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染病学(五年制本科).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科大学精品课件:染病学(五年制本科).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科大学 精品 课件 染病 五年制 本科
- 资源描述:
-
1、 传染病学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10090 课程名称:传染病学 英文名称:Infectious Disease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时(理论课 30 学时、临床见习课 15 学时) 学分:2.5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建议教材:传染病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李兰娟、任 红。 课程简介: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主 要任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重 点讲解防治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 今后参加传染病防治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大纲所选病种以 国内、省内常见病为主,病种
2、分类以病原体为依据。 本大纲适 用于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临床结合的原 则,在讲课中应重点讲解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思维。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一)目的要求: 1熟悉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及区别。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感染过程中 病原体的作用、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2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 (二)学时安排:3 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1重点讲解感染的概念。 2重点讲解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3、: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 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3重点讲解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4一般讲解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1一般讲解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2一般讲解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3一般讲解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1重点讲解决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的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一般讲解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1重点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 染后免疫。 2重点讲解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
4、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 再燃。 (2)重点讲解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般讲解传染病诊断的三大要素: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资料。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般讲解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般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原的种类及临床表现。 2熟悉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3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鉴别诊断及预防措 施。 (二)学时安排
5、: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概念及其病原分型。 2病原学: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病原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重点讲解 HBV 三大抗原抗体系统的意义,一般讲解 HBV DNA 和 DNAP、HBV 变异的意 义。一般讲解 HCV、HDV、HEV 病毒的特点。 3流行病学:一般讲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 性、免疫力以及流行特征。 4发病机制:一般讲解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5病理解剖:一般讲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以肝脏为主) 。 6病理生理:一般讲解黄疸、肝性脑病、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肺 综合征、腹水的病理生理变化。 7临床
6、表现: (1)一般讲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临床 类型。 (2) 重点讲解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 (肝 衰竭) 、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3)一般讲解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小儿、老年人及妊娠期病毒性 肝炎的特点。 ) 8实验室检查: (1)重点讲解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2)重点讲解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的意义。 (3)一般讲解肝活体组织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9一般讲解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后果。 10诊断及鉴别诊断: (1)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2)一般讲解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11预后:一般讲解各
7、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12治疗: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重点讲解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 淤疸型肝炎的各项治疗措施 (一 般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 。 13预防:一般讲解预防措施的三大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 2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诊断依据。 3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预防 措施。 (二)学时安排: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定义,一般讲解其临
8、床特征。 2病原学: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点、分型以及抵抗力。 3流行病学: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宿主及传染源,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及易感性。 4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1)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损伤作 用) 。 (2)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出现的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 竭的发生机理。 (3)重点讲解全身小血管、肾的病理改变,一般讲解心脏、脑垂体及其 他脏器病理改变的特点。 5.临床表现: (1)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 (2)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 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及各期的临床特点。
