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一章二三节.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一章二三节.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课件 第一章 三节
- 资源描述:
-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在内的活动。”亚里士多德 康德: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提出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概念,并指出“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和功能。旧哲学对实践本质的不同理解旧哲学对实践本质的不同理解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验 黑格 尔的“实践理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培根 实践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王阳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
2、解 实践 是人类 所特有的 对象化 活动 实践是人 类能动地 改造世界 的客观物 质性活动 实践 具有物 质性、自觉 能动性和社 会历史性 等基本 特征(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总之,除了纯粹的生理本能活动和意识活动以外,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的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自觉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3)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基础(3)实践的基本形式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
3、践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科学实践?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自 在 世 界 独立于人 的活动或 未被纳入 人的活动 范围内的 客观世界 人 类 世 界 人们在特定 的物质资料 生产基础上 相交往共同 活动形成的 各种关的有 机系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构成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 人
4、类世界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思考题:思考题:?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社会生 活实践性 的主要表现 实践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在世界(自在自然)人类社会 人化自然 人的实践 人 类 世 界 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第二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 客 观 性 普 遍 性 多 样 性 方法论意义 事事 物物 的的 永永 恒恒 发发 展展 变化:运动的多样性 运动:变动不居 发展: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新事物: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思考题: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现成事物的集合体,而
6、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Why?How?Where?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一)矛盾的
7、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属性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统一属性 斗争性 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相互差异 相互排斥 相互克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3.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 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
8、显,矛盾斗争性会使矛盾的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从而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含?矛盾着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矛盾存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
9、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世界上决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白马非马”吗?公孙龙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考题:思考题: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及其相互转化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
10、规定性。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等动物。?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冰 水 汽 50?C 0?C 100?C 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1.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的两种情形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 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甲醚分子结构式 乙醇分子结构式 质变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1、是对度的突破。量变和质变有什么区别?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五四运动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
12、化相互转化 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在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法在对现在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在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在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发展 否定 邓世昌 岳 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却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就有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凝聚力和
13、向心力在起作用。3.3.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一般公式:麦 粒 麦 粒 植 株?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麦 粒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发点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48 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
14、科学的态度。?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 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论 归纳与演绎 抽象与具体 分析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 第三节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罗马教皇可以烧死布鲁诺,但它永远烧不死“日心说”。?规律及其客观性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思考题
15、:思考题: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表现形态 更多地表现为 动力学规律 主要表现为 统计学规律 形成方式 形成于多种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 有目的有意识的 人们相互作用 实现方式 自发的、盲目的 人的有意 识的活动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二者的 关系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主
16、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你对主体选择的前提和内在根据是如何理解的?思考题:?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 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阐述
1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请谈谈你的理解。?5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阅读文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18、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
19、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 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
20、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21、,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