA的10倍。 严重脱水,出现眼球凹陷等体征 严重高血糖, 通常33.3mmol/L(600mg/dl) 高血浆渗透压, 350 mmol/L 血清钠155 mm
24、ol/L 无明显酮症 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69,诱 因,感染 药物:如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 饮用过多的含葡萄糖饮料 医源性 (静脉输注大量葡萄糖),70,临床症状,多尿、烦渴,以及渐进性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半数起病缓慢,症状的出现有时经历几天至几周。,71,诊 断,显著高血糖(可大于33.3mmol/L) 有效血浆渗透压升高(320mOsm/L) 无明显酮症及酸中毒 有效血浆渗透压=2(血钠+血钾)+血葡萄糖(mmol/L),72,治疗补液,威胁生命的是高渗状态引起脑细胞脱水,因此补液至关重要。 估计患者失水量,决定补液总量 补液速度宜先快后慢(无明显心脏疾患),开始每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