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革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隋唐制度的革新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唐 制度 革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隋唐制度的革新隋唐制度的革新政治制度的革新:政治制度的革新:(一)中央官制的革新(一)中央官制的革新(二)选官制度的革新(二)选官制度的革新军事制度的革新:军事制度的革新:(一)府兵制(一)府兵制(二)募兵制(二)募兵制经济上:赋役制度的革新经济上:赋役制度的革新(一)租庸调制(一)租庸调制(二)两税法(二)两税法一、三省六部制一、三省六部制1 1、背景:、背景:(1 1)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局面,实现了大一统。(2 2)三公制存在弊端:易造成丞相专权;)三公制存在弊端:易造成丞相专权;分工不明确,办事效率低分工不明确,办事效率低(
2、3 3)汉魏以来中央官制的不断发展为中)汉魏以来中央官制的不断发展为中央官制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央官制的革新奠定了基础2 2、目的:、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官制中央官制3 3、革新:、革新:(1 1)确立: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确立: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2 2)完备:唐太宗进一步明确三省的职权,尚)完备:唐太宗进一步明确三省的职权,尚书省下设六部书省下设六部4 4、三省六部制的主要机构及职能(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主要机构及职能(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皇帝诏令皇帝诏令中书省(草拟和颁发)中书省(草拟和颁发)
3、门下省门下省(审核)(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执行)六部(分管)六部(分管)5 5、特点:、特点:(1 1)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制和监督;(2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注: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注: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6 6、作用:、作用:(1 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使封建官僚机构形
4、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治力量;(2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 3)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中)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央官制基本定型,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央官制基本定型,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种制度,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思维拓展:思维拓展:1 1、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基本矛盾: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中央集权
5、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2 2、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变、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化趋势是什么?宰相的权力因不断分散而削弱,皇帝宰相的权力因不断分散而削弱,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的权力不断加强。参众两院参众两院立立 法法总统内阁总统内阁行行 政政联邦法院联邦法院司司 法法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最高法院可宣
6、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观察下面示意图观察下面示意图,说说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说说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三权分立,权力互相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制约与平衡 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回复下面的贴子: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回复下面的贴子:隋唐形成并最终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这是一种隋唐形成并最终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它优化了政府结构,比较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它优化了政府结构,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在当时,可以说是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
7、率和正确性,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政府管理形式。然而世界上最优越的政府管理形式。然而它较之西方的三它较之西方的三权分立有何不同权分立有何不同?为什么为什么这么一个互相监督,乃至对这么一个互相监督,乃至对王权的限制的机构,王权的限制的机构,没有继而形成更没有继而形成更“民主民主”的机构的机构,相反走向了它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反观相反走向了它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反观西方却与西方却与我们恰恰相反呢我们恰恰相反呢?摘自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西岳论坛摘自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西岳论坛是否君主专制是否君主专制推翻君主专制或者没有经历过专制社会推翻君主专制或者没有经历过专制社会3 3、比较唐朝三省六
8、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有何异同。、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有何异同。不同点: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有利于皇帝集权(专制)。(专制)。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分散,是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主的实行。相同点: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约与平衡,防止集权。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
9、权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这个机构应是A A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和门下省B B尚书省和中书省尚书省和中书省C C尚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和门下省D D礼部和吏部礼部和吏部例:唐朝政权中,处于行政节制中心例:唐朝政权中,处于行政节制中心重要位置的是重要位置的是A A中书省中书省 B B尚书省尚书省C C门下省门下省 D D六部六部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A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
10、盾 B B、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 C、加强了皇权、加强了皇权 D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 1、含义:、含义: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选官制度选官制度(2)(2)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1)(1)
11、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经济上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壮大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壮大政治上政治上:士族门阀衰落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要求庶族地主兴起,他们要求参与政权参与政权.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2 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科举制开创的原因:隋文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隋隋朝朝创创立立唐玄宗唐玄宗(开元开元)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提高科举考试地位科举考试地位,后成为定制后成为定
12、制 唐太宗唐太宗(贞观贞观)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首创殿试 和武举;和武举;唐唐朝朝完完善善3 3、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注重门第选官制度,选官注重门第4 4、特点:、特点:(1 1)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过考试选拔官员;(2 2)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中收归中央(加
13、强皇权)中收归中央(加强皇权)5 5、评价、评价积积极极(1)(1)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士族抑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门阀势力的发展;(2)(2)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3)(3)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4)(4)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有利于政局稳定;(5)(5)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尤其是唐诗发展唐诗发展;(6)(6)影响深远: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所沿用后代历朝所沿用,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
14、贡献出贡献;(7)(7)有利于有利于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有一定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性。消消极极(1)(1)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应付考试,忽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视了实用性的学问;(2)(2)同年登科的进士同年登科的进士易结成易结成“朋党朋党”,朋党之争朋党之争”成为唐朝后期政治黑暗的重成为唐朝后期政治黑暗的重要因素要因素,加剧唐朝的走向衰亡加剧唐朝的走向衰亡.思维拓展:思维拓展:依据上述分析,你对科举制的依据上述分析,你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有何看法?(结合经济、政治角创立和完善有何看法?(结合经济、政治角度分析)度分析)科举制的实行是科举制的实行是封建经济发展和庶族
15、地封建经济发展和庶族地主阶级地位上升的产物,主阶级地位上升的产物,适应了统一的多适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制实行的科举制实行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虽扩大了官吏的标准,但仍是代科举制虽扩大了官吏的标准,但仍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根本上是服根本上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维拓展思维拓展:汉代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后又汉代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后又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
16、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演变演变(1)(1)汉代察举制汉代察举制(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2)(2)最初重最初重德才,到东汉中后期重视门第声望,德才,到东汉中后期重视门第声望,其后逐步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其后逐步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声望);(注重门第声望);(2)(2)唐代实行科举制;唐代实行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比较三大选官制度比较时期时期两汉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制度制度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选拔选拔途径途径选拔选拔标准标准自下而上推荐自下而上推荐中央采用考试
17、方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式选拔西汉至东汉前期根西汉至东汉前期根据才能和品德;据才能和品德;主要依据考试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才能)成绩(才能)自下而上推荐自下而上推荐依据门第族望依据门第族望东汉后期依据门第东汉后期依据门第族望族望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长策长策”指唐代科举制度,指唐代科举制度,“英雄英雄”指腹指腹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句话意为唐太宗的科举政策使得英雄白这句话意为唐太宗的科举政策使得英雄白首功名,为了科举耗费一生的精力首功名,为了科举耗费一生的精力
18、.这是唐人赵嘏这是唐人赵嘏(gu)(gu)的诗的诗,见唐摭言见唐摭言,形形象地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2、唐朝科举制规定:、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内内外族婚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这(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这一史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一史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有资格限制 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反映了统治阶级重视农商的观念反映了统治阶级重视农商的观念 努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努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A B C D 4.4.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A.A.封建国家选拔
19、官员的需要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B.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C.C.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D.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一一.三省六部三省六部 (中央官制)(中央官制)(二二).).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一一).).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一、均田制一、均田制1 1、时间:、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2 2、性质:性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 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它只分配国家掌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它只分配国家掌 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握的土地,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