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体系教案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胶体体系教案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体 体系 教案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会计学1胶体体系胶体体系分散体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例如:云,牛奶,珍珠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1页/共86页分类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1.分散体系分类胶体分散体系分子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按溶液的稳定性分类:增液性溶胶亲液性溶胶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2页/共86页.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小于1nm(在10-9 m)。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4溶液。.胶体分散体
2、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nm-100nm(109-107m)之间的体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半径大于100 nm(10-7-10-5 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3页/共86页.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C.液-气溶胶 如泡沫按聚集状态进行分类: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4页/共86页.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
3、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固溶胶: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5页/共86页.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B.气-液溶胶 如雾,云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6页/共86页.憎液溶胶 半径在1nm100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13.
4、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7页/共86页2.亲液溶胶 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大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一旦将溶剂蒸发,大分子化合物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8页/共86页2.胶体粒子的结构 胶粒的结构比较复杂,先有一定量的难溶物分子聚结形成胶粒的中心,称为胶核;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于正、负电荷相吸,在吸附层之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反号离子一方面由于静电作用一部分会分布在吸附层的附近,形成了胶粒;另一部分反号离子由于热运动扩散的比较远,我们把它叫作扩散层,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
5、电中性的胶团。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9页/共86页 胶核吸附离子是有选择性的,首先吸附与胶核中相同元素的某种离子,用同离子效应使胶核不易溶解。若无相同离子,则首先吸附水化能力较弱的负离子,所以自然界中的胶粒大多带负电,如泥浆、水、豆浆等都是负溶胶。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10页/共86页例1:AgNO3+KIKNO3 +AgI 过量的 KI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AgI)m n I (n-x)K+x xK+|_|_|胶核胶粒(带负电)胶团(电中性)胶核胶粒胶团胶团的图示式: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11页/共86页例2:AgNO3+KIKNO3 +AgI 过量的 AgNO3
6、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AgI)m n Ag+(n-x)NO3x+x NO3|_|_|胶核胶粒(带正电)胶团(电中性)胶核胶粒胶团 胶团的图示式: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12页/共86页 作为憎液溶胶基本质点的胶粒并非都是球形,而胶粒的形状对胶体性质有重要影响。质点为球形的,流动性较好;若为带状的,则流动性较差,易产生触变现象。例如:(1)聚苯乙烯胶乳是球形质点(2)V2O5 溶胶是带状的质点(3)Fe(OH)3 溶胶是丝状的质点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13页/共86页1.Brown运动(Brownian motion)1827 年植物学家布朗(Brown)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
7、液面上的花粉粉末不断地作不规则的运动。后来又发现许多其它物质如煤、化石、金属等的粉末也都有类似的现象。人们称微粒的这种运动为布朗运动。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14页/共86页 在1903年发明了超显微镜,为研究布朗运动提供了物质条件。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溶胶粒子不断地作不规则“之”字形的运动,从而能够测出在一定时间内粒子的平均位移。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结论: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其运动激烈的程度不随时间而改变,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15页/共86页 1905年和1906年爱恩斯坦(Emstem)和斯莫鲁霍夫斯基(Smoluchowski)分别阐述了Brown运动的
8、本质。认为Brown运动是分散介质分子以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力对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由于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作永不停息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的本质:是属于远比分子大的粒子所具有的热运动,不需消耗能量。运动速率与粒子的大小、温度、介质的粘度有关。布朗运动的本质:布朗运动的产生: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16页/共86页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321rtLRTx爱恩斯坦利用分子运动理论,并假设胶体粒子是球形的,得到布朗运动公式:是观察时间内粒子沿轴方向所移动的平均位移,为粒子的半径,是介质的粘度。第17页/共86页2.胶粒的扩散 胶粒具有热运动,因此也具有扩散和渗