9、 (3)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类型。 6实验室检查: (1)重点讲解血常规的变化(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异常淋巴细胞的 出现) ,重点讲解尿常规的变化(显著蛋白尿、管型、膜状物) 。重点讲 解免疫学检查。 (2)一般讲解血液生化检查的意义。 (3)一般讲解凝血功能检查及其他检查的意义。 7并发症: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腔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 合并症、肺水肿、其他) 。 8诊断及鉴别诊断: (1)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 (2)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9.预后: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死率。 10.治疗:重点讲解
10、“三早一就”的治疗原则,重点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各 期的治疗原则及措施。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的治疗。 11.预防:一般讲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乙型脑炎的典型临床经过。 2熟悉乙型脑炎的临床类型及其特点、诊断、治疗措施。 3了解乙型脑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二)学时安排: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一般讲解乙型脑炎概念及临床特征。 2病原学: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病毒的特性及抵抗力。 3流行病学: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以及流 行特征。 4发病机制
11、与病理解剖: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发病机制(传入途径、引起 乙型脑炎的条件) , 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病理改 变。 5临床表现: (1)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潜伏期。 (2)重点讲解乙型脑炎的典型临床经过(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 期) 。 (3)重点讲解乙型脑炎的临床类型及其特点。 6实验室检查: (1)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周围血象、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的意义。 (2)重点讲解乙型脑炎脑脊液的变化。 7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并发症。 8诊断及鉴别诊断。 (1)重点讲解乙型脑炎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 ;重点讲解乙型脑炎与中毒性菌痢鉴别诊断。 (2)一般讲解乙型
12、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他病毒性脑 炎的鉴别诊断。 9预后:一般讲解乙型脑炎的病死率、后遗症、死亡原因。 10治疗:重点讲解乙型脑炎的治疗措施(一般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中 医中药治疗等) ,一般讲解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11预防:一般讲解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群) 。 第四节 登革热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2熟悉登革热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措施。 3了解登革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并发症、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二)学时安排: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登革热 1.概述:重点讲解登革热的概念
13、及临床特征。 2.病原学:一般讲解登革热病毒的特点及抵抗力。 3.流行病学:一般讲解登革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以及流行特 征。 4.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般讲解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主要病理改变。 5.临床表现 (1)一般讲解登革热的潜伏期。 (2)重点讲解登革热的临床类型(典型、重型)及各型的临床特点。 6.并发症:一般讲解登革热常见的各种并发症。 7.实验室检查:重点血象检查、血清学检查的意义。 8.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登革热的诊断依据。一般讲解登革热的鉴别诊 断。 9.预后:一般讲解登革热的预后。 10.治疗:重点讲解登革热的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 11.预防:一般讲解
14、登革热的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 登革出血热 一般讲解登革出血热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 断及治疗。 第五节 艾滋病 (AIDS)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艾滋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艾滋病的流行病学、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措施。 3了解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 其他治疗措施。 (二)学时安排: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重点讲解艾滋病的定义。 2病原学:一般讲解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特性及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3流行病学:重点讲解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 4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般讲解艾滋病的发
15、病原理及主要病理改变。 5.临床表现: (1)一般讲解艾滋病的潜伏期。 (2) 重点讲解艾滋病三期临床经过的特点 (急性期、 无症状期、 艾滋病期) 。 (3)重点讲解艾滋病患者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6实验室检查: (1)一般讲解常规检查的变化及意义。 (2)一般讲解免疫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的意义 7诊断与鉴别诊断: (1)重点讲解艾滋病的诊断依据。 (2)一般讲解艾滋病的鉴别诊断。 8预后:一般讲解艾滋病的预后。 9治疗: (1) 重点讲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目前 ARV 药物分类、 治疗时机) 。 (2)一般讲解艾滋病的免疫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 性治
16、疗。 10预防:一般讲解艾滋病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 感人群) 。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 第一节恙虫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熟悉恙虫病的诊断依据及病原治疗。 3了解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二)学时安排:1.5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一般讲解恙虫病概念,重点讲解其临床特征。 2病原学:一般讲解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结构及抗原特性,一般讲解其对外 界抵抗力。 3流行病学:一般讲解恙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以及流行 特征。 4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般讲解恙虫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17、 5临床表现: (1)一般讲解恙虫病的潜伏期。 (2)重点讲解恙虫病的临床特征。 (3)重点讲解恙虫病的特征性表现(焦痂与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 脾肿大) 。 6实验室检查: 一般讲解恙虫病的周围血象、血清学检查、病原体分离及其他检查的方法 及意义。 7一般讲解恙虫病的并发症。 8诊断及鉴别诊断。 重点讲解恙虫病的诊断依据,一般讲解其鉴别诊断。 9预后:一般讲解恙虫病预后。 10治疗:重点讲解恙虫病病原治疗。 11预防:一般讲解恙虫病预防措施。 第四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伤寒和副伤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的临床表现及病原治疗。 2熟悉伤寒的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 3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