9、透压。只是溶胶的浓度较稀,这种现象很不显著。如图所示,在CDFE的桶内盛溶胶,在某一截面AB的两侧溶胶的浓度不同,C1C2。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胶粒的布朗运动,可以观察到胶粒从C1区向C2区迁移的现象,这就是胶粒的扩散作用。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18页/共86页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19页/共86页设通过AB面的扩散质量为m,则扩散速度为 ,它与浓度梯度和AB截面积A成正比。ddmt 如图所示,设任一平行于AB面的截面上浓度是均匀的,但水平方向自左至右浓度变稀,梯度为 。ddcx13.2 溶胶的动力性质第20页/共86页这就是斐克第一定律。式中D为扩散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浓度梯度、单
10、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质量。式中负号表示扩散发生在浓度降低的方向 0。ddcxddmtdd=-ddmcDAtx 用公式表示为:斐克第一定律(Ficks first law)第21页/共86页在ABFE体积内粒子净增速率为(1)-(2),即:DA (3)dd()d ddcxxx离开EF面的扩散量为 -DA (2)ddd()d dddccxxxx设进入AB面的扩散量为:-DA (1)ddcx斐克第二定律适用于浓度梯度变化的情况。斐克第二定律(Ficks second law)第22页/共86页单体积内粒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这就是斐克第二定律。22dd()d dddddddcDAxccxxDtA
11、 xx若考虑到扩散系数受浓度的影响,则这个斐克第二定律的表示式是扩散的普遍公式。ddd()dddccDtxx斐克第二定律(Ficks second law)第23页/共86页 在t 时间内,从两个方向通过AB面的粒子数分别为 和 ,因 ,则自左向右通过AB面的净粒子数为:221cx21cc 112xc 如图,设截面为单位面积,为时间t 内在水平方向的平均位移。截面间的距离均为 。xx 找出距AB面 处的两根虚线,其浓度恰好为 和 。12x2c1c爱恩斯坦布朗位移方程第24页/共86页设 很小,浓度梯度:x12ddcccxxtxccDccx)()(21212122xDt则扩散通过AB面的净粒子数
12、与浓度梯度和扩散时间t 成正比,得到:这就是爱恩斯坦布朗位移方程。从布朗运动实验测出 ,就可求出扩散系数D。x爱恩斯坦布朗位移方程第25页/共86页将布朗运动公式代入:)(321rtLRTx16RTDLr从上式可以求粒子半径 r。已知 r 和粒子密度,可以计算粒子的摩尔质量。343MrL爱恩斯坦布朗位移方程第26页/共86页 由于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介质分子或外加的电解质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有从化学势高的一方向化学势低的一方自发渗透的趋势。溶胶的渗透压可以借用稀溶液渗透压公式计算:cRT3.溶胶的渗透压第27页/共86页 溶胶是高度分散体系,胶粒一方面受到重力吸引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布朗
13、运动促使浓度趋于均一。当这两种效应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衡,粒子的浓度随高度不同有一定的梯度,如图所示。这种平衡称为沉降平衡。4.沉降平衡第28页/共86页 达到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的情况与气体类似,可以用粒度分布定律来描述。粒度分布)()(34ln120312xxgLrNNRT32021141exp()()3NrgL xxNRT或:N1高度为x1处粒子的浓度N2高度为x2 处粒子的浓度 分散相密度。分散介质密度4.沉降平衡第29页/共86页 光散射现象 Tyndall效应 Rayleigh公式13.3 溶胶的光学性质第30页/共86页 Tyndall效应实际上已成为判别溶胶与
14、分子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会聚光通过溶胶,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Tyndall效应。其他分散体系也会产生一点散射光,但远不如溶胶显著。Tyndall效应1.光的散射现象第31页/共86页1.光的散射现象第32页/共86页 当光束通过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体系呈现混浊。(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
15、,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1.光的散射现象第33页/共86页 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溶胶时,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发生位移而产生偶极子,这种偶极子像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发射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光,这就是散射光。光散射作用的本质1.光的散射现象第34页/共86页 1871年,瑞利(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对于粒子半径在47nm以下的溶胶,导出了散射光总能量的计算公式,称为Rayleigh公式:222222122212424()2A VnnInn式中:A 入射光振幅,单位体积中粒子数 入射光波长,每个粒子的体积 分散相折射率,分散介质的折射率1n2nV2
16、.Rayleigh公式第35页/共86页 从Rayleigh公式可得出如下结论:1.散射光总能量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入射光波长愈短,散射愈显著。所以可见光中,蓝、紫色光散射作用强。2.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显著,则散射作用亦愈显著。3.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成正比。2.Rayleigh公式第36页/共86页 胶粒带电的本质 电动现象(2)(2)电渗 双电层电动电势(1)(1)电泳13.4 溶胶的电学性质第37页/共86页 (1 1)胶粒在形成过程中,胶核优先吸附某种离子,使胶粒带电。(2 2)离子型固体电解质形成溶胶时,由于正、负离子溶解量不同,使胶粒带电。例如:将Ag
17、I制备溶胶时,由于Ag+较小,活动能力强,比I-容易脱离晶格而进入溶液,使胶粒带负电。例如:在AgI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如果AgNO3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g+离子,使胶粒带正电;如果KI过量,则优先吸附I-离子,胶粒带负电。1.胶粒带电的本质 第38页/共86页(3 3)可电离的大分子溶胶,由于大分子本身发生电离,而使胶粒带电。例如蛋白质分子,有许多羧基和胺基,在pH较高的溶液中,离解生成PCOO-离子而负带电;在pH较低的溶液中,生成P-NH3+离子而带正电。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生成的-COO-和-NH3+数量相等,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这时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1.胶粒带电的本质
18、 第39页/共86页 胶粒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沉降,而产生沉降电势;带电的介质发生流动,则产生流动电势。这是因动而产生电。以上四种现象都称为电动现象。由于胶粒带电,而溶胶是电中性的,则分散介质与胶粒带有相反的电荷。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和介质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就产生了电泳和电渗的电动现象,这是因电而动。2.电动现象第40页/共86页 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子表面电荷的数目;介质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值和粘度;电泳的温度和外加电压等。带电胶粒或大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从电泳现象可以获得胶粒或大分子的结构、大小和形状等有
展开阅读全文